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節
但是現在,除了官辦農業公司外,已經不準許私人農業公司在當地申請租用土地,現有民用企業的租地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約。 同時的美洲那邊也差不多……但是美洲地區還要更加特殊一些,因為美洲當地的很多所謂的農業公司,其實都是農民自己搞的……并不是資本搞的。 大部分都是幾百畝,幾千畝的小型農場,普遍都是農民們自己使用馬耕,機械耕種。 因此美洲地區里在人口逐漸增加,可開發的荒地資源逐漸減少后,雖然已經停止了向企業供應土地,但是依舊準許農民租用更多的土地進行耕種,只不過把數字限制在了三千畝以下。 原則上,三千畝以上的土地租用申請已經不再批準,已經批準的合同到期后收回。 但是三千畝地……運營的好的話,其實也是能賺不少錢的。 以美洲當地的自然條件,再加上當時的糧食產出以及售價,基本上一個農民家庭耕種三四百畝土地就能夠養家糊口了……這個養家糊口指的不是吃飽飯,而是指出售收獲的農畜產品后換取的金錢收入,足夠用來購買工業商品,供孩子上學等。 至于吃……就當地的人均糧食產量,隨便你怎么吃都吃不完。 所以在大楚帝國里,說美洲地區里的農民家庭窮……可不是指他們吃不飽飯之類的,實際上一個個吃的好著呢,就是手里沒幾個錢……因為當地的糧食,包括rou類都賣不出什么價。 然而就算賺的現金少一些,但是人家采用機械化耕種的話,幾千畝幾千畝的種,這積少成多啊。 因此一些擁有幾千畝土地的農民家庭小日子過的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些人的購買力也比較強悍。數百楚元的農業設備就是他們購入的最多。 而宋二牛呢,則是想要把汽車也賣給他們!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搞太貴的汽車! 四五百楚元的汽車肯定是賣不出去的……這價格還得再往下拉低。 同時純粹的小汽車估計也不太行,畢竟購買群體都是中產農民,最好還是能充當生產工具使用! 而且越野性能得好……農民都住在鄉下啊,這越野性能不行人家都沒法用。 最后,宋二??粗粕綑C械公司推出來的一款小型卡車……琢磨了半天后對著跟著自己一起來的工程師道:“如果我們把這個前排的座位從單排,加大到兩排,然后把后頭的車廂縮短一些,這樣技術上有沒有困難?” 隨行的工程師聽到宋二牛的說法,根本就需要什么考慮,直接就道:“這在技術上問題不大……只是這樣一來,拉的貨就少了!” 宋二牛卻是道:“無妨……我們做的又不是卡車?!?/br> “走,上門找他們聊一聊發動機,他們的雙缸的發動機不錯,看看能不能把價格再談下來一些!” 作為一個不懂技術,卻能創下龐大資產的人,宋二牛對市場還是很有一套的。 在搞軟帆布的這些年里,他也嘗試過去總結自己的一些成功經驗,最后認為,產品是什么樣的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賣給適合的客戶。 沒有不適合的產品,只有不適合的客戶! 在紡織行業里如此,他堅信在汽車行業里也如此……而在他看來,現在的小汽車以及卡車什么的并不適合美洲當地的市場。 現在的小汽車普遍太貴,而且只能作為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使用……性價比太低,只適合極少數的有錢人。 而卡車的話,作為一款純生產工具性價比太低,用這玩意還不如直接用馬車。 但是,假如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讓一款汽車既可以作為中上階層的日常出行工具,又可以拉貨,這就比較適合美洲地區里的大量農場主了。 當然,前提是價格必須降下來,同時可靠性以及可維護性,可cao控性要強,為此哪怕性能差一些也可以。 畢竟一個農場主,人家也不可能專門請個司機,更不可能養一個維護團隊,都是自己開,有啥小毛病自己修。 他可以忍受車動力小,裝貨也少……但是不能忍受車子在荒郊野外趴窩,更不可能忍受要請專門的司機來開。 宋二牛,就是跟著這么一個思路來搞汽車的。 這也是為什么考察的時候,都不去看唐山機械公司的四缸發動機,而是專門去看兩缸發動機。 因為四缸發動機,哪怕是上一代的四缸發動機也還是太貴了,一臺發動機的售價就得兩百多楚元……宋二牛準備搞的車也只預計賣兩百楚元左右。 超過這個價,那么就會非常尷尬:買得起的人看不上,看得上的買不起! —— 離開了唐山后,宋二牛乘坐火車前往遼東,先后又去了河口機械公司以及遼東機械公司。 一番視察后,宋二牛最終敲定了自己搞組裝車的計劃。 于是乎,開始揮舞支票開始挖人,不過考慮到大部分的高技術人才都不愿意去美洲等海外領地工作……美洲這些地方在很多本土人看來就是鄉下地方,不咋地。 