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節
不好意思,在大楚帝國主導的全球經濟模式下,大概率你連棉花都買不到。 就算是棉花產地當地人可以自行紡織布匹,但是自己紡織的布匹還是會比楚國人出售的成衣價格還要更貴……楚國人最喜歡干的事就是在棉花產地里傾銷布匹,在糧食產地里傾銷廉價土豆等糧食,進而壓低當地的棉花、糧食價格……確保不管你種多少棉花或糧食,最終都賺不到幾個錢,然后只能乖乖的把這些經濟農作物以超低的價格出售給楚國商人。 然后楚國商人又會拉高其他生活消費品的價格,比如在糧食產區里高價賣布匹,棉花產地里高價賣糧食…… 這就是大楚帝國推行的全球經濟統一化! 那可不是什么溫情脈脈,給世界各地民眾帶來文明和繁榮的經濟體系……實際上,它對于各土著國家而言非常的殘酷。 只是這種殘酷不是以槍炮體現,而是以經濟體現。 楚國人對待各國土著的態度,其實從來都沒有變化過…… 以前是要地不要人,現在是要地也要人! 當然,從文明和生存角度去看,肯定是后者比前者好……但這也不是因為楚國人良心發現,而是楚國人發現讓土著種田挖礦,比搶過土地來自己親自種田挖礦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說白了,楚國人留了好幾億土著人口給自己干活……干的事其實和早年的歐洲殖民者沒啥區別,只是更間接委婉一些,并沒有搞什么奴隸制,而是采用了軍事鎮壓,扶持代理人,全球經濟一體化等經濟措施來達到直接的目標。 大概……和原時空二戰后美國人干的事差不多,只不過比美國人干的更加徹底一些。 畢竟美國人也不是想要干啥就能夠干啥……但是楚國人可以! 如此情況下,未來的各土著國家里的民眾,估計也能夠穿上楚國人生產的成衣,進一步保障帝國紡織產業的持續發展。 保障紡織產業的持續發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紡織產業太過重要……這可是衣食住行四大產業之一。 甚至可以說,除了糧食外,就屬紡織產業最重要了。 畢竟人們,哪怕是那些土著人也得穿衣服不是……只要你穿衣服,那么就避免不了給楚國的紡織產業獻上你的銅板,為大楚帝國的工業化貢獻你的一份力量。 基于紡織業的重要性,基于成衣行業的未來重要作用以及潛力,羅志學對成衣行業還是比較關注的。 所以這一次也選擇了看宋氏服飾公司的生產基地。 宋氏服飾公司,作為一家扎根北美三省地區的地道美洲企業,雖然也進軍了東亞本土市場并獲得了出色的成績,不過他們的大本營還是在美洲地區,并方便利用當地的棉花資源。 美洲地區,可是目前大楚帝國里第一大棉花產地,棉花產量可是極大的,同樣的,當地的紡織業發展的也算不錯……當然也僅僅是不錯,還遠遠無法和東亞本土相提并論。 宋氏服飾公司,算是美洲地區里發展的比較好的紡織企業了,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降低物料采購成本,宋氏服飾公司雖然主業是賣成衣的,但實際上他們也積極布局上游,其母公司宋氏投資公司,陸續投資,收購,入股了一些上游企業,建立了棉花采購,紡紗,織布,印染等上游產業鏈。 宋氏投資公司,其實是一家大型的綜合紡織企業,甚至在機械,化工,運輸領域里都有投資……他們用的不少紡織設備,尤其是縫紉機可都是自研的。 這樣的大企業,放在東亞本土地區里,那也算是大型企業了,縱然不如蘇秦紡織公司這樣的巨無霸,但也是市值一千五百萬以上的大型企業,在紡織行業這個行當里也算是不錯了。 而控股這家大型企業的宋二牛,其個人身價也超過了千萬之巨……乃是整個美洲地區里最頂級的十幾個富豪之一。這樣的千萬富翁,哪怕是放在國內里也是很稀缺的…… 但是今天,這個見多了大風大浪,經歷了無數挑戰的千萬富翁卻是忐忑不安,在工廠門口里不斷的徘徊走動著。 怪不得宋二牛緊張??! 這即將到來的可是陛下! 他宋二牛從小到大,哪怕是得到通知的一個月前都沒有想到過,陛下竟然會來自己的企業視察。 而自己……一個農家子出身,在最底層里混出來的人竟然有一天還能面圣,并有機會隨駕為陛下介紹企業和行業情況。 這可是讓他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巨大榮耀! 饒是他已經是千萬富翁,平日里往來的也都是高官富商乃至貴族書香門第這些上流社會的人士,但是說實話,他之前依舊連想都沒有想過自己還有這么一天。 做夢都不敢想! 接到宮務廳通知,讓他做好一切準備迎駕的時候,他可是連續好幾天都睡不著……哪怕是過去一個月里,為了避免意外,他實際上被限制了行動自由,一直都待在他在伯塔城里的一個莊園里,不得離開內務科特工的視線范圍之內。 但是……對這些他都沒有絲毫的怨言,甚至享受其中! 