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節
安西同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炮兵的兄弟了!” 炮組的人并沒有拖拉,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進行炮擊。 隨著七十毫米步兵炮采用平射的方式炮擊,前方的小教堂頓時騰起了一團煙火,煙塵還沒有落下呢,身側的七十毫米步兵炮又一次射擊了。 這種中小口徑的后裝線膛炮,炮擊速度可比海軍那邊的大口徑艦炮快多了,每分鐘可以達到三四發。 射速快主要是因為口徑小,彈藥輕,同時采取的后裝,裝填比較方便。 不過更重要的是因為這玩意屬于短身管火炮,同時炮彈的發射藥比較少,膛壓相對較低,這也導致了后坐力并不大……雖然這玩意還是剛性連接的架退炮,但因為后坐力比較小,重量輕,復位比較方便,瞄準也方便。 有時候如果地形適合,楚軍的步兵炮炮兵們干脆會直接在炮架后頭放上大塊的石頭抵住,用來強行抵消后坐力,這樣連復位都不用……射速還能更快一些。 對于中小口徑的后裝線膛炮而言,影響射速的最大因素已經不是裝填了,而是復位! 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那邊,五十五毫米艦炮射速非??斓木壒?,因為這玩意的后坐力相對較小,所以干脆把火炮直接裝在船體上,直接用船體硬抗后坐力,根本就不用復位……不用復位的后裝線膛炮,再加上整裝彈藥,熟練炮組一分鐘打個十發左右輕輕松松。 因為這一點,海軍那邊甚至還想要搞口徑更小一些,射速更快一些的所謂速射炮呢。 不過這個速射炮,和管退炮不是一個概念! 七十毫米步兵炮的射速也是挺快的,一發接著一個發炮彈打出去,很快前方的教堂就被一陣煙塵所彌漫。 幾分鐘后,承受了十多發炮彈的持續轟擊后,前頭石頭建造,看似很堅固的教堂也終于扛不住直接坍塌了下來。 滾滾煙塵之中,還有零星的人員跑出來。 此時安西同則是帶著手底下的步兵們舉起十八年型步槍進行射擊。 安西同中尉的槍法還不錯,第一槍雖然沒打中,但是第二槍就打中了一個狼狽而逃的西班牙人士兵。 子彈從大約一百米外的地方以四百三十米每秒的槍口初速出膛,以rou眼幾乎不可見的微微曲線跨過一百米的距離,最后命中了敵人的背部。 鉛制彈頭從敵人背部進入,然后變形、翻滾,在敵人的體內制造了一個巨大的傷口! 一百米的距離,對于以往的滑膛槍而言想要準確的命中,而且還是運動目標這幾乎不太可能……甚至放寬到五六十米都夠嗆。 這也是滑膛槍作戰里,幾乎不存在單兵射擊的情況,因為根本打不中……使用滑膛槍的軍隊作戰,都是采用多人同時射擊,以攻擊集團目標為主。 這也是線列戰術最終出現,并成為遂發乃至火帽滑膛槍時代核心戰術的緣故,不為別的,就因為這種戰術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燧發/火帽擊發滑膛槍的火力。 但是到了后裝線膛步槍時代里,線膛所帶來的射擊精度提高,完全可以讓一個熟練射手在一兩百米甚至兩三百米的距離上準確的命中敵人。 如果是對集團目標的話,那么這個射擊距離還可以提升到五六百米甚至一千米以上,這也是很多早期線膛步槍里的標尺,動不動就上千米甚至一千五百米以上的緣故。 這么遠距離的標尺并不是讓你用來精確打擊的,而是用來攻擊集團目標的。 安西同帶領的數十名楚軍士兵,在武器裝備上,在火力打擊上,幾乎完爆了對面的西班牙人,以至于教堂里的數十名西班牙士兵連有效抵抗都沒有抵抗,先是被炮擊干掉一部分,剩下的在逃跑的時候又被挨個點名擊斃。 前后不過十分鐘,這股西班牙人士兵就宣告了全軍覆滅,大部分當場陣亡,小部分受傷被俘,這后續能不能活下去還得看他們自己的命夠不夠硬,能不能挺過去。 于此同時,入城楚軍也是持續清理當中,用了大半天后總算是把整個丹吉爾城給清理了一邊。 此時的丹吉爾城已經變成了徹底的廢墟……之前的海軍炮擊是在太猛,再加上后續陸軍入城作戰,為了降低自身傷亡,也是見樓就用炮拆,以至于打完之后又丹吉爾城里連一座完好建筑都沒剩下。 至于城內西班牙人駐軍以及城內其他土著的傷亡……說實話不清楚,反正楚軍也懶得統計。 