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節
太子羅戠自己其實對這玩意也挺有興趣的,汽車這東西他并不陌生,在汽車還沒有大規模商用之前,他就已經多次陪同父皇視察觀看了。 皇室里的第一批御用汽車里,他就是第二個使用御用汽車的人。 這一次過來視察,他也是乘坐著專屬于他,繡有太子專屬八龍四爪龍紋……楚國里的龍紋使用是有嚴格限制的。 皇帝的龍袍使用九龍,每條龍是四足,每個足上有五個爪子! 而太子是八條龍,每條龍四足,每足有四個爪子……按照民間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這也可以說是蟒袍,而不是龍袍。 而親王使用七龍以下,郡王使用六龍……親王和郡王世子可以使用五龍。 此外一些大功臣,主要是開國的那幾個公爵被特許使用蟒袍,不過都是五龍以下。 所以龍紋這個東西,在大楚帝國里是不能隨便用的,更不是能隨便穿在身上的……當然,表演用途算是一個特例,表演用途,比如各種戲劇里登臺表演的話,演員是可以穿著龍紋服飾的,甚至九龍的都能穿……但是這龍不能是五爪的,只能是四爪的。 普天之下,只有一個人能夠穿,使用五爪龍……那就是皇帝! 沒有例外! 也只有一個人能夠使用八龍四爪圖樣,那就是太子! 這種服飾上的象征,也被具體體現到了車架上,太子羅戠的御用汽車,就是有著八條四爪龍紋的。 這乘坐車輛一路抵達南郊的近衛軍第一運輸團的駐地,太子剛過去就看到了前方的演練場地里停滿了軍用卡車……說實話雖然羅戠看過不少汽車,還經常自己乘坐御用汽車出行,但是這么多車輛停放在一起的場面,他還是頭一回見著。 這兩三百輛軍用卡車停放在一起,哪怕是都沒有動彈,只是光看著就足以讓人震撼了:這就是工業的力量! 第1083章 支柱產業 盡管大楚帝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已經有幾年了,要說汽車產量也已經達到年產十萬輛的級別。 但是除了在汽車工廠里以及裝運汽車的碼頭,火車站外,尋常地方還真不容易看見幾百輛汽車,而且還是一模一樣的汽車排列在一起的樣子。 這種場景,別說對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楚國人,就算是對于原時空二十一世紀的人們而言,也是非常震撼的……這是一種工業大時代帶給人們特有的震撼。 就如同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去看二戰時期的美國人的飛機生產工廠的時候,看見工廠里一排又一排的四發戰略轟炸機正在集中生產所帶來的震撼場景……順帶一提,這種二戰時期的美國生產能力,哪怕是放在二十一世紀里,也不超過十個國家能夠獨立自主的做到。 別說二戰時期的美國工業能力了,就算是如今大楚帝國里的諸多工業生產能力,哪怕是放在二十一世紀里,依舊只有中大型工業國家能夠做到。 比如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艦炮主炮……二十一世紀里的普通中小國家根本弄不出來。 還有年產十幾萬輛汽車的能力,哪怕是這么原始的汽車,放在二十一世紀里的大部分國家也無法獨立自主的生產! 當然……這說的是獨立自主,從原料到設備以及生產都自己搞定,不需要進口原材料,加工設備的情況下的。 不然的話全球化工業時代里,只要沒被制裁,隨便來個阿貓阿狗也能靠著進口原料,進口設備,聘請外國工程師甚至外國工人生產出來……只是這樣一來,除了組裝廠在你這里,其他的什么都不是你的了。 工業這東西,是需要體系的,而體系是需要人口來支撐的……只有充足的人口才能夠帶來起始的內部市場,充足的人口才能夠篩選出來高素質人才并進行培養,然后得到一批科學家,工程師乃至資深技術工人,充足的人口也才能夠擁有足夠的普通工人維持工廠的龐大運轉,能夠搞大規模的的工業流水線。 當有了這些,有了全面的工業體系,幾乎擁有所有的工業部門,能夠生產所有的各種原料,零部件,設備,然后你就可以推行各種工業標準……而工業標準,是廣義上流水線生產的必備前提。 流水線這東西,如果只是在工廠內部里進行分工序,然后讓工人專注某一個工序的生產,這只是最低級,也是非常片面的流水線生產。 而這種所謂的流水線生產,不說大楚帝國了,就算是秦朝時期都已經這么干過了。 而大楚帝國的早期工業生產,也是采用這種只局限于單個工廠內部的流水線生產……當然,即便如此,其生活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而隨著時間的過去,大楚帝國的很多企業發現,一件商品如果什么零部件都自己生產的話,成本會太高,所以逐步把一些不重要的零部件外包給其他工廠進行生產,用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而這么干的工廠越來越多,但是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專門從事某種零配件,比如螺絲生產的廠家,發現市面上的各種螺絲規格太多了,幾乎每個廠家使用的螺絲規格都不一樣,很多都是各自廠家自行設計的螺絲規格。 