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節
如此情況下,西非王國派去招攬移民的人,在加的斯城外豎起了攤子,只是說來招人去非洲屯墾種田,來了就管飯呢,就已經吸引了大量的當地人報名參與。 很多人甚至連契約合同上寫了什么都不在乎,只在乎對方手中的面包…… 所以,西非王國在歐洲招募契約奴的行動,超乎想象的順利,沒多久就招募了好幾千人呢。 而且這好幾千人里,為了優化人口結構,尤其是考慮到卡拉當地里很多國民以及楚國雇傭兵們都是單身狗,或者是雖然有家室,但是卻孤身一人在海外打拼,對異性的需求非常強烈。 這幾千招募來的契約奴里,不少都是年輕女性。 一下子就招募了幾千人,甚至因為人數太多,西非王國那艘掛在安保公司旗下的小破船都裝不下。 不得不以安保公司的名義,臨時購買了一艘退役報廢船一起運輸! 至于為什么是購買船只而不是租用船只……因為這艘退役報廢船都是承順二十三年的舊船了,屬于第一代蒸汽機船只,但那時候的技術也不成熟,加上長期高強度使用,已經讓這艘船到了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蒸汽機故障的程度。 甚至連船體的水線上方數米處還有個大破洞,風浪一大就會涌入海水……那是不久前發生的一次撞船事故而導致的。 因為維修費用太過昂貴,原船東干脆就不修了,直接把這玩意當廢鐵賣掉了事。 當時競拍這艘報廢船的時候,其他競拍人都是拆船廠,打算買來拆廢鐵……只有西非安保公司人是打算買來繼續用的。 畢竟西非王國那邊可不在乎什么報廢不報廢……只要便宜能用就行,有問題就多搗鼓一二。 至于船體上有個大破洞風浪一大就會進水,甚至有可能導致沉船! 而且那個破洞先找點木板先補上去應應急也不是不能用,至于出海后遇上大風浪有可能導致沉船…… 嗯,沉就沉了! 干大事就得有冒險的決心。 再說了,要是沒這破洞,人家也不可能按照廢鐵價賣給你啊……好歹也是兩千多噸滿載排水量的海船呢。 第980章 帝國的長臂管轄權 很快,第一批從西班牙招募的契約工就抵達了卡拉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計劃,這些契約奴主要被用于卡拉港的碼頭,倉庫等各類基礎設施的建設。 還有部分人用于服務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專門招募來的年輕貌美的女性,則是被分配給了陳敬云以及其諸多下屬們充當侍女,用來改善西非王國里清一色男單身狗的奇葩人口結構。 沒辦法,如今西非王國這個奇葩,且還沒有得到大楚帝國正式承認的小國,屬于典型的冒險分子的樂園。 正式加入西非王國國籍的人,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區區五十多人而已,多少腦子有些不正常的奇葩……甚至說要錢不要命都是夸獎他們,因為那些真正要錢不要命的雇傭兵們也沒幾個人愿意正式脫離楚國的國籍,然后選擇加入這個看似兒戲一樣的西非小國。 如今的所謂西非王國,說是一個國家,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家企業……其組織結構,運作模式其實和很多開發公司差不多。 不過雖然正式國籍的人沒多少,然而被金錢吸引而來的亡命之徒雇傭兵,商人們卻是不少。 首先是雇傭兵,除了一開始的一百多人外,陸續又招攬了數十人,目前規模大概在兩百人左右,清一色掛靠在西非安保公司旗下,包括他們使用的武器裝備,也就是那些民用線膛槍,炮。 此外還有一批聽聞卡拉港這邊弄出來了一個小殖民地據點,盡管這地方名頭上有點不倫不類,屬于楚國人海外建國的奇葩,但是并不妨礙他們自己跑過來做生意賺錢。 如今的卡拉港什么都缺,隨便弄點生活用品運輸過來販賣,那都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能賺錢的地方,自然就會吸引這些商人。 至于周邊土著還有不少,西非王國還在和周邊土著持續開戰,繼而產生一些危險之類的……敢跑到非洲來做生意的楚國人,也沒幾個害怕危險的……而且他們很多人一個個也都是帶著武裝人員或聘請安保公司人員一起過來的。 在土著控制區里做生意,不帶點安保人員你都不好意思出門。 然后還有一批從西亞,歐洲等地方跑過來的自由民,不過數量不多,主要是以女性為主,卡拉飯店里的很多女性服務人員就是這些人。 整體上,在大批契約工到來之前,其實整個西非王國里沒多少人的,撐死也就幾百人的規?!?,那好幾萬的土著戰俘不算。 如今有了幾千名西班牙的契約工到來,這人口數量總算是達到了幾千人的規?!