第153節
曹cao又飲了口酒,笑道:“今孤下荊楚,輜重有缺,且讓你主送來百萬之糧,供我雄兵所食?!?/br> 張松見自己好心被曹cao辜負,又看曹cao如此傲下,心生不滿,冷笑說道:“丞相莫以為糧足便可破劉乎?” 已飲酒水的曹cao,今下又志得意滿,哪容得張松如此放肆,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大膽!” 主簿楊修大聲呵斥,說道:“你是何人,遠居西土之一隅,怎知丞相之韜略?” 張松眼觀曹cao,笑道:“松乃西土之士,兵家所學,世之所有,松皆能知?!?/br> 曹cao獨自飲酒不語,楊修知其意,故而說道:“丞相南征北戰,討滅群雄,所到之處,無人能擋。今有著兵書,是為天下之珍,君既敢言知兵家,且讓你觀之,以讓你心服口服?!?/br> 說著,楊修讓侍從將曹cao的所著的兵書拿與張松。 張松過目不忘,記憶過人,翻閱曹cao所著兵書,亦是心奇。但為表現自己之能,張松笑道:“丞相之兵書,不出世間兵者之外,松已能背誦?!?/br> “嗯?” 見眾人不信,張松捋著胡須,搖頭而誦說道:“昔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w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地變化,不可先傳……傲敵者必敗,利勝者必辱也……” 在場眾人無不驚嘆張松之記憶,短短瀏覽書簡,便能背誦而出。 “咚!” 曹cao將酒樽重放于案,打斷張松的背誦,冷笑說道:“過目不忘,屬實驚人。然兵者之事,豈是舞文弄墨之人可知。孤討董卓,擒呂布,敗袁紹,亡高干,斬蹋頓,降劉琮,亦非你等小技之人能知?!?/br> 張松心中苦悶,見曹cao不識自己好意,如此凌下,他也不客氣回懟道:“小技雖差,但卻記得汴水戰徐榮之戰,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逢張繡之日?!?/br> “大膽!” 曹cao揚了揚手,示意許褚退下,起身冷笑說道:“汴水之戰,蓋關東諸侯膽怯無能,不足以為大事;濮陽小挫,之后呂奉先被孤擒殺;宛城雖敗,然孤心懷大度,得降張繡、文和?!?/br> “以上重重之因,豈能是你西土小使能知。今且退下,讓你主遣兵給軍,不然兵戈加身!” 張松得見曹cao如此,低頭而出,心中嘆了口氣。 劉璋暗弱,自己大才難展,本以為曹cao恩加四方,賞識自己之才學,自己趁機進圖。歸益州之后,與兄長張肅勸劉璋歸降,且助曹cao滅二劉。今曹cao初下荊楚,二劉未滅,便如此驕縱。示益州為糧倉,絲毫不愿拉攏自己。 待張松走后,楊修出言勸道:“丞相恩威無敵,劉璋思降久也,張松為其來使,又過目難忘,不如留在丞相帳下,以來拉攏蜀中士人?!?/br> 曹cao揮袖而坐,不悅說道:“有張松之兄張肅足矣,區區一蜀中士人,雖有過目不忘之能,但于軍國而言有何裨益?” 孫權亦是欣賞張松,勸道:“丞相,張松過目不忘之能雖小,但卻是蜀中來使,好生禮遇。待公得勝霍劉,或能為公勸得劉璋出降?!?/br> 曹cao略有沉吟,但依是擺了擺手,說道:“降服劉璋,當靠兵戈,豈能依賴如此之士?!?/br> “益州有南中,其有何郡縣?”曹cao問道。 “啟稟丞相,南中之中有越嶲、益州、永昌、朱提等五郡?!?/br> 曹cao隨即選了一個郡,問道:“那越嶲治下有何縣?” “有蘇示……” 楊修開口未說話,曹cao打斷說道:“張松千里而來,且拜他為越嶲郡蘇示縣令?!?/br> “這~” 楊修很是吃驚,說道:“越嶲郡之蘇示,乃南中蠻荒之所?!?