反正從戰俘口中得知,城內本來有一千多名的西班牙人駐軍,同時城內還有幾千人的平民。 而打完城,再把城內剩下的所有活人,包括那些戰俘、混入平民里的逃兵、普通平民們一股腦押送出城的時候,楚軍進行清點的時候,就只剩下兩千多人了。 這還算是好的! 有時候楚軍攻擊一些沿海殖民地城市,如果對方的城池規模不大,同時又頑抗不出的話,往往會導致慘重傷亡,甚至全城死光了都是很平常的事。 大楚帝國海軍的艦炮還是很兇猛的! 當然,這不能單方面怪楚軍的火炮太猛烈,也要怪當代歐洲人的城市太小…… 你要是放在大楚帝國松江城那種地方……說真的,哪怕不抵抗,單純放開手腳任憑你海軍炸,海軍也炸不完…… 甚至甚至大部分城區你都炸不到……人家都可以在辦公樓里喝著咖啡叫嚷著:有本事你來炸我??! 因為艦炮射程不夠。 松江城的城區太大,動不動幾十公里的城區,在這種面積巨大的城市面前,海軍還在建的新一代金陵級戰列艦的兩百五十毫米的主炮射程都不夠用! 打都打不到,還說個屁。 就算能打到,以當代的大楚帝國海軍的艦炮火力密度以及威力,對付松江城這種遍布水泥鋼筋建筑,還有密集地下排水管網絡,甚至還在修建地鐵的城市其實也夠嗆。 造成巨大損失是必然的,但是想要靠炮擊殺光城內所有人,這是不可能的事! 可惜,松江城是大楚帝國的松江城,和歐洲人沒啥關系! 而當代歐洲人的城市,尤其是一些非首都類的城池,普遍規模不大,大楚帝國海軍炮擊起來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丹吉爾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打完之后,城市徹底被摧毀,死傷了幾千人。 甚至讓登陸后的楚軍入城后,想要找個適合的建筑充當營地都不行,最后沒辦法只能出城到城外修建野戰營地。 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為此,陸軍第二營那邊的幾個陸軍軍官們,又是對著海軍一陣破口大罵! 第876章 露易茲 露易茲,腳步輕快的跟著兩個楚軍軍官走在丹吉爾的港口上。 此時他們的身后的是一艘在他看來屬于龐然大物的巨無霸貨船。 而且還是一艘可以無風自動的蒸汽船只。 聽著前方一群丹吉爾的戰俘們的各種驚恐,露易茲卻是不經意間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一群鄉巴佬,連蒸汽船只都沒見過。 和身邊的這幾個鄉巴佬不一樣,露易茲是一個讀過書,而且走南闖北的人。 說起來,露易茲的出身其實還算不錯,出身于葡萄牙人的一個沒落小貴族家庭,因為家道早已經中落,連身為繼承人的他哥哥都只能年少的時候去那些貴族家庭里是侍從。 作為次子的他就更不用了……家庭出身帶給他的最大好處,應該就是讓他小時候讀了幾年書。 后來因為認得字,加上還有雖然不靠譜,但是依舊存在的貴族次子的名頭,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自己想要發財……所以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加入了荷蘭東印度公司。 當然并不是當普通的水手,而是擔任會計,順帶兼職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醫生,翻譯啊什么的。 在東印度公司干了幾年后,他一度跳槽,跑到了墨西哥西班牙人手底下混,并在這個過程里學會了漢語。 只是在墨西哥他也沒能混出頭來,數年前返回了葡萄牙。 當時恰好大楚帝國占據南非,并在南非開普敦建立了面向歐洲的貿易港口,這也導致了歐洲地區迅速涌現了一大批各種官方的壟斷性貿易公司。 葡萄牙也是在這個時候建立了葡萄牙南非公司,專門跑本土到南非的這一條航線……因為這種貿易都是壟斷性質的,所以都挺賺錢錢的。 嗯,這也是大楚帝國方面推動歐洲自由貿易計劃的原因之一。 各國土著都玩壟斷,楚國的商品銷量上不去…而且相當多的利潤都被歐洲土著國家給賺走了。 楚國人自然不樂意。 所以干脆就把批發市場從南非搬到歐洲去,并且另外建立銷售渠道,深入零售終端…… 然后這才有了前幾個月的楚國遠征艦隊橫掃西非……于是乎,葡萄牙南非公司又破產了。 