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節
此外準格爾之前持續西征,也掠奪了大批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地區的工匠以及財富。 要不然的話,以準格爾自身,可搞不來所謂的吐魯番防線。 然而,準格爾的這種死守吐魯番的舉動,卻是讓楚軍方面高興的很。 楚軍就不怕你死守,楚軍怕的是準格爾跑路,然后深入草原,戈壁荒漠和他們玩捉迷藏。 也擔心準格爾人干脆利索的放棄吐魯番甚至伊犁河谷,塔城地區,直接跑到西部的廣大草原上,到時候大楚帝國雖然可能不用付出什么代價就占領伊犁河谷等地區,但問題是也要隨時面對數萬甚至更多的準格爾騎兵的襲擾啊。 所以,如果有機會能夠把準格爾主力干掉,那么楚軍是很樂意的。 甚至為了讓準格爾人能夠在吐魯番聚集更多的兵力,爭取來一個一錘定音的戰略決戰計劃,楚軍第一集團軍甚至推遲了主攻計劃的時間。 本來按照計劃,六月下旬的時候第一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就該從哈密地區朝著吐魯番地區進軍,七月份就應該抵達吐魯番城下,并展開攻城作戰。 但是因為吐魯番人持續增兵,擺出一副死守吐魯番城的舉動,第一集團軍反而是推遲了計劃。 雖然也派了一個騎兵軍為前鋒部隊開始西進,更是走的卻是慢吞吞的。 而后方的步兵以及炮兵等主力攻城部隊走的更慢,基本就是抵達一個沿途城池后就休整一段時間,說是等待補給呢,但實際上就是給準格爾人更多調集兵力增援吐魯番的時間。 至于你說準格爾在吐魯番囤積重兵后,楚軍還能不能拿下吐魯番城。 這純粹是多慮了。 楚軍到目前來說,最強悍的是什么? 火力! 在野戰中火力強悍,而在攻堅作戰里火力更加強悍啊。 尤其是大批中大口的榴彈炮持續服役后,楚軍的攻堅能力實際上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 大批榴彈炮發射的木制彈托爆炸榴彈,那威力是沒的說的。 最關鍵的是,楚軍的火炮還特別多,彈藥更多。 沒辦法,大楚帝國國力強悍,當其他國家的軍隊在一場大規模戰役里,只有那么幾十門火炮的時候,楚軍作戰的時候,隨便一場大規模戰役里都用上幾百門火炮了。 更別說這些火炮里,很多還是劃時代的榴彈炮。 雙方的火力對比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 哪怕是準格爾人,其實也很難準確的判斷出楚軍的這種強悍的炮火能力有多強。 他們知道楚軍槍炮犀利,但是具體能犀利到什么程度,其實他們也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怎么說呢,當代的楚軍其實已經進入到相當于后世十九世紀初期的水平了,但是準格爾人的軍隊還停留在十七世紀前期的水平。 這相差好幾百年的技術水平呢,如此也就怪不得準格爾難以有效的準確判斷楚軍的真是戰斗力了。 從火炮力量上來看,其實準格爾人如果選擇和楚軍打野戰還有點希望……畢竟野戰充滿了意外,如果準格爾的將領足夠牛逼,他們甚至都可以讓楚軍的炮兵部隊無法及時展開發揮火力。 但是攻防戰,尤其是這種可以讓楚軍慢慢把展開,把大量大口徑火炮拉上來的戰斗里,準格爾人是不會有絲毫勝算的。 可惜,能夠清楚了解到這一點的準格爾高層并不多,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選擇死守吐魯番了。 他們只看到了吐魯番的重要戰略作用,并且片面的認為只要自己頑強死守,可以依靠將士們的勇氣和血rou來守住吐魯番,進而守住塔城以及伊犁河谷等地。 這,或許將會是一場勇氣和槍炮的比拼! 