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節
畢竟大楚帝國的控制區可大了去,本土疆域在西線已經深入中亞,西北方向也是延伸到了烏拉爾山脈邊緣,往東一路到太平洋,往南則是吞并消化了安南地區。 同時還有大量的海外直轄領地,如馬來半島,也就是馬六甲省。 如巽他海峽以東的所有南洋島嶼,包括呂宋群島、婆羅洲群島、爪哇島、東印度群島、甚至包括了澳洲。 這些區域,都已經被納入了大楚帝國的海外直轄領地范圍內,當然,上述區域還有不少的土著勢力,乃至土著政權存在,大楚帝國完全實際控制并移民的區域只有一部分。 但是隨著移民行動不斷的推進,這些地方遲早都會變成只有楚國人的地方。 海外直轄領地還有印度洋上的錫蘭島、印度半島最南端的馬杜賴地區、印度東海岸的戈河口地區等一些西洋地區的零碎海外之下領地。 此外在美洲,也有北美洲沿海地區這一片的海外直轄領地,值得一提的是,在北美洲控制區的南部,靠近西班牙人控制的墨西哥地區里,楚國人在當地發現了金礦區,最近幾年已經組織移民前往開采,甚至吸引了不少自費移民前往當淘金客,因此當地甚至都建立起來了一座全新的繁華城市,北美洲巡撫衙門把該城命名為:金山城。 看這名字就知道這地方盛產黃金。 承順二十九年里當地出產了二十多噸的黃金,成為了大楚帝國的重要黃金來源,并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前往。 大楚帝國官方也是把北美洲的移民開發的重要性進一步往上提。 承順三十年還沒有結束呢,就已經有超過二十萬移民乘坐蒸汽客輪前往北美洲。 除了海外直轄領地外,大楚帝國還有大量的藩屬國,代理人傀儡國。 如扶桑列島、南洋各國,包括暹羅,緬甸,阿拉干王朝,亞齊王國等都是屬于大楚帝國的藩屬國,然后在印度半島上也控制了好多個當地的土邦。 這些不管是藩屬國也好,傀儡國也好,其實都是大楚帝國的經濟殖民地,大楚帝國從各方面對他們進行經濟掠奪。 再加上大楚帝國的一些傳統殖民地。 大楚帝國可是控制了疆域極為廣大的地盤,這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黃金出產,為大楚帝國帶來了大量的黃金儲備。 因此哪怕是沒有南非那邊的黃金,單單依靠這些地盤,大楚帝國也能夠獲得大量黃金儲備。但是黃金這東西……再多也不嫌多啊。 因此需求縱然不算迫切,但是大楚帝國還是推動了在非洲地區的擴張行動,也不著急,慢慢來,一路從東北非沿海往南推進,先拿下索馬里地區,然后再拿下東非地區,最后殺到南非地區。 一步一步南下推進,穩扎穩打,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占據了東北非的索馬里地區,控制了摩加迪沙后,大楚帝國又在東北非地區獲得了一個重要的立足點。 后續就是會在當地進行移民開發,把當地打造為一個向東非以及南非地區推進的戰略基地城市。 印度洋第九特遣艦隊的駐地,也正式遷往摩加迪沙,把當地作為主要的海軍基地使用。 但是海軍基地以及城防設施的建設,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印度軍團第三團在當地持續的彈壓作戰,也為大楚帝國帶來了急缺的大量戰俘勞動力,使得當地的建設快速推進。 就在大楚帝國穩步推進非洲擴張的時候,在本土松江府上海港,一艘足足有四千多噸滿載排水量的客貨兩用的機帆輪船:盛華號。 也是拉響了汽笛,在多艘蒸汽拖輪的輔助下脫離碼頭,然后進入黃浦江主航道,朝著長江入??诰従忨側?。 這艘隸屬于江南航運公司的大型客輪,執行的是穿越太平洋,往返本土和北美洲的定期航班。 自從金山城發現了大規模的金礦后,消息傳到國內,掀起了一番移民北美洲的熱潮,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乘坐船只前往北美洲。 其中有單純,夢想著去北美洲挖黃金的淘金客,不過更多的還是去北美洲安家落戶的移民,他們有官方移民,也有自費移民。 但是不管哪一種,他們只要去到了北美洲后,都能夠獲得大量的免費土地,進而開辟自己的新生活。 