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節
所以,秋季的汽車展覽會里,長沙安隆汽車的發布會展臺前方,擁擠著不少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潛在客戶以及記者,還有一些看熱鬧的普通人外,還有一群五大汽車公司的管理層也跑過來看。 只不過和其他人抱著看熱鬧和獵奇的心態,所以比較期待不一樣。 這五大汽車公司的人的神情就比較古怪的! 除了李氏動力公司的人比較淡定外,其他的四家的一個個臉色都比較慎重,尤其是幾個負責豪車產品線的管理層,更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不過,很快就連李氏動力公司的人,臉上的神色也變的古怪了起來……因為這個時候,有長安安隆汽車公司的人拿出來了幾個宣傳牌子,牌子上沒有其他什么東西,都是一些比較虛的圖案以及宣傳語。 其中的宣傳語里,說他們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研發了一款頂級發動機,還采用了業內最頂級的自動三軸加工設備進行加工,發動機性能頂級云云…… 看到這里,李氏動力公司的人就很不爽了……屁個合作研發,你們的新車搭載的發動機,明明是直接找采購我們的成品發動機,只是在李氏動力的公司標志外,額外打上安隆的品牌標志而已……就連這標志,都是我們給打上去的。 生產發動機的先進自動三軸加工中心,也是我們發動機工廠里最新采購的頂級設備……和你們有個屁關系! 但是這些話只能憋在心里……說出來就違約了。 李氏動力公司的車一直賣得不算好,豪車就更不好了,一年也賣不了多少。 別說豪車了,高端車型都賣不出去多少,但是發動機的研發不能停啊,所以他們也研發各種發動機,其中的先進v型六缸發動機也在研發……奈何自家的豪車賣不出去,戰略合作伙伴北美汽車公司的豪車也不行,而且北美汽車公司野心非常大,已經在自研v型六缸發動機了。 于是乎,他們研發的v型六缸發動機就面臨著沒有裝機對象的尷尬…… 所以,最終李氏動力公司和長安安隆汽車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向安隆汽車公司供應他們最新研發出來的頂級v型六缸發動機……當然說是最頂級,但實際上距離其他三家汽車公司的同類型產品,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不過其他三家也不會把他們最新研發的六缸發動機賣給安隆汽車公司??! 只有李氏動力公司破罐子破摔,車子賣不出去就賣發動機過日子。 奈何,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李氏動力公司是不能在公開場合里說貼牌的,只能說合作研發……否則就是違約,違約金可高了。 人家安隆汽車公司需要這個噱頭來做營銷…… 但是真看到了這一幕,還是讓李氏動力公司的人心里很不舒服。 領頭的高管,已經是咬緊牙關,回頭一定要力勸公司加大在豪車產品線的投入……不然的話繼續這么下去,他們李氏動力公司就當真淪為中低端車型汽車廠商以及發動機供應商了。 而且現在市場上有一股很不好的聲音,那就是很多汽車業內人士,都喜歡說他們的李氏動力公司的汽車性價比高……尼瑪,聽著就生氣! 性價比高,這意味著中低端,利潤低啊…… 看看人家安隆汽車公司,業內人士公認的性價比極低……但也是公認的利潤率最高的一家汽車公司。 至于性價比低,那些富豪們又不在乎什么性價比,他們只要車舒服,還有面子! 而購買安隆汽車的豪車,除了車子外觀看上去的確賞心悅目,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高大上的豪車,乘坐極為舒適外。 在市面上還形成了一種觀點:買唐山豪華轎車不一定多有錢,很多小富豪也能買得起用得起,但是買安隆豪華轎車絕對很有錢……要不然,豈會購買這種性價比極低的東西? 而且這車還需要專職司機。 什么,你說自己開車……你敢說自己開車,人家安隆汽車公司都敢拒絕你的訂單…… 這世界上,就沒有需要自己開車的安隆豪華轎車車主! 人家安隆汽車,可是很在乎車主實力的! 我們家的車,是太子以及其他皇室成員們的座駕……這么尊貴的東西可不是什么人能買就能買的,客戶必須非富即貴。 普通小富豪一邊玩去……車子賣給你們都會拉低我們安隆豪華轎車的逼格! 所以安隆汽車公司在接受豪華車型的訂單時,還會對客戶進行資格審核……實力不行的客戶甚至會被拒絕訂單。 而這cao作剛出現的時候,也迎來一大堆人的批判,但是沒多久人們就發現,一群富豪們屁顛屁顛的上趕著送訂單。 