如此情況下,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七月中旬,第一集團軍的前鋒部隊,即第四騎兵軍慢吞吞的走了將近一個月后,終于跨越了四百多公里的距離抵達吐魯番城外。 不過這些都是騎兵部隊,面對刺猬一樣的吐魯番城可沒辦法攻城。 前出的第四騎兵軍并不是來攻城的,只是為后方的步兵和炮兵部隊開路,提供騎兵掩護的。 三天后,楚軍主力攻城部隊抵達,即楚軍里的戰備甲等師,也是準格爾人的老對手第二步兵師。 該師之前從嘉峪關一路西進,沿途攻占了瓜州,又攻占了哈密城,之后就一直在哈密綠洲進行駐防屯墾。 這個步兵師,才是楚軍對吐魯番部隊進行攻堅的主力部隊,嗯,之一…… 除了第二步兵師外,還有一個從后方瓜州增援上來的第七步兵師。 除了兩個步兵師外,還有一個獨立的重炮旅第八重炮旅,轄有數十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以及部分130毫米野戰加農炮。 兩個步兵師以及一個重炮旅,這就是楚軍為了吐魯番準備的攻堅部隊,總兵力大約三萬五千人,這兵力還沒有對面準格爾的守城部隊多呢。 人家準格爾已經陸續調兵增援,現在城內的守軍至少四萬人以上。 除了這支攻堅部隊外,還有提供騎兵掩護的第四騎兵軍,第十九騎兵師等兩萬多騎兵部隊,還有在后方沿途城池駐防,維護后勤補給線,同時也算是充當戰略預備隊,必要時候也能調往吐魯番前線,經過了機動能力強化,實際上和戰備甲等師沒啥區別的常備乙等師第三十七師。 三個步兵師,四個騎兵師,一個重炮旅,這是楚軍第一集團軍方面為吐魯番方向的準格爾人所準備的主力部隊。 還有一大票不算野戰軍序列,征召青壯民夫組建的大批輜重運輸團什么的,這些運輸團部署在后方漫長的補給線上,從河西走廊一直到嘉峪關,再到哈密,再到吐魯番,基本上間隔一段距離上的城池都會有一個運輸團,這些運輸團以接力的方式從陜甘地區里源源不斷的把物資往前運輸。 而這些運輸人員,可比前線作戰的兵力多多了。 光是這么一條后勤補給線就有二十幾萬人呢,各種馬車數以萬計! 輕便的雙輪馬車就不說,其中光是四輪重型、輕型貨運馬車,加起來就超過三萬輛! 這可是很恐怖的數據,因為這僅僅是這一條補給線上的人員以及馬車數量,可沒包括前線大軍里自身擁有的大量馬車。 如果加起來,那么這個數據會讓對面的準格爾人直接絕望! 不客氣的說,大楚帝國為了這一場戰爭,所調集起來的人員,包括前線作戰兵力以及后勤人員全部加起來,其總數都要超過準格爾部本部的人口。 而這么多人員直接或間接參與戰爭,其耗費自然是龐大無比的。 當代全球范圍內,也就只有大楚帝國才能夠維持起來這么大規模遠征了。 在大楚帝國的強大國力下,第一集團軍麾下的主力攻城部隊陸續抵達吐魯番城下。 而隨著楚軍主力部隊的抵達,尤其是城外那數百門的火炮陸續出現的時候,城內的準格爾守軍任誰看了都得頭皮發麻。 麻蛋,怎么多火炮還怎么抵擋? 實際上他們也真的抵擋不了。 當他們選擇了死守吐魯番,當他們給了楚軍從容調動兵力和物資的時間,當他們給了楚軍騎兵部隊攔截他們后續增援乃至撤退的時候。 吐魯番戰役實際上就已經失去了任何的懸念。 七月二十七日,第一集團軍正式對吐魯番城發動總攻!數百門火炮開始輪番炮擊前方的敵軍防線,重點摧毀敵人的炮臺,固定防御陣地。 而在楚軍的密集炮擊中,準格爾守軍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戰爭。 明明那些楚蠻子的步兵還沒有沖上來呢,但是持續不斷落下開花彈就把他們炸了個暈頭轉向。 尤其是第一天的炮擊里,他們對楚軍的炮擊強度預估不足,更重要的是他們沒能構筑起來完善的防榴彈的一系列防炮工事,還是用防備實心炮彈的方案去修筑防御工事。 而這些防備實心炮彈的工事在彈道彎曲,還會爆炸的榴彈勉強根本就沒有什么用處。 