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節
光靠遼100系列拖拉機,可沒辦法消化掉新履帶式拖拉機工廠的每年上萬輛的產能……因此他們迫切的需要把新技術,下放到走量型的80系列拖拉機上,讓80系列拖拉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大殺器,不僅僅搶占其他兩家公司的履帶式拖拉機的訂單,更要搶奪輪式拖拉機的訂單。 只有這樣,才能夠支撐起來新履帶式拖拉機工廠的正常運轉,并帶來豐厚的利潤。 上萬輛產能呢,一旦全部能爆發出來,其履帶式拖拉機的較高售價,豐厚的利潤……遼東汽車公司的管理層想想都能流口水,這玩意可比他們家半死不活的汽車卡車業務強多了,做好了是有可能比肩他們家的三輪車業務的。 靠著這些車型賺錢,然后才有足夠的利潤支撐去繼續研發,推動耗資重大的乘用車項目……乘用車項目才是他們汽車公司的核心項目。 哪怕乘用車項目年年虧損他們也在咬牙死撐,絲毫沒有放棄乘用車項目,徹底轉型做拖拉機,三輪車的心思。 這樣也導致了承順五十一年他們在乘用車業務上迎來史無前例的巨額虧損,這一年來他們的乘用車業務虧損了約兩百二十萬楚元…… 但即便如此,遼東汽車公司依舊每年保持高額研發投入,并繼續投資建設乘用車項目生產線,完善上下游各產業鏈…… 這其實也是虧損的主要理由,巨額的虧損并不是說做汽車不賺錢,相反,這年頭擁有自身核心技術,連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子系統都自己搞,也在陸續完善其他子系統如輪胎,汽車玻璃等產業布局的五大汽車公司,他們賣汽車其實很賺錢的,利潤率非常高。 但是汽車再賺錢,也扛不住現在他們這樣,每年動不動幾百萬楚元的研發投入,再加上同樣投資龐大的生產線建設,還有各種產業鏈的投資…… 五大汽車公司里的小老弟,人家北美汽車公司每年光是一家松江汽車研發中心的經費投入,就超過了五百萬楚元……很夸張的。 所以嚴格來講,五大汽車公司里出現的虧損,基本都是賬面虧損……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虧損,尤其是乘用車項目。 退一萬步來說,遼東汽車公司但凡停止如此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分分鐘轉虧為盈,而且盈利將會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只不過一旦它宣布停止研發投入,它的市值也會迎來雪崩。 繼續研發哪怕暫時虧損,只要研發有成果,人家資本市場還是看好你,愿意繼續給你投錢,不求你翻身當老大,繼續當個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也挺好的,反正汽車市場潛力足夠大,養得起好多家汽車公司…… 但是不研發?那完蛋了,大家都要跑路了……因為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汽車產業里,一旦停止研發投入,這家汽車公司也就失去了未來,而失去未來的汽車公司是沒有價值的。 就連玩車殼子第三方組裝汽車公司,即搞出來船型車型的武漢安隆汽車公司,他們也組建了所謂的研發中心,養著上百個研發工程師,專門研發新型各種新技術……核心技術,比如發動機,變速箱這些自然是搞不來的,但是搞個車殼子,改一改底盤,再弄一些小技術增加他們家的組裝車的賣點還是可以的。 還別說,他們的鬼點子特別多,雖然核心技術沒一樣是自家的,全都是從別人家里采購的東西……但是組裝出來的汽車卻是正兒八經的高端車,價格可不便宜,而不少權貴們還就喜歡他們家的車輛所具有的那種科幻豪華感,所以銷量竟然還行…… 而這種所謂的科幻感,那也是需要研發投入的……人家安隆汽車公司搞出來的轉向燈,剎車燈系統,那也是投入了不少錢研發呢,可不是說隨便說兩句就有了。 