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諾!” 侍從拱手退下,二十幾名斥候從隊列中而出,向兩側山坡搜索探查。 張遼雖出身邊塞,習于騎戰,作戰果勇,善于突擊猛攻。但卻不代表他粗心,性情不沉穩。實際上善于突擊猛攻之將,他們對局勢判斷之精準非同常人。 畢竟勇而無智之將幾乎都死在了沖鋒的戰場上,能經歷漢末亂活到現在的驍勇將領除了運氣好,對軍事的理解定然也是過人之處。 就在斥候即將上山探查伏兵之時,忽然間數十支箭矢飛射而出,將幾名斥候射倒在地,嚇得其余斥候紛紛后撤。緊接著,山體兩側響起軍鼓之聲,鼓聲如雷,驚嚇起山間無數飛鳥。 在張遼的目光中山間豎起大量旌旗,最為矚目的則是那面‘關’大纛旗,左右各書有‘漢壽亭侯’、‘蕩寇將軍’。繼而旗幟搖曳,山林間人頭攢動。 望著山上的大纛旗,馮楷驚恐說道:“關羽怎出現在此?” 又擦了擦頭上的汗水,馮楷心有余悸,說道:“若非將軍心有戒備,我軍輕易入山道,必被關羽所敗?!?/br> 少頃,關羽領著數十名騎兵下山,背后高立‘關’大纛旗。 “數年不見,文遠可是安好?”關羽那渾厚的聲音在峽谷中回蕩,傳入張遼耳中。 張遼拍了拍馮楷的手臂,亦率從騎出陣數十步,隔空而談,答道:“白馬一別,已有六年之久。今日得見故人,遼甚喜之,然軍務在身,不敢拜會云長?!?/br> 關羽捋著胡須,笑道:“文遠公私分明,羽怎敢怪罪。當初羽暫歸曹公,若非文遠為羽奔走擔保,羽豈能再與兄長相會?!?/br> 劉備殺車胄,割據徐州,被曹cao所敗。劉備、張飛奔走袁紹,駐守下邳的關羽被曹cao擒獲。關羽暫歸曹cao,曹cao待之以厚禮,封為偏將軍。 曹cao為知關羽是否愿意為他效力,讓張遼前去詢問。關羽直接向張遼表明,自己只愿為劉備效力。見關羽如此誠懇直接,作為好友的張遼屬實頭疼,只得向曹cao表明關羽心中的想法。 但為了不讓曹cao殺關羽,張遼向曹cao擔保,關羽必報曹公之恩,方會離開曹cao的帳下。對于張遼作為中間人的奔走擔保,關羽又怎能不記著他的恩情。 張遼挽著韁繩,笑道:“曹公甚愛云長,即便無遼擔保奔走,亦不會斬殺將軍。但今見云長風采依舊,遼深感欣慰!” 關羽感慨說道:“那白馬一戰,若無文遠,為羽掠戰。某又豈能輕易斬殺顏良,取功績以報曹公,離軍而奔河北,與兄長相會??上畴x軍之時,文遠征討魯國不能見別?!?/br> 當初白馬之戰,荀攸謀劃,關羽、張遼為先鋒,徐晃亦在其中參戰。戰斗規模不小,畢竟關羽是人不是神,單騎斬顏良過于神話。但關羽之驍勇不容被掩蓋,在張遼的掠陣下,關羽打出了迄今生涯最巔峰的戰斗,破陣斬顏良,取首級而還軍。 “云長得償所愿,奔入玄德公帳下,遼彼時聞之,亦有為君而嘆。以君之勇武,投效曹公帳下,今時亦能榮歸鄉里,何必流落山蠻之地?!睆堖|說道。 關羽不可否認,沉聲說道:“富貴、故里雖好,但卻乃身外之物,所重者仍有忠義。我遇兄長于前,逢曹公于后,故今生僅能報效兄長。羽非文遠,文遠所托非人,今逢明主,幸甚至哉!” 關羽與曹cao的情感復雜,你若說關羽不思曹cao的好,那是不可能的。