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節
既然下定了決心要突圍,他也不會拖延猶豫,更不會舍不得那些無法帶走的大批糧草以及幾門老舊的火炮。 帶上這些東西,將會嚴重影響突圍速度,到時候根本就跑不掉,還不如就地毀掉,然后讓將士們輕裝突圍。 這些準格爾人南征北戰多年,而且能夠連接征服吞并周邊地區,把西邊的哈薩克汗國打的跪地求饒,又一口把葉爾羌汗國給吞并了,其他先不說,但是打仗的本事還是有的。 要是打仗的本事不咋地,被干掉吞并的也就是他們了。 所以命令下達后,這些準格爾的行動極為迅速,當那五百多仆從軍還亂哄哄的時候,三百多準格爾部的騎兵們就已經集結完畢,隨時都能出城突圍了。 但是,巴圖并沒有第一時間帶兵出城突圍,而是讓麾下騎兵們繼續等待。 等那五百多仆從軍! 這一次突圍,巴圖需要這五百多仆從軍來干擾,吸引楚蠻子的注意,并牽制他們的兵力,這樣他才能有更好的機會帶著自家的三百多本部騎兵突圍。 這,也就是這五百多仆從軍的唯一價值所在。 要不然,他養著這五百多垃圾貨色做什么,浪費糧食??? 等亂哄哄的五百多仆從兵也集結完畢后,巴圖也正式下達了突圍的命令。 五百多仆從軍先一步出城,這五百多仆從軍有步兵也有騎兵,因此出城后顯得比較散亂,騎馬的一百多號人跑的比較快,而四百多徒步兵力則是比較悲催一些,只能靠兩條腿。 不過突圍也不是出城后直接撒開腳丫子跑路,而是需要繼續維持陣型,要不然的話,城外的楚軍騎兵分分鐘就要教你做人。 等五百多人先一步出城后,巴圖也是率領三百多本部騎兵出城。 但是巴圖并沒有帶著兵力直接朝著西北方向而去,而是朝著西邊而去,試圖遠離封鎖了西北方向的楚軍騎兵。 面對敵軍一前一后,兩股兵力出城突圍,孫華北都懶得判斷對方是主還是次,直接下令所屬部隊進行全面攔截。 甭管那些是棄子,那些是主力,都攔下來了也就沒問題了。 而第二十三騎兵團,有這個實力! 第二十三騎兵團,嫡屬于第六騎兵師,該師起源于土默特部歸順后的從軍的土默特士兵,在剿滅東擄的戰爭里長期在漠南草原上作戰,乃是帝國陸軍在漠南草原里作戰的主要騎兵部隊之一。 曾經擊潰了東擄人重要的盟友科爾沁部的主力騎兵,為東擄人的覆滅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后來又轉戰漠南蒙古的西部區域繼續剿滅漠南蒙古其他不肯歸順楚軍的部落。 這一系列的征戰里,第六騎兵師戰功不小,等平定東擄、漠南蒙古諸部后,第六騎兵師師長博澤被晉升為陸軍中將,如今擔任騎兵副總監之一。 這也是第一個真正進入大楚帝國軍方高層的蒙古族裔將領,當然了,現在在大楚帝國里沒有蒙古族這么個說法,如今的說法是蒙古各部落都是華夏后裔,如今不是歸順,而是認祖歸宗。 博澤本人,也自行把姓氏孛兒只斤改為‘包’,因此如今的博澤,其全名是包博澤。 其余歸順大楚帝國的蒙古各部也是差不多情況,都是在積極融入大楚帝國當中,改性易服都是最基本的。 包博澤憑借著南征北戰的功勞,成功躋身帝國軍方高層,而他離任后,第六師又經歷了兩任師長,如今的第四任師長就是徐東來陸軍少將。 而第六師的其他軍官們也和其他部隊進行了融合交換,因此現在的第六師已經不是純粹的土默特部將士所組成的騎兵部隊了,而是融合了各方騎兵將士的主力部隊。 軍方高層對這支主力騎兵部隊也是頗為重視,抽調了不少精兵干將補充其中,同時又給他們配屬了更加優秀的中亞馬,并對該師進行了升級改裝。 把該師從傳統的東方式騎射部隊改革成了新時代的騎兵部隊。 該師下設四個騎兵團,一個騎炮營,一個騎輜重團。 騎炮營轄有十二門九十毫米毫米騎兵炮、四門一百一十五毫米榴彈炮一共十六門火炮。 而四個騎兵團,一個是胸甲騎兵團,三個輕騎兵團。每個騎兵團下設四個騎兵哨以及若干輔助部隊。 每個胸甲騎兵哨轄有一百七十二名騎兵,輕騎兵哨則是轄有兩百三十二名騎兵,這個兵力人數是根據陣型所安排的。 因此騎兵部隊里的騎兵哨,規模都比步兵哨大,其哨長的軍銜往往也是校官,而不是尉官,同時騎兵部隊也不設立騎兵營編制。 哪怕之前乙等師里的騎兵營,也按照新式標志升級為騎兵團,只不過都是嚴重缺編,實際騎兵數量只有兩三百騎規模而已,也就一個半騎兵哨的實際兵力。 