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節
他嚴格上來說,去年才開始從事這個行業,但是現在半年還不到,基礎月薪已經達到三十多楚元,算上加班費以及各種補貼之類的收入,他的綜合月收入已經達到五十塊了。 這個收入,是他來松江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 等到四月份拿到上一個月足足五十三塊的薪水后,孫旭整個人都興奮無比…… 當天就給家里寫信說,主要是囑咐父母,尤其是讓母親調養身體的時候不要舍不得花錢,到現在你兒子能賺錢,賺很多錢。 同時又給弟弟寫了信,讓他安心學習,學費以及后續的生活費什么的完全不用擔心,并且告訴他弟弟,如果能夠考上四年制本科的半獎學金,那么也不用擔心學費,你大哥我供得起! 四年制本科的半額獎學金的話,大概學費一年大概兩百多楚元,食宿費用節省一些的話二三十楚元其實也夠了,這種程度的開支,以孫旭目前的收入而言支撐得起。 但是他弟弟卻是回信說,近期帝國出臺了全新的學費貸款政策,說是讓孫旭不用擔心他的學費問題……因為他已經準備去申請學費貸款了! 學費貸款,這是財務銀行以及其他幾家官辦銀行,推出來專門針對窮困優良學生的政策,只要你能夠考上官辦四年制或三年制大學的半獎學金名額,同時家庭困難無法支撐剩余學費的話,那么剩余的一半學費就能夠申請低息學費貸款,等畢業了再慢慢還。 收到弟弟的回信后……孫旭一時間感覺很奇怪! 他之所以從老家跑到松江來工作,最近幾個月也是刻苦學習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有一個他自己認為需要承擔的責任,那就是給弟弟賺學費,給母親賺治病的錢……這種責任促使他在他鄉異地里埋頭苦干。 但是現在弟弟說……帝國剛出臺了新政策,以后不用你準備學費了,我準備申請學費貸款去了…… 這有一種自己玩命干,最后變成了無用功的感覺! 但是吧,你要說不高興……那也是扯淡,這要是弟弟能夠申請到學費貸款,那么就是極好的大好事。 能夠確保弟弟順利完成學業…… 如果只是靠孫旭的話,說實話天知道孫旭現在的高薪資能夠拿多久,一年兩年? 而四年制本科可是四年呢! 這要是中途孫旭失業了,交不起學費了,他弟弟豈不是要輟學? 所以,哪怕是現在孫旭收入高了,但是他依舊非常贊同弟弟去申請學費貸款。 這是一種保障! 反正學費貸款的利息非常低,屬于帝國對普通、貧困家庭出身的高端人才的福利待遇…… 嗯,只局限于能夠考上半額獎學金的高端人才,連半額獎學金都考不上,只能全自費的就別指望了……帝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幾乎所有福利待遇,全都是傾向于普通家庭乃至貧困家庭里的高端人才。 這都不是教育的事,而是政治的事。 對于帝國而言,這點高端教育的福利政策,其實花不了幾個錢,比如學費貸款,本金是銀行的,還款是學生畢業后自己還。 官府頂多也就是補貼一部分利息成本,這能有幾個錢??! 但是通過這種低成本卻可以挖掘并籠絡眾多普通家庭出身的高端人才,讓他們成才后融入到帝國統治階層當中去。 這個過程還能保證下層高端人才的上升通道。 這一點很重要。 而這些政治上的事情孫旭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他知道學費貸款是好事,同時心頭上也大大地放下了一塊巨石。 這弟弟的學費不用自己負擔了,至于食宿費用這些只是小頭,他父親都能承擔,自己頂多再稍微幫襯一些就可以。 再者他母親的身體其實也治療的差不多了,每個月撐死了也就兩三塊錢的調養費用…… 些許給弟弟的食宿費用補貼,再加上母親的調養費用,一個月撐死了四五塊……這只相當于他目前薪水的十分之一。 然后,這剩下的錢怎么辦? 現在一個月五十多塊的綜合收入,孫旭自己日常開支吃喝也不怎么花錢,除開自己的日常開支和家里的開支,他每個月至少能省下四十塊呢。 一時間,孫旭都迷茫了! 作為一個普通人家出身,也沒見過啥大世面,也沒有過什么大額開支的人,孫旭的世界觀里一直都還是非常樸素的……說實話,他不知道怎么花這么多錢,更不知道該往哪里花。 這迷茫了好幾天后,他忍不住選擇和孟小姐說了這事。 當孟小姐聽到他的這些迷茫后,在第二天就趁著兩個人休假的時候,直接拉著孫旭去了西城郊區。 干啥? 買房去??! 