若關羽沒先遇見劉備,而先遇見曹cao,情況又會有不同??上Ф酥g存在劉備,而劉備與曹cao之間,關系也是錯綜復雜。 兩漢之君臣關系,非同宋明那種死板的君臣關系。即君父雖尊,卻不奪臣子所好愛;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如劉備反曹,之所以不被人所苛責,則是劉備奉天子之詔,站在了更高的道義上。至于曹氏集團的文武認為劉備背棄曹cao,則是站在他們的立場角度上。 收斂笑容,張遼手握長槊,沉聲說道:“云長從山蠻之地,千里奔走而來。若不出遼之所料,君帳下士卒已疲,且軍士寡少,今能阻遼攻關否?” 有了蔡瑁、蒯越那群襄陽士人,關羽遠征會稽的消息,又怎能瞞得住。且江左初下,派遣斥候過江,探聽軍情諜報亦是不難。 關羽挽著韁繩,馬蹄踏步,說道:“文遠仍乃公私分明之人!” 接著,關羽話鋒一轉,厲聲說道:“文遠莫不知舟舸之利否,千里爭利,軍士無損,轉進自如。若非文遠謹慎,此時你已被我所敗?!?/br> 張遼瞇著眼,眺望山間,心中有了猶豫。 他剛剛借著與關羽談話之際,觀察山林間存在的埋伏軍士。發現山林間旌旗雖多,但似乎軍士的聲勢不夠大,因而他懷疑關羽手上的軍士不多。今下關羽可能在虛張聲勢,有恐嚇逼退之意圖。 張遼又見關羽神情自若,從騎亦是從容得當,不見神情惶恐。念及關羽此前埋伏之舉,關隘恐是有了防備,張遼心生退意。 關羽手扶長須,冷笑說道:“某率萬人大軍而來,弋陽三關皆已有備。文遠行聲東擊西之策,明攻武靖,暗取黃峴。若欲與某戰之,請當列陣,你我于沙場上,一較高下。若無征戰之念,當速速撤軍,以免軍士攻城,徒增傷亡?!?/br> 聽聞關羽識破自己的計策,又率萬人大軍而來。張遼微微皺眉,拱手說道:“云長既識遼之謀略,遼自當退兵。今日之后,你我戰場相逢,刀劍無眼,請勿見怪!” 說完,張遼策馬便走。 “張將軍,且慢!” 關羽的從騎捧著錦盒出陣,追趕張遼,喊道:“關將軍征討會稽,幸得明珠六顆,今特送與將軍?!?/br> 張遼接過小錦盒,抬頭看向關羽,大聲回道:“謝云長掛念之恩?!?/br> “文遠慢走!” 待見張遼退卻,關羽長呼了口氣,說道:“立即回關,整頓軍械備戰,以防張遼回擊?!?/br> “諾!” 從廬陵趕到夏口,又從夏口趕到三關,豈能那么簡單。關羽奉命北上,幾乎是在日夜趕路。行至夏口時,他手上的軍士僅有四千人馬,其余六千軍士還在長江航道上。 從夏口到黃峴有二、三百里的路程,關羽收到劉備的書信,率四千人馬兼程趕赴黃峴,路上光掉隊的士卒就有二千多號人。 關羽抵達黃峴關時,張遼來襲,他手上的兵馬僅二千多人。且大半是疲倦之師,張遼識破他的埋伏,如果率精銳作戰,關羽討不到什么好處。今言語逼退張遼,又等待掉隊的兵馬陸續抵達,固守住三關沒有任何問題。 第185章 受挫伐烏桓 鄴城,冀州牧府。 曹cao翻閱來自江淮地區上報的戰事,眉頭緊皺不已,說道:“奉孝,妙才書信言,霍峻率二萬之眾,屯兵濡須口,水師控遏巢湖。妙才欲命江淮舟舸出戰,但船小而敗。今江淮夏季大雨,河水暴漲,道路泥濘不堪,軍無戰心?!?/br> 在夏侯淵兵入合肥,揮兵進攻湖東營壘時,屯扎在巢湖東部的高翔,利用舟舸入河,保護營壘,擊退夏侯淵。 