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節
對此,準格爾方面也是傻眼了……他們也沒有想到大楚帝國竟然胃口這么大,拿下了關西七衛地區后,竟然還不滿足。 這擺明了是想要徹底殺入西域啊。 估計不用多久,大楚帝國的兵鋒就會出現在吐魯番了! 不僅僅大楚帝國不想要和談,實際上準格爾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尤其是準格爾人的內部還受到了俄羅斯的極大干擾。 俄羅斯人為什么支持準格爾,還不是想著準格爾和大楚帝國徹底干起來,好減輕俄羅斯在東線上的壓力。 如果準格爾和大楚帝國停戰的話,他們的設想可就落空了,這不符合俄羅斯人的利益, 因此俄羅斯也是在一直鼓動著準格爾內部,想要讓準格爾人和大楚帝國繼續打下去。 所以,西域這邊的局勢,恐怕還得再亂上好幾年。 不過,雖然雙方沒有和談,也沒有停戰,但實際上大楚帝國和準格爾方面,受限于各自的問題都沒打算繼續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大楚帝國在哈密屯墾,準格爾方面則是在數百公里外的吐魯番準備構筑真正的防線! 戰爭的陰云雖然還籠罩在西域的上空,但好歹沒有繼續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了。 至于大楚帝國方面,看見西邊局勢稍微穩定后,帝國高層都也已經懶得關注西域的情況了,反正想要再打至少也得等個兩年甚至更久,等哈密的屯墾出成果后才能繼續進行。 至于現在,帝國高層需要忙的事可多了去,尤其是最近馬六甲海峽那邊又出現了不少破事,尤其是荷蘭人控制下的部分地區的土著,出現了抵制華商的情況,導致帝國高層又出現了增兵南洋地區,趁著機會徹底拿下馬六甲城,并全面控制馬六甲海峽,甚至把荷蘭人徹底擠出南洋的聲音。 尤其是海軍那邊,最近一段時間天天都在鼓吹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荷蘭人的威脅等等,天天逮著人就說,搞的很多參務大臣和協辦大臣都煩了…… 你們海軍要打南洋,要打荷蘭人我們又沒意見,你愛打就去打唄……只要別來要軍費,你們海軍愛咋地咋地…… 但是海軍之所以最近跳的這么歡,就是為了借南洋局勢試圖搞點額外軍費啊,他們海軍最近打算搞幾艘一級戰列艦,手中一時囊中羞澀,就想著弄點額外軍費補貼一二。 這些文官們竟然讓他們不要軍費就去打仗,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他們海軍又不是陸軍那群傻缺,不給錢都打西域……腦子都瓦特了! 不過內閣那邊死活不愿意給額外的軍費,這讓海軍也是無能為力,總不能開著戰艦,把艦炮對著那些該死的內閣成員開炮不是。 然而軍費沒增加,海軍那邊想要擴編一級戰列艦的計劃也不想停下來。 海軍一直都想要多搞幾艘的一級戰列艦,自從廣州級一等戰列艦建成服役后,其強大的戰斗力讓海軍高層為之著魔。 兩千六百噸的標準排水量,加上上百門各口徑艦炮,廣州級戰列艦在當代就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在東方海域里幾乎沒有對手,就算是放在歐洲那邊也是屬于頂級的層次。 對于這種戰艦,海軍那邊就想要搞多幾艘,然后編成幾支一等戰列艦的戰列艦編隊玩線列作戰,而不是和現在這樣,只有那么幾艘一等戰列艦充當各大艦隊的旗艦而已。 海軍服那個面覺得一等戰列艦這玩意,造出來就是要上前線,在戰斗的時候頂在最前面玩線列,和敵人的戰艦對轟的。 而不是只能充當高級將領的指揮旗艦所用。 只是如今的一等戰列艦滿打滿算也才兩艘服役,還有兩艘在建,組成戰列艦線列的話數量不太夠。 所以海軍方面打算再搞多一些,不用多,再來四艘,然后四艘一組,就可以編成兩個一等戰列艦的戰列分隊了。 