/br> “嗯?” 曹cao斜眼瞥向楊修,質疑道:“莫非不可?” 楊修頓知曹cao之意,曹cao讓一堂堂的益州別駕出任蠻夷縣令,是在變相表達他的不滿。 “諾!”楊修低頭應道。 曹cao站起身子,問道:“江左有何消息?” “啟稟丞相,據江左書信而言,劉琦委霍峻為大將,盡出江左之兵而援夏口?!笔虖恼f道。 曹cao冷笑不已,沉聲說道:“霍峻好膽略,敢以寡兵戰我?!?/br> 說著,曹cao環顧眾人,沉聲說道:“諸將聽令!” “末將在!” “傳令,以趙儼為章陵太守,兼任都督護軍,監領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等七路人馬,走隨縣,從北攻夏口?!?/br> “諾!” “曹仁何在?” “末將在!” “孤表天子拜你為南郡太守,留屯江陵,恩撫荊南,督運糧草?!?/br> “諾!” “其余諸將,隨孤出征,擊敗霍峻,征滅二劉,拿下江左?!?/br> “諾!”眾人應道。 第222章 打錘子赤壁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 劉琦、霍峻率江東兵馬盡出,于夏口江南下寨,劉備渡見劉琦、霍峻等人,同商御曹之策。 幾人于帳中分坐,及劉備身著甲胄,率先開口說道:“伯瑋不畏賊兵之勢,率軍遠道而來,備感激不盡?!?/br> 劉琦面露慚愧之色,說道:“叔父為琦奔走,落于險境之中,今怎能不救。且叔父與我皆為漢室血脈,曹賊作亂為上,琦又怎敢不為劉氏除賊乎!” 劉備微微點頭,笑道:“不知伯瑋此次調發多少兵馬而來?” 劉琦看了眼霍峻,說道:“依仲邈之語,合丹陽之兵,共四萬之眾?!?/br> 劉備于心中盤算兵力,搖頭說道:“曹cao帳下兵馬有二十萬之眾,我軍僅那六萬之眾,恨兵太少也!” 霍峻微挺腰背,拱手說道:“豫州,兵貴精不貴多,峻若能驅六萬兵馬足可大破曹?!?/br> “仲邈果是真英豪?!?/br> 聞言,劉備撫掌而笑,說道:“今二家合兵,欲破曹賊,非選主將不可。仲邈既有此語,備愿細聞君破賊之策?!?/br>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曹cao兵馬二分,一走隨口,北攻夏口;二出華容,西入江夏。隨口之兵僅是偏軍,豫州留上將固守夏口城,待曹cao大兵兵敗,夏口之威解也?!?/br> “及觀曹cao自恃兵眾,率軍深入江夏,橫穿云夢大澤,犯兵家之忌。豫州可率帳下兵馬,與峻江左之兵西進,同抵曹cao之兵?!?/br> “趙儼七軍兼有襄樊舟舸,我若西進,其出漢口。時曹cao攻我之前,趙儼背擊我軍,又該如何是好?” 劉備又斟酌說道:“及西進,于何處選址扎營,破賊。赤壁、巴丘、蒲城?” 霍峻搖頭而笑,說道:“七軍水師不足為慮,峻欲北奪七軍之船,西破曹cao水師。及七軍無船,阻曹cao之兵于金口,屆時可尋機破之?!?/br> “將曹cao御至金口?” 劉備臉色大變,說道:“金口距夏口不足百里,曹cao若勝我二家之兵,則夏口必失。且七軍人馬與曹cao大軍可傳書信,相互毗鄰配合。不如將曹cao逼至赤壁,斷七軍與曹cao大軍聯系,及若不敵,亦能整兵備戰?!?/br> 從江陵到夏口千里之間,長江兩岸大部分皆是濕地,可供大軍停泊作戰的地方并不多,江南唯有赤壁、赤磯山、蒲城、金口等寥寥幾地。 選擇距離夏口不遠的金口作為大軍作戰之地,幾乎是不給自己留余地。一旦兵敗,幾乎退無可退。 曹cao大軍與七軍合軍,夏口基本是守不下來。夏口失守,也就意味著二劉的勢力退出荊州。