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節
第973章 黃金開道以及民用火炮 陳敬云看著諸人的神情,也是心中安定不少。 搞建國這種事,一個人可干不了,得拉著一群人一起干才行,這有了一群核心骨干,再拉上一群心志不堅定,只為了眼前好處的人,那么這一百多人的隊伍就算是穩固了下來。 這一百多人里,也就只有眼前的這十幾個人會跟著他正式脫離國籍,其他人暫時可不會這么干,而是會以雇傭兵,軍事顧問等身份留在這里。 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這么一群雇傭兵,在軍事上他就能夠對周邊的土著部落形成碾壓的力量對比,進而獲得更多的地盤,勞動力,進而開發港口,開辟種植園。 后續他還打算招募一些楚國移民過來。 當然了,普通移民也別指望他們改變國籍了,只是招募過來開辟種植園等而已。 但是陳敬云也不太在乎這些東西了,只要人過來了,那么這些楚國移民都將會是他和土著對抗的底氣所在。 等有了基本規模后,他甚至都還可以招募一些歐洲人移民過來,歐洲那邊現在亂的很,去那里招募移民會比較容易,再加上歐洲人雖然也是土著,但是好歹也算是已經開化的群體,和非洲的那些還處于原始人狀態的土著還是不一樣的。 此外現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現在都是楚國人的藩屬國,歐洲人也算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子民,招募歐洲人過來的話,只是藩屬國的子民內部遷移,這和直接把當地原始人土著納入進來,在性質上是不一樣的。 至于當地的原始人土著,那只能是最基本的勞動力,而且還是免費的。 承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陳敬云正式成立了西非王國,定都卡拉城。 隨后制定官制,軍制。 當然了,這個所謂的西非王國里的正式國民,其實只有陳敬云以及其心腹區區十幾個人而已,那一百多雇傭兵可沒加入這個什么西非王國,只是繼續作為雇傭兵干活而已。 因為人少,地盤也只有區區一個小村落以及周邊地區,因此這個新生的西非王國在制度上也很簡單,只設立了內政以及軍務和商貿三部。 軍隊上設立了西非王國陸軍,轄近衛排以及第一、第二、第三排一共四個排,由各心腹擔任排長,至于所謂的士兵……自然是清一色的雇傭兵。 內政上,陳敬云要求第一時間在卡拉附近開辟糧食種植園,以初步滿足需求,至于勞動力來源,自然是之前一系列戰斗中俘虜了的大量土著。 如今這個可憐的西非王國,糧食主要還是他們來的時候,隨船上帶過來的糧食,短時間內食用還夠,但是時間一久就不行了。 至于土著們的口糧,也有之前繳獲的一些木薯之類的,暫時也還夠用,至于以后,以后再說…… 同時陳敬云又讓商貿部,開著他們那艘已經換了不知道多少手主人,艦齡估計得有二十年的木制蒸汽輪船前往卡拉巴爾乃是加納城采購物資,尤其是糧食,布匹等必要生活物資以及同樣重要的武器彈藥。 盡管之前考慮到了情況,陳敬云他們已經提前采購了數百支民用線膛武器以及子彈,現在都用不完,但是為了預防萬一還是要再囤積一批,同時也可以試探總督府那邊對自己這個麻雀國家在武器采購的態度。 總督府那邊準許采購線膛武器和不準許采購線膛武器,那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陳敬云親自囑咐了前往采購的心腹手下,不要怕花錢,盡可能打通關系,采購一批后裝線膛槍支以及子彈,量少也無所謂。 而且軍用的也不指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要民用線膛武器能夠弄到手就很滿足了。 