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節
除了極少數的貴族富商外,其他人的眼睛里根本就沒有亮光! 那是一片如同地獄般的世界,而他們普魯士人卻是無法擺脫這樣的地獄困境,因為內有貴族富商,外有大楚帝國強權,幾次的反抗都被徹底鎮壓,死傷無數。 他們普魯士人怎么才能掙脫枷鎖? 怎么才能和楚國人這樣活的體面而幸福? 怎么,才能活的像個人? 第1190章 公共汽車 城市之旅這部電影開創了商業電影的先河,其火爆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哪怕是拍攝這部電影的石天成乃至發行這部電影的金陵電影公司,都沒有預料到這部電影會這么火爆。 哪怕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非常有限而且緩慢,這部電影的信息傳遞主要依靠報紙以及人們的口口相傳。 但是依舊有無數人想要看一看這部電影。 就連焦天成這一家子都特地騰出時間去看了一場呢。 其他人也不例外,在當下這個時間階段里,最為火熱的娛樂項目就是這個城市之旅了。 隨著電影的持續火爆,再加上電影拷貝不夠,放映機不足,金陵電影公司方面哪怕是持續放映一個月以后,上座率依舊會非??捎^。 最終票房肯定能夠超過兩千萬楚元。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這個數字甚至比很多公司的市值都要高,很多大企業一年的營收都沒兩千萬楚元呢。 這部電影也催生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娛樂富豪:石天成! 擁有該部電影版權的石天成,光靠票房分成最少都能獲得四五百萬楚元左右的收益。 一夜暴富的石天成并沒有躺著等死,而是迅速開啟了他的第二部電影的拍攝計劃。 這一次的電影拍攝計劃更龐大,光是各類的工作人員都要達到一百多人,預計拍攝周期需要一個月左右,而投資更是達到了好幾萬楚元,因為需要布置更多的場景,同時為了獲得更好的影片質量,拍攝的時候為了追求更好的影片效果也多次重來,導致膠片浪費嚴重。 不過幾萬楚元的投資,相對于當代的龐大的電影市場而言,這依舊是非常小的數字。 哪怕未來這部電影不可能獲得好幾千萬的龐大票房,但是肯定也能賺不少。 城市之旅的龐大票房,甚至可以說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它是開創先河的商業電影,加上又有金陵電影公司的全力推動發行。 人們第一次聽說商業電影的時候,如果想要去看,那么就只能看這部電影。 觀眾就沒得選! 但是當觀眾們看過了這部城市之旅后,滿足了獵奇心態,那么看電影就會理智許多,是不可能出現現在這種觀影狂潮的。 此外,當代已經出現了很多小短片,并且已經有人開始拍攝那些三十分鐘,甚至四十分鐘長度的商業電影了。 商業電影爆火之后,可是一大群人都看到了其商業潛力,不用多久時間就出現了一大堆的各種電影制作公司,然后一窩蜂的開始拍攝各種各樣的電影,其中不乏也拍攝的不錯的電影長片。 而這些電影扎堆上映之后,必然會分攤市場。 所以后續幾個月,電影市場非但不會持續爆炸,甚至是有可能出現比較大萎縮的。 但即便是萎縮后的電影市場,也足夠龐大,養活一大堆的從業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拍攝這些商業電影的導演,攝影師,剪輯師等專業人員,基本都是各地朝報里的攝影組里的人員。 他們有的是兼職,有的干脆辦理了停薪留職后直接搞商業電影。 不得不說,禮教部里前幾年就開始推行的紀錄片計劃,為大楚帝國的電影商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因為有了禮教部的紀錄片計劃,才能夠刺激推動安州光學儀器公司進行技術研發,陸續推出更好的攝影機,放映機以及電影專用的膠片。 同時禮教部的推動下,各地朝報設為了拍攝紀錄片,從無到有培養了一大群的導演,攝影師,影片剪輯,拷貝方面的專業人才。 甚至連電影播放渠道都因為紀錄片公益播放計劃給提前準備好了各地的朝報劇院里的電影放映渠道。 官方把這些基礎都打下來后,石天成才能夠靠著城市之旅一夜爆火。 要不然的話,就算石天成有這個心思也搞不出來……沒有攝影機,沒有剪輯相關技術,沒有放映機。 就算搞出來電影,也沒有金陵電影公司這個觸角遍布全國的電影發行播放渠道,只能是自己苦逼的購置放映機,然后租用劇院慢慢播放賺錢。 別說幾千萬票房了,哪怕是幾十萬票房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商業電影的出現,石天成的成功,是基于大楚帝國的整體工業技術的發展,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下才出現的。 并不是說石天成腦袋一拍,然后拍攝一個電影出來就能爆火的。 而類似的產業還有不少,其中飛機產業的發展,也是典型的依托現有工業體系的基礎上才出現的。 飛機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是投資龐大,競爭慘烈的汽車產業! 時間進入承順五十四年后,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迎來了新高! 按照各方面的預測,今年的各類機動車輛的產量有望突破四百萬輛!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產量數字……要知道這些機動車輛可不是什么便宜貨! 