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節
如今的大楚帝國的海上力量,包括海軍里的遠洋艦隊,地方艦隊,內河艦隊以及陸軍里的陸軍海戰師,陸軍快艇支援部隊乃至武裝巡警,武裝稅警等武裝力量,都已經不用什么前裝線膛炮,而是清一色的后裝線膛炮。 而被抽調進入視察艦隊里的戰艦,更是目前帝國海軍里最先進的戰艦。 前方的四艘南非級戰列艦以及四艘揚州級巡洋艦,組成了前方偵查,警戒的大型編隊。 直接覆蓋了正前方至少二十多海里的寬度,并保持了和后方船隊核心的運輸船隊十多海里的距離,確保了足夠的緩沖空間。 而在偵查編隊的后方,其實還有幾艘一千多噸的曼谷級護衛艦,曼谷級護衛艦,也是帝國海軍里最新式的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約一千五百噸,這個頭雖然沒有同時代大批量建造服役的龍川級護衛艦大。 但是曼谷級護衛艦卻擁有更高的航速,更好的防護能力甚至更強悍的火力……這玩意,其實可以算是小號的巡洋艦。 和帝國海軍里最近二十年的護衛艦發展理念是不太一樣的。 大楚帝國海軍最近二十年的護衛艦,用好聽的話來說就是多功能護衛艦,用不好聽的話來說干啥干啥不行……過分的均衡導致了全面的平庸,而且還追求低成本,這也就導致了大楚帝國海軍里的絕大部分護衛艦,其實都是打雜用的。 連航速都沒巡洋艦快! 如龍川級護衛艦,這玩意的航速才十八節……而揚州級巡洋艦的航速則是二十節。 為什么龍川級護衛艦航速才十八節,以至于航速和戰列艦一樣慢啊,就是因為海軍要控制造艦成本……近代戰艦的成本取決于動力系統,武器系統以及船體(包括防護),其中動力系統是大頭,比武器系統占比還高。 同時船只航速越快,動力系統的成本占比就越高,同樣的船只,航速差個一兩節,那么動力成本差別可是非常大的。 所以要降低戰艦成本,最明顯的效果就是降低航速要求。 同樣防護,同等火力下的護衛艦,十八節航速和二十節航速,這成本差距能夠達到好幾萬楚元呢。 而一艘龍川級護衛艦才多少錢啊,才三十萬不到…… 所以這樣搞出來的龍川級護衛艦,其實就是典型的打雜戰艦……甚至因為是無防護設計,連參與對陸支援炮擊都得遠遠躲著,至于深入江河作戰那更是危險的很。 當然,你不能說它不好……如果不好,大楚帝國海軍就不會一口氣造三十幾艘,并且還在繼續建造其改進型。 在諸多領域里它還是很不錯的。 價格便宜,使用成本低廉,而且遠洋適航性好,生活居住空間大,續航能力強,自持能力也不錯,很適合在海上執行長期的封鎖,巡邏任務。 不過航速慢,火力差,防護渣也是事實。 為了彌補這一缺點,海軍專門為了遠洋艦隊里的主力編隊設計建造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艦隊型護衛艦,也就是追求性能的護衛艦。 這也就是曼谷級護衛艦的由來,一千五百噸的排水量還沒有龍川級大,但是配屬的六門一百二十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相對比龍川級護衛艦配屬的還是所謂的成熟產品,一百二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 別看只差五倍口徑,但是光是炮管成本就差了好幾千楚元呢,由此也帶來了更好的射程以及射擊精度。 航速上達到了二十節,比龍川級的十八節快了兩節……而且這玩意還實驗性使用了最新技術強通風系統,極限狀態下可以短時間內跑出二十一點五節的高速。 而且很關鍵的是,曼谷級護衛艦并不是無防護護衛艦,而是效仿了揚州級巡洋艦,采用的是穹甲裝甲,這種裝甲大概就是一個倒扣的碗,水線以上中間凸起,同時兩側布置煤艙,其綜合防護效能挺不錯的。 這也是為什么說曼谷級護衛艦,如其說是護衛艦,更不如說是小號巡洋艦的緣故……因為這玩意的設計理念就是和現在的穹甲巡洋艦差不多,就是噸位小了點。 