如此使用起來,也更加的靈活方便,實戰價值也更高。 但是一等戰列艦貴啊,不僅僅船只本身貴,上面搭載的火炮也都是重炮居多,而大量重炮也挺貴的,畢竟重炮的價格和陸軍使用的那些小火炮貴多了。 再者戰列艦更龐大,需要的船員也更多,因此維持費用也很昂貴。 如果是替換的話,那么壓力還不是很大,但問題是海軍這邊想要的不是替換,而是擴編啊。 海軍那邊一直野心勃勃,想要建成至少十六艘的一等戰列艦,上百艘的三等戰列艦組成一支龐大的戰列艦艦隊。 然而這也意味著龐大的海軍軍費開支,內閣方面一直都壓著不讓軍費超支,海軍這邊自然也很難弄到更多的軍費。 這沒軍費可沒辦法擴編。 如此,才有了海軍這邊鼓吹南洋威脅,荷蘭威脅的情況。 可惜,海軍的圖謀被人家內閣一眼就看穿了…… 人家內閣的文官們倒不是說對局勢也很了解之類的,知道了海軍這邊只是瞎吹,南洋局勢現在穩得很,土著一個個都規矩的不得了,荷蘭人也一直向帝國釋放善意試圖維持在南洋的局勢。 但是,人家文官才懶得管你什么南洋局勢,人家就看一點:你要不要額外軍費! 要額外軍費,甭管你啥理由,給老子滾蛋! 怎么說呢,除非荷蘭人嚴重破壞了帝國的海外利益,或者干脆打到帝國本土來,不然別指望內閣方面掏哪怕一個銅板的額外軍費。 至于小規模武裝沖突之類的,用最近兩年在帝國政壇上非?;钴S,權勢極大的參務大臣、分管稅收和財政事務的唐豐澤來說就是:每年幾千萬軍費就已經包含了中小規模的武裝沖突費用。 如果軍方不認可這個說法,那么回頭常規軍費就先扣下幾百萬,然后等到有沖突的時候再補給你們軍方。 面對這個大楚帝國的新一任分管稅務,財政的財神爺,軍方雖然恨的牙癢癢,但是總歸是沒敢說每年幾千萬常規軍費不包含日常沖突的戰費。 真要這么說,內閣那邊肯定是要對軍費再一次動刀子的。 自從帝國統一,尤其是干掉了東擄后,帝國高層每年都喊削減軍費呢。 如此大背景下,這軍費額度一旦降下來,除非是爆發大規模戰爭,不然就別指望能夠再漲回來。 所以,守住現有軍費額度,是軍方的底線,雖然數額依舊龐大,雖然內閣那邊天天罵他們是敗家子,但是軍方的高級將領們全當聽不見。 你要罵就罵,但是錢不能少…… 當然了軍費總額雖然沒能降低,但是最近幾年也沒漲,同時大楚帝國隨著經濟發展,中央財政收入是逐步增加的,因此從財政支出比例上來看,其實大楚帝國的軍費占財政支出比例,是逐漸下降的。 已經進入后半場的承順十四年里,陸海軍以及近衛軍的軍費加起來,大概是四千萬楚元,而當年度楚軍的支出預算是一億兩千六百多萬。 軍費支出占據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一點五。 這個比例對于大楚帝國而言,已經很低了,統一戰爭初期的時候,軍費支出達到了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哪怕是東擄戰爭時期,軍費支出也占據了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等到東擄戰爭結束后,軍費總額雖然沒有降低,但是占據財政的支出比例卻是逐年下降。 估計等到明年,這個比例就得降低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更低了。 而這,也是內閣方面控制軍費支出的一個重要手段,那就是軍費總額雖然不減,但是也不隨著經濟發展而增加,爭取把軍費支出比例壓縮在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更低的水準。 對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羅志學是保持了默認的態度。 當然,羅志學只是默許內閣這么干,但是羅志學并沒有表態說支持,甚至羅志學從來都不會在公開甚至私下場合里說削減軍費的事,也不會在公開場合里說控制軍費的事。 有些事,你可以做,但是你不能說。 