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節
但是……王圖卻是想要更多! 他還想要主政一方,還想要當一部尚書,即是為了實現心中的諸多抱負,更多的還是權勢太誘人。 在秘書處里工作的他,見過了太多帝國高官,別說三品二品了,就算是帝國里最頂級的那一批重臣,即參務大臣們,他不說天天能見,但是也三天兩頭能打個照面的。 長期接觸帝國高層的他,非常清楚這些帝國最頂級的官員們所具有的龐大權勢! 別看這些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在面圣的時候,一個個都是規規矩矩恭恭敬敬的,一不留神還以為是個老實人小老頭。 但是這些人在外面,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呼風喚雨的角色,尤其是那幾個文官集團里的參務大臣們,隨便一番講話那都是會引起政策變動,市場動蕩的大人物。 這見多了,王圖自然也奢望過自己有朝一日成為這樣的頂級文官大佬。 但是……想要成為參務大臣,不,哪怕是成為協辦大臣那也是千難萬難…… 科舉已經是一條獨木橋了,而通往御書房的道路,那就是一條筆直,難以攀爬的鋼絲繩,還有萬丈之長……下方就是萬丈深淵,一旦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這么年來,武官那邊的勛貴們沒多少犯事落馬的,但是文官集團里卻是不少,幾乎每年都會有三品乃至二品的文官因為各種問題下馬,輕者罷官免職,還有極少數倒霉蛋被下獄槍斃。 這可不是羅志學苛待文官,實際上羅志學對臣子們還是挺寬容的,只要不是影響過于惡劣一般都裝作看不見。 那么為什么文官集團還會有這么多倒霉蛋?因為文官們自己內部斗的太厲害……他們為了競爭上位,恨不得把競爭對手直接剁碎了扔進太平洋里去,下手都是非常狠厲的。 尤其是涉及到御書房位置變動的時候,御書房里的參務大臣雖然有九個,但是除開軍方兩個,翰林院一個,司法體系一個,屬于傳統文官集團的參務大臣位置只有五個。 其中的翰林院和司法體系,雖然勉強也算得上是文官派系,但是翰林院的歷任參務大臣一向來都是帝黨……根本鳥外頭的文武官員……和外頭文武官員交往過密的人基本也上不到這個位置。 司法體系那邊則是以督察院左都御史為主,而歷任左都御史都是怎么上位的?都是靠著殺了無數傳統文官而上位的。 想要成為左都御史,這手頭上不沾點侍郎,巡撫級別官員的鮮血,基本沒希望上位。 而且這六個里還得算上其實和傳統文官集團沒啥關系的司法體系的參務大臣, 因此翰林院和督察院那邊,雖然也勉強算是文官體系,但和傳統文官派系不是一路人。 真正屬于傳統文官就這么五個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 但是帝國官場里的文官主體,還是這些傳統文官為主,各大巡撫,各部尚書,各部權重侍郎們,全都眼巴巴盯著這五個位置! 這么多人競爭區區五個位子,競爭烈度可想而知! 為了競爭上位,那肯定是有無數的齷齪的,而失敗者稍有不慎那就是被逮捕下獄的下場。 有時候羅志學反而還得保護一些政斗失敗的臣子……要不然的話,按照那些文官們內斗的狠厲手段,每年都得死好幾個二品高官呢,這樣過于激烈的動蕩對于高層政壇的影響太大。 他羅志學培養能做事的二品級別的官員也不容易啊……哪能每年都讓他們自相殘殺死幾個,再關進監獄里十幾個啊……這樣,帝國高層官員不用幾年就得消耗光了。 不過饒是羅志學會保護他們,然而文官們的斗爭手段的確是夠狠,有時候都能搞出來讓人心服口服的證據來能把對手干掉。 對于這種情況羅志學也只能說一聲這失敗者太倒霉了,然后按照法律該怎么處理就這么處理。 