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節
跑歐洲航線的可不止荷蘭人一家,和大楚帝國關系不錯,并且剛達成了呂宋群島購買協議的西班牙,人家每年都要組織一次龐大的船隊從大楚帝國采購大量的貨物運往歐洲進行銷售。 只不過西班牙走的并不是印度洋航線,而是走太平洋航線抵達墨西哥,再經過墨西哥轉運走大西洋航線返回西班牙本土。 但是其艦隊規模非常龐大,每年定期來到大楚帝國進行貿易的帆船隊,規模在五十艘到百艘不等,每一艘都是蓋倫大帆船,載貨量非常龐大。 除了西班牙人外,葡萄牙人以及英格蘭人乃至丹麥人,瑞典人也是大楚帝國目前對歐洲貿易的合作對象。 其中的葡萄牙人之前還和大楚帝國打生打死呢,但是自從葡萄人手中的馬六甲被大楚帝國奪走,后續葡萄人也是認清楚了現實,干脆不插足南洋貿易,專心和大楚帝國合作,每年同樣會采購大量的大楚帝國的貨物,運往印度,西亞、非洲以及歐洲地區,其運輸規模也是不小。 英格蘭人以及丹麥還有瑞典,他們涉足亞洲貿易的時間還不夠長,之前和大楚帝國在南洋地區也沒什么矛盾,雖然在印度有競爭,不過整體還是有相當大的合作…… 那個啥……如果他們不和大楚帝國合作,他們跑到亞洲來貿易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他們總不能從印度運棉花這種土特產回歐洲去不是…… 他們的主要貿易路線,其實和荷蘭人都差不多,都是為了從大楚帝國采購到足夠的各類大楚貨物,尤其是絲綢,瓷器這些珍貴的奢飾品。上述這些歐洲國家和大楚帝國基本都有比較大規模的貿易。 也就是說,即便是沒了荷蘭人,大楚帝國的貨物依舊可以通過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格蘭等國家源源不斷的輸入歐洲地區。 不僅僅是這些歐洲國家,實際上大楚帝國也已經直接開辟了若干通往西亞地區的航線,尤其是埃及。 雖然目前大楚帝國依舊沒有在埃及或其他北非地區占據大片的殖民地,但是依舊成功開辟了固定的航線,并和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下的埃及以及西亞地區進行貿易。 這個過程里,大楚帝國的西洋貿易公司順帶還在東北非的吉布提地區以租界的名義,從當地的一個小蘇丹手中獲得了一個小港口,以充當武裝貿易據點。 這個被命名為紅口城的小港口據點,剛好就卡在亞丁灣和紅海的分界線南側上,其邊上了就是扼守紅海的曼德海峽。 因為這個地方剛好位于紅海的出入口,所以才命名為紅口城。 紅口城,也是大楚帝國在非洲地區的第一個正式的殖民地,雖然只是以租借的形式,但是大楚帝國租借來的土地,從來都沒有還回去過…… 之所以采取租借,主要還是為了避免和奧斯曼帝國發生沖突,畢竟大楚帝國搞這個租借地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奧斯曼帝國做生意,開辟奧斯曼的市場的同時,也是為了繞過非洲讓自家商品通過埃及蘇伊士地區,陸運抵達地中海后進入歐洲地區。 這要是把關系搞的太僵,想要和平開發市場就不太可能了,到時候就得打仗……但是大楚帝國官方代表,也就是西洋貿易公司在非洲地區的兵力投放還太差了,可打不起來…… 通過紅口城作為中轉,大楚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埃及地區建立了貿易聯系。 所以,大楚帝國的對外貿易不需要依賴什么國家,反過來,因為這年頭但凡玩海外貿易的國家,幾乎都離不開大楚帝國。 這也是大楚帝國能夠放心大膽的準備把荷蘭人踢出南洋地區,而不用擔心海外貿易受到什么損失的緣故。 再說了,大楚帝國的商人們,對香料群島可是一直都很眼紅的! 這年頭的香料可是硬通貨,在航海貿易里,其價值之堅挺,比大楚帝國的傳統貨物絲綢以及瓷器還要靠譜。 不僅僅歐洲地區需要大量的香料,北非西亞等奧斯曼帝國地區也大量需要香料,然后其他國家也不例外……最后就連大楚帝國,每年也是需要進口大量的香料。 這玩意,就是植物黃金。 但凡能夠控制一片香料出產地,那么就是等于躺著賺錢。 之前荷蘭人以及葡萄牙人還有亞齊王國,柔佛王國等各方打來打去,為的其實就是爭奪馬來半島上的香料貿易權。 