比如天五式左輪手槍民用版的河十三式系列手槍;十八型步槍的短管民用版,河十八系列步槍;二十一型霰彈槍的民用版,即啟明霰彈槍。 這三種槍支也是他們這些人目前使用的槍支,其中的十八型短管民用版-河十八步槍也是大部分安保公司人員使用的步槍型號,簡單好用,而且后坐力比軍用版也更小一些,就是射程和精度差一些。 其中天五式手槍民用版河十三式手槍以及啟明霰彈槍在大楚帝國海外領地里最為常見,是個海外領地的楚國人經過簡單審核,獲得持槍證后基本都能購買……哪怕是個老弱婦孺。 這兩種槍,也是海外楚國人出門旅行,安居樂業的必備武器。 這兩種槍械因為在海外民間市場里數量非常大,甚至通過黑市等渠道出現在一些土著手里,只不過都量少無法形成規模,并且都是射程很近的自衛槍械,對帝國的殖民統治形成不了什么實際威脅。 但是十八型步槍的短管民用型號,河十八步槍就不容易采購了,這玩意無法私人采購,只能是經過正式注冊登記,活躍在海外高風險地區,經過特殊批準的安保公司才能夠采購。 陳敬云他們之前就是套著一個西非安保公司的名頭,并獲得過特殊批準,擁有合法購買河十八型等一系列大威力,遠射程民用線膛步槍的權限。 但是到如今他們自己建國之后還能不能采購到這些槍械,說實話陳敬云也不知道。 因為按照帝國的進出口相關法律,所有的線膛槍械甚至火帽擊發武器都不能出口給土著……但是這并不包括他們這種楚國人建立的藩屬國。 根據之前的幾個海外建國例子來說,有的是獲得采購火帽擊發槍,有的是獲準采購前裝線膛步槍,甚至有的還獲準采購十八型步槍呢,這事沒有統一標準。 但是雖然都不能采購連發步槍等先進武器,但是也能采購落后版本的武器。 畢竟很多時候,這些楚國人海外建國的藩屬國都是給帝國官方充當打手,擴張急先鋒的,武器太差也不行,帝國好歹得武裝他們一二,畢竟不能讓他們拿著燧發槍給帝國充當擴張急先鋒不是。 只是……大楚帝國目前并沒有正式承認并冊封他們這個西非王國??! 因此在事情不明朗的情況下,陳敬云是準備走迂回道路。 自己和十幾個心腹固然是脫離建國了,但是那一百多雇傭兵都還是正兒八經的楚國人,并且還掛在原來的西非安保公司的名下,這個西非安保公司也沒有被注銷,而是由他的一個心腹保留國籍繼續掌管。 從法律上來說,是可以由這個西非安保公司繼續采購民用線膛槍械,并配發給那些雇傭兵,然后由這些雇傭兵們帶著接受西非王國的雇傭,進而執行任務的。 要不然,在非洲乃至印度、歐洲活躍的一大堆楚國民間武裝,什么武裝商隊,農業公司武裝,礦務公司的護礦隊這些,他們的諸多民用線膛槍械哪里來的?就是這么來的 只是西非安保公司是陳敬云手底下的公司這事,又不是什么秘密,人家總督府心知肚明著呢,因此能不能真的采購到民用線膛槍械,具體還要看總督府以及當地駐軍的態度。 為此,陳敬云特地吩咐了,不要怕花錢,把關系給打通了,渠道弄順暢了,因為一旦開了頭,有了先例后后續采購也就順理成章了。 反正一時半會的,錢財這些東西陳敬云也不是很缺,這錢花得起。 陳敬云為建國這事已經謀劃多年,去年的時候還特地干了一票大的,在黃建海岸北部腹地,搶了當地的土著王國一個黃金集散地城市,把整個城市劫掠一空不說,連人家鑲牙的黃金都給撬下來了…… 在黃金海岸活動的一兩年,再加上之前在中非地區混下來的積累,陳敬云以及其團伙積攢了差不多二三十萬楚元。 有了這錢,陳敬云以及其一群心腹才有底氣敢玩建國游戲啊,也才請得起這一百多人的雇傭兵啊。 帶著陳敬云的期待,他的心腹手下,西非安保公司的現任督辦朱友元乘坐著他們公司的西非號木制蒸汽輪船返回了加納城。 朱友元抵達加納城后,先拜見了希爾號艦長趙炳勛上尉,又送上了一尊好幾斤重的黃金佛像后,在他引薦下又拜見了總督府里一名負責藩務的官員,最后又去拜見了大楚帝國非洲武器貿易公司西非分公司的負責人。 不過朱友元雖然黃金開道,不過依舊沒能見到西非地區的真正土皇帝,黃金州總督徐多林。 