第860章 松江城,這是一個和傳統封建王朝時代的大城市,也和當代的諸多中小城市完全不一樣的城市。 在傳統的封建王朝里,哪怕是昔日也有數十萬人口的幽州城或金陵城,權貴們往往都是集中居住在城內核心區域。 而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里,很多中小城市里上流社會也都集中在城區的核心區域里。 但是在大楚帝國的大城市里,這一情況卻是反了過來。 昔日很受上流社會歡迎的城內核心區域,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卻是逐漸被上流社會所拋棄。 上流社會們逐漸往郊區遷移,并從昔日零星的一些郊區豪華莊園逐步發展為一些郊區里的高端上流的社區。 這些高端的郊區社區,往往風景更好,基礎設施,比如教育,交通等往往也非常完善,治安也比城區要更好。 當上流社會們逐漸向郊區遷移后,一些高收入群體,如王科長這些人也開始從城區往郊區遷移,他們是買不起莊園一樣的郊區豪宅,但是郊區一些普通社區里的獨棟小院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等到如今,哪怕收入更少一些,月收入在二三十楚元左右的中等收入群體也陸續選擇在郊區社區安家落戶,一些房地產開發公司專門為這些中端客戶,開發了一些中端的郊區社區,雖然大多也是獨棟的院落,不過面積更小,彼此間隔也更少。 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是和松江城這個超級城市發展速度極快,人口增速極快,最終導致整個城市的市區變的擁擠,環境以及空氣變的極其惡劣是分不開的。 當然,這也少不了發達的公共交通支撐! 沒有大量連接城區和郊區,路況良好的馬路,這有錢人住在郊區里,哪怕有著私人馬車,他也沒辦法方便的往來城區和郊區之間啊。 而一些尋常中高收入群體在沒有私人馬車的情況下,也需要大量往來于郊區和城區的公共馬車來完成日常的通勤。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必須值得一提,那就是很多把家安在郊區的上流社會的群體,他們除了在郊區有宅院外,往往在市區里也會擁有一棟很不錯的豪華公寓。 這是因為哪怕有馬車通勤,但是馬車速度有限,這些上流社會的人也不太可能頻繁的往返家中和城區,因此大部分都會在城內適合的地方里購置一棟物業作為在城區內的臨時落腳處。 這也是松江城里明明大量上流社會的人以及中高收入群體陸續外遷了,然而被他們所嫌棄的城區內的房價依舊堅挺的緣故……對于有錢人來說,雖然家人不住在城區,但是不能沒有城區的房子…… 松江城的城市發展是特殊的,但并不是唯一的……實際上其他的幾座工業超級大城市也擁有類似的情況。 如北方的天津、南方的廣州,還有陪都漢天,這些大城市里,其城區人口也是非常多的,基本都達到了一百多萬。 他們也面臨著和松江差不多的交通擁擠、自然環境惡劣等問題。 乃至一些大幾十萬人口,但是以工業為主的一些中大城市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這些人口數十萬的大城市里,金陵城算得上是唯一的例外……金陵城也擁有三十多萬的城區人口,嗯,這個數值只局限于金陵城城區人口,并不是說整個應天府的人口,應天府人口實際上也有差不多四百多萬…… 一個府的總人口,和當地府城的城區人口,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當你說起應天府的話,這是一個政治、文化、金融、工業、教育、軍事多位一體的綜合性超級轄區……帝國直轄的京師嘛,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應天府很大的……整個轄區包括了前明時期的應天府、滁州、太平府、和州四地,其轄區面積雖然比江南省少一些,但也沒少太多。 這說是一個府,但其實是一個小號的省……而且經濟上比帝國里絕大部分省都要強得多。 但是作為應天府的核心金陵城,它的工業產值卻是非常低的,人口也少,城區人口不過四十多萬而已。 這是因為應天府的工業中心并不是在金陵城,而是在西邊的當涂,北邊的滁州……就連南邊的溧水其工業產值也超過了金陵城區。 在承順三十六年的今天,金陵城是一座非常純粹的政治、金融、文化、教育、軍事中心城市,其人口組成主要是帝國權貴、官僚以及他們的家屬、各高校學子,近衛軍軍人,金融行業以及文化行業的從業人員,其他各類第三產業的人員,比如各種商業,服務行業等等。 