哪怕是很多單純的淘金客也是抱著類似的心態:去到了能挖到黃金最好,萬一挖不到黃金,無法一夜暴富的話,那么干脆就在當地落戶當農民。 反正北美洲地廣人稀,而且氣候環境也相當不錯,當地大量的待開發土地。 只要你人去到落戶,都會免費給你一份土地,甚至還能提供屯墾貸款。 這讓在國內很多貧困家庭,生活不如意的人紛紛前往。 移民海外,這對于當代的大楚帝國民眾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民眾對此也比較接受。 不像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時候,一說起移民海外,那都是畏懼和搖頭。 這主要得益于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教育和資訊更發達,民眾能夠接觸到更多來自海外的消息。 知道了海外地區并不是什么蠻荒之地,有些地方甚至還很不錯。 當然更加重要的還是高壓蒸汽機出現后,大噸位的輪船出現,讓海運變的更加安全和快捷。 二十多年前乘坐船只出海,航行風險可不小,再加上醫療條件不咋地,旅行的風險非常大,而到了殖民地后也會因為疾病等緣故風險極大。 早些年楚國人移民南洋,那可真的是拿命去博。 但是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大噸位的輪船出現后,航行風險不敢說沒有,但是也大幅度降低,只要不是特別倒霉,那么基本不會出現死在路上的情況。 到了地方后,也有充足的醫療條件保障,不至于莫名其妙就死了。 尤其是對移民而言的頭號殺手瘧疾,隨著金雞納樹被廣泛栽培使用,楚國人移民海外的時候,對瘧疾的抵抗能力已經極為強悍了。 最近幾年大楚帝國的藥物研究又獲得了重要的突破,他們從柳樹皮里提取出來了水楊酸,搞清楚了柳樹皮為什么具備退熱鎮痛的效果,不過水楊酸很難吃的,并且對胃部刺激極大,作為藥物使用并不算成功。 如今大楚帝國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著如何讓水楊酸更好吃,并且減輕對胃部的刺激。 但是盡管難吃,水楊酸作為一種退燒鎮痛的高效藥,依舊具備極大的價值,得到了大楚帝國衛生部的極大重視,后續研發的扶持力度非常大。 同時明確了改種藥物的作用后,大楚帝國也在大力推廣種植柳樹以及使用柳樹皮作為退燒鎮痛藥物使用,并對其退燒鎮痛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廣泛的宣傳。 大楚帝國在海外的移民定居點里,往往會種植大量的金雞納樹以及柳樹……甚至作為觀賞植物使用,這感冒發燒了,直接摘取柳樹皮就能用來退燒,好用的很。 如今柳樹和金雞納樹一起,成為了大楚帝國里最為重要的推廣種植的植物,并且活人無數。 這些醫療技術上的突破和推廣,也讓大楚帝國的海外移民風險進一步降低,民眾們對移民不再畏懼,而是視為尋求新生活的重要途徑。 對此大楚帝國官方也是非常的支持……有著完善的各種移民扶持政策。 對于大楚帝國高層而言,把一大票窮人移民到海外去,如果他們過上新生活,總比留著他們在本土挨餓受凍,某一天玩造反好得多。 大規模的海外移民,讓大楚帝國本土大幅度降低了叛亂風險,海外領地獲得了勞動力得到開發,移民們獲得了全新的生活過上富足的日子,商人們也能夠從海外兩地和本土之間的貿易里獲得利潤。 一舉多得! 如今,乘坐盛華號前往北美洲的宋二牛也是龐大的移民浪潮中的一員。 窮苦出身的他,十六歲就跑到了松江去打工。 但是他在松江打工混得也不如意,四五年過去了,在松江里別說買房安家落戶了,連租個稍微好點的房子都租不起,這連房都租不起好的,也別提什么娶妻生子了。 至于回老家……回去干啥,家里那點地本來就不多,供養他大哥一家子都夠嗆,他這回去和大哥搶那點土地,固然能搶到一點土地,但是夠干啥的? 他家里要是土地夠多,當年他就用不著跑到城市里打工! 所以他把視線瞄向了海外! 最近一段時間聽聞不少人移民到了北美洲,有人在北美洲挖到了黃金,一夜暴富,就算沒挖到黃金的人,也能在當地領取了大量土地,當地官府還會提供屯墾貸款,不管是挖到黃金還是在美洲種田,這日子可比在國內本土好多了。 