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實際上,諸葛亮的建議讓劉備頗是心動,劉表時常猜忌他不軌之心,又擔心劉琦難御。如果讓關羽之女許配給劉琦之子,讓劉琦與關羽的關系緊密起來,劉表也能放心一二。且關羽在平定江東后,也能憑借劉琦的關系,獲得具有實權的官職。 頓了頓,劉備說道:“婚配之事,可待備問云長、伯瑋之意,再進行深議。今戰事在即,且議軍事先!” “孔明,備欲率軍深入笠澤,何如?”劉備問道。 諸葛亮撫著羽扇,微微皺眉說道:“我軍自入吳會以來,諸縣盡降,程普、蔣欽皆是兵敗。以亮觀之,太過順利了,其中頗是奇怪?!?/br> “如吳會二郡乃孫權根基之所,今孫權不起大兵與我軍相爭,而是聚集兵馬至笠澤周圍。但江東善水戰,孫權、周瑜此舉也算正常?!?/br> 說著,諸葛亮擔憂說道:“主公已克烏程,離笠澤不過數十里,今若輕易深入笠澤,敵寇從笠澤上岸擊烏程,我軍后路則是斷絕。以亮觀之,我軍當小心為上,徐徐進入,觀仲邈動向。畢竟仲邈水師不入笠澤,我軍欲破吳軍則是難也?!?/br> 劉備亦是皺起眉頭,說道:“仲邈被臧霸,又受限于京口,今當如何解之?” 攤開輿圖,諸葛亮用羽扇指著輿圖,說道:“不如這般,主公從烏程向東北而行,兵至邱城。邱城雖是殘破,但背有弁山為壘,主公于邱城周圍扎營,背水臨湖,命人探查笠澤,知曉江東軍深淺。若仲邈得破京口,入丹徒水道,則可接應之?!?/br> 羽扇又指點烏程、錢塘二地,諸葛亮說道:“烏程,我軍后路所在,需命可信之人駐扎。錢塘城乃我軍糧草、輜重所在,且又是我軍與云長聯系之所在,命大將鎮守方可?!?/br> 聽著諸葛亮的分析,劉備抱膝問道:“孔明可有將校人選?” “主公,可命子龍將軍守烏程,仲業將軍守錢塘?!敝T葛亮舉薦說道。 劉備微微頷首,心生考究問道:“何以如此安排?” “子龍將軍性情穩重,武藝絕倫,知曉陸戰,可為主公鎮守烏程;仲業將軍忠貞可用,善曉軍略,習水陸之法,鎮守錢塘要地,非他不可?!敝T葛亮分析說道。 錢塘(今杭州),位于錢塘江邊上,位于入??诓贿h。舟船可以通過大海,逆錢塘江至城下。因而錢塘屬于水路要沖,不識水戰之法的人無法固守,縱觀軍中將校上下,唯有文聘合適。 “好!” 劉備拍案說道:“即按孔明布置安排?!?/br> “諾!” 第159章 平亂入笠澤 霍峻攻克京口城后,采納蔣濟的建議,釋放被俘的新卒歸鄉,并分發歸鄉的口糧,此舉拉攏了江南諸縣的百姓人心。 人心初附后,霍峻一邊寫信勸說各縣長官歸降,一邊又命陳越、霍篤、丁奉、鐘離斐四將各領本部兵馬征討各不服諸縣。 在人心、武力、大勢的三項攻勢下,石城、蕪湖、丹陽、湖熟、句容、江乘等十余縣紛紛更換旗幟,歸順荊州軍。 當然平定江南諸縣的戰事,并非一帆風順。得知京口被奪后,亦有散落各地的江東軍余孽割據山林,或是占據城郭,聚兵為亂。 霍峻并非沒有對策,今日他便喚來俞韶,欲用他平息各地的兵賊。 “公禮!” 霍峻坐在榻上,將手中的戰報遞給俞韶,說道:“可知徐明否?” 俞韶雙手接過戰報,恭敬說道:“啟稟都督,徐明乃我伯父帳下舊將,徐州下邳人,韶素有耳聞?!?