雖然沒能見到徐多林,但是在大批黃金開道之下,朱友元拜見的幾個人表態將會嚴格遵守帝國相關法律法規,不會向任何土著出售線膛武器以及火帽武器。 嗯,經過他們的仔細審核,西非安保公司乃是大楚帝國合法,按時納稅的遵法守紀安保企業,該公司也擁有在非洲地區購買,并在行政領地以及土著控制區里使用民用線膛武器的權限!查證無誤后,西非安保公司正式和非洲武器貿易公司西非分公司達成了軍械采購協議,采購了兩百支河十八型步槍短管民用版,五十支啟明霰彈槍,五十支河十三式左輪手槍以及各口徑子彈三萬發,甚至還采購了一門兩廣武器公司出產的廣六式四十毫米短管后裝線膛小炮以及搭配的兩百發炮彈。 而這些民用后裝線膛武器,按照大楚帝國法律相關規定,是準許出售給經過正式注冊登記并獲得特殊許可的大楚帝國海外安保公司的。 至于為啥四十毫米火炮也是民用武器……大楚帝國的很多海外農業公司和礦務公司以及航運公司,屬下的公司武裝都是動不動好幾百人的,買個火炮保護種植園和礦場很正常。 同時航運公司里的商船,跑到海外土著地方去做生意,不帶點槍械和艦炮,誰家土著會乖乖和你做生意啊,但是你帶一門艦炮,人家土著就會很樂意和你做生意了。 所以大楚帝國里也是有民用火炮這么個說法的,只不過購買使用都需要非常嚴格的資歷要求以及審批而已。 大楚帝國生產民用火炮也是四十幾年的老傳統了,在風帆時代的時候,楚國人的商船出海的時候,要是不帶幾門滑膛炮,分分鐘淪為其他國家的武裝商船以及海盜們的盤中餐。 大航海時代嘛,就這樣! 到了如今,大楚帝國的很多在海外活動的商船,依舊會配屬艦炮呢,只不過數量一般都比較少,并且不能裝備大口徑艦炮,一般都是四十毫米或五十五口徑口徑的艦炮。 至于三十五毫米這個口徑,因為口徑太小,彈藥不好做,爆炸威力不足,并且經常出現啞彈等情況,海軍自己之前用的都不順暢,民間的航運公司也不是傻子,甚至比海軍還挑剔,民間的武裝商船一開始就沒要這玩意。 準確的說起來,海軍之所以使用四十毫米口徑這個速射艦炮,還是受到了民間航運公司的武裝商船的影響。 大楚帝國的民間武器市場,還是比較大的,武器種類也很豐富。 西非安保公司具有相關權限后,采購武器裝備自然就很順暢。 而其他物資的采購就更順暢了,不管是糧食還是布匹又或者是農具等各種物資,陳敬云不派人去采購,那些商人們都會直接跑上門推銷……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違禁品,是可以隨便買的。 等到西非號蒸汽輪船返回到卡拉港的時候,陳敬云一直提著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 既然總督府和當地駐軍默許了西非安保公司購買這些民用武器,那么就意味著總督府那邊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乃至默許支持并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真實的。 如此的話,他也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八月初,陳敬云率領一百多名西非陸軍,嗯,大部分都是雇傭兵奔襲了十多公里外的一個土著部落聚集地,僅僅是三天后,他又率軍襲擊了卡拉港上游二十公里的一個土著部落的城鎮。 隨后又連續作戰,連接掃蕩了武里河入??诟浇牡貐^,把周邊的土著聚集地橫掃一空。 這一次的掃蕩作戰,開疆擴土倒不是目的……就以他們這點人,連開發卡拉城以及周邊地區都難。 陳敬云他們率軍掃蕩周邊地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獲得勞動力……勞動力不足是陳敬云他們目前最大的問題。 