等他們之間打出狗腦子后,大楚人來了,然后啪啪幾巴掌就把他們全部扇飛了獨占了馬來半島! 從那個時候開始,馬來半島就成為了大楚帝國的海外領地,并成為大楚帝國最大的香料產地。 不過這依舊不夠! 大楚帝國隨著經濟發展后,民眾對香料的消費能力也是越來越強,對香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龐大的需求甚至都直接拉到了南洋地區香料的價格…… 所以別看歐洲商人都把香料運往歐洲銷售,但實際上大楚帝國方面采購的香料其實更多,只不過距離近,航線透明,再加上大楚帝國海軍在一邊虎視眈眈,所以荷蘭人賣給大楚帝國的香料沒這么暴利而已。 但是,受限于香料產量有限,而且來源單一,過去十幾年里,荷蘭人依靠香料貿易,還是從大楚帝國身上賺了數量龐大的金錢。 而對這些,大楚帝國里不少商人可都眼紅的很。 早就鼓動著海軍把荷蘭人干掉,然后接管香料群島了。 到時候,香料群島的利潤,那都是帝國的……嗯,也都是他們這些香料商人的! 國內商人的鼓動,加上帝國的整體戰略也需要確保南洋徹底變成自家的后花園,為此帝國高層在扶桑以及呂宋事務敲定下來后,也就沒有再猶豫,迅速決定啟動了驅逐荷蘭人,占領香料群島的計劃。 而執行該任務的,自然是大楚帝國海軍! 承順二十三年十一月,大楚帝國海軍南洋艦隊的數十艘戰艦兵臨爪哇島西部的巴達維亞。 同時和爪哇島只間隔了一條數十公里寬的巽他海峽的蘇門答臘島西端,數千名早有準備的陸軍士兵也是登上了渡海船只,在海軍的掩護下度過巽他海峽,直接從爪哇島最西端的萬丹地區登陸。 隨后直撲數十公里外的巴達維亞而去。 陸海軍開始行動的時候,為了彰顯大楚帝國的仁德,隨同艦隊一起出征的大楚帝國禮教部藩務司的官員們,也是及時向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送上了最后通牒。 大楚帝國有一名海軍士兵在巴達維亞港內失蹤,要求荷蘭人立即放開城門,準許大楚帝國派人進城搜救,否則一切后果自負!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看到這封最后通牒,差點沒被一口老血給嗆死! 見過不要臉的,但是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 想要奪取我們的香料群島就直說,想要打仗就開戰,還搞個什么借口,借口也就算了,偏偏還是那些土著們聽了都搖頭的爛借口。 士兵走失要進城搜救? 開尼瑪國際玩笑,你們南洋艦隊最近的港口駐地楠榜港,距離巴達維亞也有好幾百公里呢! 你走丟了士兵,關我們荷蘭人屁事! 而且,你們好歹也是在找開戰的借口,能不能認真點?換個靠譜點的? 不過,荷蘭人顯然是高估了大楚帝國禮教部藩務司找戰爭借口的能力,這能夠想出來一個士兵走失的借口,已經很為難他們了。 大楚帝國打仗多了去,但是找借口的次數還真不多,也就之前打扶桑人的時候用了一次。 長期以來,大楚人信奉的是:真帝國,直接動手不逼逼。 現在找個士兵走丟的借口,還是看在荷蘭人好歹也算是殖民航海大國,勉強也算是開化的人,不是啥都不懂的野蠻土著的份上;并且打完這一仗,估計以后雙方還得繼續做生意,把貨物繼續販賣到歐洲去。 所以打仗歸打仗,但是必要的文明禮儀還是要的,所以好歹要送上一份正式的最后通牒宣戰。 要是換成尋常土著國家,藩務司都懶得跟你廢話,還指望藩務司專門派個人過來給你遞一封最后通牒,想多了。 沒點實力的國家,還真得不到大楚帝國藩務司給你送上一封最后通牒這待遇! 很顯然,這年頭的荷蘭人還是有這資格的,雖然最后通牒的理由很cao蛋,但好歹是有了不是…… 這說起來,大楚帝國還是給了荷蘭人面子的。 第699章 蒸汽戰艦的時代已經到來 盡管荷蘭人知道大楚帝國的實力很強大,更清楚一旦大楚帝國對他們的香料群島動了野心進而發動戰爭的話,他們很難抵擋的住。 但是,作為一個海上馬車夫國家,他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擁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就是有著一股不服輸以及冒險的精神。 這年頭但凡跑出來玩海外貿易的歐洲人,哪一個不是把腦袋都別在褲腰帶上玩命的啊。 