那些荊交之郡縣,勢必會望風歸降曹cao,不愿向劉琦效力盡忠。 霍峻甚是冷靜,說道:“此戰我軍只許勝,不許敗。凡軍敗,則軍將上下必然相疑,屆時不勝亦敗也!” “金口,水網密布,泥澤、山丘南北綿延數百里,云夢大澤險要之所在。受泥澤之因,曹cao水陸行軍,唯有沿岸扎營,營壘綿延不絕。我用水師逆江而上,斷其糧船,曹cao唯賴陸地轉運輜重,又因泥澤難行,曹cao必被輜重所累?!?/br> 相比于赤壁、烏林那種地域相對平坦,又有山峰丘陵的地帶。金口一帶,不僅在古代是水網密布的地區,即便入了現代依舊是湖泊眾多,濕地叢生的地區。 霍峻選擇金口,不與周瑜一樣選擇赤壁作戰,只能說是雙方的戰術考量不同,且又受歷史背景不同而選擇作出的變化。 歷史上,受孫權攻黃祖之影響,江北的夏口城早已荒廢,劉備一度被曹cao趕到長江南岸的樊口扎營。及得到周瑜大軍,兩家兵馬同破曹cao,將戰線推到赤壁。 這個位面,霍峻當然也能用水師將曹cao趕到赤壁,但是從戰術角度而言,非霍峻之所愿。 周瑜用黃蓋之策火燒赤壁,雖是以寡敵眾,但重創曹cao了嗎? 自然是沒重創曹cao,曹仁帶著幾萬的兵馬,在南郡和周瑜打了一年。次年,曹cao又帶著十幾萬的兵馬南下濡須口。 若真重創曹cao,曹cao也不至于嘴硬,說什么徒讓周瑜得名。 在霍峻眼里倒不如把風險、機遇拉滿,從而重創曹cao,讓他知道什么叫疼。 見劉備猶豫不決,霍峻笑道:“于金口御敵,是為險棋,然曹cao亦將深陷大澤之困。屆時……” 霍峻換了下語調,起身豪氣說道:“使君有多大膽略,峻便能勝曹cao之多少?!?/br> 見霍峻深有信心,又得益于霍峻之前積攢下來的赫赫戰功。 劉備目光陡然堅定下來,沉聲說道:“仲邈既敢于金口御曹,某怎又不敢?!?/br> 說著,劉備起身拱手,說道:“兩家合兵,豈能無主。仲邈胸有成竹,不知可敢受領丹陽兵馬,總督兩軍?!?/br> 心有所動,但霍峻仍是婉拒說道:“豫州可領步卒,峻統水師,兩者配合?!?/br> 劉備搖頭說道:“軍令同出,豈能有差。欲大破曹軍,非令行禁止不可。將帥不同,傳訊緩慢,怎能大破強敵?!?/br> 歷史上孫劉聯軍,互有協作,但各有統屬,分屬周、劉二人。今時得賴于霍峻雙重身份,又因信任之故,讓劉備選擇相信霍峻,雙雙委以重任。 “北府可受此命?!濒斆C亦勸道:“我軍不如曹cao之眾,若不及曹cao心齊,且不言能否大破曹cao,恐連勝敵亦難?!?/br> 見劉備實有此意,霍峻也不可客氣,拱手說道:“使君若是不棄,峻愿兼領丹陽水師。然那兩軍步騎之士,可由使君參統?!?/br> “好!” 劉備沒有絲毫不舍,說道:“持備劍印而來!” “諾!” 少頃,劉備雙手從侍從上接過劍印,用那信任的目光看向霍峻,說道:“此乃備之劍印,今交予仲邈,號令三軍,統我兩家之兵,以破曹cao?!?/br> 繼而,劉琦也起身將他的劍印授予霍峻,說道:“孤不識兵略,得賴叔父與仲邈方下江左。今大敵在前,孤之劍印亦授予仲邈,節制全軍?!?/br> 霍峻面容肅穆,向二劉躬身行禮,說道:“峻得二公之賞識,委以重任,必破曹cao于長江,以興我吳楚之基業?!?/br> 說話間,霍峻先接過劉琦的劍印,再向劉備行歉禮,又接過劉備的劍印,恭敬說道:“豫州參統步騎之兵,峻統水師之卒。此劍印,峻暫替二公保管。及戰后,當歸還二公?!?/br> 霍峻將二劉劍印交予鄧范、霍熊等侍從持奉,說道:“勞請豫州留五千兵馬于夏口,歸由關將軍統率。其余兵馬皆引渡至江南水寨,待曹軍兵至夏口周圍,聽峻調遣出兵御敵即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