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節
因為一組組的數據背后,代表的就是工業基礎,代表的是民生經濟。 天津鋼鐵公司龐大的影響力,遠遠不是河北武器公司這些企業能夠相提并論的。 在視察之中,羅志學還對鋼鐵廠的工人代表,技術研發人員代表等發表了一番簡單的露天講話。 講話中感謝工人們的辛勤付出,鼓勵工人努力工作,技術人員用心研究,為帝國提供更多,更好的鋼鐵,也說帝國今后會盡可能提高工人群體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 說帝國的工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了國強,更是為了民富,帝國始終會把工人,農民等群體們放在首位。 這一次演講,也是羅志學這一次北巡里,首次對普通人發表公開的講話。 不像是和之前那樣,看似開了不少會議,發表了不少講話,但是針對的都是一些當地官員,企業管理人員。 直接針對普通工人和技術人員的講話,這還是第一次呢,并且演講內容簡單直白,大量的篇幅都是表揚以及鼓勵以及支持,沒有任何批評詞匯。 羅志學的住一次講話也是引來了工人群體的熱烈歡迎……但是原因并不是他講話的內容,普通人其實聽不出來這些講話所蘊含的政治意義,也不是很關心。 人們的歡呼,只是因為他的身份而已! 羅志學可是大楚帝國皇帝! 而且大楚帝國可是正兒八經的中央集權帝制國家! 如此也導致了羅志學的身份可比后世的什么總統,國王之類的權重一萬倍。 甚至說出來的每一句,都堪比法律,甚至比法律更權威。 天子出口成憲,言出法隨可不是開玩笑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這樣的一個皇帝,對著普通工人們以及基層的技術人員們,面帶著微笑,用著和藹可親的語氣對他們進行表揚、激勵還有安慰,效果可比那些大官們說一千道一萬強多了。 再加上自古以來儒家所提倡的忠孝理念以及大楚帝國建國以來就一直強勢推行的教化政策,使得了大楚帝國里忠君教育是非常的深入人心的。 因此講話結束后,眾多人齊齊口呼萬歲的場景非常的震撼。 而且這種口呼萬歲,和那些官員們只是礙于禮法的禮儀性歡呼不一樣,人家民眾的歡呼可是真心實意的。 當然,這種真心實意和認同其實沒啥關系,也談不上什么掏心窩子。 大概……就是看別人喊自己也喊,不然不合群啊……然后大家一起高喊,一起沉浸在忠君愛國的氣氛里并自我感動! 這自我感動多了、久了,就會把這一套東西當成理所當然,并作為自己的行為尊則,同時也要求別人也這么做。 甚至哪怕內心里自己不認同這些東西也會去擁護這些東西。 因為別人都這么說,都這么做,你非要跳出來當異類,豈不是顯得自己不合群? 大家都在講忠君愛國,要犧牲要奉獻,你說小家比大家更重要,自己的小命比天子的面子更重要,還要不要一起愉快玩耍了? 甚至到了最后,比如戰場上需要有人去奉獻、去犧牲的時候,一句忠君壓下來,你都退無可退! 拒絕那等于讓自己、讓家族蒙羞! 因為別人都會覺得你這種行為是令人不齒的,需要唾棄的。 所以有時候在戰場上高喊著陛下萬歲,為陛下死戰的大楚帝國將士們,不是每個人都心甘情愿去犧牲的,更多的其實還是被大環境所挾裹。 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人們會被環境,被周圍的人所影響,進而去做不符合本能利益的一些事情。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西方的宗教信仰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人人都這么說,這么做,你不跟著說,不跟著做,等于自絕于社會! 異端從來都沒有好下場的! 不管怎么說,羅志學這一次在天津鋼鐵廠里的露天演講效果非常好,不僅僅現場效果好,而且后續影響也非常好。 隨行的禮教部朝報司的官員們,當天晚上就緊急炮制了一篇報道,并把羅志學的演講稿全文隨行刊登,作為下一期大楚邸報的頭版重點報道內容。 該報道隨著新一期的大楚邸報卡刊發全天下的時候,造成了相當不錯的正面影響。 皇帝陛下在公開場合里發表的演講,文中對工人以及基層技術人員群體的表揚和鼓勵還有支持,這種事情在大楚帝國里可不是什么普通演講,而是一種非常嚴肅的政治表態! 大楚邸報刊登羅志學的演講稿時,開頭用的可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意思就是這是對天下臣民宣而告知的圣旨,乃是大楚帝國里政治意義最強烈的一種圣旨格式,只有大事情,大政策才會用這種格式的圣旨并刊登在大楚邸報上廣而告知。 每當有這種圣旨刊登的時候,地方官府都是要組織人員把圣旨內容對民眾進行廣泛宣讀的……官府派人下鄉宣讀圣旨,講讀帝國各種民生政策,基礎法律條文,在大楚帝國里乃是非常嚴肅的政治事務,也是各地禮教機構的核心事務之一。 這,也是大楚帝國教化政策里的重要措施。 因為羅志學的講話在正式刊登后,其影響會在后續里廣泛的,深入到大楚帝國的方方面面! 很多事情,私底下說一說,甚至朝堂上討論都沒什么,但是在公開場合里說出去了,那么意義就不一樣了。 一旦公開說出去,那么天子說什么,那就是什么! 天子既然進一步肯定了工業化的積極正面作用,進一步肯定了工人群體的重要性,進一步關心了工人群體們的收入和生活。 那么廣大的臣子們就要有相應的政治覺悟,把天子說過的話落到實處! 短短三天后,協辦大臣、戶部尚書韓德元正式上書,請求從法律上保障工人群體的權益,制定最低工資以及最長工作時間等一系列切實保障工人群體利益的相關法律政策。 第769章 北巡塞外 戶部尚書韓德元的上書,羅志學并沒有第一時間給予回復,也沒有按照常規交給各大臣們進行討論,又或者是打回去讓韓德元修改之類,更沒有第一時間拒絕。 而是采取了非常特殊的‘留中不發’。 