這也不是偏見,而是事實……在醫療,教育以及基礎設施都遠不如東亞本土,更無法和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東部地區相提并論。 所以很多精英人才是不愿意去的。 所以宋二牛干脆把汽車的研發中心設立在松江……在這種大城市設立研發的中心,招攬高端人才可就容易多了。 不過生產基地還是得放在美洲……一方面是運輸成本,另外一方面是他在美洲當地擁有更大的影響力的,東美省那邊的伯塔城聽聞他要搞汽車,早就屁顛屁顛的派人過來洽談,什么免費給土地建廠都是小意思,還給提供低息貸款,幫忙招募工人,又給稅收優惠。 尤其是稅收優惠這一點非常吸引人。 畢竟大楚帝國里,稅收那是真的重……想要偷稅漏稅的風險也特別大,搞不好就是被抄家滅族。 所以有稅收優惠的話,還是很受企業歡迎的……當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拿到這種優惠的,得是前景極大,同時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以及稅收,還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才能獲得這種待遇。 而汽車產業,在當地自然是屬于當之無愧的高新技術產業,因此能夠獲得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伯塔城那邊也有豐富的煤鐵資源,當地也有一家非常不錯的鋼鐵廠以及配套的機械廠家,能夠提供造車用的鋼材等材料,也能提供一些配套的零部件供應。 最后嘛……大楚帝國說是全球是一家,但是各個地方的官府衙門肯定是傾向于自家地盤里的企業的……這一點在紡織行業里體現的最為明顯。 而宋二牛就是紡織大佬,對這一點非常清楚! 除非是沒有競爭對手,不然的話外來企業一旦面臨本地競爭企業,當地官府拉偏架是必然的。 宋氏服飾公司想要在東亞本土這邊發展業務,一樣要跑到東亞本土的多個地方設立工廠,要不然不會這么順利的。 這汽車業務也是如此……既然要以美洲地區為核心市場,那么就必須在當地建立工廠,不然的話,等以后美洲當地有了其他本土汽車廠商后,雙方競爭起來當地官府百分百會拉偏架。 地方保護主義這個事情,雖然官方明確禁制,也到處防著,但是它依舊有,而且還根深蒂固…… 紡織行業如此,汽車行業也同樣如此! 看看人家遼東省……不管是官府還是當地省屬官辦企業,從不購買唐山機械公司的農業設備以及工程設備,更別說說小汽車,卡車了。 他們只采購遼東機械公司和河口機械公司的產品。 同樣的,河北省那邊也只用唐山機械公司的東西。 至于其他省份,大多也會選擇扶持自家地盤里的第三方廠商,這也是迫使唐山機械公司的第二座大型工廠,沒有選擇在河北,而是放在了松江府緣故……不在松江搞個工廠,給當地創造就業以及稅收,你就別指望能夠真正搶占松江,乃至江南這個最大經濟體的市場了。 這和宋二牛跑到東美省伯塔城搞汽車工廠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不,宋二牛這邊還在本土待著呢,隨著當地伯塔的工廠開始施工,北美以及東美,墨西哥省三個北美省份就陸續和他打了招呼:甭管你造汽車還是造卡車,只要不是明顯的坑爹貨,我們三家一起至少采購五百輛。 那么大個北美地區,這么多官府機構,總能消化得了這五百輛車汽車或卡車的…… 唯一的要求就是,車子必須大量使用美洲三省當地生產的零配件……而且比例不得少于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說,一百楚元的零部件采購成本里,至少有三十楚元你必須得在北美三省采購……當然,你自己在北美三省地區自己生產也是可以的。 這個條件,看似沒什么,但實際上還挺困難的。 因為車輛零部件的采購成本里,發動機和變速箱至少就占據了一半以上……剩下的可就沒多少了。 而發動機和變速箱美洲當地可沒辦法搞,只能找三大廠商采購,而且三大廠商暫時也沒興趣跑去美洲那鄉下地方建立生產線……只為了給宋二牛供貨。 這意味著,除了核心零部件外,其他的包括車體之類的大量零部件都必須在美洲當地生產或采購,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自己造不現實……強如三大汽車廠商也得找一堆的合作供應商,比如他們的輪胎都是采購的……國內的輪胎行業競爭也非常慘烈的(馬車也要用輪胎),十幾家主要的輪胎廠商已經廝殺二十幾年,慘烈的很。 汽車廠商想要涉足輪胎行業,除非你直接收購一家輪胎廠商,不然是別指望沖進去了! 宋二牛也沒有想著什么零部件都自己搞,他搞的汽車組裝工廠,其實頂多就造個殼子噴個漆,再弄點沒啥技術含量的零配件。 