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節
最先收到消息的自然是西非司令部,當司令部里的人拿到前線的報告后,一度懷疑報告是假的…… 因為這份戰報實在太夸張……楚軍兩百多人和土著發生的這一場遭遇戰里,在缺乏有力騎兵的支援下,竟然在敵軍一共只有一千人出頭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做到殲滅八百余人,俘虜兩百余人,把敵軍來了一個近乎于殲滅的結果。 要知道,就算楚軍槍炮犀利,但是在戰場上,尤其是兵力處于巨大劣勢的情況下,其實也很難徹底的殲滅一支土著軍隊,哪怕這支土著軍隊沒多少火器,使用的絕大部分都是冷兵器,哪怕這支土著軍隊也沒什么騎兵。 這是因為兵力劣勢的遭遇戰里,是不太可能形成包圍圈的。 當楚軍利用自身的武器性能,在戰場上大規模殺傷敵人的情況下,那些土著們就算都是傻子也知道逃跑啊。 同時如果又缺乏足夠騎兵進行追擊,攔截的話,那么就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殺傷。 也就是當代楚軍對上土著,其實擊潰土著很容易,但是想要全殲不容易。 當然,圍城作戰,包圍作戰,有著足夠騎兵進行攔截的情況是例外。 因此以往楚軍創造夸張戰損比的例子,一般也發生在多面包圍或者野外有足夠騎兵攔截,同時地形還得很適合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但是這一場戰斗顯然不是,這一場野外遭遇戰中,楚軍處于明顯的兵力劣勢,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騎兵不多,只有二十多騎兵,其中相當多騎兵說是騎兵,但實際上是傳令兵,在戰場上執行都不是和敵人直接作戰的任務,而是傳遞戰場信息為主。 然而即便如此,楚軍依舊取得了極為夸張的戰績,這就讓那些自詡計謀無雙的司令部參謀們感到有些夸張了。 而仔細看報告,卻又是方方面面透著合理性。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戰果,是因為前線指揮官非常雞賊,根本利用己方武器的射程優勢,在很遠的地方就對土著發起密集殺傷,反而是玩了點小把戲,故意讓零散兵力隨便打,讓土著降低了警惕心理后大膽上前到兩三百米的距離……然后就給己方的重機槍當了靶子…… 重機槍打這種列著密集隊形的步兵方陣,比火炮還要靠譜……火炮射程有限,一分鐘也就兩三發炮彈,炮彈就算威力大但是爆炸范圍也是有限的。 同時土著步兵的陣列雖然也說是陣列,但也并不是什么人擠人的那種,而是士兵和士兵之間有一定間隔的,如此下來,其實少量火炮在短時間內的炮擊,給敵軍造成的傷亡其實是有限的。 但是重機槍就不一樣了,每分鐘幾百發子彈的射速,兩挺機槍一起開火就是一千多發的射程,這么近的距離,這么明顯的集團目標,只要射手不是傻子,不手抖,那么基本沒有打不中的理由。 這重機槍一開火,對面的土著就迎來了瞬間慘重死傷……最關鍵的是,等這些土著反應過來想要轉身跑路的時候,重機槍還在對他們進行掃射……土著從三百米左右的距離轉身跑路,但是重機槍的有限射程卻是可以達到一千米。 這意味著他們一路跑,楚軍的重機槍還是在一邊掃射。 實際上,大部分死傷的土著士兵都是在轉身跑路階段出現的……不是什么崩潰導致的死傷更多,純粹就是土著正面進攻遭到掃射后,在很快的時間里就反應過來并轉身跑路了……純粹是時間影響。 重機槍的大發威風,直接導致了戰場上的重大變化。 