所以,遼東汽車公司寧愿靠著其他項目支撐輸血,也要保持乘用車業務的龐大的研發投入以及生產線建設投入,產業鏈投資。 總之就是繼續和其他四家汽車公司死磕下去…… 很不巧,其他四家汽車公司也如此,所以這汽車產業的激烈競爭還將會持續下去! 而這將會帶來什么后果? 慘烈的競爭,將會帶來性能更好的汽車,價格更低的汽車…… 性能進一步成熟,價格進一步降低之后的汽車,將會從一種富豪有錢人的玩具,經營者的生產工具,變成普通家庭的出行工具。 汽車,將會真正意義上的進入尋常百姓家! 而這反過來……又是五大汽車公司競爭如此激烈,玩命也要死磕下去的原因:汽車一旦成為尋常百姓家的家用轎車,那將會是一個龐大到極致,讓人光是想象一秒鐘都忍不住狂吞口水的龐大產業! 第1139章 78號戰車項目 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是最近十多年來最受關注,同時也是發展的最為快速,影響力最大的產業。 與之相對比,很多同時期的新產業影響力遠遠沒有這么大。 如無線電通訊技術,這東西也已經搞出來了,但說實話和普通人關系不大,同時所產生的就業崗位以及稅收都是有限的。 還有蒸汽輪機技術,這個也算得上是劃時代動力技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到發電領域,同時開始在極少數船只,即航速要求極高,不顧成本的船只類型,如高端豪華客輪,海軍的試驗用船只等上開始少量應用……但是其規模依舊非常有限,產值不高。 還有最近幾年冒出來的飛機產業……雖然很新奇,也有各種論調說未來的空中運輸行業規模會非常大之類的,但是影響其實也有限,至少目前資本市場對飛機產業其實關注很一般。 主要投資飛機技術研發的還是五大汽車公司,而五大汽車公司之所以投資研發飛機,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單純為了飛機,而是為了完善產業鏈,把飛機作為汽車產業的一個子項目進行研發的……因為飛機上用的發動機是汽油發動機啊,這和汽車產業高度重合。 縱觀這些年折騰出來的新技術,新產業,不少很新奇,未來前景也的確有……然而沒有一種,沒有哪怕一種是能夠引起資本市場的全面狂歡,讓帝國官府為之興奮乃至瘋狂的產業產業。 說到底,不是飛機,無線電通訊,蒸汽輪機這些東西不夠先進……純粹是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大件工業產品。 而汽車,是屬于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大件工業產品! 而這種定位,所帶來的是極其龐大的產業規模,然后又帶來極其龐大的就業以及稅收以及對產業鏈的全面拉動。 尤其是對整個工業體系的全面推動作用是極其恐怖的……就和當年的紡織產業一樣。 汽車產業是能夠全面的帶動,機械,電氣,化工,鋼鐵,特種冶金,礦務,石油,石油化工,交通運輸,船舶,乃至紡織,皮革等幾乎所有產業鏈的發展和升級。 所以大楚帝國官方才如此的重視,而資本市場對汽車產業的追捧也持續了多年,至今依舊瘋狂往里頭投錢。 五大汽車公司每一輪的戰略投資,都能吸引無數大資本投身其中。 不說五大汽車公司總部,就算是他們下屬的產業鏈子公司的融資和上市,都能吸引一大堆資本乃至普通投資者的追捧……乃至五大汽車公司之外的那些獨立汽車廠商以及獨立產業鏈企業,他們也是受到了資本的廣泛追捧。 而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又能直接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而國防產業作為匯集全國工業技術能力之精華,自然也能從中受到大量的益處。 