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節
現金交易這種模式,一向來都是避稅的重災區,別說在十七世紀的大楚帝國里,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里的絕大部分國家里,依舊很難對個人現金交易進行征稅。 因此第五十三師一萬多將士們的最終戰利品收入是多少,那是個沒人說得清楚的數字。 但是絕對是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這從很多第五十三師的將士們回國退役后,搖身一變就成為了體面人,讓自己和家人都過上了體面生活就能夠大概看的出來。 而一些中高級將領們,倒是表面上行看上去沒什么太大的變化,但是暗地里或多或少也會多出來若干大額資產…… 第五十三師將士們的豐厚收入,并不是個例,而是過去幾十年來眾多海外、邊疆駐防將士的普遍情況。 還是那句話,軍方高層其實對這種通過戰場繳獲來提升將士們個人收入的做法,是采取鼓勵態度的(合法經過軍方任何的戰利品收入),哪怕是非法戰利品收入往往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你別搞的太過分。 畢竟邊疆和海外駐防很辛苦的,也有不小的危險性……辛苦不說,駐防打仗都辛苦,而危險的話,雖然在正面戰場上楚軍的傷亡很小,然而零星小規模戰斗里傷亡卻是還有一些,看似都是死傷個位數,但是架不住頻繁發生啊。 而且在海外地區對楚軍將士們還有一個重大威脅,那就是非戰斗傷亡,也就是因為海外地區的惡劣自然以及衛生條件導致的疾病。 饒是大楚帝國的醫學水平已經提升了很多,但是對很多疾病依舊沒太好的治療手段。 非戰斗減員,一直都是大楚帝國海外部隊的重大威脅,比單純的土著威脅更大。 如此辛苦而危險的活,自然需要給足報酬的。 而楚軍里的待遇雖然很不錯,但也沒到離譜的程度,普通士兵們的待遇主要是體現在伙食待遇上,在這年頭吃飽喝足穿暖也是挺花錢的,而軍隊給普通士兵們全包了! 此外還有退役后分配工作的待遇,一般都是分配到比較好的官辦企業或行政機構的編外人員。 同時在軍隊里還能免費上學,四年服役下來,學習能力好的話都能拿個初中文憑了。 這些是很多普通士兵們參軍的重要訴求! 至于服役時期的現金收入,其實不是士兵們的主要訴求…… 因為楚軍里普通士兵的現金收入只有補貼的,目前的補貼標準是步兵三等兵只有一塊五,二等兵是兩塊,一等兵是兩塊五,騎兵和炮兵等技術兵種高一些。 當然了,士兵的吃喝穿軍隊都全包了,這錢可以一分錢都不花都存起來。 不像是普通工人,看似月收入有三四楚元,但是吃喝穿都得自己花錢,最后一個月下來還沒存不下來一兩塊呢。 綜合來看,普通士兵的收入,比普通工人其實要高……不過也高的有限。 在當代的楚國社會里,不會有人為了區區幾塊錢月薪,就去打仗玩命的……不值當! 而職業士官方面,收入更高一些,不過其低級士官的待遇,依舊體現在非現金收入上,如退役后的工作安排,學歷提升,專業技能培訓等。 士官的薪資以及津貼收入能夠達到四五楚元到十多楚元之間,具體看兵種以及軍銜,士官也分下士、中士、上士、軍士長、高級軍士長一共五級呢。 上士以下都不高,四五楚元到七八楚元之間。 但是軍士長和高級軍士長就比較高了,他們已經是屬于資深職業軍人,大多也結婚生子,養家壓力大,既指望退役后安排好工作,也指望服役時期的收入養家糊口。 所以他們的收入更高一些,軍士長的月薪能夠達到十楚元左右,高級軍士長的月收入能夠達到十二楚元,而騎兵和炮兵還要更高一些,這個收入已經是高級技術人員的收入了,年薪一百大幾楚元,在國內本土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正兒八經的中產家庭。 不過軍士長、高級軍士長很少,大部分還是普通士官,下士,中士這些,這些人的收入在四楚元到八楚元之間,和普通技術人員、低級科員、文職工作人員差不多。 上述說的還是和平時期的收入,如果是調往戰區作戰,還會有作戰補貼,收入還會再往漲不少。 軍官的收入就更高了,哪怕是軍校生,也就是準尉軍銜,其月薪資起步就是十二楚元! 正式服役后的少尉,薪資十五楚元起步,加上各種補貼,綜合月薪能夠達到二十楚元左右。 而到了少校這一級別,綜合月收入基本能夠達到一百楚元這個級別。 準將就更高了,到了將官這一級別后,除了薪資以及補貼外,每年都會獲得一份以皇室名義發放的皇家賞賜,說白了在正常收入之外,羅志學私人再給他們補貼一部分收入。 一個準將,其正常薪資以及各種津貼、皇家賞賜加起來,年收入至少三千楚元以上,在大楚帝國里屬于絕對的超高收入群體。 所以在大楚帝國里從軍,其實還是挺賺錢的……嗯,賺錢到讓軍方高層很心痛,然后幾十年來軍隊規模一直沒擴編,反而縮編了幾次,也一直嚴格控制軍官以及士官的數量。 