再加上開火后,一門七十毫米步兵炮以及兩百支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也在開火。 多方面的火力覆蓋之下,同時當地的地形還都是平緩地帶,這些土著士兵基本都沒能逃過楚軍的火力覆蓋,最終沒能逃出戰場。 倒是一些聰明土著反應過來后,直接趴在地上逃過了一劫,然后當了戰俘…… 前線指揮官的膽大心思,土著的輕敵,重機槍的巨大威力,再加上七十步兵炮以及連發步槍的兇猛火力,多方面導致了這一場土著死傷八百多,被俘虜兩百余,而楚軍自身一個戰斗傷亡都沒有出現的夸張戰績。 戰斗最為激烈的時候,那些沖的最靠前的土著士兵,其實也沒能靠近楚軍步兵兩百米內的距離,更別提對楚軍造成什么殺傷了。 西非陸軍司令部對這一場戰斗進行了反復研討,并再一次向前線詢問了結果,確認了真實性后,開始往非洲陸軍司令部傳遞,不出意外,后續這份報告將會一路傳遞到金陵城,供金陵城內的軍方大佬以及參謀部里的高級參謀們參閱。 甚至有可能對未來大楚帝國陸軍的重機槍的裝備,運用,甚至整個陸軍的裝備研發和運用,乃至戰術上的變化都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為這一場戰斗力,重機槍表現出來的戰場統治力實在太強了。 而上一次給大楚帝國陸軍的將領們帶來如此深刻影響,并為此徹底改變整個陸軍軍事戰斗編制以及戰術,乃至戰略的武器,還是十八型步槍以及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后裝線膛槍炮當年出來并計劃同時裝備陸軍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戰場統治力可謂是徹底改變了楚軍。 由此讓楚軍徹底放棄了線列戰術,進而開始使用散兵戰術,由此形成了楚軍對歐洲人軍隊的徹底吊打時代。 而在這之前,雖然楚軍裝備的火帽擊發槍面對歐洲人的軍隊也有優勢,但更多的是體現在將士們的素養上,以及規模龐大的兵力,尤其是海量的前裝滑膛炮上。 但是對上同樣使用燧發槍,玩線列的軍隊,說實話火帽擊發槍以及更好的前裝滑膛炮并沒有在武器性能形成跨越式的絕對代差。 然而后裝線膛槍炮卻是形成了這種絕對的代差,進而導致了楚軍的全面改革。 現在,重機槍的出現,同樣也導致了類似的效果……當然,效果要小得多,沒那么夸張,但這依舊是一項足以引起軍事變革的重大變化。 先不提后續可能出現的變化,而在西非地區,戰爭還在繼續著。 西非地區里數百名楚軍的乙等常規軍隊,再加上兩千名左右的印度軍團仆從軍,從沿海地區分三路向北橫掃。 盡管看似進攻速度緩慢,整體的向北推進速度不快,但是戰果卻是極為輝煌。 短短一個月里,就擊潰了四五個土著的部落,并把戰線往北推進了一百多公里。 這個一百多公里……指的并不是單純楚軍向北推進了一百多公里,而是指這一百公里范圍內的土著都被盡數殲滅或驅逐或俘虜。 這片地方,后續將會成為楚國人開辟種植園的新殖民地,納入黃金州的直屬管轄范圍內,而不是和以往那樣,只是名義上對這些地方擁有管轄權,但是上頭的還盡數都是土著…… 后續黃金州總督府衙門,將會對這一片地區進行后續處理,比如把金礦拍賣出售,然后把大片的土地也掛牌租給那些農業公司…… 至于普通的移民,那是別指望了…… 這個別指望,不是說移民別指望,而是總督府別指望……因為楚國人根本不會去這些鳥不拉屎的地方玩什么移民,哪怕免費分給他們每人幾百甚至更多的土地……蠻荒之地的土地沒啥意義。 