最為典型的當屬目前軍方大力推動的機械化發展,目前所列裝的裝甲車,軍用運輸車,拖拉機重炮牽引車,正三輪,邊三輪,雙輪摩托車,乃至軍用飛機……全都是依托汽車產業的發展而發展。 沒有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沒有汽車產業對內燃機領域的天量投資,這些軍用車輛,飛機,連個發動機都沒有…… 如今正在推動研發的坦克也不例外! 承順五十三年夏五月,一群陸軍將領們匯集在陜甘武器公司下屬的長安特種車輛公司的郊外試驗場。 在試驗場上,三輛樣式和以往的裝甲車都不一樣的車輛就停在那里,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三輛車,不同于以往的裝甲車使用的輪式行走機構,而是使用了最近兩年才出現并成熟的全履帶式行走結構,車體上半部分倒是還算正常,車體的中間部分凸起,有了一個可以旋轉的炮塔,而炮塔上則是搭載了一門四十毫米的短管榴彈炮以及一門八毫米重機槍。 這,就是陜甘武器公司專門針對軍務院下屬的機械化辦公室統籌規劃的‘全履帶式火炮戰車’項目的競標車輛。 陜甘武器公司的負責人給這些陸軍的將領們講解的同時,前方的技術人員也開始登上了車輛并啟動。 “這就是我們研發的78號戰車項目,采用了國內目前最先進,遼東汽車公司的全履帶式行走機構以及相應的底盤技術,可以很方便的通過兩根cao縱桿就控制車輛的前進后退以及轉向!” “動力系統上,我們采用了唐山汽車公司的先進大型發動機,采用v型六缸結構,最大馬力可以達到五十匹,采用松河汽車公司提供的三擋變速箱?!?/br> “全履帶式的行走機構再加上頂級的動力系統,可以為這輛戰車提供優越的越野機動性能,可以有效的越過戰壕,通過鐵絲網,泥濘復雜泥土路!” “同時這輛戰車,擁有車體前部十五毫米,側面八毫米,尾部六毫米的裝甲,炮塔還擁有更強悍的裝甲保護?!?/br> “如此強悍的裝甲防護能力,可以讓這款戰車輕松的應對野外戰車乃至復雜城市的各種輕武器的射擊,并抵抗中小口徑滑膛炮的中近距離攻擊?!?/br> “搭載的武器乃是我們自行研發的四十毫米短管榴彈炮,可以發射榴彈之余,我們還為這款火炮專門開發了一種具備一定穿甲性能的半穿甲榴彈,用于打擊各種工事?!?/br> “主炮之外,炮塔上還搭配了一挺同軸八毫米重機槍,此外車體正前方的副駕駛位置也配置了一挺八毫米重機槍?!?/br> “其強大的火力足以撕碎任何敵人!” “而按照我們給它的戰術定位,這種戰車不僅僅具備在野戰沖陣廝殺的能力,同樣也具備了在城市等復雜地形上的強悍作戰能力!” “以我們戰車的防護性能,那些土著叛軍哪怕是躲在城市里打所謂的巷戰,也擋不住我們戰車的進攻,并保障車內戰士的安全?!?/br> “甚至可以說,我們本來就是為了在城市作戰環境下開發的這款戰車!” 這一番話,也引起了陸軍那邊不少將領的點頭……開發坦克用于城市巷戰? 這要是放在元時空里,那是妥妥的非主流,因為這樣很容易就會把坦克置于敵人的各種反坦克火力,如火箭筒,反坦克導彈等武器之下。 但是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這里,坦克這種強裝甲防護的車輛,其最大用途其實還真就是在城市里。 至于野外作戰……人家楚軍其實不需要這種大鐵疙瘩。 簡單一點就是直接用各種火炮轟擊,然后對面基本就完蛋了。 復雜一點的,那就是用火炮轟擊,然后重機槍掃射,步兵再慢慢上去清理戰場,這么一套下來基本也就完蛋了……過去二三十年里楚軍基本都是這么打仗的。 最近幾年,軍方又開始用裝甲車……作戰方式還是老一套,各種火炮輪番轟過去,裝甲車搭載重機槍上去各種掃射,然后步兵打掃戰場。 但是到了城市里頭……那么不可控因素就太多了。 