而有些事,甚至連羅志學都不能去做,只能假他人之手。 軍費,就是一件超級敏感的事。 羅志學很清楚,長期保持高比例的軍費支出是不正常的,是嚴重損害國內建設的,但是羅志學不會做,也不會說去削減軍費。 這關系到羅志在在軍隊內的威望以及控制力問題。 總之,絕對不能讓軍方的怨氣對準自己…… 所以,要找個背黑鍋的,而內閣的那些文官們就是天然的背鍋俠……更有意思的是,人家文官很樂意背這個控制軍費的黑鍋,甚至為此得意洋洋,當成自己的政績進行廣大宣傳呢。 如此也就導致了最近這些年,內閣文官和軍方的將領們逐漸對立,天天相互罵娘…… 而羅志學,則是穩坐釣魚臺,笑看天下風云! 第616章 皇家樂舞團 想要弄錢搞一等戰列艦編隊的海軍,在國內搞錢的企圖失敗了后,又不甘心放棄一等戰列艦編隊的計劃,也不愿意裁汰其他戰艦來騰出軍費。 最后就把目光放在了南洋上! 因為他們想起了前幾年在南洋玩擴張的時候,抄沒的大批土著的財貨,根據帝國的優良傳統,當年弄到的抄沒資產以及土著的賠款加起來一千多萬楚元,是多家分錢…… 財務部代表國庫拿了大頭,但是軍方也拿了不少。 而軍方的這些錢里,海軍作為南洋戰略的主要推動者,在一系列的行動里占據了主要的地位,哪怕登陸后的戰斗主要還是陸軍打的,但是海軍依舊拿了大頭。 畢竟一系列的運輸,海上作戰都是海軍搞的,陸軍說白了就是去打個工而已。 最后,海軍這邊分下來了差不多兩百五十多萬楚元,以專項造艦經費的方式撥給了海軍。 這兩百五十多萬楚元看似不多,但是海軍的軍費其實一直都不算多。 比如承順十四年里,總軍費是四千萬,但是陸軍則是絕對的大頭,直接拿走了三千多萬,海軍只拿了六百萬,剩下的則是被近衛軍給拿走了。 所以兩百五十多萬額外軍費看似不多,但是對于海軍而言也不算少了。 畢竟海軍的兵力規模,是遠不如陸軍的。 陸軍的總兵力一百多萬呢,維持這些兵力以及眾多的中小規模戰爭,再加上這些年持續的換裝新裝備,所需軍費極為龐大,就這三千多萬對于陸軍而言其實也不夠用,要不然陸軍也不會喊出自力更生,進行大規模軍事屯墾,自己種田養豬了,就是為了節省軍費開支。 而海軍呢,其實人員數量遠不如陸軍,一艘戰列艦所需要的人員也就幾百人而已,哪怕是一百艘戰列艦,那么所需要的兵力也就幾萬人,更何況如今楚軍還沒這么多戰列艦呢。 至于巡洋艦、護衛艦等戰艦以及運輸艦等輔助軍艦所需要的人員其實更少。 然后再加上一些各海軍基地里的后勤輔助人員,再就是陸戰隊了。 如今楚海軍的總兵力,其實也就八萬人出頭,并且陸戰隊和基地后勤人員占據了半數以上。 此外,海軍自己也會在海軍基地里搞屯墾,養豬種菜什么的,以就地供給基地駐軍。 因此雖然海軍軍費少一些,但海軍日子其實還能過得去。 然而,這都是在不擴編,不大規模建造新式戰艦,尤其是戰列艦這種昂貴玩意的前提下。 海軍想要搞眾多的一等戰列艦,這玩意可貴了,一艘就得幾十萬楚元呢。 十幾艘下來,一年的海軍軍費都得全部填進去。 所以,海軍想要擴編一等戰列艦編隊的壓力也是很大,畢竟一等戰列艦擴編了,那么配合作戰的三等戰列艦以及巡洋艦、護衛艦也得相應擴編啊。 總不能讓一等戰列艦單獨出海作戰吧! 好在前兩年有了兩百多萬的額外軍費,讓海軍能夠實現了一定的造艦企圖,但是如今錢眼看著花的差不多了,而軍費卻是沒有增加。 如此情況下的,他們自然也就想要在南洋再撈一筆…… 除了撈一筆浮財外,海軍其實也想要進一步推動帝國的南洋戰略,只要南洋戰略搞上去了,后頭內閣那邊不管怎么樣,都不能不給錢吧。 皇帝還不餓差兵呢。 如此承順十四年十一月份的時候,海軍正式提交了南洋擴張方案,重點就是攻占馬六甲城! 進而控制整個馬六甲海峽! 如今的馬六甲城還處于葡萄牙人手中,但是如今的葡萄牙人在馬六甲城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了,荷蘭人和柔佛王國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