在大楚帝國里,士兵們完成四年服役后,不是你想要留隊就能留的,得和其他人一起競爭,軍隊只要優勝者留隊……此外基本一個蘿卜一個坑,得有位置了才能留隊,比如一個常規乙等,丙等步兵排里,固定配屬士官軍銜的位置就只有四個,分別是排務長,三個班長,只有精銳部隊,也就是甲等部隊里才會在副班長這個位置上也配屬士官。 想要當軍官就更難了……軍校每年才招生那么幾百個人,而且軍官一旦卡在某個軍銜多年升不上去就會面臨退役的問題,不是你想要一輩子從軍就能一輩子從軍的…… 控制軍人數量,就是為了控制軍費支出。 又搞什么種菜養豬自給自足,降低伙食供應費用。 然后搞出來了一大堆低廉成本的仆從軍承擔作戰任務。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楚軍的養軍費用很高昂……但是高,這是相對于軍費總額而言,而具體到個人收入,尤其是對在海外駐防作戰的普通士兵們而言,其實沒那么高。 說白了士兵們就是拿著比普通工人稍多一點的收入去海外和土著玩命…… 這要是不給點其他好處,部署到海外的將士們,尤其是基層的士兵和士官們多少會有些意見的 老子在海外玩命呢,和打螺絲差不多一個價,那我還不如直接進工廠打螺絲呢。 而戰利品,就是軍方高層給予海外駐防將士們,尤其是基層士兵們的額外好處了! 同時大規模抄沒,繳獲戰利品的過程里,軍方又能和內閣分成,獲得額外的大筆軍費。 這也是為什么楚軍在海外作戰,上到將官,下到三等兵,都喜歡到處抄家的緣故……軍方高層要額外軍費,將士們要賺錢養家,那都是錢??! 而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不去搶,誰會乖乖給你??? 第933章 現實版劇情大片 冬天的英倫地區,不僅僅冷,而且還陰雨天氣比較多,而且還經常刮風……怎么說呢,一天到晚都是陰沉沉的寒風刺骨。 哪怕是溫度實際上并不是很低,南部等地區冬天里還能有零度以上的溫度,但是陰雨刮風之下,體感就會顯得更冷。 而中北部則是下雪天氣也多。 這種天氣說實話讓登陸作戰的楚軍一萬多士兵不太習慣! 要是單純的冬季作戰,哪怕是在雪天里作戰其實對于專的接受過冬季訓練作戰,同時后勤保障很充分的部分主力部隊而言,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之前在法國打仗的時候,就是在冬天打的,不少地方都下雪了,但是依舊沒能影響楚軍正規軍的行動,倒是仆從軍那邊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一些,不過因為戰事烈度整體偏低,因此實際影響也不大。 但是這一次三十六師以及印度第三師登陸英國作戰的時候,盡管也有充分的準備,之前的第三十六師也有過在本土東北地區部署的經歷,對低緯度地區的冬季作戰是有充分經驗的。 但是到了英國后依舊顯得不太習慣……這破地方的冬天下雨太頻繁了,而且還動不動就起風。 冬天里刮風下雨……這就導致了三十六師的將士們有點受不住了,哪怕是身上穿的棉襖再厚實,也有雨衣等防雨裝備,但是怎么說呢……空氣那么潮濕陰冷,厚實的棉襖哪怕沒有淋雨,但是也感覺潮潮的。 前期在英國南部地區行動作戰的時候,因為當地的溫度還稍微高一些,所以情況還算好。 但是等楚軍向北挺進,進入了英國中部靠南地區的時候,隨著當地的溫度持續下降,偏偏還陰冷無比的時候,三十六師的將士們不得不大幅度減少作戰行動。 潮濕陰冷的天氣里,實在不適合進行行軍作戰,要不然的話很容易讓將士們感冒病倒。 這年頭的感冒可不是那么好治療的,哪怕大楚帝國的醫療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各國土著,放在原時空里也能夠達到十九世紀末期的水準了,也有不少的現代藥物被研發了出來,但是對感冒這種看似很尋常的小病實際上依舊沒什么太好的辦法。 大多采取的還是緩和癥狀的方式進行保守治療,靠著病人自己的體抗力扛過去……比如發燒了就退燒,咳嗽了就用止咳平喘的藥物,拉肚子就止瀉補水,但是對于真正引起疾病的細菌或病毒,基本束手無策。 因為大楚帝國的醫療研發機構,目前依舊沒能夠把抗生素給搞出來,更別說抗病毒藥物了…… 盡管皇家理工學院醫學系里,已經在實驗中證明了部分微生物可以抑制某些細菌的生長,但是這些實驗室里的科研發現實際上很難直接應用到治療當中。 因為一種藥物要用于治療疾病,你得知道為什么治療,是什么成分或微生物起到了作用,然后還有更加重要的兩點那就是:量產以及副作用。 畢竟藥物是給人用的,在殺病菌的同時總不能把人也給殺死了啊……或者引起嚴重的副作用啊,所以有時候哪怕發現了某種東西可以殺死細菌,但是人們也不能直接當藥吃。 比如大楚帝國的科學家們,二十幾年前就在實驗室里發現,一定比例的酒精是可以殺死部分的細菌病毒的,這個發現也讓他們搞清楚了為什么酒精用于消毒的時候可以有效的降低外部感染。 