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節
相對比之下,他們更愿意架駛雙輪的小型私人馬車,或者乘坐出租車。 直到汽車廠商們陸續解決了大量技術問題,讓汽車的穩定性大幅度提高,確保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現問題了,這民間購買乘用車的數量才大幅度增加。 等到了現在,乘用轎車正常使用,按時保養的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了,不用擔心走著走著半路就拋錨,于是乎大量的中高收入群體就把購車納入了家庭大筆消費計劃里。 尤其是大量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中高收入家庭,他們之前也想要私人馬車,但是私人馬車的停放太麻煩了,在郊區的家里都還好,但是駕車出門到了城區想要停車就非常困難了……也不是說馬車不好停放,而是拉扯的馬不要停放。 這汽車成熟可用后,就讓這些群體有了一個更加方便快捷的選擇餓,那就是購買汽車……開著汽車到了目的地后,把汽車在路邊一???,或者到停車場里一停,然后人直接走就行了。 不像是馬車,你人不能走的……想要離開還得請個專門照看馬匹,免的馬匹出事。 大楚帝國的法律強行規定,馬車??康臅r候,必須有車夫看管馬匹,不然就重重的罰款! 馬匹是動物,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出現意外的情況太高了。 而汽車就不用那么麻煩了。 這種情況導致了城市里的高收入的家庭購買汽車,解決出行問題也就順利成長了。 第1191章 扶持落后地區 高樓以及汽車,這絕對是過去五十年里大楚帝國社會發展里最為明顯的兩個特征。 誰都知道大楚帝國的發展的非常迅速,各項科學技術層出不窮,什么新鮮玩意都時不時的冒出來。 但是很多東西其實呈現但并不明顯,至少不會讓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個國家很發達了。 而能夠起到這個明顯直觀體現的,只有摩天大樓以及汽車! 寬敞的柏油馬路,水泥路,橫跨數百米甚至幾千米的大橋,萬噸巨艦,火車這些東西,雖然看著似乎也很震撼的,但是也就那樣。 但是摩天大樓和汽車不一樣。 摩天大樓,這玩意動不動上百米高,就這么聳立在大地上,足以讓很遠的人都能一眼看見。 如果是一片摩天大樓的建筑群,那么給人帶來的視覺震撼就更夸張了。 哪怕是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紀,成片的摩天大樓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是不是繁華發達的重要標準。 因為摩天大廈這東西是有前期的,首先要當地人口密集,土地昂貴,如此情況下才會出現摩天大樓這種建筑,向天空索取空間。 其次,摩天大樓這種建筑在當代,都是屬于辦公建筑……這意味著有大量的企業,并且是能夠承受比較高辦公場地成本的企業。 這兩者結合起來,其實也能夠反映當地城市的規模以及經濟水平了。 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里也如此,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大量的摩天大樓的,實際上摩天大樓比較多的只有松江城而已,哪怕是廣州,天津這些也是人口大幾百萬的超級城市,其實摩天大樓也不多。 而其他一些普通的城市那就更少了,就算有一半也不會很高。 畢竟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建設辦公樓,犯不著花費高昂的成本建筑一兩百米高的大樓啊,建設成本昂貴,維護成本也昂貴…… 因此摩天大樓這東西,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代表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的。 其次,則是汽車! 汽車這東西是屬于大件的工業消費品,如果是轎車的話,那還是屬于個人工業消費品……從本質上來說乘用轎車和家電甚至都沒啥區別。 如此情況下,如果想要讓民眾大量購買使用乘用轎車,那么整體的經濟水平,民眾的收入水平都要達到一定程度,如此才可能出現民眾大量購買汽車的情況。 