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節
如今李氏制鐵要吸引戰略投資者,廣州鋼鐵公司也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關系,并把這種關系直接落實到股份上,以徹底的綁定李氏制鐵這么一個超級大客戶。 除了廣州鋼鐵公司外,另外一家對李氏制鐵公司非常有興趣的則是大楚商業銀行,這是一家成立不過五年多的官辦銀行,也是大楚帝國里財務部直屬的兩大銀行之一。 不過大楚銀行可沒打算說直接拿儲戶的去投資實業,這是屬于嚴重違規的…… 大楚商業銀行的方案要更加特殊一些,他們的方案是讓李氏制鐵公司把用來吸納投資的股份拆分成為零散股份,然后交給他們去推銷給各目標客戶,以獲得更高的單價以及更多的資金,大楚商業銀行則是從中收取手續費。 這個方案引起了李氏制鐵公司的重視,不為別的,就因為這樣付出同樣多的股份能夠籌集更多的資金,并且零散的小股東也不用擔心他們會給公司的運營造成什么麻煩。 同樣的,這個方案還引起了金融監管機構大楚帝國中央銀行的注意。 第652章 股票交易所 李氏制鐵公司和大楚商業銀行還沒有就代發小額股份的合作敲定方案呢,人家中央銀行就已經行文過來,要求李氏制鐵公司以及商業銀行要密切保護小投資者的利益,不得亂搞。 這事之所以引起中央銀行的關注,那是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公司都這么搞過而且搞出問題來了。 這些企業為了湊集資金,會發行一些份額很小的股份,然后吸引中小投資者高價購買,用以湊集資金。 這些都很正常,但是隨后卻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那就是小股東多了,那么股份交易也就多了。 這些零散、小額的股份交易的對象,可不是什么專業的投資機構,往往是一些個人。 而這些個人交易者,雖然持有股份,但實際上很難了解到所屬公司的具體情況,很容易就被哄騙造成大量的損失。 為此也引發了諸多的經濟案件,并且一定程度上對所屬公司都造成了影響。 比如說市面上那些小股東們一旦有人急用錢廉價拋售股份,很容易就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其他小股東也拋售股份,最后股份大幅度貶值甚至無人問津……但問題是,人家企業經營的好好的。 最后,則是更加重要的是有一些不咋地的企業,其經營者為了撈錢故意大量讓普通民眾來購買他們的小額股份,然后撈到錢后就捐款跑路,也就是非法集資! 如今中央銀行對市面上已經規模比較大的零散股份交易非常關注,才會在李氏制鐵公司那邊想要發行小額股份的時候,直接發來警告函:別瞎搞,不然罰死你! 但是區區警告也沒有用,畢竟這種情況也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已經普遍存在的情況,中央銀行那邊已經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企業發行股份以湊集資金的體系,既能保障公司湊集資金的需求,又能保證中小投資者的權益。 畢竟大量企業發行小額股份籌資已經是事實,而且從法律上來說,你也不能不讓人家發行股份啊……自家的東西還不讓賣??? 同時大量存在的小額股東也存在著彼此交易的需求,小投資者和大型投資以及企業的投資不一樣,那些大型機構投資都是戰略投資,拿分紅為主,就算是轉讓股份也是規模比較大的機構結構。 他們都有足夠的專業素養來保證自己的利益。 但是小投資者,估計連直接買的股份的公司在那都不知道呢! 同時他們資金有限,一旦需要資金的時候就會轉讓股份籌集資金。 而這些頻繁的小額股份交易,導致了大量的問題出現。 此外這種情況下,大型投資者乃至企業本身都很容易利用一些手段低吸高拋,進而損害小型投資者的利益。 畢竟大股東肯定清楚的知道自家公司的情況,甚至知道未來公司會做什么。 如果說幾個月后,公司有重大利好的話,那么他就可以提前利用這個信息去吸收小股東的股份以獲利。 反過來,如果幾個月后公司經營不咋地要虧本,他也能夠提前利用信息對外轉讓股份套現走人。 這種大股東兼企業經營者親自下場參與到小額股份交易當中,天然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這必然也極大的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更會破壞整個股份交易市場,引發眾多不必要的問題。 