乘用轎車里,賣的最多的是中檔轎車,這一類型轎車的價格可是要四五百楚元呢。 三輪車領域里,賣的最好的乃是拉貨拉客用的中大型正三輪車,這種三輪車往往要一百楚元左右。 而中大型貨車領域,以典型的一五系列卡車為例子,銷量比較好的款式大概在一千楚元上下。 順帶一提,這年頭卡車可比轎車貴多了。 一五卡車的價格,那是吊打各種所謂中高端轎車的,往往只有豪華轎車才能夠把它比拼價格。 這主要是因為當代的汽車的成本,主要是集中在發動機以及變速箱這兩大件上,其中發動機的成本更是能夠占據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卡車的發動機往往都是當代最先進的,甚至是最貴的…… 你要知道,這些卡車用的發動機都三十匹馬力都是低端卡車的動力配置了,一些中高端卡車的動力配置往往擁有五十匹甚至六十匹。 不僅僅要動力大,而且還得省油,并且可靠性非常好,能夠適應各種復雜地形! 要知道當代的公路情況可不咋地,也就城市里有比較多的鋪裝公路,而大量的官道還是煤渣,碎石道路。 卡車要運輸貨物行走在這些道路上,對越野能力的要求其實很高。 所以當代大楚帝國里的卡車,在整體的技術水平上,是要超過轎車一個檔次的……價格上也同樣如此。一千多的卡車很常見,但是一千多的轎車那可都是豪華轎車了。 而大部分轎車的價格基本都是在四五百楚元,一些中低端轎車的價格更是能夠做到兩三百楚元呢。 但是話說回來,也正是因為卡車的價格昂貴,所以才讓三輪車有了巨大的生存空間! 這些三輪車可不講究什么高技術含量,什么越野,穩定性之類的也不提,反正主打的是低端貨運市場以及農村客運市場,所以往往使用雙缸發動機乃至單缸發動機,動力一般都不咋地。 其他各方面的配置也不咋地。 但是你說能拉貨拉人嗎? 那肯定可以??! 雖然拉的不多。 一五卡車能拉個三四噸貨物在官道碎石路,煤渣路上跑的飛快,該車拉貨多,動力強,爬坡能力也強,甚至脫離成型道路在野地里也能走……人家軍方直接把這玩意當軍車用弄上戰場呢,而戰場上很多時候可沒有什么成型道路給你用,但是一五卡車照樣走。 但是一五卡車什么都好,然而它貴??! 便宜都要一千多,貴的甚至要兩千多……一般只有一些專業運輸企業才會去購買,而個體戶跑運輸的人很少去買的,也買不起。 但是三輪車就便宜多了,貴的也不過一百多,而一些便宜的雜牌車甚至大幾十楚元就能買一輛。 其中好的大型三輪車拉個四五百公斤沒啥問題,就算是一些小型的單缸發動機的三輪車,也能夠拉著兩三百公斤的貨物走呢。 而這個載重量,其實對于當代的貨物運輸需求來說已經夠用了,一車拉不完,大不了就用兩車拉或者干脆跑兩趟。 反正這車便宜。 這也是當代大楚帝國里的鄉村地區里,各種各樣的三輪車正在迅速取代馬車,成為鄉村地區里的客運以及貨運的主力車輛! 就算是在城市里,各種三輪車也迅速取代了馬車,成為城市貨物運輸乃至人員運輸的主要力量。 松江公共馬車公司,在之前引入了轎車模式的出租車后,又在三年采購了一批載客版本的三輪車充當三輪車出租車,用來取代現有的大量雙輪出租馬車。 這還是出租車領域,而在公共汽車領域里更是早早就開始了。 松江公共馬車公司,最早引入了一批大型的汽車客車在城區里運營,在發現效果不錯后,該公司又引入了一批的中大型卡車用于城區和城郊各鎮之間的公共運輸。 同時在一些人員比較少的路線上,還引入了一些大型客運三輪車作為公共汽車。 松江公共馬車,也是大楚帝國里保有最多車輛的汽車,擁有各類公交車達到兩千多輛,各類出租車五千多輛。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加當中,按照他們公司的規劃,在未來五年內各類公交車的數量要達到五千輛以上,確保松江城里的各地方的人出門都能坐上公交車。 五千輛多嗎? 乍一看似乎很多,但實際上并不算多……因為松江城可是有著足足一千萬人口。 任何龐大的數字,在這龐大的人口基礎面前都不值一提。 這五千輛,還不包括該公司的城際間公路客運車輛呢。 松江公共馬車公司也有城鄉,城際之間的長途公路客運業務的,以前都是用大型四輪馬車執行業務,多的時候擁有數百輛這種長途四輪馬車在跑。 而這五百多輛長途馬車也將會被陸續替換為大型公共汽車。 松江公共馬車公司,本身就是大楚帝國里非常龐大的一個陸地客運企業,擁有這么多車輛也是正常的。 而即便如此,其運力也非常緊張。 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里,很多上班族都要擠公交車或有軌電車都擠不上。 松江公共馬車公司,最近幾年正在以一種非??旖夤澴嗟姆绞酵苿佑闷嚧骜R車,這也是得益于大楚帝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不僅僅車輛的價格持續降低,更重要的還是汽車的質量以及穩定變的更好了。 早期的汽車,其實性能很差的,動不動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那個年代里也只有有錢人才能夠購買汽車并使用。 因為購買了汽車之后,還得需要一個專業,懂維修技術的司機,以便在汽車出現小問題的時候隨時維修。 早期的時候,其實經??梢钥匆娪衅囎咧咧统鰡栴}了,然后司機當成變身維修工修理車輛。 這也是當年很多中高收入的群體不購買汽車的緣故,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會修,就算會修也不體面啊。 一個中高產的體面人,在大馬路上上修車修的滿身油污汗水,一點也不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