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重建龍國首都
王邑了曹cao這一番話,出班跪下磕頭,“陛下對臣如此愛護,臣就算是肝腦涂地,也報答不了陛下的恩德。臣一定會盡忠職守,做好這諫言之事?!?/br> 曹cao點頭,最后剩下的中書省了,這乃是與皇帝討論政令的官。 “陳愛卿,這中書省職務就由你來出任,你看如何?” 曹cao看向陳群。 陳群也不客氣,上前跪拜,“臣謝過陛下恩典?!?/br> 至此,最重要的三省官員都已經確定了,接下來就是六部,吏部作為重要,是考核官員的。 曹cao記得軍中有一個叫董昭的,為人剛毅,做事嚴謹又鐵面無私,這樣的人最適合管理吏部,命令宦官傳召起來,授予吏部侍郎職務。 董昭叩拜退到一旁。 隨后又召見蔣濟,蔣濟善于統籌,這些年曹軍征討四方,后勤糧草都是由他來處理,分配,從來沒有出現差錯。 這戶部侍郎的職務交給他,統籌全國的財政和國庫是最為合適的。 這下子就將蔣濟從一個五品官員,一下子提高到二品,進入了權力的核心。 蔣濟跪在曹cao面前磕頭,“陛下,臣原本乃是一個寒儒,蒙陛下恩德,得以在軍中管理軍糧統籌已經是十分榮幸,今日蒙陛下信任管理國庫,今后一定盡心盡力為龍國效力?!?/br> 曹cao盯著蔣濟,面色嚴肅道:“蔣愛卿,這國庫和財政調配乃是龍國關鍵命脈,無論是出兵征戰,亦或是處理天災人禍,都需要從國庫那里支出??梢赃@么說,朕已經將龍國最重要的東西交給你了,希望你如你剛才所說那般,不要令朕失望?!?/br> 蔣濟連連點頭。 雖然他的官職比不上諸葛亮、陳群和王邑,但正如曹cao所說,乃是龍國關鍵所在,是龍國的后勤大管家。 曹cao隨后任命滿寵為禮部侍郎。 滿寵對各家學說的經典都略有研究,適合負責貢舉、祭祀、典禮。 滿寵謝恩退下。 接下來就是刑部,曹cao任命毛玠為刑部侍郎,同時任命陳琳為御史臺,蔣干為大理寺卿。 “三位愛卿,你們所掌握乃是天下百姓的公平權力,事關重大,一筆一劃都可能改變他人一生,甚至生死。所以你們要思之再三,千萬不要誤判?!?/br> 毛玠、陳琳和蔣干跪在曹cao面前磕頭,“陛下放心,臣等一定會小心翼翼處理所有案件,絕對不會出現冤假錯案,以至于令陛下蒙羞?!?/br> 曹cao點頭,揮手示意他們都起來。 接下來就是工部,曹cao思來想去,最后決定讓陳登接著位子。 陳登惶恐跪在曹cao面前,“臣沒有任何功勞,竟然接如此大位,心里甚是不安,請陛下還是將這位子留給其他人吧?!?/br> 曹cao笑了,揮手示意陳登起來,“愛卿,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雖然出謀劃策,帶兵打仗你不善于,但是朕知道你曾經督造過邊塞城池,這一點經驗,殿上的群臣就沒有。所以這個工部,管理全國工程的職務除了你之外,真的沒有其他合適人選,你就勉為其難接受朕的職務?!?/br> 陳登聽曹cao這么說,連忙磕頭,“陛下對臣的恩德,臣感激涕零,臣絕對不會忘記陛下對臣的恩典,一定會更加盡心盡力為陛下效勞!” 曹cao揮手示意他起來。 最后就剩下兵部了,這同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 沒有被挑選進入六部的官員眼珠子都盯著曹cao,就剩下最后一個,這是他們最后的希望了。 曹cao沉思了良久,這才說道:“這兵部需要一位有過帶兵打仗,又長期鎮守一方的將軍或是地方主官來擔任。朕想了一下,適合這個位子的是目前還鎮守關中的鐘繇。鐘繇鎮守關中十多年,保持關中穩定,從來沒有出現過巨大差錯?!?/br> “這一次,朕提拔鐘繇為兵部侍郎,同時加封武威侯。曹休,你率領大軍立刻趕往關中,接替鐘繇,讓他立刻前來許多復命?!?/br> “偌!” 曹休離去。 “三省六部都已經確認,以后大家都要各司其職,保證龍國快速運轉!” “偌!” 群臣跪下磕頭。 