贿^這些契約工根據合同,實際上在五年的免費工作期間里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并不算是正式的移民。 只有在五年的免費工作時間結束之后,這些才能夠正式的獲得西非王國的國籍,成為西非王國自由民的一部分。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假如表現出色,被挑選為直接為西非王國各部門效力的話,也能夠提前結束免費服務合同,成為真正的西非王國的自由民。 為了治下的人口比例不至于太過失衡,在引入了幾千名西班牙人后,陳敬云就暫停了從西班牙內引入契約工,而是派人到了法國和英倫等地區引入一批人。 不過更加重要的還是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楚國人到來,他也不奢求這些過來的楚國人入籍,這大概率是不可能的,陳敬云只是單純的有更多的楚國人過來,然后為他所用就行。 如此才能夠談得上真正的開發卡拉港以及后續規模龐大的種植園乃至礦產開發。 這些東西的開發,可是需要技術的……而陳敬云手底下也沒什么專業的技術人才,引進的歐洲契約工就更不用說了,雖然也勉強算是文明世界里的人,不至于和那些土著一樣還處于原始部落的野人狀態。 但是基本也都是清一色的文盲,愚昧不堪,只能充當基本的體力勞動或服務行業勞動人員。 至于技術性崗位以及管理崗位,這些都是需要楚國人來擔任的。 畢竟隨便拉出一個楚國人來,最差也是一個小學肄業,可能文化水平不到,但是好歹是有的,同時運氣好一些也能夠拉來一些初中甚至高中畢業的高學歷人才。 大學生就不指望了,在海外地區,尤其是非洲這片地方,大學生是非常稀缺的存在,也就只有帝國官方機構里的官員們,大型企業里的高級管理人員普遍有大學學歷,普通人群里沒幾個。 別說陳敬云這個西非王國了,就算是黃金州總督府想要在當地找幾個大學生干活都是不太可能的……這都不是待遇不待遇的問題,而是黃金州這一片就沒幾個閑賦在家的大學生可供招攬。 陳敬云之所以能夠把大學畢業的李大同拉上車,那純粹是因為李大同自己腦子有點問題,好好的人上人生活不享受,非要跑到卡拉港這里當一個私人小國國王的私人顧問。 理由竟然是為了理想…… 但是甭管李大同腦子里想的什么,但是他的能力卻是實打實的。 擔任陳敬云的私人顧問后,沒多久就帶著幾個下屬弄出來了全套的種植園開發方案。 連種植什么經濟農作物都已經規劃好了。 按照他的規劃,前期在卡拉港周邊地區,主要種植糧食以及棉花為主。 這兩種東西都是硬通貨,糧食不僅僅能夠滿足自用,還能夠出口……棉花也主要是用于出口。 大楚帝國的全球經濟體系里,對糧食和棉花的需求幾乎沒有止境……海外地區甭管你種植出來多少,楚國的商人們也能夠收購一空。 哪怕是木薯這種在楚國人看來都沒法吃的東西,但是也能夠作為戰俘,勞務派遣工的口糧使用,你只要種植出來,大把糧食商人會跑過來收購,然后運輸到需要的地方出售。 還有產量極高的馬鈴薯(土豆),這東西的價格比木薯貴一些,但是在楚國人眼里依舊不算主糧,頂多用來釀酒,或者是直接當菜吃,比如弄個酸辣土豆絲什么的。 但是這只是楚國人的看法……實際上馬鈴薯這東西是可以作為主糧使用的,尤其是在如今的歐洲,楚國人大規模向歐洲輸入馬鈴薯,供應各地藩屬國的民眾食用。 然后再把這些土著們種植出來的小麥以及其他經濟農作物收購走運回國內。 如此cao作下,盡管目前的歐洲地區整體小麥等糧食的產量不算太低,但實際上當地的歐洲人都吃不起小麥,他們的主糧在短短幾年內已經變成了馬鈴薯。 其中部分馬鈴薯是歐洲當地楚國人的種植園里種植的,不過更多的還是非洲那邊的種植園種植的。 不管是木薯還是馬鈴薯又或者是玉米,這些所謂的輔糧看似不咋地,但是都是硬通貨,種出來是不愁銷路的。 當然更硬的是小麥,水稻這兩種主糧……帝國本土幾乎敞開了長期收購這些主糧,并且給出了大量的補貼,主要是海運補貼,使得這些糧食運回國內后價格不至于太高,民眾能消費得起。 每一天都有大量船只滿載這兩種主糧航行在大海上,朝著本土駛去。 如此也才支撐起來了大楚帝國本土腹地年人均四百公斤糧食消耗的龐大消耗! 不然光靠目前的農業技術,就本土那點地方哪里能夠供應如此龐大人口的高水平糧食消耗啊。 要知道直到如今,大楚帝國里的化肥技術都還沒能獲得突破,暫時無法做到大規模的廉價的合成化肥……而沒有化肥的話,農作物產量是有限的。 為了提供農作物產品,楚國人甚至都跑到南美洲或其他一些海島上挖鳥糞了……這些鳥糞就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天然化肥 但是,鳥糞供應量看似不少,然而對于龐大的帝國而言依舊遠遠不夠,再加上經過跨洋運輸后成本越低,因此當代的鳥糞只能用于高價值的農作物種植上,普通農作物,或者遠離沿海的地方是別指望了。 