如今楚國人如果要移民話,首選移民目的地還是北美地區……如今北美地區正在進行東部大開發,廣闊的北美洲中部以及東部地區都等著大量的楚國人去填充呢,那里氣候和本土差不多,很多地方氣候良好,而且很多地方,尤其是東部地區經過歐洲移民者的多年開發,已經算是比較成熟了。 當地有著大量等待免費分配給移民的肥沃土地,也沒啥土著威脅,而且還是直轄領地,任何法律政策、都和本土都沒啥區別。 因此諸多種種,北美地區依舊是楚國人移民的首選,其次則是中美洲以及南美地區。 當然了,不是去那些熱帶叢林,而是去開發比較成熟的地區。 整個美洲地區,依舊是移民首選地,熱門的很。 而其他地方的移民數量就不多了,尤其是西非這破地方,除了商人,少量被優厚政策吸引過來的官方移民,再加上一些要錢不要命的冒險者外,普通人其實很少過來。 這愿意移民到西非地區的人本來就極少,有的話大多也是落戶在沿海開發成熟的地區,比如加納城附近。 至于深入西非腹地,跑到距離海岸線一兩百公里外的地方去移民屯墾,那純粹是腦子壞掉了。 所以這些地方的處理,主要還是得依賴那些農業公司以及礦務公司,或兩者業務兼備的開發公司……嗯,大部分實際上都兩個業務一起干。 他們將會選擇大規模租種土地,然后開辟規模龐大的種植園,并勘測,開采礦產,而他們所使用的勞動力也不是楚國人,而是通過勞務派遣制度雇傭那些土著的勞務公司,進而賺取豐厚的利益。 也只有他們,才愿意冒著風險深入西非腹地進行開發。 而這樣的開發公司,或單一的農業公司,礦務公司在海外殖民地里廣泛存在,數量很多的。 而不僅僅是在楚國人控制的行政領地里有大量存在,實際上很多都直接跑到了屬國領地,或者干脆是土著控制區里搞開發呢。 這些海外開發公司,對于大楚帝國的經濟體系也是很重要的,他們為帝國貢獻了大量的各種經濟農作物以及貴重金屬的來源,同時還是帝國海外擴張的急先鋒。 當一個開發公司,在土著控制區里弄了一大片土地玩種植園的時候,那么基本上也可以認為這片地方已經變成了楚國人的殖民地了,距離正式變成行政領地或屬國領地,那就要看帝國在該地區的整體戰略安排了。 而黃金州總督府在黃金海岸地區的大規模擴張活動,也引來了陳敬云等人的關注。 當陳敬云得知,黃金州總督府前幾天,一口氣招租了二十多家開發公司,把大片土地都以極為低廉的價格租出去后,陳敬云羨慕又極妒…… 他陳敬云前些時候也見了一個小型農業開發公司的負責人……結果各種優惠條件能給的給了,土地租金隨便給點象征性的就行,也準許他們保持一定的武裝人員,但是人家就是不樂意!因為陳敬云竟然還要收稅…… 這些海外開發公司,除了在帝國行政領地上開種植園要交稅外,何曾在屬國領地或土著控制區里交過稅收??! 一般都是通過直接購買一片土地,或以固定年租金的方式買斷一切,以后你土著就別過來了,我們公司關起門來自己玩開發。 但是在陳敬云的什么破西非王國搞種植園,竟然還要收稅…… 如果不是陳敬云的這個什么西非王國,已經得到了總督府那邊的默許和支持。 如果不是陳敬云以及其手底下的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華夏人,人家開發公司的人都有直接開火干掉陳敬云,然后直接把卡拉地區占下來的打算了。 娘希匹的,區區還沒有得到帝國正式承認的屬國領地,竟然還想要找我們公司收稅,簡直沒有天理! 如果我們愿意乖乖納稅,我們干嘛要冒巨大的風險,跑到你這鳥不拉屎的西非王國來,我直接去黃金海岸那邊不行???甚至都還省下了維持大量武裝人員的開支呢。 簡直有??! 所以,陳敬云的首次招商引資計劃,以徹底失敗而告終……人家不愿意來,愿意來的不愿意交稅。 為此,陳敬云也是頭痛的很。 