/br> 說著,俞韶攤開戰報,見是丁奉發來的戰報,言孫氏舊將徐明不愿歸降,攻取蕪湖,自命為蕪湖都尉。聚兵作亂,襲擾周圍郡縣,且又遣人北渡長江,欲勾結臧霸,引其南下。 霍峻抿了抿茶,說道:“徐明作亂蕪湖,欲勾結臧霸不可不除。眾人勸本君委甘中郎出鎮討賊,然峻卻以為公禮或可任之。不知公禮以為如何?” 俞韶看著戰報上的內容,遲疑少許。他倒不是為討賊難度而遲疑,而是為征討徐明這人感到猶豫。 孫河是他的伯父,他承襲孫河的部曲。徐明屬于是孫河的舊部,因而與徐明也有過交集。他歸降荊州,若聽命率兵征討徐明,則是讓他拿徐明的人頭當投名狀,這讓俞韶有些猶豫。 見俞韶心中猶豫,霍峻站起身子,摟著俞韶的肩膀,循循善誘說道:“峻知公禮性情,今將征討孫仲謀,以校尉性情難以從之,故命公禮出征徐明。且公禮習讀兵書,實乃璞玉,若能雕琢一二,必成大器。用兵徐明,實乃公禮施展才干之時,不可錯失良機??!” 十八歲的俞韶年紀輕,本就對霍峻的兵略心服口服。今聽霍峻如此‘關照’,不讓自己從征孫權,又在磨礪自己兵略,進而心中愈發感激霍峻。轉念間,俞韶便將征討徐明的尷尬心理拋之腦后。 俞韶面露感激之色,拱手說道:“請都督放心,韶必破徐明,平息江南兵匪?!?/br> 遲疑少許,俞韶說道:“都督,江北臧霸兵眾,若徐明與其勾結,以韶之兵恐難擋之?!?/br> 霍峻拍了拍俞韶的肩膀,笑道:“本督已命文向屯兵濡須口,舟舸巡視大江,臧霸若敢南下,必當擊之。不知公禮可有他求否?” 俞韶搖了搖頭,說道:“都督安排妥當,韶已無他求?!?/br> 又寒敘了一番,俞韶受命告辭,歸營準備平息蕪湖的叛亂。 待俞韶出堂時,蔣濟后腳便入堂。 “都督!”蔣濟看了眼俞韶的背影,問道:“何如?” 霍峻招呼蔣濟坐下,笑道:“公禮已出兵蕪湖,徐明兵亂將可平。我等不日亦可率水師入丹徒水道,與二公兵馬匯于笠澤?!?/br> 收降孫氏舊部有利有弊,其利在于能夠安撫人心,壯大己身的力量,又能迅速收復各地的縣城;其弊在于有反復之嫌疑,難以讓人用得放心,誰也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跳水。 霍峻讓俞韶率軍出征徐明,不僅有平息叛亂的想法,亦有支開、試探俞韶的目的。今拿下京口已有近十日,江南諸縣也已陸續歸附,霍峻也有率軍進入丹徒水道,聯系上劉備、劉琦二軍,攻取吳縣的念頭。 畢竟時間也到了建安十年,袁譚身死,二袁遠逃塞外,離曹cao徹底平息中原已是不遠了。若不能在今年前平定江左,霍峻真擔心曹cao會抽出兵力,插手荊揚之事。 蔣濟捋著胡須,擔憂說道:“都督,臧霸非無謀之輩,其具勇略,今屯兵巢湖。我軍若率軍南下,則廬江、江南諸縣空虛,恐會被其所趁?!?/br> “此事易爾!” 霍峻從竹簡下抽出一份布防圖,攤開指點說道:“臧霸屯兵巢湖,坐觀江水南北。其兵欲入廬江,廬江北靠潛山,南近江水,唯東可入,故屯守舒縣即可。今峻已命高晨領兵千人屯舒縣,以御臧霸西進廬江?!?/br> “若臧霸欲橫渡長江,襲擾江南諸縣,唯有從濡須口、采石磯、京口等地渡江。