這一點和步兵,輜重部隊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一個滿編的輕騎兵團,轄有騎兵九百二十八名,同時還有團屬騎炮兵哨,轄有四門六十五毫米騎兵炮、團屬輜重哨兩百余人,總兵力可以達到一千兩百多人。 但是你別看只有一千兩百多人,但是因為騎兵部隊的特殊性,其耗費遠遠超過一個步兵團的耗費,而且戰斗力也是相當強悍。 楚軍里的騎兵招募以及訓練,已經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通常會招募會騎馬的新兵進行嚴格的訓練,并且訓練時間遠遠比步兵要長,新兵訓練時間就達到了半年以上,而安排到部隊去服役后,往往還需要經過半年甚至更久的長期訓練。 因此楚軍里的騎兵部隊,其服役時間也要比步兵、輜重兵以及普通炮兵要更長,騎兵培養過于困難,軍方肯定不愿意好不容易訓練出來了,然后就到服役期限了。 當然了,服役年限長也不會隨便改,而是通過晉升士官的方式來延長服役年限。 這一點,和其他技術性兵種是一樣的,比如炮兵,普通炮兵還無所謂,但是技術嫻熟的炮長基本都會授予士官軍銜,以延長服役時間。 這也是楚軍里在士兵和軍官之間,設立士官軍銜的主要目的,除了充當士兵和軍官之間的橋梁,實際性指揮基層士兵外,也是為了挽留技術人才。 如此也導致了大楚帝國里的內部構架,是以軍官為骨干,士官為枝干,士兵為葉子的體系。 而騎兵部隊,尤其是主力騎兵部隊里,因為很多都是經驗豐富的老騎兵,因此士官的比例也會比較大,第二十三騎兵團就是這樣,整個騎兵團里,士兵和士官的比例達到了三比一左右。 當然了,有了士官軍銜并不意味著這個騎兵就擔任指揮性職務,只是給予相應的軍銜以及待遇而已。 騎兵部隊里,不僅僅士兵們的軍銜普遍偏高,軍官們的軍銜也高。 團長基本是上校,副團長就是中校。 哨長以少校為準,偶爾還能看見中校。 副哨長、隊長往往就是上尉就是了。 副隊長或什長,基本就是中尉或少尉了。 而在步兵或輜重部隊里,什長這個職務,一般都是士官擔任的,但是在騎兵部隊里不是,這是屬于軍官職務。 只有伍長才是士官擔任的職務,而且一般也都是軍士長或上士才有資格擔任。 這也是技術性兵種很常見的特征。 而現在,第二十三騎兵團這個精銳騎兵部隊,面對著沖出城的準格爾人,根本就沒有慌亂! 兩個輕騎兵哨直接從兩翼殺出,呈現左右勾拳的姿態殺了過去,同時該團攜帶的四門六十五毫米騎兵炮也陸續開火了。 打出來的實心炮彈不斷的在準格爾人的陣列中落下,而首當其中的是被巴圖當做炮灰使用,迎向楚軍的五百多名仆從軍。 六十五毫米的騎兵團雖然射程不怎么樣,打出來的炮彈威力也不算大,這要是放在攻堅作戰里基本沒什么用處,但是在這種野外作戰里,這種十三年式六十五毫米騎兵炮對有生力量的殺傷卻是杠杠的。 人馬再怎么樣也是血rou之軀,可抵擋不住拳頭大小實心炮彈的轟擊,隨便碰到那都是非死即殘。 再加上這種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兩斤半野戰炮)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采用定裝彈藥,其射速是非??斓?,同時火炮比較輕,復位重新瞄準也比較方便,因此射速都可以做到和火槍相當,一分鐘可以打出來兩三發的炮彈。 你說它射程近……那是和九十毫米或一百一十五毫米口徑的野戰炮相比,但是上新式的十三年式六十五毫米野戰炮或騎兵炮,因為工藝的提升,如今這玩意的有效射程也能夠達到三百五十米左右。 如果降低精度要求,降低威力要求的話,哪怕是在六百米左右的距離上也能夠對敵軍造成有效殺傷。 有效射程這個詞匯,本來就是人為制定的……標準不一樣,那么有效射程就不一樣。 輕便好用,火力也不算太差,這也是楚軍一直沒有淘汰這種武器,并且持續改進,然后把這種火炮當成團級火炮繼續大規模使用的緣故。 幾乎有楚軍的地方,你基本上都能看見這種輕便火炮。 如今,準格爾人也享受到了這種火炮的照顧。 