楚軍的炮兵部隊哪怕如此強悍,也很難說把躲在城市里的敵人都消滅干凈,城市里的各種建筑物太多,你用火炮把建筑物炸坍塌了之后,人家敵人照樣能用這些廢墟充當掩體給你打冷槍。 楚軍最近也嘗試過用裝甲車執行入城作戰任務,但是現在的裝甲車,正面裝甲還行,但是側面裝甲非常薄弱,抵擋中遠距離的子彈還行,但是抵抗近距離的子彈依舊有點力不從心……哪怕只是滑膛槍打出來的子彈。 別覺得滑膛槍落后,就認為威力小,其實滑膛槍只是精度差,有效射程近,但是要說威力可不小……如楚軍大規模出口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該槍十八毫米口徑,子彈的槍口動能能夠達到三千八百焦耳,而后世的ak47的槍口動能才一千八九百焦耳。這種火帽擊發槍打出來的子彈,在百米范圍內,320裝甲車那側面薄弱裝甲一樣扛不住…… 楚軍乃至現在的歐洲西亞印度等各國土著軍隊都全面淘汰了各種盔甲啊,就是因為滑膛槍的威力太大,人力穿戴的盔甲它擋不住??! 當然,能不能打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百米打不中,那么五十米,甚至三十米呢……所以之前的步兵都玩線列步兵,講究近距離齊射。 而在城市這種復雜環境里,那些土著抵抗軍就能夠比較容易的縮短這種距離,靠近到數十米范圍內攻擊楚軍的步兵乃至現在的裝甲車。 所以長期以來,楚軍在海外基本都不會主動入城作戰,而是各種炮擊直接給你打爛了。 一定不要入城作戰的話,則是會派遣外籍軍團里的炮灰步兵們入城作戰。 不然的話,入城作戰不可控因素太多,正規軍的步兵傷亡就會太大。 從這些角度來看,在坦克出現之前,其實楚軍都還沒能找到一種比較完美的入城作戰武器。 這也直接催生了陸軍方面研發坦克以及重重甲防護的裝甲車的熱情。 實際上陸軍現在除了研發坦克外,還在研發在動力系統有限的情況下,犧牲越野機動能力,以換取更優良的防護能力的重型輪式裝甲車。 而這兩種武器,某種程度上其實都是為了城市巷戰而研發的。 至于野外作戰,人家楚軍根本用不著這玩意……地球霸主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沒有絕對強悍的軍事實力,怎么可能稱霸全球,把地球上的所有領土都置于自己的直接統治或殖民統治之下? 真以為那好幾億土著人一個個都是乖順的綿羊,心甘情愿的任由楚國人剝削打殺啊。 這都是有前提的,而這個前提就是大楚帝國強悍無比的軍事力量。 之前英格蘭王國里有叛亂,不僅僅是單純的犯上作亂試圖奪取英格蘭王國的政權,還打著驅逐楚國人的口號……對此楚國人直接出動數千外籍軍團以及數百名正規軍,三兩下功夫就把叛亂的幾個大貴族干趴下了,殺了個血流成河,直接讓當地人口減少大半。 這,才是大楚帝國威懾歐洲,西亞,印度等地區的核心因素。 如今這年頭,哪怕是非洲內陸的沒啥見識的原始人,都知道楚國人不好惹……碰上了都躲著走,生怕被楚國人抓去當免費勞動力。 如今,楚軍方面是要在稱霸全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解決自己的一些缺陷,比如針對城市巷戰里作戰的較大傷亡。 而坦克以及重型裝甲車,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選項……至少在陸軍那群人看來是這樣的。 等有了坦克以及重型防護的裝甲車后,楚軍的正規軍們也不用為了避免傷亡,就重度依賴外籍軍團執行入城作戰,城市巡邏等作戰任務了。 也不是說非要和外籍軍團搶活干,甚至為此而裁汰外籍軍團了。 而是,楚軍的正規軍可以不干城市作戰的活,但是不能不具備相應的能力。 就像是常規的野外作戰一樣,其實現在的楚軍正規軍也很少大規模出動了,基本都是讓外籍軍團來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