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螺絲這種零配件雖然經過了專業分工,出現了專門生產螺絲的廠家,但是因為規格太多,這生產的成本還是比較高。 這個時候怎么辦? 一些企業開始拋棄自己自行設計的螺絲,采用一些大企業的螺絲規格標準……因為螺絲工廠生產這些大企業標準的螺絲時,因為產量大,而且持續時間久,整體的成本已經控制的比較好。 如此情況下,一家普通企業如果堅持采用自己設計的螺絲規格,那么價格就會比較昂貴……如果直接用那些大企業的標準,那么相對而言就比較便宜了。 帝國官方的工業管理部門也很快發現了這種情況,隨后工商部的質量標準管理司牽頭,組織了大量企業進行他研討,最后制定了統一規格的各種螺絲標準。 從此以后,企業生產工業產品需要使用螺絲的時候,就可以去市場上直接找標準規格的各種螺絲…… 這帶來了什么好處? 零部件的采購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而且是大幅度降低……你自己設計一個螺絲,人家工廠給你代工生產還得搞新模具,建立新生產線……這個成本可不低。 如果是標準零部件的話,那么就簡單了,人家螺絲專業工廠一大把的現成產品,而且是大批量對外供應,這樣價格可就非常低了。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其他諸多工業零部件。 工商部下屬的質量標準管理司,則是持續進行摸索,然后制定了一大堆的通用標準以供各企業進行參考。 到了如今,諸多工業商品在進行生產的時候,可不是一家企業把所有零部件都生產了,實際上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采購的,尤其是通用標準的零部件更是采購的,只有一些非標準零配件,比較獨特或者高技術,機密等零部件才會直接搞。 如此一來,一家企業到現今的生產模式一般都是自行生產核心零配件,或高溢價零配件,同時向外部采購大量通用零部件,或者是大批量的非標準零配件,然后組裝在一起。 這種工業生產,在大楚帝國里被定義為廣義上的流水線生產……不僅僅局限于一家或兩家企業,而是全社會的所有企業都參與其中。 如此就能夠大幅度的降低工業產品的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而大楚帝國里的汽車生產,就是這種廣義流水線生產的典型模式。 如今的四大汽車廠商里,幾乎每一家都不可能自主生產所有的汽車零部件……哪怕是號稱所謂四大汽車工廠的核心技術,他們自行生產的發動機以及變速箱……實際上里頭的很多零配件以及加工材料都是向外采購的。 比如三大汽車公司的電子點火發動機,發動機里采用的火花塞以及相配套的電氣系統,雖然核心技術是他們的,但是基本都是委托給那些電氣公司代工生產,或者是雙方成立合作公司進行生產的。 而其他的零部件就更不用說了,比如風擋玻璃……這玩意都是那些玻璃公司生產的。 還有輪胎也是哪些橡膠公司生產的。 類似諸多種種……汽車里的零配件上萬個,其中大部分都是對外采購的。 四大汽車廠商,嚴格來講也只是個組裝廠而已……只不過因為技術以及專利的限制等等,只能他們自己組裝特定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乃至汽車,然后對外銷售而已。 大楚帝國里形成的各種工業標準,是奠定大楚帝國汽車工業在經過了前幾年的反復折騰,小規模手工生產之后,能夠迅速形成大規模量產能力的重要原因。 沒有這么一套通用的工業標準,就無法有效的整合整個社會的工業生產能力,無法降低成本,更無法讓汽車達到年產量十萬級別。 并且還在以一種迅速的速度增長著……四大汽車廠商里,哪怕是一時半會還沒有搞定真正電子點火發動機,變速箱也搞的半桶水的李氏動力公司,都已經開始規模建設超大規模的生產工廠了、 按照他們母公司對外的公告,李氏制鐵旗下的李氏動力公司,將會在廣州建立一個年產十萬輛級別的大型汽車工廠,并預留了大量的工廠建設用地了,有需要的話后續還能夠進一步擴大工廠規模,讓產能提升到二十萬甚至三十萬輛的級別。 而其他三大汽車公司就更不用說了,唐山汽車公司的生產基地已經有三個之多,各種汽車的現有產量都已經奔著十萬輛去了……當然,相當多一部分產能還是用來生產拖拉機,收割機等各種農業用設備的,純小轎車的產銷量還是比較少,只有幾萬輛而已。 遼東機械公司也有年產兩萬輛的產能,并且也在持續建設工廠當中。河口機械公司搬遷到松江后,旗下的松河汽車公司,河口農機公司等核心子公司一起,也已經有了一個小工廠,并且在松江建設超大規模的生產工廠。 目前四大汽車公司,現有以及在建的汽車工廠產能預計能夠達到四十萬輛,其中大概十萬輛左右是各種農用汽車,如拖拉機,收割機等。 剩下的則是乘用小轎車,卡車,公共汽車等傳統意義上的汽車。