最后沒辦法,只能自己硬著頭皮自己開發了。 反正從目前來說,從本質上,其實陳敬云一伙人干的事,和那些海外開發公司的人也沒啥區別,組織武裝人員,從地盤手里搶地盤搞開發。 唯一不同的是,那些海外開發公司的老板們只想要錢……但是陳敬云他們要的是權力。 還有點細微不同的是,陳敬云他們以前也沒干過搞開發的業務……他們以前就是扛著槍到處跑到處搶,還真沒正兒八經搞過什么開發! 搞開發這事,對于他們這些只會打打殺殺的人來說,難度太大……尤其是當陳敬云得知抓來,分配到一個糧食種植園的好幾千人土著俘虜,活還沒干多少呢,就已經死了兩百多人的時候。 不服管理、偷跑等等導致死亡……總之各種理由都有。 氣得他差點把負責這個種植園的一個心腹抽一個大嘴巴子……尼瑪,這才多久,地都沒開荒出來幾畝呢,就死了兩百多了。 強忍著怒火,陳敬云對著這心腹手下狂噴:“戰俘都死光了,你他媽親自種地去???” “管理戰俘得注意方式方法,別他娘的只會殺人!” 罵完人之后,陳敬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玩什么種植園,不用幾個月就得把那些戰俘都給折騰死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種植園的開辟將會進度嚴重落后。 看來,自己還是得找幾個專業人員來幫忙。 嗯,過來考察的農業開發公司,里頭那些人就很不錯,自己得想辦法挖幾個人過來。 而如何在海外建國后,招攬高技術人才? 這對于陳敬云而言,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 直接讓對方加入國籍什么的就別指望了,這事難度太大……陳敬云折騰了這么多年,而且還是在拿命不當命的雇傭兵行當里找人,這也才找了十幾個人愿意跟著他一起玩脫離國籍,然后自行建國的游戲而已。 因此在西非王國形成一定規模之前,這事難度太大,基本不要想。 陳敬云想要搞的是雇傭模式……就和他手底下的那些雇傭兵一樣,你花錢他干活,不涉及什么國籍變更之類的,這就問題不大了。 西非地區里的楚國人雖然不多,但是喜歡錢的人卻是不少,只要陳敬云給得起錢,那么就不會缺乏技術人才! 問題是,陳敬云錢也不多啊……如今這西非王國的財政收入約等于零不說,而且每天都在花錢……維持一百多雇傭兵要錢,偶爾打仗也要錢,甚至連那些戰俘們吃飯也要錢,卡拉港的基礎建設也要錢。 如今陳敬云就靠著多年積累過日子,可不舍得花大價錢請人的。 如何在不花大錢的情況下,就讓那些高技術人才心甘情愿的為自己干活呢? 嗯,陳敬云處于職業習慣,首先想當的是武力脅迫……不過這個念頭只存在了零點五秒就被他拋棄了。 真打起來,自己這些人估計打不過那個叫什么幾內亞農業開發公司……人家的第四大股東可是黃金州總督府財務處。 每一個海外開發公司的背后,其實站著的都是大楚帝國官方,很多開發公司干脆就是官府投資建立的……或者是持有一定股份的,純民間資本的開發公司也不是沒有,但是一般規模都不大,沒有什么強悍武裝力量的那種。 以礦產開發許可,大片土地的租金、提供民間安保力量等方式入股是殖民地官府,和民間資本一起合作搞海外開發公司的常見cao作。 所以,陳敬云是不可能對這個幾內亞農業開發公司搞什么武力脅迫的,說實在話,人家幾內亞農業開發公司不以勢壓人,脅迫陳敬云他們免費并免稅劃給他們一大片土地就已經很給陳敬云他們面子了…… 因為在雙方的實力對比上,西非王國這個不倫不類的王國才是正兒八經的弱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