唯獨沒啥工廠和工人……因為城內除了極少數的特殊工廠,如金陵兵工廠外,根本就沒什么工廠。 你在金陵城,是看不見其他數十萬人口的那些工業城市一樣的密密麻麻高聳入云的煙囪以及煙柱的。 同時金陵城作為帝國首都,用于城市基建方面的資金自然是不缺的……盡管它本身沒有什么工業,但是并不意味著它的地方財政收入少,畢竟它還是帝國的金融中心呢,這金融也得交稅不是! 同時作為帝國首都,就算地方財政收入不咋地,還能從其他地方弄錢啊,中央財政每年都會給金陵城大量的財政專項補貼,用于當地修建各類基礎設施。 所以,金陵城內的基礎設施水平相當高,甚至超越了松江城……道路寬闊平整,瀝青路和水泥路已經遍布了城內的各處主要道路。 同時還投入了巨資修建了完善的地下排水渠系統! 最重要的是……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對城市衛生進行維護! 而且對煤炭的使用也進行了比較嚴格的限制。 那個啥……你總不能讓住在城區最核心的羅志學聞見馬尿味和煤焦味不是。 金陵城是一座相當特殊的城市…… 但是大楚帝國也只有一座金陵城……因為皇帝只有一個,政治中心也只有一個,只有這地方才不需要遵循基本的經濟發展規則……因為人家金陵城就不需要發展經濟! 而其他地方的話,基本上都是遵循了基本經濟發展規則,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交通、環境等問題。 最終這些問題又導向了民生各方面,其中體現最為明顯的當屬房價了。 松江城這種大城市里,城區里的諸多住宅區,基本都是三四層樓高的一些臨街連排住宅樓,而這些住宅樓的價格雖然相對于外地城市的房價而言也很高,但是實際上,這些地方住著的人,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外來打工人。 很多看起來相當氣派的大樓……里頭往往是單身公寓或者小戶型公寓,住著的都是一些中低收入者。 反倒是靠近城區的一些近郊區社區,這些地方里的社區房屋,價格要更高……同時生活成本其實也更高。 至于遠郊區的話……算是兩個極端,一方面遠郊區遠離城市,往往會有大量當地農民,還有不少農田,蔬果菜園這些;但同時也會有專門開發出來,專門供應上流社會生活居住的高端豪華社區,這些高端社區基礎設施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 而不管是遠郊區還是近郊區,這些地方里的房價遠超過市區的普通住宅的房屋。 而近郊區的社區,就是孫旭的目標……嗯,或者說是孟小姐帶他去看的目標。 一大早兩個人就出門了,這一次出門兩個人并沒有乘坐公共馬車,也沒有乘坐出租馬車,而是從附近的租車行里租用了一輛雙馬四輪馬車,并雇傭了一個車夫。 今天的行程因為需要前往郊區各社區去看房,耗費時間長,路途也遠,而且還有女士同行,不太適合乘坐公共馬車。 至于出租馬車倒是可以,但是這種按時間和里程雙重計費的出租馬車,陪著走一天貴啊……還不如直接租個車,再雇傭一個車夫呢。 馬車里,孫旭和孟小姐挨著坐在一起,兩個人在過年那段時間一起去可能了煙花后,關系急速升溫……雖然礙于傳統禮數這些兩個人并沒有做太出格的事,但是日常時候普通的肌膚接觸已經不算什么,偶爾時候還能做一些更私密的事情…… 畢竟這是兩個在大城市孤身奮斗的單身狗,在松江城里也沒什么親友,在周邊都是陌生人的環境下,年輕男女之間的接觸往往要更大膽,更直接。 這也是兩個人在過去幾個月里,關系急速升溫的重要原因。 這要是換了個小地方,那么就不太可能了。 這也是大楚帝國當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那就是大城市里的年輕人要比小城市,鄉村地區里的更開放一些……理由很簡單:沒親友管著,更沒人說閑話。 雖然兩人挨著坐,看似似乎很曖昧,但實際上孫旭和孟小姐對此都已經習以為?!@嘴巴都啃過好多回了,該摸的不該摸的也都摸過了,只坐的靠近一些根本就不會讓兩人有什么異樣的感覺。 現在的孫旭還有孟小姐,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外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