這世上,可沒幾個人有資格享受內務科特工的貼身保護……嗯,誰說監視不是保護了! 如今,終于是到了面圣的時候! 時間來到上午十點二十分,隨著前方的諸多馬車到來,大批的穿著制服的近衛軍士兵抵達后,圣駕也終于來了。 羅志學乘坐的還是那輛御用馬車,在一群隨駕官員的陪同下抵達宋氏服飾公司的工廠門口。 圣駕并沒有停下,越過了眾人,進入了工廠內的小廣場里,隨后羅志學下車,此時當地的負責官員以及宋二牛等十多個主要人員迎上來。 早早就接受過專門禮儀教導的宋二牛和其他迎駕人員一起低頭鞠躬,同時喊道:“恭迎陛下!” 羅志學看了眾人一眼,面帶微笑道:“不必多禮!” 隨后,在禮教部的引導下,當地的幾個官員以及宋二牛等人陸續上前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和問候。 介紹到宋二牛的時候,羅志學道:“宋老板,朕聽過你……你的牛仔衣服搞的不錯!” 作為成衣市場里的龍頭企業,而且還是美洲地區里規模最大的當地民營企業,羅志學自然早早就聽過宋氏服飾公司,也看過宋二牛個人資料的一些簡報。、 知道這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這樣的人在大楚帝國里也是屬于相當罕見的。 大楚帝國里的諸多超級富豪,其實很少有真正底層出身的,大部分人都是出身于官宦士紳家庭……再不濟也是前明時期就是富商的家庭。 如大名鼎鼎的李氏制鐵的李氏家族,李氏家族在前明時期就已經是佛山地區里的十多家大型制鐵家族之一,也出過前明官員的,要知道帝國大軍剛去到廣東的時候,李氏家族就開始為楚軍供應各種冷兵器了。 其他的諸多富豪家族,大部分也都是前明的富商,士紳家族,在當年的浪潮里踴躍響應帝國號召,積極投身工商業,最后做大做強的。 而像宋二牛這樣的真正底層出身的超級富豪,說實話沒幾個…… 當然,這并不是說底層出身就沒有出路,帝國的階層上下通道斷絕了……實際上也挺多的,底層出身的超級富豪少,但是不代表底層出身的帝國高官少。 實際上,大部分帝國的高級官員都是普通家庭乃至底層家庭出身,尤其是軍方將領! 這和帝國采取的精英教育制度有關系,帝國的精英教育制度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之下,確保了一部分真正有才華的底層學子能夠入讀帝國最頂級的學校,尤其是兩大軍校以及國子監大學。 只要你有才華,哪怕你貧寒出身,家里一毛學費都出不起……在帝國的教育體系下,你也能夠一路順利的讀完大學,甚至還能夠讀書的時候就給家庭一些補貼。 而最后的入仕,更是只要你足夠牛逼,能夠在全國會試里名列前茅,那么仕途起步就是在翰林院,那是無數年輕官員夢寐以求的地方,因為翰林院里的官員們不僅僅除了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距離陛下最近的官員群體,同時也是號稱小內閣,協助陛下處理幾乎所有軍政事務,對人的鍛煉作用是極大的。 如果再有足夠的能力在翰林院里混出頭來,那么就能被羅志學所看重,最終各種鍛煉升遷一條龍安排下去! 這樣的你不需要什么人脈,家庭背景……因為你就是人脈,你就是背景! 當然……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天才精英們的路子,普通人做不到……對普通人不公平…… 但是,一個普通人你還奢望成為帝國高官? 你當帝國政壇是過家家??! 同樣的流程也適用于軍方……每年入讀兩大軍事院校的學生,普通家庭乃至貧寒家庭出身的占據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最近十年晉升的準將以上的將軍,絕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出身,權貴家庭出身的極少! 至于為啥?很簡單,能夠考入兩大軍事院校的平民子弟,那是真正的從全國范圍里選撥出來的真正精英,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意志、乃至他們的智商全都是一等一的。 可不是靠著教育資源硬砸起來,然后考上兩大軍事院校的權貴子弟能相提并論的。 然后還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權貴的人脈在軍方里不好使……真正好使的是軍校畢業成績以及軍校內的師生同窗人脈。 人脈這些,你有權貴老爹,人家也有現役將軍老師乃至老丈人……誰比誰的背景大那還不一定呢。 優秀的軍校學子,一向來都是軍方大佬,政壇大佬的優秀擇婿對象……選對一個,再稍微扶持,那么就等于多了一個未來的將軍女婿,劃算的很。 