本土的龐大糧食消耗量,化肥技術又不成熟,鳥糞供應又有限而且價格高,如此也就導致了本土地區里需要大量的海外糧食輸入。 大楚帝國為什么搞歐洲貿易自由計劃,為什么搞東歐糧食生產計劃……還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 理由就是這么的簡單和純粹。所以種植糧食是穩賺不賠的好生意,當然……這種大宗商品的種植,利潤率也不高就是了。 同樣情況的還有棉花,這玩意也是屬于供不應求的大宗商品,畢竟楚國人要承擔全世界人的穿衣取暖需求,紡織行業對棉花的需求是海量的……為了獲得足夠的棉花,楚國人都快要把印度變成棉花半島了……很多地方放眼望去,全都是棉花田。 糧食和棉花,是屬于那種絕對不愁賣,但是利潤偏少的農作物,主打的就是一個穩定。 所以李大同還安排了開辟其他幾種高價值經濟農作物的種植園,主要是可可,棕欖油,咖啡這三樣。 這三樣目前的市場前景也非常好,市場急需,但是供應量比較少……因為可可樹,咖啡樹,棕欖油樹種下去后想要結果產出,那得好多年呢。 所以哪怕是現在不少地方都在推廣種植了,但是產出量依舊非常少。 這也導致了相關產品比較貴,比如巧克力這種東西在本土的銷售可是相當貴,普通市民階層都吃不起。 而且就算過幾年,種植這幾種經濟農作物的地方多了,看似供應量多了起來,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因為這些東西的種植,對地理氣候都有一定的要求,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種,并獲得足夠產量……大概道理就跟為什么北方大部分地方都不適合種植水稻一樣,環境不適合。 楚國人為什么不在北美洲或歐洲、印度等地方推廣種植可可……而是在南美洲以及非洲推廣種植這東西。 就是因為北美洲和歐洲,印度這些地方不太適合種植這東西嘛。 反觀南美洲和非洲,尤其是西非地區,就很適合種植可可了。 而西非王國所在的卡拉地,也就是后世的喀麥隆地就很適合種植這些東西了。 只是這些高價值的經濟農作物,需要很多年以后才有收獲,暫時而言對于弱小的西非王國,種植糧食和棉花這種短期就能出產的農作物是唯一也是最好的的路子。 而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有李大同親自把關,自然問題不大,在技術以及大方向的規劃上李大同都很有能力。 至于具體勞動力這些,也有大量的土著戰俘可用,不用擔心沒人種植的問題。 陳敬云對李大同的能力也表示了肯定,并且給李大同送去了十多個金發美女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免的這個僅有的高級技術人才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難。 李大同雖然已經成婚生子,不過和幾乎所有的雇傭人員,乃至入籍西非王國的人一樣,都是孤身前來……沒人會傻乎乎的帶著一家老小跑到西非王國卡拉港這片鬼地方安家落戶的。 這沒有家人一起過來,這么多的單身狗匯集在一起,都不得不讓陳敬云專門從歐洲進口了一批年輕美女過來緩解性別危機! 不然,他真擔心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單身狗和那些土著女戰俘搞在一起……人憋久了,別說是個黑不溜秋的女土著,哪怕是看到母豬估計都會覺得賞心悅目…… 為了避免這種事,陳敬云很貼心的從歐洲弄來了一大批年輕美女。 至于成本什么的,也不用什么成本……自家的船跑一趟運輸而已,也不用幾個錢。 而契約工本身,更是沒什么成本,連工錢都不要,只需要承擔他們沿途的食物費用就行了。 就這,在歐洲那邊還有大把人擠破頭想要跑過來呢。 如今的歐洲可不算什么好地方,各國混戰,經濟崩潰,底層民眾的日子比中世紀的時候還難熬。 而非洲這地方雖然也不咋地,但是如果是楚國人控制下的非洲地區,那么情況就不一樣了。 嗯,沒錯,陳敬云派去招攬契約工的人,可不會說自己的西非王國在法律上也只是個土著國家,而是會模糊這個概念,只說自己是楚國人……實際上負責招募契約工并提供運輸的西非安保公司,也的確是大楚帝國的企業,里頭的員工也都是楚國人。 只是他們出面招募的是西非安保公司,但實際上簽署契約工合同的甲方卻是西非王國自己的一個勞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