露易茲不僅僅失去了工作,還失去了自由……他在加納地區和其他葡萄牙南非公司的不少人一起,莫名其妙的就成為了俘虜。 但是,露易茲因為懂得中文,因此哪怕是成為了俘虜也很快擺脫了勞工生涯,再加上走南闖北多年鍛煉出來的不要臉以及見風使舵的本事,他愣是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身份上的多重轉變。 從葡萄牙南非公司的員工,再到遠征艦隊的戰俘勞工,然后是監工……最后更是登上了楚國人的船只,成為了歐洲遠征艦隊里的一名翻譯。 說實話,能夠短時間里完整這種身份轉變,這并不容易,要知道懂得中文的歐洲人其實不少,畢竟大楚帝國崛起之后,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廣泛活躍在全球,如此一來大楚帝國給全球范圍內帶去的影響是巨大而且是持續的。 這種過程里,歐洲人,尤其是有海外貿易需求的幾個歐洲國家自然會培養專門的中文翻譯人員,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這幾家里,并不缺乏通曉中文的人。 楚國人一路橫掃西非,抓獲的諸多歐洲人里,也不缺乏通宵中文的人,之所以把露易茲帶上船當翻譯。 露易茲之所以被楚國人看上,一方面是因為他走南闖北通曉多種語言,還有一方面是他自己積極主動不要臉,另外一方面還是他在墨西哥那邊混過好幾年,經常和北美地區的楚國人打交道,比較了解楚國人的一些規矩。 正是憑著這些,他成為了大楚帝國歐洲遠征艦隊里翻譯團隊里的一員,而且還得到了一身楚國人發放下來的新衣服。 新衣服倒是算不上太好,只是普通的職業裝而已,但是你還別說,穿上了這身楚國人給的衣服,再剃個大光頭,手上再拿著一把某個楚國軍官隨手賞下來的折扇,滿滿的漢jian……不,歐jian味。 至少露易茲自己就非常滿意自己的這一身打扮,走在一群西班牙人戰俘之中不自覺的挺起了胸膛。 不過這走著走著,看到前頭的的兩個楚國軍官停下,周邊的士兵們也停下后,露易茲當即連忙停下。 此時,他身邊的一個年輕人模樣的楚國軍官開口道:“翻譯,告訴他們,他們現在滾蛋走人,我們在港口給他們留了幾條小舢板。其中的青壯,如果愿意留下來做工干活也可以!” “現在讓他們愿意留下來做工的人站出來?!?/br> 等前頭的軍官們說完了后,露易茲當即上前,中氣十足的先用葡萄牙語喊了一遍,又用西班牙語重復了一遍。 丹吉爾之前被葡萄牙掌控一兩百年,這城內的居民相當多其實都是葡萄牙人。 前些年西班牙人打過來占領了這地方,又來了一些西班牙人。 總體來說,楚軍到來之前,這地方以葡萄牙人和西班牙居民居多,這些幸存的平民被押送出城后,楚軍也沒有太過為難他們。 就和之前說的一樣:可以直接走人,青壯也可以留下做工。 當然了,潛臺詞是這丹吉爾城肯定是和他們沒啥關系了。 實際上就算有關系也沒用,如今的丹吉爾城市真正的一片廢墟,根本就找不到幾棟完好的房子,基本不剩下啥了! 現在楚軍自個上岸了都得搭建帳篷呢。 至于這些幸存的平民,你讓他們回城里其實也沒啥用。 更何況按照遠征軍的計劃,他們攻占丹吉爾這座城市后,是準備把這座城市作為大型軍事基地以及貿易港口使用的,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對丹吉爾進行大規模的建設。 如今楚軍正在裝卸人員以及物資,而相當多的建筑原材料將會就地取材,也就是從丹吉爾城廢墟里獲得。 今后的丹吉爾還會存在,但現在的丹吉爾城卻不會繼續存在。 露易茲充當著楚國軍官的翻譯,對丹吉爾幸存的平民們進行了簡單的安排,不過到了后來領隊的一個楚國上尉軍官自己也懶得跑了。 干脆就讓士兵們帶著露易茲自己過去遣散那些平民或者招募平民做工。 這兩天忙下來,總算是把丹吉爾城里的幸存平民的事務給處理妥當了,其中絕大部分都選擇了離開,只有一小部分人才選擇留下來做工。 對此楚國人也不在乎,反正那些平民基本都是老弱婦孺……真正的青壯其實沒多少。干活的主力是那些戰俘,戰俘畢竟基本都是青壯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