最后,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為了收稅! 盡管目前來說,稅務法律對股份交易也會收稅,但是只在變更股份登記的時候收取,麻煩,而且收的還不多…… 為此,稅務部那邊已經多次向財務部提交建議,讓他們規范股票交易,這樣他們才好收稅啊,要不然的話,你們不搞,我稅務部就要專門搞一個股票交易稅務登記所了…… 為此,中央銀行作為金融監管機構,已經謀劃著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用于進行股份交易,由官方對交易進行監管,并限定企業的資格,別搞得什么企業都能隨便公開發行股份讓民眾購買,弄出一堆非法集資跑路的事情來。 中央銀行的想法很快變成了文件傳遞道了財務部,不過股票交易所這種事也是第一次搞,財務部高層也不敢擅自決定,因此就把這事繼續往上報告。 最后送到了羅志學的辦工作上。 當羅志學看到財務部奏請建立股票交易所,以規范、監管企業集資,股票交易,以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避免大規模非法集資,增加金融稅收的時候。 羅志學都是傻眼的……股票他肯定知道啊,他也是想過等時機成熟的時候,也搞個股票交易所什么的。 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還沒有對外說過這事,下頭的那些官員們竟然自己就提出來了。 這也是讓羅志學再一次見識到了歷史發展的慣性。 很多東西哪怕沒有羅志學去折騰,但是當時機成熟之后它自己就會冒出來。 之前的鐵肋木殼戰艦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這玩意可是海軍艦政部率先提出來的,羅志學還是在看到他們的初始設計方案之后,才知道海軍這些人竟然都打算搞鐵肋木殼船了。 而海軍方面之所以搞鐵肋木殼戰艦,是因為大冶鋼鐵公司的熟鐵量產技術得到了突破,熟鐵產量大幅度增加,價格下降,同時大楚帝國的工業界里也具備了加工大型熟鐵零部件的能力。 再加上船肋木材的缺乏,讓海軍不得不尋找代替方案。 這些綜合起來,不用羅志學任何的提醒,人家海軍自己就先琢磨鐵肋木殼船了。 甚至羅志學覺得如果不是鐵的價格還比較貴,同時潛在敵人的火炮威力也就那樣,而木殼所采用的木料也容易尋找的話,估計海軍那邊都提出來建造全鐵戰艦的方案了。 一想到可能出現一艘全鐵建造,但是還采用風帆以及前裝滑膛炮的風帆戰艦……羅志學自己都會覺得特別的別扭。 這不符合他的常識認知。 但是,這就是技術持續發展以及社會持續發展所帶來的天然推動力量。 造船業如此,在金融行業上也如此。 實際上,目前大楚帝國諸多金融行業的規矩乃至法律,也并不是羅志學自己搞出來的……他挺忙的,哪有時間天天盯著金融行業。 也就是一開始的時候羅志學關注的比較多,但是也只是在初期的時候,甚至就算是在初期的時候,羅志學也沒有參與到金融行業的一些細節發展的東西。 他都是指定框架,敲定大體的金融戰略方案,然后就交給手底下的官員們去折騰了。 具體下來,大概就是他當年設立了財務部,然后又設立了財務銀行,中央銀行,定下了金融監管的一些基本原則。 至于后續,基本就是順其自然讓財務部搞。 而財務部在這十幾年來持續完善各項金融行業的規章制度,建立起來了一套雖然還比較原始,但是也比較完善的金融制度了。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貨幣以及銀行業的完善了。 貨幣,主要是采取了廢兩改元,設立了楚元這個概念,并大規模發行了各種銀幣以及銅幣,此外更重要的還是推出了相對應的紙幣。 而銀行業方面,他們搞出來了儲蓄銀行的一系列概念,敲定了銀行以攬儲、發放貸款、兌匯等基本業務,同時敲定了保證金制度以及最重要的嚴禁銀行參與各類商業投資,更別說什么金融投資了。 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儲戶的資金安全。 但同時,財務部又引導設立了若干基金公司,這些基金公司可以募集資金,然后參與各類金融,主要是針對各企業進行投資以進行獲利,以便讓市場上的資金流動起來。 還有其他諸多東西,基本上都是財務部的官員們根據市場經濟上的變化以及帝國的政治需求而搞出來的。 這一次的股票交易所同樣也是如此。 財務部那邊發現了市場上存在著大量企業發行小額股份的情況,也發現了大量小額股東進行頻繁交易的情況。 這意味著有大量的企業需要一個貸款以外的湊集資金的渠道,同樣也意味著市場上有很多人手中有著不少錢想要投資,但是因為資金有限卻是很難參與到真正的企業經營當中去。 