得到丹陽方面的支援,霍峻手上兵力充沛,命高翔復行卻月陣,試圖再敗夏侯淵。吃一塹長一智的夏侯淵,根本不給高翔機會,派騎卒巡視河岸,但凡軍士下船上岸立即擊之。卻月陣復行不成,霍峻也不著急,考慮到江淮地區將至的夏季,讓命軍士安心駐守。 今年的江淮夏季,雨水豐富,連下十日,道路泥濘。駐扎在濡須山、七寶山的霍峻軍士不受任何影響,反而那些初到江淮不久的曹軍被雨水浸泡。夏侯淵不得已之下,率大軍撤到合肥城北,遠離地勢低洼的巢湖區域。 郭嘉瀏覽著江淮送來的江北輿圖,仔細思索霍峻的屯兵布置,搖頭說道:“霍仲邈熟知地情,早有防備,此戰夏侯督軍恐難有所得?!?/br> “奉孝何出此言?”曹cao疑惑問道。 郭嘉用手指著輿圖上的巢湖,說道:“江北之重在于巢湖,我軍若能得巢湖,控制濡須口,可于還湖中修建船塢,以威江左。今霍峻有備,早命將士入駐濡須口,水師入巢湖?!?/br> “巢湖水域被霍峻全取,江淮小舟怎能敵之?除非夏侯督軍能跨江過水,攻略濡須口,封閉巢湖。且霍峻固守濡須口,左右二山互為犄角之勢,大軍實難破之……” 歷史上東吳與曹魏為何多次在濡須口爆發戰爭,主要是為了爭奪巢湖。 為何曹魏非要爭奪巢湖?即為了拿下巢湖,西取廬江。在巢湖內打造戰船,進而渡過長江,引江淮兵馬入江東。 如果在江淮地區打造戰船入長江,又會如何?那便是曹丕伐吳之策,建造大船走邗溝入長江水。 那孫權留下的那句‘春水方生’,為何能逼退曹cao呢? 核心在于濡須水,濡須水聯通長江、巢湖。在秋冬之時,水位下降,江東的大型戰艦受限于水位,難以駛入巢湖。唯有小型戰船可以使用,而曹cao也可使用江淮的小型戰船與孫權爭鋒,故而曹cao都在冬季南下作戰。 及入春夏,水位上漲,水師大船可從濡須水進入巢湖,江淮的小型舟舸,則無法與江東大船抗衡。 這也是為什么霍峻信心滿滿,能守住的濡須口的核心原因。春夏之際,河水上漲,他有戰船可以駛入巢湖,拿到巢湖的制水權,夏侯淵幾乎難以取勝。 當郭嘉為曹cao拆解完巢湖周圍地勢之時,曹cao說道:“若按奉孝之語,需舉十萬之眾,攻克濡須口,封閉巢湖。妙才三萬之眾,當有所不足?!?/br> “正是!” 郭嘉點了點頭,認真說道:“恐怕要明公出馬,親自征討方可?!?/br> 曹cao用手點了點濡須口,感慨說道:“霍仲邈善用地利,果非凡將。其屯兵江北,猶如邊塞之長城,屏蔽江北。荊楚蠻荒之地,竟有如此將帥!” 說著,曹cao調轉語氣,問道:“孤率大軍南下何如?” 斟酌少許,郭嘉搖頭,說道:“明公進軍江淮,當趁冬時,今乃夏季,用兵江淮,并非良機?!?/br> “公達以為如何?” 研究江淮戰報的荀攸,亦是搖頭,說道:“啟稟明公,文遠來報,言關羽率萬人兵馬進屯弋陽三關。大別山山勢破碎,道路崎嶇,三關扼守險要,難以攻克?!?/br> “其攻武靖關,關羽出黃峴關襲擾;若攻黃峴關,武靖關出兵襲之。兵力二分,則難擋之。今文遠已撤至弋陽,上書言明戰事之難?!?/br> 自張遼被關羽騙退后,關羽帳下的萬人大軍支援三關,張遼失去了戰事的先機,顧慮到三關這種首尾相連的地勢,張遼帳下兵馬不足以占據兵力優勢,不敢與關羽力戰,只得退守弋陽、西陽等縣,保住他此前的戰果。 “云長也率兵支援江夏了?” 曹cao看著輿圖上弋陽三關,說道:“此戰非文遠之過,劉備、云長二人皆至大別山。今之戰事,除非孤親率大軍南下,方能取勝?!?/br> 沉吟少許,曹cao問道:“襄陽那邊,劉表有何舉動?” “有!” 荀攸將蔡瑁的書信交給曹cao,說道:“劉表已命荊揚二州兵馬備戰,劉備、關羽屯江夏,抗張遼兵鋒;劉琦、霍峻駐江北,御江淮重兵;其命荊州四郡太守率兵馬入漢水集結襄陽,共有七萬大軍云集?!?/br> 說著,荀攸用手在輿圖上比畫,說道:“襄陽兵馬七萬,夏口兵力萬余人,江北兵馬二萬余眾。今劉表已集結十萬大軍,呈兵江漢,利用舟舸,雖有千里,但馳援便捷?!?/br> “且江左兵馬仍在集結,據孫賁等人所說江東戶籍人數,江左至少可出四萬之眾。荊州戶籍眾多,劉表或可再征發兩三萬之眾。屆時荊揚兵力可至十五萬之眾,不同小覷?!?/br> “十五萬可戰之兵?” 即便可以調動二十萬大軍的曹cao亦是被這劉表可動用的兵馬,嚇得倒吸了口涼氣。他調動十萬大軍,征發民夫至少要有二到三十萬之多。而這劉表似乎能輕而易舉地動用十萬大軍。 曹cao不禁失笑,說道:“孤舉兵四萬,而這劉表徑直調動十萬大軍備戰??磥砉轮褤P播吳楚!” 郭嘉點評說道:“荊州看似兵馬眾多,然缺乏征戰,若到郊野作戰,必不如我軍,且襄陽城內有我軍內應。劉表可用之人,不過劉備、霍峻、關羽等寥寥數將?!?/br> “明公,東海昌豨又反了!”荀攸拆開徐州來的戰報,說道。 “昌豨又反?” 曹cao看了眼書信,憤而將書信扔了,咒罵道:“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人無不念孤之恩。唯昌豨反復無常,叛而又降,降而復反,非是人子也!” 郭嘉指著輿圖,說道:“明公,夏侯督軍難克霍峻,不如讓其率兵馬回師平叛。今徐州泰山亦有叛亂賊寇,呂泰山當也需回兵平亂?!?/br> “回師?” “報!幽州廣陽郡軍情?!?/br> 就在曹cao猶豫之際,斥候背負旗幟闖入議堂,即便是許褚都未阻攔。 “啟稟司空,袁熙、袁尚聯合蹋頓,率烏桓數萬胡騎,入寇廣陽,百姓多被劫掠?!?/br> 少頃,又一名斥候入內,喊道:“啟稟司空,涿郡軍情,烏桓入塞,劫掠百姓?!?/br> “報!烏桓破居庸關,入塞劫掠上谷?!?/br> “報!冀州中山國軍情,遼西烏桓單于樓班入寇抄掠北平、蒲陰、陽城等縣?!?/br> “報!河間國軍情,易縣、文安、高陽等縣遭右北平烏桓單于能臣入境劫掠?!?/br> 短短半個二刻時辰內,幽冀五郡陸續傳來烏桓騎兵進犯的消息。 曹cao的臉已經冷了下來,在墻上也掛上了幽州邊境圖。 “明公,烏桓三部兼二袁兵力約在四萬之眾,皆是騎卒。二袁帳下幽州人士不少,熟知邊塞地利。繞過邊境關隘,劫掠幽冀邊塞郡縣?!?/br> 被曹cao喊來的牽招根據他所已知的情報,又從那些斥候口中得到消息,向曹cao匯報軍情。 “四萬騎卒劫掠幽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