第1030章 海軍的牌面 航速,火力以及防護都挺不錯的曼谷級護衛艦,自然也不便宜,單艦達到了三十二萬楚元,比一千八百噸的龍川級還要更貴。 而且船型上更加的修長,因此適航性要差一些,遇上風浪就會比較顛簸。 這種曼谷級護衛艦目前建成服役的也不多,畢竟這是一種比較極端化的艦隊型護衛艦,小號巡洋艦,也沒必要建造的太多……目前一共也就六艘而已,這一次出海全帶上了! 前方的大批軍艦之后,則是大批的遠洋客輪以及運兵船所組成的人員運輸船隊。 而羅志學的皇家公主號就在最中間的位置。 人員運輸船隊的左右兩側,同樣有多艘巡洋艦以及護衛艦在外圍巡邏。 人員運輸船隊的后方,則是兩艘戰列艦……才是目前大楚帝國海軍里最頂級的戰列艦,屬于真正的牌面。 這兩艘就是天津級戰列艦,分別是天津號以及應天號。 天津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一萬六千多噸,乃是整整的龐然大物,配屬的是雙座雙聯裝的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艦炮,另外配有十二門單裝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徑的副炮,還有一堆七十五毫米、四十毫米副炮。 其火力可謂是相當兇猛……尤其是上面搭配的四四式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這玩意的乃是大楚帝國鋼鐵冶煉,大型零部件加工工藝集大成的產物。 光是為了制造這種巨型艦炮的炮管,江南武器公司就專門投資建造了一座大型的新式槍炮工廠。 因為新型艦炮使用的炮管材料也要求更高,同時因為炮管更大更長,同時炮管也屬于超大型零部件,因此對冶煉以及后續加工的技術要求非常高。 這個說的技術高,都不是說什么工序不工序之類的,而是指加工巨型炮管所需要的眾多大型設備。 鍛造一根炮管光是煉鋼出來的鐵水,就動不動好幾十噸的,而成型后的后續加工也是動不動好幾十噸起……炮管這玩意可是正兒八經的超大型零部件,其建造以及后續加工過程其實都非常困難。 工業零部件,越往極端走就越困難……不管是往小了做還是往大了做都很困難。 大概簡單例子就是,對人類而言,制造一枚納米級的芯片,和制造一件數百噸的單個零部件難度差不多! 兩者在后世都是屬于大國重器,只有真正的大國才能夠靠著一擊之力制造出來這種超重型裝備,尋常國家想都別想。 為了建造這座新型槍炮工廠,提供支持的當涂鋼鐵公司,提供了最新式的煉鋼技術。 而當涂重工公司,山東重型機械公司,鎮江重型機械公司等國內多家相關重型設備企業,提供了一大堆的各種大型設備,如十噸級,二十五噸甚至三十五噸煉鋼爐,采用當涂鋼鐵公司的最新煉鋼技術,其爐溫可以達到驚人的一千七百度之巨! 同時還有一大堆重型設備,如百噸級天車,數百噸甚至千噸級別的各種水壓機,數百毫米級別的砸邊機,軋鋼機。 甚至由皇家理工學院機械系牽頭組織技術關頭,數十家企業提供協助,專門為了這家槍炮廠建造了大楚帝國里最大的一座水壓機,五千噸水壓機! 有了這些重型裝備,才能夠建造這種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巨炮……當然,也能夠建造其他一系列的新式艦炮,如200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150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120毫米四十五倍艦炮。 這些艦炮,其實甭管口徑大小,都代表著目前大楚帝國最高的造炮水平……或者說鋼鐵冶煉,大型零部件加工水平。 如此才有了天津級上一大堆清一色的新式艦炮……嗯,一個比一個貴! 除了火力出色外,其動力系統也非常出色。 