尤其是軍校畢業成績……羅志學當年為了避免軍方的晉升成為權貴們的私器,導致底層子弟上升渠道斷絕,一定程度上效仿了后世日本的吊床號制度……畢業成績前十的畢業生優先晉升,其他同屆畢業生的晉升速度,軍銜不得超過他們! 雖然這會導致嚴重的排資論輩現象,但是羅志學還是這么干了。 所以,在大楚帝國里的軍方里,就算你是公爵之子,或者干脆就是公爵……只要畢業成績排名沒有進入前十,那么你就得被前十的同窗壓在身后。 當然,也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你還可以報考后續的陸軍大學或海軍大學……只要考入這兩所高級大學,那么之前的軍官學校的畢業排名就可以不管了。 但是……又會有新的陸軍大學或海軍大學的畢業排名……還是那一套的前十優先晉升! 哪怕你爹的權勢再大,你也只能在同屆前十名全部晉升上去后再晉升…… 羅志學此舉,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給無權無勢家庭的學子,留下一條狹窄,充滿艱辛的通天之路…… 簡單來說,不管你家庭出身如何,畢業后任職經歷如何,是否被打壓,只要你本人在校期間足夠牛逼,考了個同屆同科前十,遲早是將軍……哪怕同窗里有超級權貴子弟,都擋不了你的路,更不可能跑到你的前頭去。 甚至權貴子弟為了自己的上位,還得想盡辦法推你先上位……你升了,他才能升! 你不升,他就一輩子升不了,他爹再牛逼都沒用……羅志學說的! 第1054章 人格化 羅志學建立的大楚帝國,有好的一面也又不好的一面,這取決于你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問題。 當你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處于不同的環境下,那么就會對帝國的諸多情況有不同的看法。 因為屁股決定腦袋! 比如羅志學推行的精英教育制度,這一點其實被不少人反對……尤其是中上層,但是又沒到權貴那程度的那些人……他們就很不喜歡大楚帝國里的現行教育制度。 因為他們不像是那些權貴子弟,能夠從小就享受各種優質教育資源,哪怕資質普通,直接硬砸也能夠在大學聯考里獲得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成績,盡管這個成績依舊無法獲得獎學金,但是他們依舊能夠自費入學……四年下來兩三千楚元的學費對于他們而言不算什么。 但是大部分所謂的中上群體而言,他們的孩子依舊只能和那些苦哈哈的貧寒學子一樣去競爭教育資源……盡管他們對比貧寒子弟已經有了極大的優勢,整體的升學比例要高不少,但是他們依舊不滿足…… 認為自己花的了那么多錢,但是還是競爭不過那些貧寒子弟……你一個貧寒子弟,憑什么可以靠著個人努力,就頂的上我全家三代人的積累? 所以,很多人就挺不爽的! 但實際上,貧寒子弟受限于教育資源,整體的升學比例其實很低的……遠遠低于中上家庭子弟的升學比例。 一百個中上家庭的學生,他可能有十個人左右能夠讀大學,其中只有兩個拿獎學金,哪怕考不上獎學金,也能夠咬咬牙讀一個自費……只是整體基數少,所以顯得人少。 而一百個普通家庭乃至底層家庭的學生里,可能就只有三五個學生最后能夠讀大學,因為沒錢,所以能夠讀大學的都是拿獎學金的,但是普通家庭孩子基數太大,所以顯得大學里的貧寒子弟就非常多……而且清一色拿獎學金。 只是這些對比,一般人不會關注,或者說知道了當不知道……人們總是習慣于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話去說。 所以……當代的很多所謂的高收入家庭,其實對帝國目前的精英教育體系不太滿意……主要就是這個獎學金制度以及高昂學費的制度。 尤其是一些自費的高收入家庭子弟,總會認為自己是出錢供養那些賤民子弟上學…… 嗯,實際上也沒錯。 在教育程度高昂的時代背景下,羅志學就是采用高比例獎學金,高昂自費的模式來達成一定的公平。 大楚帝國的教育制度,從來都不是為了培養人才……那只是它的附帶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其實和科舉一樣,是為了維持群體的流通性……甚至不負責任的說,大楚帝國的教育制度,本身就是科舉制度的一部分。 說白了……就是給底層的才華學子一條跨越人生的通道……順帶把一部分混的不咋地的上層人士打落下去! 人群的有升有降,才能夠維持帝國的整體活力,要不然就是群體固化,負面后果可是極其嚴重的。 所以,大楚帝國才會有如此奇葩的教育制度……基本半數大學生都是拿全額獎學金的天才學生,還有兩三層是拿半額獎學金的學生,最后兩成左右才是自費生…… 這兩成自費生的學費,供養了所有獎學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