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楚帝國現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以及通用的工業標準之上的。 沒有這兩玩意,再有錢,技術多好都搞不了…… 而最終,這個龐大的工業體系所呈現出來的,就是太子羅戠所看見的數百輛軍用卡車排在廣場上的場景。 看著前方的諸多軍用卡車,太子羅戠內心里也是多有感嘆的……說實話不說太久,哪怕是三四年以前他也沒有想到過大楚帝國的汽車工業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 大概四五年前的時候,他就多次聽過父皇說過,未來汽車產業將會和紡織產業一樣,成為帝國的重要經濟支柱,所帶動工業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這之前,羅戠雖然表面上認同這種說法,但是內心里多少是有些懷疑的……汽車產業未來會發展的很好,也很重要,這一點是他認同的……但是太子羅戠之前并不認為汽車產能足以和紡織產業相提并論。 要知道大楚帝國的紡織產業,那可不是什么普通產業……別看紡織業生產的只是各種紡織品,哪怕是在輕工業里都算不上技術含量有多高,似乎產業很低端。 但是知道內情的人卻是無比重視紡織產業的發展……因為這玩意看起來普通,紡織工廠幾乎遍地都是,而且紡織產業如今也沒有以往那么賺錢了,每年都有不少的紡織工廠破產倒閉。 但是……不管你怎么看,怎么說,都無法改變紡織產業所帶動的經濟體量,占據了大楚帝國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 這影響的可不僅僅是紡織行業本身,還有上游的鋼鐵,機械……還有交通運輸,進而影響造船,火車制造,蒸汽機等等。 就算是農畜牧業也離不開紡織業的強烈作用……大楚帝國在海外弄了那么多的種植園,這種什么? 相當多一部分都是用來種植棉花的……這些海量的棉花最終都需要紡織業來消耗。 廣闊北方,中亞,東歐乃至美洲等地區,還有無數楚國人養殖綿羊,這收購的羊毛是用于紡織業的。 本土地區里數量龐大的養蠶戶,他們產出的蠶繭同樣需要紡織業來消耗。 棉紡,毛紡,絲紡加在一起,僅僅是原料供應影響的是大楚帝國至少數千萬農戶的生計! 楚國人當年為什么要打歐洲……就是因為那些歐洲人設置了各種障礙,阻止楚國人的布匹進入歐洲市場傾銷嘛。 嗯,當年打印度,也是差不多同樣的理由。 甚至可以說,大楚帝國持續的海外擴張,尤其是最近二十年的擴張,大部分時候都是為了給布匹找市場…… 諸多戰爭其實都可以冠上一個‘紡織戰爭’的名頭! 而這些,作為帝國太子的羅戠自然是很清楚的……正是因為清楚紡織業的重要性,所以他才對汽車產業未來能夠達到紡織業的高度而保持懷疑! 他早年就算汽車產業發展的再好,它也不過是工業體系里的一部分而已,就和造船業,火車制造業等一樣……雖然也很重要,但是絕對沒到帝國經濟體系基礎支柱的地步。 但是今天……當他看到了眼前的這些軍用卡車,再想想之前看到過的汽車產銷量的一些報告。 這今年是十萬輛級別,那么明年呢,后年呢?是不是就可以到二三十萬輛了? 再過十年呢?隨著汽車價格進一步降低,汽車進一步普及化,豈不是要奔著幾百萬輛產銷量去了? 年產幾百萬輛汽車的話,哪怕是按照現有汽車里的低端汽車價格去算,那也是個超過十億楚元的龐大市場。 更別說還有一些人樂觀的估計,未來十年,二十年后帝國的汽車年產銷量,甚至能夠達到千萬輛的級別,徹底取代馬車,成為楚國人的出行工具……那產值,不敢想??! 而如此龐大的產值,將會通過汽車這件工業商品流入到上下游,波及到幾乎所有工業部門……不管是鋼鐵還是機械,又或者是橡膠化工,石油化工乃至其他諸多東西,都會被波及到。 這樣一看的話,未來汽車產業是極有可能成長為帝國的經濟支柱產業的。 哪怕沒有紡織產業里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龐大經濟比重,但是有個百分之十幾的話那也不得了了。 所以,當近衛軍的一票將領們,向太子羅戠介紹他們的汽車運輸團多么多么厲害,運輸能力多強的時候,殊不知太子羅戠已經走神,腦子里想的全都是汽車工業…… 至于軍用汽車這些東西,反正現在看起來能用,而且效果也挺好的樣子,既然如此那就讓軍方繼續自己折騰就是了,反正不管怎么折騰,打起土著來都是吊打……而且也別指望搞什么汽車化了就多拿一個銅板的軍費…… 在軍費這個問題上,內閣和軍方斗了幾十年……誰也沒贏過誰……內閣從來都沒能少過軍方的常規軍費,軍方也從來沒有拿到過額外軍費! 總之軍費就這么多,你們軍方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吧……羅志學一向來都是不管軍方的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戰術之類的東西,而太子羅戠也沒太大的興趣去管。 還管什么啊……大楚帝國的軍隊都全球無敵了……再怎么折騰那也是吊打全球。 所以,愛咋地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