不管是建設城鎮,還是開發城外的原野土地,都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 而陳敬云短時間內不可能獲大量的楚國移民,也沒辦法獲得什么歐洲移民,因此搞基礎建設以及農業開發所需要的勞動力,自然只能打在這些土著身上了。 而有了這一批勞動力的加入,西非王國的內政部門對陳敬云報告,有望短期內就開辟一片荒地,并種植馬鈴薯(土豆)并在年內收獲一季,依靠馬鈴薯的高產量,有望在年內就初步解決大批土著勞動力的口糧問題。 有了充足的土著勞動力,也有了土著勞動力的口糧后,那么后續就能夠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農業開發,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不僅僅是作為他們自己的口糧,同時也將會是他們短期內唯一的出口商品。 大楚帝國對糧食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海外有多少糧食產出,帝國都能收回運回去。 種植糧食,尤其是水稻這種主糧以及玉米這種重要輔助糧食,是不會虧的。 同時他們還會安排勞動力種植棉花這種短時間也可以獲得收益的經濟農作物。 帝國對棉花的需求,同樣也是無止境的……全世界人民的穿衣需求,可就指望著楚國人的棉紡產業呢,對棉花的需求極為旺盛。 最后,他們還會種植可可這種前景非常好的經濟農作物。 目前帝國正在西非地區,大規模推廣種植可可……國內因為飲用可可飲料以及食用巧克力的人群日漸增加,同時歐洲地區對可可的需求也是海量的,同時大楚帝國的商人們還把可可飲料以及巧克力這種食物推向了印度,西亞等各地區。 因此全球范圍內,可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可可的供應卻是暫時有限,價格高昂。 要不然西非這邊也不會推廣種植可可了,就是因為可可的供應量有限。 黃金州總督府那邊的人,給陳敬云這邊提點了幾句:海外領地的重要使命就是為了本土供應各種經濟農作物或其他工業原材料。 你要是真弄出來一大片可可種植園來,成為了帝國的重要可可供應地,以此獲得帝國的正式承認有點難,冊封更不用想,但是卻可以獲得帝國高層的良好評價,為將來獲得正式的冊封奠定基礎。 同時卡拉地區以及周邊地區,也是非常適合種植可可的,因此陳敬云也下了決心一定要弄出一大片可可種植園來,后續他還打算繼續擴張,弄片適合種植咖啡的地方種植咖啡。 如今咖啡的需求量也很大…… 好吧,其實大楚帝國目前對幾乎所有類型的經濟農作物的需求量都很大,隨便你種啥帝國的收購商都要……嗯,除了一些違禁作物以及桑葉、茶葉! 茶葉這玩意,受到非常cao蛋的茶葉保護法案的限制,是不能在本土以外的地區傳播茶葉種植技術的,更不能在本土以外的地方進行種植,以此保障國內千萬茶農的利益。 同樣的還有絲綢,國內同樣有絲綢保護法案,因此養蠶所必需的桑樹也是不能在國內推廣種植的! 帝國的很多關法律,其實也很扯淡的……但是每一項扯淡的法律背后,都是無數利益群體的博弈,最終產生的妥協結果。 所以茶葉和桑樹這兩玩意,是除了本土地區外的其他地區不能碰的。 不過其他經濟農作物就沒那么多的限制了。 陳敬云打算先種糧食和棉花,再慢慢種植可可和咖啡,后續則是再看……畢竟能不能推廣大規模種植還很難說呢。 就當陳敬云掃蕩了周邊地區,消滅了周邊的威脅,抓來了大批的勞動力,然后放下槍支開始當種植園老板的時候。 西非的黃金州總督府也掀起了大規模深入黃金海岸腹地,針對當地土著王國的戰爭。 戰爭的目的很簡單,奪取更多的黃金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