至于其他的,都得清一色的靠采購! 但是找供應商的話,美洲當地根本就沒什么成熟的汽車產業供應商,要么從頭培養,要么去本土那邊拉汽車產業鏈的供應商過來開設分廠! 而不管是那一條路子,都很難! 第1069章 汽車產業鏈 宋二牛想要搞汽車,這個消息在東亞本土那邊不算什么,甚至都沒多少人關心這個消息。 畢竟汽車產業在最近幾年可是非?;馃?,一大票企業都想要進軍汽車產業分一杯羹,而且相當都還是超大型企業,除了李氏制鐵這個巨無霸企業外,還有帝國重工,江南先進機械集團公司,長江機器公司等工業部所屬的超大型企業。 帝國重工,明面上是一個三十年代才掛牌成立的企業,但實際上這卻是一個工業部直屬,整合了眾多重工業企業而來的一個超大型官辦集團企業,旗下企業一百多家呢。 江南先進機械集團公司以及長江機器公司也都是工業部直屬的超大型企業。 工業部在三十年代里,對工業部直屬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重組,以方便進行管理的,避免官辦資產的流失以及推動市場的良性競爭。 根據工業分類,先后設立了一百多家直屬的大型,超大型企業,設立各行各業。 同時各省工業廳也對所屬的省辦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整合。 在這個過程里,就出現了不少巨無霸官辦企業……只不過這些巨無霸官辦企業其總公司都是不上市的,上市的都是旗下的子公司,因此外界民眾熟悉的不算多而已。 而這些官辦企業,也是推動汽車產業化的重要力量。 目前的四大汽車公司里,前三家,即唐山機械公司,河口機械公司,遼東機械公司,都是屬于清一色的官辦企業。 同時汽車輪胎產業里的多家重要供應商,如僅有能夠供應高性能軍用輪胎的廣南橡膠公司,他不僅僅是國內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輪胎研發,生產廠商,同時也是各種橡膠制品的重要供應商……最關鍵的是,該企業乃是廣東工業廳旗下珠江投資所投資控股的上市官辦企業。 河口機械公司的重要輪胎合作供應商南洋橡膠公司,這是工業部直屬超大型企業‘帝國化工集團公司’投資主導,馬六甲省,暹羅省多省工業廳隨同投資的官辦企業。 還有江南橡膠,渤?;さ葒鴥鹊闹匾R車以及汽車輪胎供應商,都是清一色的官辦企業。 然后提供汽車使用的高性能前檔玻璃,目前普通汽車使用的普通的玻璃,但是也有一些價格昂貴的高性能民用汽車以及軍用汽車,則是使用一種夾層玻璃。 普通玻璃在受到撞擊的時候容易碎裂,并且碎裂后的碎片非常容易傷人,但是車速比較快的話沒有擋風玻璃也不行,而且沒有擋風玻璃也無法把車輛設計成遮風擋雨……雖然現在的汽車基本都是敞篷設計,但是人家也是帶了個可折疊的棚子的,遇到下雨天氣的時候是可以把車棚子拉出來安裝上去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準確的說是為了軍用汽車里的擋風玻璃問題,九江玻璃公司專門研發了一種夾層玻璃,在兩層玻璃中間,加入一層透明合成塑料以增加玻璃的韌性…避免玻璃碎裂后亂飛! 而九江玻璃公司,是江西當地的省辦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璃供應商。 從核心的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再到輪胎,前檔玻璃乃至其他的諸多汽車零配件……都有著官辦企業的身份,并且基本都占據了主導領先位置。 這也不是什么官辦企業利用自家官辦背景優勢獲得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大部分官辦企業搞的汽車零配件產業,一開始都是因為是上頭分配下來的任務。 七八年前,羅志學一張口說是要搞內燃機車……然后參務院的大佬們一合計,然后就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當時的政策核心雖然是扶持研發汽油發動機,但是其他的零配件研發任務也是被陸續分配了下去。 工業部作為主要負責部門,他們把旗下的諸多企業翻一番,然后就挨個分配任務。 比如輪胎,以后的汽車,尤其是軍用的汽車肯定很重啊,動不動就好幾噸也是正常的,現在的馬車所用輪胎不靠譜,所以得提前研發一種能用的軍用汽車輪胎,任何這個任務就被分配給了橡膠領域里技術最強悍的廣南橡膠公司。 也就是說……廣南橡膠公司一開始搞這個汽車輪胎,并不是因為他們認為汽車未來大有市場前景……就算有市場前景,普通汽車用的輪胎,用現在的馬車用輪胎也能湊合著頂上去,根本用不著高性能的空心或實心輪胎,在當代里也就只有軍用汽車才會提出那么苛刻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