五大汽車公司的豪車產品線負責人當時看到這場景,臉都是黑的…… 你們確定是賣車的? 第1149章 這是造車還是造飛機啊 松江汽車展覽會里,以五大汽車公司為首,附帶一群獨立汽車廠商還有部分汽車零配件廠商,一起參加了這一場展覽會。 雖然松江汽車展覽會并不是帝國里唯一的汽車展覽會,但卻是規模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一個汽車展覽會。 原因很簡單,松江城是大楚帝國里的第一大城市,再加上周邊的中小城市以及臨近幾個府的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乃是大楚帝國里人口最為密集,人均收入也是最高的一片地區。 這必然讓松江城為核心的松江地區,成為了各類消費品的超級大市場。 尤其是對汽車這種單價高的高價值工業消費品而言,更是如此! 松江城以及周邊地區組成的狹義上的江南地區,消費了大楚帝國里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各種轎車,常規貨運卡車。 因此五大汽車公司以及部分獨立廠商都非常重視松江地區的汽車營銷工作,每年的松江汽車展覽會更是公司總部直接出面參展,而不是和其他諸多地區里中小型汽車展銷會一樣,會由當地的汽車經銷商去代為參加。 不僅僅參展,而且五大汽車公司以及部分獨立廠商都會在松江汽車博覽會上發布自己的新車型。 安隆汽車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算是最為重視的獨立汽車廠商了。 他們特地帶來了新款的安隆豪華轎車在這里進行新車發布。 發布會上涌入了上千名各種各樣的人,除了汽車行業的業內人士外,還有潛在的客戶以及客戶代表,同時也少不了看熱鬧的普通人。 而當新車發布會正式開始,隨著一大堆各種夸張的解說之中,展臺中心的新車也被拉開了幕布,讓眾人見到了全新一代的安隆豪華汽車。 看見這輛車的第一眼,眾多人就忍不住發出驚嘆聲,這車的外觀和現今的所有車型都不一樣,是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流線型車身……整個車身看過去的第一眼就讓人覺得有一種美感。 這是一種工業設計的美感,充滿了流暢以及力量。 大楚帝國的汽車外觀在過去十多年里也經過了三次比較大的變化。 最早的汽車外形,實際上和馬車區別不大,而且還是敞篷馬車……沒錯,早期的汽車清一色的敞篷,當然了,會配有軟棚,下雨的時候可以停車,然后手動把軟棚給裝上去。 后來,開始出現了封閉式車身,這主要是敞篷車型實在不實用,因此人們開始引入一些公共馬車以及私人大型馬車里的封閉式車廂。 這種車身主要是由唐山汽車公司引流的潮流,整個形狀看上去和馬車的車廂其實差不多,車頭和車尾比較低矮,中間則是高大的封閉式車廂,這是典型的四輪私人馬車造型……當然汽車和馬車區別還是挺大的,所以雖然都是兩頭矮中間高,但是前方因為發動機的緣故,顯得又比較高一些,同時車身也比較狹小一些。 這種車型,也被稱之為箱型車,乃是前些年,乃至現在也是主流的車身外殼。 前幾年,則是開始出現了船型車身,這是一種安隆汽車公司首先推出,還有專利權的那種,后來和五大汽車公司進行了專利交換,于此五大汽車公司也獲得了這種特殊的船型車身的專利使用權。 這種船型的車身和之前的箱型車身的最大不同,其實就是全包裹……不像是箱型車身一樣前后位置很狹小,中間高高凸起,而是采用了一種把車頭和車尾都包裹起來,和車身同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和后世成熟的船型車身相比還是顯得比較復古一些,同時這種外殼只是純外殼,里頭還是空蕩蕩的……純粹就是為了好看,也沒有考慮什么風阻這些東西,而且也談不上全封閉。 而這一次安隆汽車公司所帶來的新車,其車身外殼的整體設計,依舊使用了船型車身,但是卻采用了大量的流線型,使得整輛車看起來非常的流暢圓潤,而且還使用了大面積的前檔玻璃,以及車門玻璃,并首次采用了全封閉式的車身結構。 但從外殼來看,其實和原時空五六十年代的車身都差不多了……但還是那句話,這只是個外殼,而實際內部不少地方都是空蕩蕩的……這年頭也沒那么零部件需要安裝上去占用大量的空間。 性能什么的就更不用說了,這玩意搭載的v型六缸發動機已經算是很牛逼的了,但是受限于尺寸和重量,作為一款乘用車上使用的發動機,其最大馬力依舊只有可憐的三十匹馬力。 但是……人家安隆汽車公司賣的是什么?人家賣的就是這車殼子! 