但是……酒精這玩意只能外用啊,你不能直接喝高純度的酒精用來滅殺體內的細菌和病毒……非但不能滅殺細菌和病毒,喝多了這種高純度酒精分分鐘肝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而酒也是酒精飲料,所以日常不要喝那么多酒,尤其是高度數的酒,不然日積月累的情況下肝是會出毛病的,什么肝硬化之類的分分鐘就來了。 酒精外用可以殺菌滅毒,但是卻不能直接喝用來殺死體內的細菌和病毒。 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并不是所有的藥物都可以用來直接治病的。 或者用更簡單粗暴的例子,一百度的沸騰開水,能滅殺絕大部分細菌和病毒……但是人能喝一百度的開水?找死呢! 還不如直接扔進焚化爐里呢,焚化爐里的高溫之下,幾乎所有的細菌病毒都能給你燒成灰! 很多看似能夠滅殺細菌和病毒的方式,它卻不適于人體,更別說直接作為藥物使用了。 而什么成分能夠有效的治???能滅殺細菌或病毒,或解決病人的其他疾病……這些都是需要科研人員不斷的摸索研究,一遍又一遍的反復研究,最終找出來一種適合的成分作為藥物使用。 找到了還不算,然后還要考慮如何獲得這種藥物,最后還要考慮大規模量產。 而這些東西,都是沒辦法走捷徑的,需要眾多科研人員持續的研究,不斷的尋找路子進步。 其中的典型就是大楚帝國醫療體系里的重要里程碑藥物阿司匹林,這玩意從科研人員最早在柳樹皮上提取到水楊酸,并確認水楊酸具備了止痛退燒效果之后,科研人員對水楊酸的研究真正持續了二十幾年……經過無數次的試錯,最后才確定了水楊酸和乙酸酐合成后,可以獲得一種乙?;乃畻钏?,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可以讓人們服用,獲得止痛退燒的藥物。 但是這個時候,實際上這種藥物依舊沒有真正的推向市場,很多年里都只停留在小批量生產,高價供應給權貴富商的階段里。 因為早期的制備方法非常復雜,產量也低,屬于典型的實驗室生產,價格極為昂貴。 一直等到皇家理工學院醫學系里的研究人員,在嘗試了無數種組合,解決了諸多生產工藝后,最終才搞定了新的量產化合成方法。 如此,這種藥物才算是真正有了大規模生產,并向普羅大眾供應的可能性。 承順三十七年,大楚帝國最大的藥物研發以及生產企業,金陵藥物公司獲得了這種藥物的專利授權開始批量生產這種劃時代的退燒止痛藥物,而皇家理工學院方面也從中獲得了高昂的一次性專利授權金之外,還能持續不斷的獲得專利授權金,獲得了充足的經費保障用來后續的各種醫學研究。 阿司匹林的研發生產,前后延續二十幾年,花費了皇家理工學院眾多研究人員大量的精力。 由此可見一種藥物想要真正搞出來并不容易。 這都還不算各種臨床試驗了……實際上直到目前為止,阿司匹林在大楚帝國范圍內依舊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只不過因為效果太好,而且前面的幾期臨床試驗沒有發現什么明顯,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因此雖然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不過已經處獲得了特批上市,限定情況下可以開處方使用的階段。 畢竟這玩意實在太好用,而且在很多時候對于當代的楚國人而言是屬于救命藥…… 當病人發燒到四十度甚至十一二度的時候,別說沒什么明顯太大副作用的阿司匹林了,就算是嚴重刺激腸胃,吃都很難吃下去的水楊酸;或者干脆是柳樹皮煮水都會直接服用。 畢竟救命要緊! 登陸英國的作戰部隊,自然也配發了阿司匹林這種新藥……但是即便如此,將士們還是不敢輕易感冒。 感冒了可不是說退燒了就行……這萬一運氣要是不咋地,病菌侵襲下呼吸道甚至肺部,那么就會變成肺部感染了……一旦肺部感染,身體抵抗力差一些的人恐怕都會扛不住。 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非戰斗傷亡,登陸英國的遠征軍在登陸一個月后,就正式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三十六師的幾千人主力部隊,以各自步兵營為核心分別駐防在倫敦、伯明翰等南部地區的幾個比較大,戰略地位也比較重要的城市里。 他們短時間內不會主動對外大規模出擊了,準備先熬過這個陰冷潮濕的冬天再說。 當然了,幾千名正規軍雖然停止大規模行動了,然而楚軍的軍事行動步兵沒有完全停下來,只不過是交給了仆從軍去執行而已。 印度第三師又從西班牙調來了一個步兵團,讓印度第三師在英國的總兵力達到了七千多人,這七千多人的印度軍團士兵們,將會實際承擔起來眾多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