這些聽的他很是心動! 于是乎在詳細打聽了移民政策后,又多方打聽了北美洲那邊的移民情況后,他最后一咬牙,花費積蓄買上了一張前往北美洲金山城的三等船票。 這松江大城市是混不下去了,回老家也是窮一輩子。 但是他不甘心??! 所以他準備去北美洲闖一闖,先去挖黃金,能挖到最好,挖不到就去領取免費的土地當小地主去! 不管怎么樣,總比在本土最底層里混強得多! 這是很多大楚帝國里底層生活無望,卻又不甘心于現實的群體的共同想法。 他和有類似想法的人,在大楚帝國里還有很多很多,如此才有了每年上百萬人,源源不斷的前往海外各地。 大楚帝國的海外擴張,為大楚帝國的底層窮苦百姓們,帶去了新的選擇方向,甚至可以說給他們帶去了最后的退路。 實在不行,就移民海外! 這也是大楚帝國高層致力于海外擴張,扶持海外移民的重要理由:花點錢把他們送到海外領地去,總比讓他們天天不甘心埋怨這,埋怨那,最后玩造反強! 宋二牛不知道帝國高層那些大人物的想法,他只是覺得在本土混沒指望,寄望在北美洲尋求自己的新生活。 富足的生活! 第786章 盛華號客輪 承順三十年十一月,中太平洋上,一艘噴著淡淡白霧,同時四根桅桿的風帆都張開,水線黑色,上層建筑白色,煙囪和桅桿橙色涂裝的客輪正在乘風破浪,朝著東方而去。 這就是江南航運公司旗下的豪華客輪盛華號,它正在執行服役以來的第十二次橫跨太平洋的航班任務。 白色的上層建筑里,前方的駕駛艙內,七八名穿著青色船員制服的工作人員正在cao控著這艘龐大的客輪高速航行。 而在船廠底部的鍋爐艙內,一票打著赤膊的精壯漢子,正在不斷的把煤炭投入鍋爐燃燒室內,投入鍋爐的上好煤炭燃燒著發出熾熱的熱量,熱量傳遞到水管內,讓水管內的水沸騰并產能高溫高壓蒸汽。 高溫高壓的蒸汽通過管道進入蒸汽機的氣缸內,推動著龐大的活塞進行往復運動。 活塞進行往復運動的時候,帶動了龐大的鋼鐵主軸進行旋轉。 轉動的主軸又在船只的尾部帶動了直徑數米的螺旋槳進行旋轉,不斷的把海外往后推移,龐大的盛華號利用反推力不斷的前進。 駕駛艙內,穿著船長制服的方顯透過駕駛艙前方的玻璃,看著前方一望無際的海面! 此時海面雖然有些風浪,不過都不大,對于偌大的太平洋而言已經算得上是風平浪靜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松心態,而是讓主桅桿頂部的瞭望員持續密切關注周邊海域的情況。 這倒不是說擔心什么敵人或者陸地,冰山之類的,純粹是防范周邊海域的天氣而已。 這年頭在大海上航行,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海面上多變復雜的天氣,一旦遇上風暴就會非常的麻煩。 此時雖然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卻天空陰沉不見陽光,空氣也顯得有些沉悶,這是典型的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征召。 方顯有些擔心會遇上大暴風雨! 縱然盛華號這種大船,在茫茫大海上也不過是一葉扁舟,遭遇風浪的時候也是能避就避。 在航海圖上反復觀看,又多方詢問了經驗豐富的船員們后,方顯最終下達了命令向北轉向四十度。 經過多人對天氣以及周邊海域天氣的觀察,他們斷定前方可能就是暴風雨的中心,因此提前避讓是很有必要的。 盛華號開始轉向避讓暴風雨,方顯依舊沒有放松,而是持續保持著密切的關注,尤其是讓幾個對海上天氣變化有著豐富經驗的船員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相對于駕駛艙內緊張工作的船員們,盛華號內的旅客們則是一如既往的,有的在甲板上散步,有的在船上的小戲院里看戲,還有的在船上的餐廳里就餐。 ———— 盛華號作為江南航運公司三年前才投入運營的新一代遠洋客輪,具有極大的代表性。 承順二十年開始,大楚帝國的海外移民力度逐年加大,貿易數額也是一年也比一年大,遠洋航運需求逐年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