這車的真面目一露出來,自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普通人驚嘆,業內人士震驚,而五大汽車公司的人都是傻眼了…… 尼瑪,這車看起來怎么那么不現實啊……這玩意根本就不應該在現實里出現。 還有,這種全封閉的車身外殼,整輛車寬了那么多,先不提內部結構如何,是不是增加了很多的結構重量,光是車身這么多鋼板加上去,這重量就不輕啊。 以現在的發動機動力水平,能拉得動這輛車? 尤其是李氏動力公司的人,他們很清楚這輛車上所使用的發動機是什么水準……v型六缸,最大馬力是三十匹……對比其他三家汽車公司同規格的乘用車所用的v型六缸發動機還是有些差距的,唐山汽車公司所研發的新型v型六缸,搭載在他們新款旗艦豪華轎車上的發動機,最大馬力已經達到了三十五匹,而且兩者的排量是一樣的。 就自家這發動機的水平,拉動這么大,看上去就很厚重的安隆轎車,感覺有點不靠譜啊…… 這五大汽車公司的人,顯然是先入為主,覺得這么大的車身內部肯定也塞滿了……實際上人家安隆汽車公司根本沒有考慮那么多……人家就是賣車殼子的。 甚至嚴格上來說,他們的這款新型豪華轎車,是先有了外殼設計,然后才根據外殼去套用之前的汽車底盤再進行修改,然后再搭配新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 所以,這輛車別看外表很厚重……但實際上車頭的發動機艙位置都空了不少……車尾部分干脆直接留空做成了大容量的行李艙。 而為了控制車殼子的重量,避免整輛車超重發動機拉不動……所以車殼其實很單薄……他們特地找自家的戰略合作伙伴大冶鋼鐵公司,搞了一種很輕薄的鋼板材料出來……也沒啥新技術,更不是什么新型合金材料,就是單純的薄…… 此外因為超重,為了控制重量連車身底盤的一些結構,比如防撞梁之類的都進行了減配。 當然,在新車發布會上介紹車殼子的厚度時,他們特地引用了一個全新的營銷概念:碰撞吸能。 說是經過他們長期嚴密的車輛碰撞測試發現,如果車殼子以及防撞梁做軟一些能夠緩沖碰撞動能,不但能夠對行人有更好的保護,也能更好的保護車內乘客……在劇烈沖擊力到來的時候,先經過車殼子,防撞梁的吸能緩沖,讓動能在這個過程里逐步降低到安全范圍再傳遞到乘員艙內。 對這個說法,北美汽車公司的一個高級工程師沒能忍住,當場在臺下就笑出聲來了…… 他們北美汽車公司的諸多工程師們一致認為,車越厚實越硬才越安全……不信的話,也不用找什么理論,你開著轎車和裝甲車之類的撞上一次就知道了。 裝甲車不好找,也可以找個大貨車什么的來一場碰撞試驗。 撞完你就會發現……人家頂多掉點漆,車里的人甚至都沒啥太大的感覺,而你車帶人都得成碎片…… 北美汽車公司的轎車也好,皮卡也罷,主打的就是一個厚實,尤其是防撞梁比其他車企的明顯大一號。 所以人家安隆汽車公司的人,卻是正兒八經的說吸能能更有效的保護乘客的安全。 當然,這碰撞吸能之類的并不是重點,安隆汽車公司的新車發布主持人,用更多的話語來描述這一次新車型外觀的設計語言。 并引入了一個讓大家都很有興趣,乃至是五大汽車公司的人聽了都皺眉頭的設計概念:低風阻! 安隆汽車公司的人說:他們的設計師們在討論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汽車比飛機慢得多。 慢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什么? 為了尋求答案,經過他們的頂級設計團隊多年耗資龐大的研究,最終發現了汽車速度到了一定程度后,迎面而來的風就成為了阻礙汽車進一步加速的重要因素。 為此,他們根據這一點,對新一代車身的外觀進行了專門的優化,使得風阻更低……這也是新車身為什么是流線型看起來很流暢的緣故。 這是為了降低風阻…… 而降低風阻后,他們發現不單單汽車的最大速度能進一步提升,而且還降低了油耗,同時汽車在行駛過程里也更穩定。 這些話,讓普通人震驚,業內人士比如記者驚嘆……而五大汽車公司的人則是皺眉。 尼瑪,造個汽車而已,還要考慮風阻? 又不是造飛機…… 再說就算是飛機,這年頭設計飛機的時候其實也不考慮什么風阻啊。 甚至在場的幾乎所有人,之前都沒有聽過風阻這個詞匯……實際上也的確如此,風阻這個詞是人家安隆汽車公司專門為了營銷自家的新車,而特地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詞匯。 風的阻力嘛,直接簡稱風阻了。 介紹完這個還沒完,上頭的主持人又介紹其他各種特色,什么全真皮包裹的座椅都不是新鮮玩意了,他們連把方向盤都用真皮給包裹了起來。 車燈也是被重點提及……人家安隆汽車公司除了賣車殼子,就是賣車燈了,兩者搭配起來才是安隆汽車的核心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