這些人,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亡命之徒,要錢不要命的那種,嗯,同樣也包括大楚帝國的那些跑到海外土著國家冒險做生意的人。 這種人,單單依靠恐嚇是沒什么用的。 哪怕是明明知道最后打不過,但是不到最后關頭依舊是不會輕易認輸的。 荷蘭人的這些殖民者也不例外! 香料群島就是他們東印度公司的命根子,大楚帝國想要用一個蹩腳的理由以及軍事恐嚇,就想要讓他們放棄自己的命根子,這是不可能的事。 正所謂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所以,哪怕是大楚帝國藩務司已經送上了最后通牒,但是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人雖然恐慌,但是可沒有任何要投降的跡象。 而是準備頑抗死守,讓大楚帝國久攻不下后放棄攻打巴達維亞掌控香料群島的打算。 為此,他們已經有了在巴達維亞城里守上一年甚至更久的的心理準備。 為此他們迅速備戰,炮臺上的炮手們嚴陣以待,港口里的艦隊也是已經揚帆起航,準備攔截大楚帝國海軍可能的襲擊。 城內駐防的大批荷蘭士兵以及征召并武裝起來的土著仆從軍也是緊急集結,準備頑抗死守。 荷蘭人的這種反應也在楚軍的預料之內。 光靠一封最后通牒就能夠讓荷蘭東印度公司乖乖投降的話嗎,那么大楚帝國早征服全世界了。 不過這不要緊,反正大楚帝國方面也沒想過對方會乖乖屈服,要不然就不會抽調大批陸軍部隊渡海從萬丹登陸了。 因此,巴達維亞城外的南洋艦隊依舊在外面飄著,沒有靠近巴達維亞港進行炮擊或直接登陸的打算。 沒那必要! 雖然此時這支南洋艦隊的實力,遠遠超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但是依舊沒這必要。 南洋艦隊在這一次的作戰里,他們的任務很簡單,一是封鎖住巴達維亞港,把荷蘭人的一大票風帆戰艦堵在港口內。 二是派遣護航艦隊維持后方的海上交通運輸補給線,護送各種運輸艦,不受零星的荷蘭人戰艦或武裝商船的威脅。 剩下的事,自然有陸軍那群苦力解決! 畢竟攻克堅城這種事,還是陸軍比較拿手,他們海軍總不能開著戰艦上岸攻城不是。 唯一需要警惕的就是巴達維亞港口里的荷蘭人艦隊,冒死從港口里沖出來,然后搞近距離跳幫作戰襲擊或干脆是縱火。 雖然南洋艦隊里已經裝備了部分大楚帝國最新式的鐵肋木殼船,防護能力要比純木船強不少,但是面對這種襲擊作戰依舊要很小心,畢竟船體依舊以木材為主,而且每一艘船上依舊有著帆裝。 所以哪怕是鐵肋木殼船也怕火燒! 而艦炮的話,目前大楚帝國海軍裝備的依舊是前裝滑膛炮為主,雖然大規模采用榴彈,對風帆木船的殺傷力非常大,但是有效射程有限,射速也有限。 因此大楚帝國海軍的鐵肋木殼船,對上純木船只,其實本質上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劃時代的優勢。 你能打我一個洞,我也能打你一個洞。 只不過只要保持防備,那么南洋艦隊也不會給荷蘭人這種機會。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南洋艦隊里,還有部分船只是機帆動力的。 大楚帝國在廣州機械公司研發出來了高壓蒸汽機后,就已經開始把蒸汽機搬上船只了。 為此,海軍方面采取了兩大路線一起走的方式,一方面是對現有的純風帆船只,尤其是船體比較新,具備改裝價值的戰艦加裝蒸汽機,使得這些純風帆船只變成機帆動力,加強其作戰能力。 這種改裝因為時間有限,大馬力的艦用蒸汽機產能還沒有完全上來,改裝也動不動就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目前只完成了十多艘戰艦的改裝,這一次作戰也調用了六艘改裝過的戰艦投入作戰。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改裝蒸汽機后的戰艦,因為蒸汽機自身的體積和重量,再加上需要搭載煤炭和大量淡水的需求,使得改裝后的戰艦內部空間都非常緊張,不得不取消部分下層甲板火炮以騰出空間和載重。 因此,改裝后的戰艦,在火力上對比原先都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