密集的炮擊徹底把準格爾給打愣了。 總攻不過第一天,準格爾守軍就死傷至少千余人,全部都是死傷在猛烈炮擊之下。 這個傷亡人數在四萬多守軍里看似不多,但這僅僅是開戰第一天啊,而且楚軍連步兵都還沒有派出來呢。 后續幾天里,楚軍持續炮擊,尤其是狠狠的壓制了準格爾方面的防守火炮。 并開始掩護步兵部隊小規模的對城外的一些防御節點,也就是一些突出部堡壘,炮臺,火力點進行定點的逐一清理。 看似出動的步兵都不多,基本都是幾百人,多不過千余人的規模,但是支援的炮火卻是非常的猛烈。 往往是一個步兵營發起進攻之前,后頭至少會有好幾十門的火炮提供火力支援。 在隆隆炮聲中,楚軍的步兵順利的拿下了城外的諸多防御點。 開戰五天后,楚軍的步兵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吐魯番城墻前。 后續針對城墻主體防御工事的進攻也沒什么意外,楚軍同時三條線發起進攻,早就準備好的重裝突擊部隊定點突破,然后擴大缺口,掩護更多的友軍進入。 第八天,楚軍已經全面攻占了東面城墻,并開始向其他幾面城墻乃至城區腹地推進。 戰斗打到這個時候,實際上準格爾人死守吐魯番城的計劃已經全面失敗了。 吐魯番已經被攻克了。 后續的些許頑抗已經改變不了大局。 甚至他們就連突圍都很難,畢竟這個時候的吐魯番城也已經被楚軍戰略包圍,城外還有好幾萬的騎兵虎視眈眈呢。 外圍地區的兩萬多準格爾騎兵一度想要殺進來接應城內守軍,但都被楚軍騎兵給擋住了。 如此情況下,吐魯番城內的殘余守軍逐一被殲滅,他們或投降,或死傷,但是卻沒有幾個人能夠逃出去。 八月九日,整個吐魯番城內的戰斗全部結束,哪怕是零星的戰斗也全部結束了。 而楚軍里的工兵部隊已經開始修筑吐魯番城的城防工事,第一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離開了吐魯番城,朝著塔城地區以及伊犁河谷地區殺過去了。 同時期里,在北邊作戰的第二騎兵軍也已經殺到了距離塔城東北方向不過數百公里的地方。 換句話說,其實哪怕楚軍第一集團軍沒有在吐魯番城里獲得突破,實際上第二騎兵軍為首,從漠南草原殺過來的楚軍騎兵部隊也能殺到準格爾人的老巢去。 沒辦法,楚軍就是兵力多,錢糧多,可以同時好幾條戰線同時推進,不管那一條戰線獲得了突破,都能給準格爾人造成極大的威脅。 而準格爾方面在吐魯番失守后,也是徹底死了和楚軍正面打攻防戰的心思,開始主動放棄幾乎雖有的城池,回到了他們游牧民族的傳統作戰來。 他們直接退出了塔城地區,然后返回伊犁河谷地區。 但實際上,他們已經退的太晚了。 吐魯番戰役里,他們一口氣就丟掉了四萬多兵力,這四萬多兵力雖然不是精銳騎兵,但是也是他們里精銳步兵和炮兵。 吐魯番戰役過后,準格爾現在連野戰炮都湊不出來幾十門…… 火繩槍手也所剩不多。 這不改變戰術的話,他們其實也沒辦法繼續打了。 準格爾主動退走,接下來楚軍自然也就不客氣了,如同武裝行軍一樣連續控制西域諸多地方,尤其是塔城地區,緊接著數萬大軍直撲伊犁河谷,也就是如今準格爾人的行政中心伊寧而去。 中途自然也少不了和準格爾的騎兵交戰。 說到騎兵,人家準格爾的騎兵表現的可比他們的步兵和炮兵強多了……再不濟,準格爾的騎兵打不過還能跑。 而且人家準格爾騎兵早就吸取了教訓,根本就不和你楚軍騎兵玩什么大規模的列陣沖鋒,就打一些中小規模的襲擾作戰,有機會了就咬一口,,沒機會就直接跑路。 在機動速度上,人家準格爾騎兵作為游牧民族騎兵,可不比楚軍騎兵差多少。 因此在騎兵交戰上,楚軍騎兵雖然占據戰略優勢,但實際交戰中雙方的傷亡比并沒有太大的差距。 只是,騎兵損失看似不多,然而打著打著,楚軍騎兵就殺到了伊犁河谷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