架設楚國的民眾月輸入不過三五楚元,而乘用轎車的普遍售價達到四五百楚元……那么rou眼可見的汽車的普及率就會非常低。 但是,當代楚國人,主要是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基本上可以達到十多楚元以上,在這個基礎上,其高等收入群體的收入更高,基本上可以達到數十楚元的水平。 這樣一來,能夠買得起汽車的中高收入群體就比較多了,如此乘用轎車的規模也就上來了。 當然,當代的大楚帝國的乘用轎車規模依舊是比較小的! 三四百楚元這個價位的轎車盡管已經算很便宜了,但對于很多普通家庭而言依舊買不起。 這也是為什么當代大大楚帝國汽車行業里,三輪車大行其道的緣故。 相當對于三四百楚元起步的轎車,一百楚元左右甚至更便宜的中小型三輪車就要顯得價格親民很多。 甚至是一些條件比較好一些的農村家庭都能夠買得起自用或者是用來拉客拉貨。 當代的大楚帝國里,各種三輪車的銷量是非常大的,幾乎占據了各類機動車輛的半數銷量以上,從數十楚元的小型三輪車,再到一百多楚元的大型拉貨用的三輪車,各種三輪車都有著龐大的市場。 這些三輪車取代的也不是什么轎車或卡車的市場,而是在各地廣泛存在的各類馬車的市場。 大楚帝國里的大量三輪車,正在以一種非??焖俚乃俣热〈R車。 尤其是在郊區乃至農村地區里,馬車正在快速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各種各樣的三輪車。 很多鄉村地區都已經出現了專門定期往返鄉下和鎮上,縣上的載客的三輪車,這些三輪車少則拉幾個人,多則是十多個人,然后在一些鄉下土路上慢吞吞走著,解決鄉村居民的出行問題。 不說個體戶,就算是很多官辦的公共交通企業也大量采用三輪車,用來代替四輪馬車,執行這些定期的班車任務。 三輪車在經過數年的發展和普及后,已經成為了大楚帝國里最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而且正在以一種非??焖俚乃俣热〈R車。 這一點是各種拖拉機,轎車,卡車所無法做到的。 拖拉機,不管是中大型的拖拉機還是那些專門為了農村市場推出的小型拖拉機,其實這些拖拉機的定位都是生產工具,或者是用來農業生產,或者是進行貨物運輸,在楚國的鄉村土路里可以看見不少拖拉機拉著一整個車廂的貨物,然后在道路上慢吞吞的爬著。 很多鄉村甚至城市里的一些建設工程里的運輸任務,其實都是由這些拖拉機完成的。 至于卡車……那玩意太貴,施工方用不起。 當代的卡車,在大楚帝國里主要是出現在城市里或者城郊,主要用于一些商品類貨物的短途運輸,很少有人會把卡車用于工程建設的。 哪怕各大汽車廠商,都陸續推出了大馬力的自卸貨車,但是銷量都不太行。 還是那句話,價格太貴,對于施工方而言不劃算……反觀拖拉機就便宜多了,雖然拖拉機跑得慢,但是運土方這些工作也不需要多快的速度……甚至拖拉機的地形適應能力還要更強悍一些。 乘用轎車,這東西看似每年銷量不少,但是到目前為止,依舊是屬于中高收入群體的專屬交通工具。 除了那些真正的有錢人外,一般能夠買得起轎車也用得起的,那都是焦天成這樣的小老板,或者是企業里的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 對于普通人而言,現在的轎車還是比較貴。 不過也只是目前而已,因為當代民眾的收入在持續增加,同時汽車的價格也在持續下降。 轎車成為尋常百姓家的車輛,那也只是時間問題。目前大楚帝國的汽車保有量增長率是非??焖俚?,過去十年里,汽車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十五。 當然,這個增長率是包括了各類拖拉機,三輪車的數據,主要增長很多一部分是依靠三輪車。 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轎車的增長率也在持續提升,等到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段里,轎車以及輕型貨車就會取代各類三輪車,成為汽車市場的主力軍。 只是這個時間節點還需要多久還有分歧,也許是十年,又或者是二十年,三十年!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里,其實三輪車才會是大楚帝國汽車行業里的主流…… 當代的大楚帝國,嚴格上來說并沒有進入汽車大國的時期,而是進入了三輪車大國時期……這說起來似乎挺尷尬,但這是技術發展以及經濟收入發展的一個必然性。 