所以在大楚帝國里當文官,尤其是高級文官,其實也挺危險的。 當然了,如果能夠一路走到御書房,成為協辦大臣這個級別后,那么安全上基本也就有了保證了。 哪怕是為了避免政壇動蕩,羅志學也不會讓臣子們瞎搞! 此外這些頂級文官們其實也挺忙的,需要協助羅志學處理一大堆政務呢,臣子們如果顧著瞎搞,都不辦正經事的時候,不用臣子們自己內斗,羅志學都會直接讓人滾蛋。 因此歷任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的結局一般都算是比較好,倒是在競爭進入御書房階段里比較危險。 王圖在中樞里見識過了風云,欣賞過了權力的風采,內心里自然也存有野望。 而他也是個決心非常大的人,既然有了野望,下了決心后就果斷申請外放了。 這事還得趁早,要不然的話他在京畿里再混個幾年的話,說不準品級就超過正六品了……到時候想要再外放主政一方就太麻煩了。 當時處于從六品的時候就剛剛好,下方地方后升一級為正六品剛好擔任地方州府衙門里的副職過渡幾個月,適應了地方環境后就走馬上任一任縣令,開始主政一方。 王圖走的就是這條路,他在年初的時候就抵達了惠州府,先擔任河源州擔任正六品經歷,過渡數個月后,調任北邊的和平縣擔任知縣。話說,如今的惠州府非常龐大的,北至贛南定南,南至沿海的海豐,最后一直到大海,東部和潮州府接壤,西邊和廣州府以及韶州府接壤。 但從面積來說,乃是目前廣東的第一大府,因為面積龐大,而且地形復雜,既有沿海,還有內陸小平原,還有粵北的連綿山區,同時除了沿海城市外,還有一條東江流淌而過。 而這種大府,大楚帝國一般都會在其轄區內再額外設置若干府隸州,知州品級為正五品,分管多個縣。 河源州就是這種情況下而設置的州,和平乃是歸屬河源州管轄。 而北邊的和平縣地處粵北山區,雖然區域廣大,但是人口并不多,同時經濟極為落后,而且當地的土客矛盾還不小,經常搞出械斗來。 哪怕是大楚帝國統一中國多年,對內也持續進行了多年的高壓清剿等,而且還展開了工業化了,但是對于農村地區的一些爭奪水源爭奪土地的矛盾處理起來依舊非常的麻煩。 你說抓人嘛,人家都是整個村子集體出動的……甚至有一些都是男女老少齊上陣。 你真要抓,那就是把全村人都抓走,包括老弱婦孺,這不現實……法不責眾這種事雖然很扯淡,但現實是存在的。 再說了,你真要把全村人都抓走了,人家的村民又不會乖乖被你抓,你幾個巡警派過去抓人怕是不行……派大批軍警過去吧,人家村民是真的會拿出火槍和小土炮出來的……如此械斗就會變成造反了! 性質就變了! 誰也承擔不起激發民變的巨大負面后果! 畢竟人家械斗也不是沖擊官府,只是自己爭奪水源土地而已,你官府屁事多硬要管,還要抓人,人家村民可不會跟你講什么道理,直接就把土槍給拉出來了…… 一旦出現這種是,那么性質就變了,麻煩就大了。 所以每次發生大規模械斗的時候,當地官府都會非常的頭痛,不管吧,械斗雙方那是真的能打出真火,造成大量死傷的。 管吧,人家不領情不說而且還容易引火燒身。 管得太多還要抓人的話,到時候人家干脆不械斗了,轉過頭來沖擊你官府了…… 誰讓你多管閑事還要抓人! 至于什么法律? 這些地方要是法律講得通,也不會有這么大規模而且頻繁的械斗了。 械斗都變成當地的傳統了,有事沒事就打一場! 對這些,王圖之前也略有了解,但是真到了粵北山區任職后,才知道真是情況比他以往在金陵城的時候,從文字上看到過的更加殘酷。 今年二月份的時候,他剛抵達河源州任職,剛上任呢就遇上了一樁械斗事務,當時他也不是主要負責人,就是跟著去看了看。 好家伙,尼瑪械斗雙方都是上千號人馬,加起來足足兩千多人相互對峙,雙方青壯在前頭對峙的時候,后頭還有健婦燒水煮飯,為前頭對峙的青壯們提供吃喝,后頭還有一群半大孩子和老人從村子里持續運輸東西往前線。 