密集的炮彈持續落下,讓前方的五百多仆從軍在幾百米外就遭到了不小的損失,以至于陣型開始散亂。 陣型一旦散開,那兩支楚軍的輕騎兵哨一共四百多號騎兵,也是呼嘯著揮舞馬刀沖了上去。 那場面,就跟群狼殺入羊圈一樣,瞬間就血rou橫飛。 仆從軍里的那一百多騎兵似乎還想要玩什么手槍以及弓箭的射擊,但是被楚軍的馬刀第一時間就給砍翻了…… 至于剩下的步兵們亂哄哄的根本無法阻止起來陣型隊形,只能散亂逃亡。 后頭的巴圖看著前頭的五百多仆從軍在短暫的時間里就崩潰了,不由得低聲咒罵了幾聲,這些葉爾羌人太渣了,連片刻的時間都沒能給他爭取到。 這樣一來,自己的突圍可就危險了! 而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巴圖率領著三百多準格爾本部騎兵試圖轉道向西突圍的時候,楚軍里的一個騎兵哨兩百多騎就已經從西北方向直插而下,試圖直接跑到他前頭去攔截。 這支楚軍騎兵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會出現在巴圖所部的前方! 這還不算……五百多葉爾羌人仆從軍被擊潰后,楚軍方面的兩個騎兵哨,只有一個留在繼續追擊,另外一個則是兜了一圈又朝著巴圖所在的方向追了上來。 而更北邊,還有一支楚軍騎兵,也就是之前追擊準格爾傳令騎兵的騎兵哨也包抄了過來! 看著三支不斷涌來的楚蠻子騎兵,巴圖就知道想要直接繞行突圍是不可能的了……尤其是西北方向的那支楚蠻子騎兵,這都快跑到自己前頭去了。 唯今之計,要么掉頭回赤金城等死,要么是一鼓作氣,直接沖破攔截強行突圍。 巴圖久經沙場,自然知道這個時候不能猶豫不斷,他只考慮了幾秒鐘就對身旁的下屬道:“準備迎戰,我們要強行沖出去!” 巴圖的命令下達后,嗚嗚的號角聲在荒原上響起,這些準格爾騎兵們開始放緩速度,以收緊隊形準備沖鋒,同時部分騎兵們開始抽出簧輪燧發手槍或弓箭準備迎戰! 但是他們的正前方,是第二十三騎兵團第一騎兵哨兩百三十二騎,領頭的一個騎兵少校,一看對面不少騎兵掏出了手槍或弓箭后,盔甲下的面孔露出了不屑的笑容:“一群只會用手槍和弓箭的懦夫!” 緊接著他把頭盔的面罩拉下,高舉著手中的馬刀,半秒后朝前斜指,口中大喊: “第一騎兵哨,沖鋒?。?!” 他身旁的號手,第一時間吹響了急促的號角聲,隨著急促的號角聲響起,年輕少校一馬當先,帶著身后的兩百多騎兵開始策馬沖鋒! 他們竟然不等巴圖所部主動沖鋒突圍,就已經先行一步沖了過來,而且沒有使用火槍或手槍,直接就列著密集隊形,扛著三尺厚背馬刀就沖了過來! 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巴圖的臉色也越來越不好看,對面的這些楚蠻子騎兵,怎么不按照套路來啊。 這些人竟然不用火槍,也不用手槍,甚至連弓箭都不用。 都什么年代了,難道這些瘋子還真要用馬刀作戰? 這樣的話,自己要不要下令拋棄手槍和弓箭,讓士兵們換用馬刀? 還是說和往常一樣,先用手槍和弓箭打一波,有機會就換用馬刀直接沖上去,沒機會就轉向撤離? 可惜,現在雙方的距離太短,加上雙方騎兵速度都快,尤其是對面的楚軍第二十三騎兵團第一騎兵哨,人家都已經進入最后幾十米的襲步沖刺階段了。 根本沒有讓巴圖過多思考,甚至做出戰術改變的時間。 他只能硬著頭皮率領自家騎兵沖上去! 隨著距離的進一步拉近,準格爾沖在前排的數十名騎兵們開始在顛簸的馬背上,用簧輪手槍或騎弓射箭,倒也擊中了數名楚軍騎兵。 但是他們只來得及開一槍,放一箭,別說繼續開槍或放箭了,他們甚至連換用馬刀的時間都不夠…… 因為下一瞬間,他們就迎來了對面排山倒海一樣的楚軍騎兵隊列,還有那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馬刀! 看到對面的密集陣列和大量馬刀的時候,高速奔馳的戰馬上,巴圖嘴巴微張,荒原的空氣從嘴巴里不斷灌進來,此時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草,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