也就是說,小額股票的交易行為,是有著強烈的市場需求的,不僅僅企業需要,大型投資機構需要,就連小型投資則,也就是個人投資者也需要。 但是這種市場需求并沒有被正確引導,進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如今財務部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把這種市場需求納入官方監管當中,讓這些小額股票的交易正規化。 如此一來,方便了企業湊集資金,也方便了投資者,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投資者上當受騙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還能盤活市場上的存量閑置資金,為帝國的工商業發展提供額外的助力。 工商業要發展,企業需要資金,總不能單純依靠銀行的貸款不是。 基于這種情況,財務部才會根據中央銀行遞交的建議,最終奏請設立一家官方管轄的股票交易所。 羅志學詳細的看完了財務部的報告后,很快就做出了批示,準許成立股票交易所,但是要控制節奏,不能一下子搞的太開,要先試驗一二,摸索經驗后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后,再大規模鋪開,免的出現什么亂子。 得到了羅志學的批準,財務部很快就敲定了相應的章程,準備在金陵城里設立一家股票交易所,由財務部直接管轄。 而股票交易所的一應規章制度,暫時從嚴制定,以避免出現太大的波瀾。如此情況下的,金陵股票交易所的成立以及相應的企業上市、股票交易規則就非常嚴厲了。 首先是企業,暫時不接受企業自行申請,而是先挑選若干大型,有足夠實力的企業進行上市,而且數量也不多,暫定為五家,其中四家將會是工業部所屬的官辦企業,還有一家企業則是暫定為民辦企業。 同時企業所屬的行業,盡量選擇低風險行業,連續多年穩定盈利,企業自身也擁有相匹配的實際資產的那種。 他們要挑選一批優質企業進行上市,同時還想要確保哪怕上市搞砸了,投資者們購入股票后也不會吃太大的虧。 不僅僅上市企業挑選嚴格,而且對股票交易也進行了極大的限制,首先直接來了個一刀切,擬定上市的企業,除了股票交易所定額公開發行的股票外,其他股票不得在股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非流通股。 股票交易所里流通的股份,只能是上市發行的這一批流通股,不接受其他股份進行交易。 所以,股東們別指望能夠在市場上拋售股票套現,因為他們的所持有的是非流通股,不能在股票交易所里出售。 這種嚴苛的一刀切,單純是為了避免出現問題而提前做出的嚴格措施,等以后相關的政策進一步完善后,則是會對這種政策進行相關的調整。 到時候進一步更加嚴格還是放松條件,都需要看情況而論。 但是……不管怎么調整,基本原則就一個,那就是保護股票交易所里投資者的利益,避免股東把股票市場當場割韭菜,高位套現走人。 財務部搞出來股票交易所,可不是為了給那些股東們高位套現,實現財富自由的……而是為了讓企業湊集所發展的資金的。 企業和股東,這是不同的實體,帝國財務部重視的是前者,至于后者嘛,生死自負…… 當然了,要是股東能夠在場外把股份賣出去,這是屬于正常的商業cao作,你能賣多少錢也是你的本事,只要合法合規依法繳稅,帝國官方不做干涉。 畢竟大楚帝國財務部,總不能不讓人家股東轉讓股份不是……真要這么搞,那么就和大楚帝國的諸多工商法律以及金融法律相沖突的。 交易自由,這對于一個澎湃發展的經濟體系而言還是很重要的! 但是購入股份的投資者,所獲得的依舊是非公開流通股……這些股票還是不能進入股票交易所里進行交易。 財務部搞出來的一系列股票交易所的規則,原則上是保護股票交易所內流通股票的交易以及投資者的利益。 對于場外的股份轉讓什么的,該怎么來還是怎么來。 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相繼制定后,財務部也正是通過大楚邸報向外公布了設立‘金陵股票交易所’的消息,并公布了大概的股票交易原則。 隨后又通過內部的審查,擬定了第一批,一共五家公司進行上市。 這五家公司,有四家都是工業部直屬的官辦企業,而且還是百分百控股的那種,這就是為了確保上市企業不出現什么問題,能夠穩住。 而第五家企業,則是試點用的民營企業,而這家企業不是其他,而是在之前在國內工商界高層圈子里鬧的沸沸揚揚的李氏制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