采石磯至京口長有百里,烽火臺修筑江岸,可觀臧霸動向,故分兵屯守濡須戍及京口即可?!?/br> “今峻已命徐盛率水師屯濡須戍,觀烽火臺跡象,巡視江水。峻兄霍中郎駐扎京口城,以鎮江南諸縣,節制徐盛。且俞韶兵馬征討蕪湖,危機之時,亦可用之?!?/br> 事關自己的后路問題,霍峻不敢委任他人出鎮,而是讓自己的兄長霍篤坐鎮京口。他將都督甘寧、高翔、陳越、丁奉、鐘離斐、李巍等將,率水師七千人入丹徒水道,與江東水師決戰。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舒縣、濡須戍二地毗鄰,水陸互為犄角。采石磯至京口百里,有烽火臺示警,且霍中郎屯兵京口,足可絕臧霸渡江之意?!?/br> 說著,蔣濟笑了一聲,說道:“孫瑜辛苦修建的烽火臺不曾攔住都督帳下的‘曹軍’,今卻要攔住曹cao帳下的曹軍了?!?/br> “哈哈~” “報!” 侍從趨步小跑入堂,拱手說道:“諸葛軍師來信!” “咦!大軍來戰報,不知劉豫州進展如何?” 霍峻拿過書信,拆開閱讀起來。見其上的內容,霍峻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都督,怎么了?”蔣濟見霍峻的神情,問道。 霍峻沒有說話,僅是將書信拿給蔣濟,大步走到掛在墻上的吳會輿圖上。 蔣濟拿著書信,看著墻上的輿圖,說道:“大軍北入笠澤,恐錢塘有危??!” 進而,蔣濟在輿圖上比畫,說道:“笠澤與大洋之間,有松江作為溝通。兵船可出松江至大洋,向南近岸航行,可逆錢塘江北上,抵錢塘城下?!?/br> 古人用兵并不局限于江水湖泊,利用大海的進軍,早在春秋之時便有。吳王夫差伐齊,水陸并進,在黃海上爆發大規模海戰。越滅吳時,范蠡受命從大海入長江,阻擊夫差回國。 “嗯!”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孔明深曉吳越地勢,知道錢塘處水陸要沖,關乎大軍命門,今已命文聘固守錢塘?!?/br> 說著,霍峻用點了點笠澤,皺眉說道:“峻所憂之事,乃是不知孫權、周瑜大軍所在何處。自大軍入吳會以來,僅有程普、蔣欽迎戰,卻不見江東大軍蹤跡,其中必有蹊蹺?!?/br> 僅憑諸葛亮書信上的內容,霍峻用他那敏銳的戰爭嗅覺,便察覺到其中的不對勁。畢竟就如諸葛亮說的吳會屬于孫權的大本營,至今不見大軍迎戰,肯定有問題。 蔣濟根據諸葛亮在書信的內容,說道:“據孔明書信所言,大軍于邱城廢墟扎營,營寨背靠弁山,前抵笠澤。且孔明已讓斥候從水陸兩端,仔細搜索江東大軍蹤跡,卻始終不見其動向?!?/br> “不見敵寇主力,劉豫州只得原地扎營,不敢率大軍從笠澤左右繞行,恐江左水師絕其后路。今劉豫州詢問我軍近況如何?若是不成,劉豫州欲率軍北上,取笠澤以西諸縣,誘孫權、周瑜二人上岸出戰?!?/br> 兵進吳縣,并非是唯一的計劃。根據霍峻拿不下京口為前提,劉備已經準備好其他計劃,如盡取太湖以西的縣鄉,隔著太湖對峙,尋找辦法戰勝江東水師。 “子通,我軍需盡快出兵?!?/br> 霍峻盯著輿圖上的笠澤,沉聲說道:“我軍水師一旦進入笠澤,江左大軍必然現身?!?/br> “諾!”