別說民間了,就連軍方搞摩托化,都大規模采用各種三輪車,用于運輸的正三輪,用于偵查,武裝的邊三輪。 各種三輪車在軍方里的規模正在以一種非常驚人的速度擴充著。 用部分軍方將領的話來說就是,卡車我買不起,用不起,難道這百來塊的三輪車我也用不起?不可能的嘛,我再窮也不可能窮到這地步! 于是乎,當代的楚軍就大規模采購裝備各種各樣的三輪車。 這要是對比原時空近代各國的話,那也算很奇特的現象了。 但是放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這里,那又變得很正常了。 為什么? 其實也不算是真的楚軍窮,楚軍的軍費如果對比原時空近代國家,其實都很高了……真咬咬牙其實也能裝備一大堆的各類軍用的卡車,裝甲車之類的。 但是沒這個必要??! 原時空近代國家的軍隊,他們敵人都是同時代的敵人,技術裝備水平都不差……就算對方差,但是人家步槍大炮之類的還是有一些的,你不弄點好一些的卡車上戰場,那真心容易出現大問題。 但是楚軍用不著??! 你看看楚軍的敵人都是什么人?都是一些還處于農業社會的土著,他們甚至連單發線膛步槍都造不出來,要么靠走私設備偷偷摸摸的搞,要么干脆走私武器裝備。 但是基本都不成規模。 如此情況下對楚軍的各項軍事裝備的要求也就沒那么高了。 動不動一兩千的軍用卡車就不用那么多了,隨便弄點兩百塊最有的大三輪也能湊合著用。 然后再給步兵部隊弄點普通的三輪車,用來取代以往的步兵部隊里的四輪馬車,再給偵查部隊,軍官弄點邊三輪什么的就湊合著用了。 你還想要正兒八經的軍用卡車運輸步兵,軍官也想要弄個吉普車當座駕……想多了,根本沒這個必要。 楚軍如今大規模使用三輪車以及卡車,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加強機動性,而是為了取代軍用大量的騾馬。 騾馬的日常維持成本太貴,軍方覺得不劃算。 卡車的采購以及使用成本也貴,軍方還是覺得不怎么劃算。 所以最后就選用了三輪車……采購便宜,而且皮實耐用,而且結構非常簡單,修理也方便,這也就導致了使用成本比較低。 至于說越野性能差一些,速度差一些,貨運量小一些,那無關緊要……再怎么差也比馬車強。 三輪車去不了的地方,馬車一樣不能去……反過來馬車能去的地方,三輪車也能去。 此外軍方都還弄了不少小型拖拉機作為物資運輸的車輛使用了,拖拉機這東西的地形適應能力更強悍,不僅僅可以用來運輸物資,還能用來拉炮。 一輛不過十匹馬力左右的小型拖拉機,照樣能拉著一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走,而且比卡車還要用,因為對地形不挑,能去的地方更多。 相反卡車拉跑的話,對地形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所以在當代的楚軍里,你會看見很多各種各樣的三輪車,然后還有小型拖拉機……反倒是后世人們習以為常的各類中大型的軍用卡車比較少,這玩意一般都是作為獨立的運輸營部署使用,用來牽引師屬炮兵團里的火炮,等火炮拉到位后則是充當運輸力量往返后方補給站和前線,運輸大量的物資。 這卡車的運輸量可就大了很多,一般來說一次性拉個兩三噸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是鋪裝路面的話,汽車兵甚至都能直接拉著四噸貨物跑, 所以這軍用的中大型卡車,雖然貴,但是貴也有貴的道理。 汽車以及摩天大樓,這兩樣東西組成了當代大楚帝國里最為典型的時代特征,不說那些土著了,就算是楚國人來到大城市,看到成片的摩天大樓以及大街上跑的各種汽車,都會有一種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繁華的大城市和尋常的中小城市,那彷佛是處于兩個不同的時代,而和鄉村對比起來差別就更大了。 而這,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意味著大楚帝國的發展是不均衡的,不僅僅是地區和地區之間不均衡,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大。 并且隨著時間的過去,這種差距還在逐步擴大。 這種問題如今也受到了帝國高層的重視,太子羅戠在承順五十四年十月份的參務會議上,就提出來要重視偏僻落后地區的發展,要提升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