動力系統使用的是海軍蒸汽機工廠,融合三大蒸汽機公司各種新式技術搞出來的先進三脹四缸蒸汽機,并且采用了新式的水管鍋爐,輸出功率可以達到恐怖的一萬兩千匹馬力,雙軸推進可以達到十六點五節的航速…… 嗯,看到這個航速就知道為啥知道龍川級護衛艦是打雜的了,一個千噸級遠洋護衛艦,其航速只比戰列艦快一點五節……放在原時空十九世紀后期里,都不好意思出門和一群千噸級戰艦打招呼。 天津級戰列艦,其火力和動力都是屬于頂級的,不過這依舊屬于常規范圍之內。 這艘戰艦之所以如此獨特,并且在主炮依舊只保留四門三百毫米艦炮的情況下,噸位達到了一萬六千噸之巨。 主要還是因為采用了高干舷炮塔設計,同時還采用全面裝甲帶設計……在保證了遠洋試航以及作戰能力的同時,得到了足夠的防護能力。 該級艦最獨特的還是屬于全面防護下的高干舷封閉式炮塔設計! 炮塔戰艦,這玩意對于大楚帝國海軍而言并不陌生,大楚帝國老早就開始搞各種各樣的炮塔了,從最早的圍裙式露天內旋炮座,再到圍裙式半敞開炮座,而這這些都是屬于裝甲固定在炮臺周圍……相當于在旋轉炮臺周圍修了個裝甲圍墻。 上述這些露天旋轉炮臺模式的戰艦,直到如今也是海軍主力的火力布局模式,海軍的南非級戰列艦,就是采用的這種模式。 但是帝國海軍三十年代開始,也開始把裝甲直接堆砌在旋轉炮臺上,搞了半敞開式炮塔,最后又進一步搞出來了封閉式炮塔,但是這種炮塔非常沉重,安裝后會導致重心不穩,因此搞出來的都是一些低干舷戰艦,而這種戰艦也不適合遠洋航行和作戰,因此大部分都出現在近海戰列艦以及內河炮艦上,比如在本土沿海經??匆姷慕l軍近海戰列艦,在海外頻繁出現,土著很經??匆姷囊淮笃睖\水重炮艦,基本都是屬于這種低干舷封閉式炮塔設計。 這種戰艦其防護能力相當的的牛逼,同時因為不考慮適航性也不考慮什么續航能力,因此裝備的大口徑艦炮火力也很強悍,如最新的呂宋級近海戰列艦,滿載不過七千噸,愣是安裝了雙座雙聯裝一共四門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這就很夸張的。 唯二的確信啊,那就是航速很垃圾,只有區區十四節,同時適航性不咋地,出海遇上大風浪了容易翻船,并且在高海況條件下很難作戰,因為海水會不斷的涌上甲板……阻礙瞄準炮擊。 但是在帝國近海海域里作戰,近衛軍艦隊的這些滿載七千噸的呂宋級近海戰列艦,能把海軍里的八千噸南非級戰列艦打出屎來…… 沒辦法,人家近海戰列艦雖然龜速,但是攻高防高,你南非級戰列艦看似副炮火力很兇猛,洗甲板非常爽,但是這種副炮對于近海戰列艦這種鐵烏龜而言沒啥太大用處,毀傷能力有限,同時南非級戰列艦自身防護能力又太差…… 所以兩者在近海打起來,南非級戰列艦還不一定能夠打得過呂宋級……至于遠海,人家呂宋級近海戰列艦根本不出遠?!?/br> 而對這些近海戰列艦的封閉式炮塔,海軍也是眼熱的很……這些年一直琢磨著如何搞封閉式炮塔戰艦,最終搞來搞去,弄出來了這么個高干舷炮塔戰列艦出來! 從噸位和火力以及防護角度而言,看似性價比比較低……同樣的噸位給近海戰列艦,人家能弄出來真正的鐵烏龜,而且還能搭載更多的主炮,比如弄六門三百口徑艦炮上去。 防護能力更是頂呱呱的。 但是海軍的遠洋戰艦就不行了,要考慮火力和航速以及防護的平衡……不能玩命堆裝甲或火力。 而這一系列的平衡成果下來,最終出來的就是天津級戰列艦了,目前只建造了兩艘,分別是天津號以及應天號。 也只有兩艘的建造計劃,后續沒有建造計劃! 這破玩意太貴了,海軍在這艘戰艦上大量使用了新技術……甚至為專門建造了一座槍炮工廠。 各種額外成本嘩啦嘩啦的往上漲,這也使得這種戰艦的建造成本,大幅度超過了尋常戰艦的建造成本……有點類似后世美國建造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各種新玩意都一股腦往上堆,然后搞出來一看,好家伙,一艘四五十億美金,同樣超級坑爹的福特級首艦也才花了一百三十多億美元'而已'。 