蔣濟應道。 第160章 浮兵襲營 太湖,夫椒山。 周瑜登山而望,那張俊朗的臉龐,朝望天水一色的湖水,江風凜冽,白袍飛卷,猶如佳人遺世而獨立。江左周郎之名,并非虛言! 若說霍峻英氣勃發,兼有儒將之風。那周瑜作為舒城周氏的子弟,純粹的名門士大夫出身,則是更為典雅、儒氣,但又從小好兵事,使得周瑜兼有幾分殺伐之氣。 若將二人外表進行比較,周瑜比那霍峻英俊些許,且兼有儒學之氣。但霍峻較周瑜身姿更為修長,體格壯碩,因長武事,陽剛英武之氣頗重。 “子敬??!” 周瑜撫劍而立,指點江山說道:“春秋之時,吳越于笠澤大戰三次,吳王夫差雄才大略,二次得勝,幾盡滅越;越王勾踐隱忍吞聲,一戰取勝,傾滅吳國?!?/br> 說著,周瑜嘴角微微上揚,說道:“今敵我之勢亦如當初之吳越,劉備自恃兵強,深入笠澤。我軍以逸待勞,必能勝之?!?/br> 魯肅目光看向周瑜,說道:“霍峻千里奔襲破京口,若待其平定江南諸縣,率水師入笠澤,與劉備合軍,不知公瑾憑何能勝?” 聽魯肅如此之言,周瑜收斂笑容,心中頗是忌憚霍峻。 京口城防,他親自檢查過。修筑烽火臺的主意,不僅是孫瑜的,也是他親手敲定。因而他對京口城的防守,十分具有信心,甚至他也換位思考過,若他是霍峻會如何率兵進攻京口城。 周瑜思索良久,最終認為沒有什么計策,想破京口城,唯有強攻方可。然而在他眼中幾乎無懈可擊的京口城防御,在霍峻手下居然挺不過一日。 若不看霍峻花里胡哨的cao作,僅看用兵時間?;艟谕畛悄ゲ湟粋€多月,然后花了一天的功夫就拿下了京口城,如此用兵簡直恍如天人。 這種強敵,讓周瑜感到巨大的壓力。當然周瑜并非輕易認輸之人,繼而神情又是自信滿滿。 “霍峻、劉備合兵確實難勝,但今僅有劉備大軍,此時不擊,更待何時!”周瑜自信說道:“劉備深入吳會,屯兵邱城,錢塘孤懸。我軍收兵聚湖,以逸待勞。敵在明,我在暗,夜襲敵軍,以火燒之,必能得勝?!?/br> 周瑜目光落到魯肅身上,沉聲說道:“擊敗劉備,斷其歸路,霍峻入笠澤,無異于飛蛾撲火?!?/br> 目光遠望,周瑜氣沉丹田,扶劍而立,豪氣說道:“笠澤之上,將是劉備、霍峻兵敗之地,亦是某成名之時!” 魯肅感受到周瑜心中那股積蓄已久的情緒正在噴涌,那種渴望得勝的心情,以及那種壓在心間不滿的情緒,隨著周瑜的言語正在流露而出。 周瑜并非無能之輩,幾年以來的不利局面,讓他頗感束縛。攻彭澤不利,轉攻黃祖得勝,周瑜扭轉局勢;又因丹陽兵變,黟山戰敗,局勢危急起來。 今為了得勝,他不惜說服孫權,放棄外部城池,誘敵深入,然后利用水軍,殲滅劉備。孫權被周瑜說服,采納了他的計策,而他也以功成報主。 霍峻能謀劃布局,而周瑜就不能謀劃布局嗎? 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rou之恩,如是而已! 魯肅怔怔地看著周瑜,良久之后回神,弓腰拱手說道:“肅恭候都督成功之音訊!” 舟舸千艘,甲兵萬人,這是孫權授予周瑜的人馬。且孫權表周瑜為都督,程普為副督,節制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