留中不發這種情況,在大楚帝國里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 因為和傳統的封建王朝不太一樣,大楚帝國處理各項政務的時候,有著非常明確的渠道以及流程,各種建議或報告遞交上來后,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要么交由各部門討論再做出決定,要么打會修改等等。 而留中不發這種不交議也不批答的模式,在大楚帝國里其實比較少出現。 但是現在,羅志學卻是針對韓德元的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最長工作時間的提議采取了留中不發的措施。 就是因為這種事太敏感。 羅志學不可能直接同意,也不可能拒絕,甚至羅志學都不可能現在就交給各大臣們進行議論。 主要還是這事太過重要,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巨大的波瀾。 而羅志學個人呢,一方面希望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最長工作時間的限制,從根本上提高工人群體們的生活水平。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希望這種措施會影響到大楚帝國目前正在蒸蒸日上的工商業經濟發展的勢頭。 因為一旦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最長工作時間這種福利保障措施,固然能夠讓帝國得到更多工人群體的擁護,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人都是貪婪的,有了這個他就會要那個,并且要的越來越多。 這次給了,下次不給,人家就不樂意了! 當然,這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工人工資高了工作時間少了,就意味著企業的生產成本高了,這對于很多毛利潤比較低的行業而言,會造成極大的沖擊,甚至導致不少企業虧損甚至破產。 所以這種事它有好的一面,也有著壞的一面,并且后續影響會非常大。 做,肯定是要做,但什么時候做,具體怎么做,這就是值得商榷的問題了。 羅志學自己其實也拿不定注意,之前起高調在公開演講里肯定工人群體的重要性以及改善工人群體生活水平,表示的只是一個態度。 但是具體怎么搞,什么時候搞,羅志學還是要聽取更多的意見,更深入了解帝國內部的情況后再做決定的。 因此面對韓德元的上書,羅志學采取了極為謹慎的留中不發。 羅志學的心思,對于一票沉浸在官場數十年的老官僚們來說并不難猜測。 他們很清楚了羅志學采取了留中不發后,接下來就是該各自上書陳述不同想法的時候了。 于是乎很快就有不同的奏折迅速飛到了羅志學的御前,而羅志學一律采取留中不發。 就在這種情況下,羅志學完成了天津的視察。 羅志學在天津停留視察了大概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先后看了各種輕工業,民營企業,國防工業以及鋼鐵化學機械等重工業,還在天津機械公司里參觀了他們專門為火車而研發的新型蒸汽機火車頭。 說起這個天津機械公司的蒸汽機,說實話他們的蒸汽機水平雖然很不錯,但是卻是有極大的缺失的。 就和廣州機械公司以及當涂機械 公司的蒸汽機一樣! 他們都各自擁有一部分上好的技術和專利,但是因為彼此競爭以及專利限制的問題,他們沒辦法用競爭對手的好東西。 最終各自搞出來的蒸汽機產品都不是完全體。 想要看到完全體的蒸汽機,除了那些只能用于研究,個人使用的非商用蒸汽機外,也只能去松江的聯合蒸汽機工廠了。 目前大楚帝國里,只有海軍大力推動建立的松江聯合蒸汽機工廠才同時擁有三大蒸汽機廠商以及其他一些中小蒸汽機廠商的獨家優勢專利,并把他們整合起來研發出來搞性能的聯合蒸汽機。 這種限時限量生產,并只能應用于軍用領域的聯合蒸汽機,才是真正體現當代大楚帝國蒸汽機工業實力的產品。 其他的基本都是缺斤少兩! 哪怕是強弱天津機械公司的產品也如此。 他們的多脹式蒸汽機做的非常不錯,性能相當出色。 但是他們的水管鍋爐還有氣缸活塞結構,高壓連接管道這些就不咋地了。 因為廣州機械公司最早研發出來了水管鍋爐,并圍繞著水管鍋爐搞了一大堆的專利壁壘,以至于后來者天津機械公司研發水管鍋爐的時候,就只能采取其他的技術路徑,成本高不說而且還性能低。 當然,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廣州機械公司和當涂機械公司里頭。 三大蒸汽機廠商互不妥協,相互競爭,打壓對手可謂是不遺余力,更別說向競爭對手開放專利了。 這能夠妥協搞出來一個松江聯合蒸汽機工廠,都還是因為軍方和工業部高層,甚至是能把幾個參務大臣們開口發話,直接動用了行政手段強行壓下來的。 要不然海軍都用不上最好的蒸汽機……因為那玩意受限于專利限制根本造不出來并應用。 而天津機械公司也是羅志學在天津視察的最后一家大型重要企業,當羅志學看到天津機械公司的最新型蒸汽機,用最先進最好的三脹式氣缸,但配屬的水管鍋爐卻是慘不忍睹,至少落后廣州機械公司那邊兩代以上的時候。 差一點都忍不住開口說點啥了…… 但是最后還是忍住了。 專利制度可是羅志學當年一手大力提倡,并得到各部門大力支持而推出來的法律。 同時官辦企業完全按照市場化運營,也是早年創辦官辦企業的時候就敲定下來的規章制度。 如今三大蒸汽機廠商都是嚴格按照法律規章制度以及市場競爭框架下做事,除非迫不得已羅志學也好,手底下的參務大臣們也好是不會輕易的動用行政手段去改變的。 不管什么規矩,首先你得上層遵守并去維護了,你才能指望低下的人也去遵守。 不然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