大楚帝國天津級戰列艦的研發以及建造過程,也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很類似……因為大量使用超前技術,導致項目延期,經費嚴重超支。 原定擬定的兩艘一共五百萬經費,最后到七百多萬楚元才搞定,就這,還是海軍玩命壓價,又把一部分研發成本,通過各種方式的方式,平攤到其他戰艦項目上……要不然,這個數字還得再多幾百萬,整個項目搞下來,上千萬楚元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其中相當多一部分經費其實都是科研經費以及新工廠新設備的采購或建設經費,嚴格來講也不能算在戰艦的建造經費里頭。 但是戰艦也是商業產品啊,人家廠家也得把研究經費平攤進去啊……你只采購區區兩艘和采購二十艘,攤薄進去的設備折舊費,研發經費那可是大不一樣! 所以不算研發經費,只算單純的建造經費那就是耍流氓……尤其是對軍事裝備而言。 這也就導致了海軍覺得這東西太貴,不想采購那么多,甚至短期內都不會再下新的大型戰列艦的訂單,如此一來,又反過來進一步推高了這兩艘天津級戰列艦的成本……總之前期的大量研發經費以及固定投資是要收回來的…… 如此情況下,天津級戰列艦就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坑爹天價……真算下來,得單艦四五百萬呢,海軍表示也買不起……四五百萬,我買啥不好,買這破玩意……這么貴,就算性能再頂級也不行??! 如今一艘南非級才多少錢啊,才一百五十萬楚元而已! 購買一艘天津級戰列艦的錢,能買三艘南非級戰列艦,砍砍價,還能讓廠家贈送一艘揚州級巡洋艦。 所以到最后,海軍弄了兩艘充當牌面后,就無奈暫停了繼續建造頂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 名義上是說打算設計建造更好更先進的下一代戰列艦,但實際上就是想要緩那么幾年,好讓海軍經費喘口氣…… 雖然海軍看似不差這幾百萬……但是海軍花錢的地方也多啊……不說別的,光是每年為了維持艦隊規模,正常替換老舊戰艦,這每年都要花費一大堆經費建造新船只! 如今的帝國海軍,幾乎每年都要服役達幾十艘軍艦,多的年份甚至上百艘各種軍艦呢! 一年服役上百艘,這可不是夸張描述,而是事實 為什么每年要建造服役這么多新軍艦?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保有了一支規模非常龐大的艦隊啊……艦隊里的船只是需要正常替換的。 一般來說服役一艘戰艦服役二十年左右,如果不想要退役,一般需要進行超大工程進行大幅度改裝,以延長船體壽命,同時改進動力和火力系統,以提升性能。 否則的話很難繼續強行使用了,這都和性能沒啥關系,而是船體頂不住了! 這年頭的造艦技術可沒辦法和后世相提并論,造出來的戰艦耐用性也不如……能用二十年那已經是海軍將士精心保養維護了,不可能和后世的戰艦一樣,動不動用三四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 但是……這種動大手術的升級改裝,其費用是非常高昂的,最后算下來,可能還不如直接退役換新船劃算……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所面臨的問題,對老船進行改裝后繼續使用,還不如直接用新船劃算。 這除了改裝費用,建造成本這些硬性成本外,還有日常的維護使用成本,最終換成成全壽命成本,平均每年成本。 大楚帝國海軍是根據平均每年成本多寡,以及作戰效能的高低進行評比,最后得出結論,舊不如新,改裝不如新造…… 二十年艦齡是一道坎,超過后船體情況如果不咋地,也不改裝或者大修了,直接退役封存,大修都懶得大修,更別說什么升級改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