刀劍長矛這些冷兵器就不說了,好多人還穿著簡單鐵片做成的簡陋盔甲! 而且連火槍都有,火繩槍甚至連燧發槍都有! 雙方青壯對峙列陣的時候,尼瑪列出的還是正兒八經的線列陣型…… 這,那里是械斗啊,尼瑪就是正兒八經的戰爭也不過如此了。 光看這前頭的青壯陣型和武備,拉出去恐怕都能滅掉很多土著小國了。 再看后方的老弱婦孺的后勤供應,這動員體系一大票國家看了都得汗顏。 如此架勢的對峙,導致當地駐軍都緊急出動,然而當地駐軍出動后也沒敢輕舉妄動……只能在邊上防備著,沒敢直接玩鎮壓。 這鎮壓起來固然簡單,但是前頭的都是帝國子民,而且人家也不是造反來著,而是為了爭奪生存資源。 老人和孩子一起上場為了求活而已! 哪怕是經過正規軍校教育,把性命都看成是數字的那些冷漠軍官;還有那些眼里只有服從命令,上頭的軍官讓他們前進就前進,開槍就開槍的士兵們,看到這些人那也是下不去手??! 所以,王圖就親眼看到過一個在外頭估計也是人模狗樣,前途遠大的年輕中校,在雙方村民面前說盡好話,就為了勸說雙方人馬散去。 可惜……人家沒鳥! 對持大半天后,雙方人馬愣是在一千多駐軍的眼皮子底下打了起來! 等到駐軍硬著頭皮上前把雙方強行驅散分離之后,雙方一共死亡了三十多人,傷大幾十號人。 總傷亡直接上百! 尼瑪,這些人械斗那是真的狠,自己制作的木桿鐵頭長矛是真往人家身子上捅,火槍都是抵近了對著人家臉面開槍! 這一次械斗,讓王圖真正見識了什么叫做窮山惡水出刁民。 更加明白了帝國澎湃發展的工業化,繁華盛世的背后,依舊深藏著數不清楚的陰暗角落。 絕大部分帝國百姓,并沒有他想象中的生活那么好! 但是這些并沒有嚇到王圖,反而是激起了他心中的斗志! 為什么會導致窮山惡水出刁民? 為什么會有如此大規模的械斗? 很多人都說這是當地的傳統,是當地眾多村莊數十甚至數百年來積攢的仇恨,還說土客之間的矛盾等等。 但是在王圖看來,這些都是表象而已,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窮! 他查閱了當地眾多資料,發現過去二十年里的眾多械斗,絕大部分的起因都是為了爭水爭地。 而水資源以及土地又意味著生存! 粵北山區,耕種條件惡劣,人們靠著那點山溝溝里的土地勉強過日子,這本來就過的極為艱難。 一旦某個年份降水過少,那么基本上都會因為爭水而導致械斗。 這種械斗往往也特別殘酷,大規模死傷是常有的事。 為了爭奪生存資源而廝殺,此乃人之本性! 你總不能讓他們乖乖在家里看著莊稼絕產,然后自己乖乖的在家里等死不是。 求生,這是人類的本能。 那么要怎么才能夠改變這種情況? 王圖認為什么調解雙方矛盾,這矛盾要是能調解,早就被調解了,也不至于械斗幾百年! 而收繳民間槍炮冷兵器之類的雖然要做,但實際上也不靠譜,好多場死傷特別多的械斗里,雙方一桿火槍都沒有,就是拿著自制的各種冷兵器甚至木棍竹槍什么的廝殺,死傷比有火槍的械斗還大! 王圖認為,想要真正的解決械斗問題,其他手段都是輔助的,次要的,真正關鍵的還是要提升當地的經濟水平,讓當地的民眾們獲得其他的收入來源,擺脫對那點土地的依賴。 這經濟上來了,民眾兜里有錢了,餓不死了,自然就會從刁民變成順民。 然后再輔以調節矛盾,拆散宗族,理清各村土地,水資源分配等手段,以求徹底的解決當地存續多年的械斗傳統。 只有能夠吃飽飯了,生活好了,才能夠談得上其他,否則都是扯淡。 所以這一路乘著柳航六號蒸汽客輪沿著東江北上的時候,王圖看似經常欣賞兩岸風光,但是他內心里更多的還是琢磨著該如何發展當地的經濟。 農業什么的就不用指望了,當地人多地少,別說平坦土地了,人家當地百姓為了求活,連梯田都弄出來了,想要搞什么屯墾,搞糧食產業基本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