轉眼十天過去,鐘繇趕回許都拜見曹cao。 曹cao將他攙扶起來,“鐘愛卿,這一路上你辛苦了?!?/br> “臣不敢說辛苦,陛下對臣厚愛,臣甚是感激?!?/br> “別這么說,這都是你應該得。若不是你鎮守關中,護衛了許都,朕也不能安心南征北討,說起來這些年你雖然沒動,但是卻為朕穩固了后方,按功勞,你早已經該進入一品大臣的階梯?,F在朕將兵部交給你,調兵部署之事都依賴你。先給你說明一點,明年秋天,朕要對匈奴用兵,所需糧食、被服都已經準備妥當,如今就差調兵之事還沒有結果。朕將這件事告訴你,是希望你提前做好準備。一旦朕要北伐匈奴,希望你能立刻就將人馬調遣出來?!?/br> 鐘繇早在關中就聽說了曹cao斬殺匈奴使者的事情,也知道匈奴開始復蘇,成為龍國北方最大的威脅。 “臣記住了陛下的囑托,臣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早日部署好軍隊,整裝待發?!?/br> 曹cao滿意點頭。 …… 龍國運轉恢復正常,井然有序,曹cao閑來無事便在后宮與張皇后和九位貴妃玩樂。 “陛下,你現在整日在后宮,難道你就不怕群臣對你有意見,說你是昏君?” 張皇后調侃曹cao道。 曹cao淡定一笑,“一個君主除了要會治好國外,還有懂得如何讓自己放松,要是只是一味著只知道工作,不懂得勞逸結合,那豈不是要活活累死?” 劉玥兒接話,“陛下說得對,如今龍國自從實行了陛下的那套三省六部制后,各級官員都知道自己的職責,他們做事也都有了章法,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許多,以后就不會出現大的錯亂?!?/br> 其他都跟著笑起來,只有黃月英一直盯著皇宮河道發呆。 曹cao走過去,“月英,你這是怎么了?” “雨季快要來了,恐怕這將會是一場災難?!?/br> 曹cao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挑,“月英,你的意思是大雨會對龍國造成危害?” 黃月英點了點頭,“昨夜臣妾夜觀天象,看到太陰星隱入月亮之后,這乃是暴雨季節。目前又剛剛過秋收,河水豐沛季節,若是下大暴雨的話,恐怕河面就要升高,搞不好會出現水災?!?/br> 這話提醒了曹cao,他當即命令諸葛亮前來,將黃月英的判斷告知,末尾道:“命令所有靠近黃河、長江所有地區注意,提前做好防備雨季的事情?!?/br> 諸葛亮點頭,下去查辦。 轉眼兩日過去,龍國許多地區出現大暴雨,就算許都也不能幸免。 大雨磅礴,曹cao心情也變得異常沉重起來。 “陛下,皇宮地面都被淹了,你快轉移出宮吧,我們先轉移到城外高地上去!” 一個宦官,渾身濕透跑到曹cao面前喊道。 曹cao搖頭,揮手示意那個宦官退后。 宦官無奈,退到一旁。 這時,諸葛亮駕駛小船趕到未央宮,身上也是濕漉漉地小跑到曹cao面前,剛要跪下行禮被曹cao攔住了。 “現在局勢怎么樣了?” 諸葛亮拱手道:“龍國各地因為提前有了防備,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受到嚴重損害,糧食和百姓都很安全,只是毀壞了數百間房屋而已?!?/br> 曹cao這才松口氣,百姓和糧食都沒事,房屋還可以重建。 “不過,許都周圍由于地勢低,又靠近黃河長江,水流灌入,開墾的良田有三分之一被淹了,都城包括皇城水勢不斷提高,若在這樣下去恐怕整座城池都不保?!?/br> 曹cao沉吟下,對諸葛亮道:“傳朕旨意,派遣船只護送許都百姓上山,暫時躲避雨季!” “偌!陛下,你先走吧?!?/br> “不,百姓優先,朕隨后就來?!?/br> “陛下……” “這是圣旨!” 曹cao態度強硬,諸葛亮無奈,轉身去辦。 連續十天十夜奮斗,這才將許都周圍連同城里的上百萬百姓全部送到附近山上。 確定百姓們和他親眷們都已經安全了,曹cao才最后登上船只,離開了皇宮。 這場雨持續了一個月,這才漸漸停止,河面漸漸下降,許都周圍的河水這才慢慢退去,之前淹沒的地方這才重新顯露出來。 曹cao在山上看著這場景,陷入了沉默。 諸葛亮看在曹cao旁邊,臉色也變得凝重。 又過了三天,確定水勢穩定下來了,曹cao這才準許百姓們回到許都,恢復生產。 五天后,許都一切都恢復往常。 這日,曹cao上朝,接受百官朝賀。 “這些日子諸位都辛苦了?!?/br> “陛下也辛苦?!?/br> “朕確實辛苦,也想了許久,有件事覺得是時候該提出來了?!?/br> 文武百官聽到這話,都集中精神看向曹cao,又有重大決定出現。 曹cao道:“朕想了好久,許都靠近黃河,地勢太低,周圍戰略地帶又不夠,不適合作為龍國的首都,朕想遷都,重新建立龍國中樞?!?/br> 這話一出,除了諸葛亮外,其余文武大臣都微微驚訝。 不過很快他們便認可曹cao的提議,這一次損失雖然很小,但那時因為提前就偵測到了,所以能順利避開。 下一次要是沒有預兆,那又該如何? 而且一國首都,戰略緩沖地帶不夠,也是一種隱患。 “不知陛下對龍國未來有何想法?” 陳群這時站出來,朝曹cao拱手。 “陳愛卿這話的意思?” “國都與一國的戰略有關,當初秦國為了一統天下,不斷地將國都從西往東遷徙,最后定都咸陽,終究實現國家一統。光武皇帝依靠云臺二十八將和世家大族奪取天下,建國都于洛陽,便于聯絡。今陛下有什么戰略,國都也需緊跟著戰略走?!?/br> 陳群這一番話提醒了曹cao,這是他應該思考的問題。 他沉吟了下,“朕的戰略分兩步走,一是收復龍國內所有的國土,掃平割據。第二就是開疆拓土,收服收服遼東、朝鮮、匈奴、鮮卑、烏恒等國,實現前朝所沒有實現的功績?!?/br> 這話一出,文武大臣都愣住了。 收服龍國內所有的國土,掃平割據,這倒屬于平常。 歷代有志于一統天下的君王都會做這件事,但要想掃平遼東、朝鮮、匈奴、鮮卑、烏恒等國,且不說可不可以成功,但是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那將是一個龐大的天文數字。 曹cao見文武大臣都不說話,忍不住開口追問,“諸位愛卿有什么話請明言,就算是說錯了,朕也絕對不會怪罪?!?/br> 蔣濟站出來,拱手道:“陛下的戰略宏大,臣佩服,但是這第二步,臣覺得步子有些大了,依照龍國目前的經濟情況,要想實現這第二步,恐怕很難?!?/br> 曹cao這才明白,原來文武大臣是被他的第二步計劃所震懾到了。 他淡定一笑,“這件事你們看來很難,但是朕可以明確告訴你們,朕心中有一套自己的路數,一定可以實現?,F在你們盡管將你們心中認為可以作為國都的地方說出來,提供給朕參考便是?!?/br> 文武大臣見曹cao如此自信,不再有所顧慮,仔細思索。 一會,陳琳先站出來,朝曹cao拱手,“陛下,臣覺得我們不如將國都建立在武昌,這里靠近長江,陸路又很便利,通達北方九州,又處于中原腹地,無論是南下討伐孫劉聯盟,還是北上討伐匈奴,距離都差不多,兩頭便利?!?/br> 曹cao聽后,沉吟了下,“武昌雖好,但是靠近長江,容易遭遇水患,而且賊兵雖然難從陸上攻克武昌,但若是走水路的話,可以直逼武昌城下。所以這不是一個最佳選擇,諸位愛卿還有其他選擇嗎?” 否定了武昌,文武大臣繼續思索。 這時,蔣濟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幽州城如何?” 幽州城就是后世的北京,此刻的幽州還沒有完全開放出來,而且靠近遼東公孫家的勢力。 后世以幽州城為國都的,如元乃是因為這里靠近草原,便于往返。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那是因為他的老巢就在幽州城,靖難之役后便選擇將國都建立在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