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節
怎么說呢,大楚帝國的后勤部門,在新式馬車以及彈藥箱上,玩了一把類似后世標準集裝箱的模式。 這樣的好處能夠能夠統一運輸標準,裝卸的時候也更加簡單方便。 然后這些四輪馬車因為規格高度統一,并且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了臨時結成車陣自保的需求,因此車架的前后往往還有卡扣可以進行首尾相連并固定。利用馬車,尤其是四輪馬車結陣自保,這是大楚帝國后勤運輸部隊的常用戰術,也是必須的戰術,可以有效的抵抗敵軍中小規模騎兵的襲擾,確保物資的安全。 結陣自保的時候,士兵們可以躲在裝載了物資的馬車后方,用火槍或輕型火炮等物資進行反擊作戰。 如果運輸的物資還是糧食這些東西的時候,那么這種車陣基本上和一個沙袋構筑起來的野戰堡壘也沒啥區別,防御能力相當強悍。 對于缺乏重火力的敵軍襲擾部隊而言,想要攻破這種的車陣是需要付出慘重代價的……嗯,大部分時候付出慘重代價也打不破。 東擄戰役期間,楚軍的后勤運輸部隊,廣泛使用這種車陣進行自保,對面的蒙古騎兵基本都無可奈何,非要強攻的話,基本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然,這也是因為楚軍的后勤運輸部隊,往往都是專業的輜重部隊進行運輸,這些輜重部隊的戰斗力可不比普通步兵差多少,并且普遍還配屬六十五毫米團屬野戰炮,火力比襲擊者還要更強。 楚軍的各師屬輜重團,和傳統的后勤部隊是軟柿子可不是一回事,人家戰斗力很牛逼的,直接拉上去打團戰表現可不比普通步兵團差多少。 哪怕是在后方進行運輸的運輸部隊是臨時征召的民夫,但是一般也會有乙等師等正規軍進行護送。 打到后來,那些東擄人控制下的蒙古騎兵干脆都放棄襲擊楚軍的后勤部隊了……出動小規模的兵力打不動;至于出動大規模的兵力……人家楚軍又不傻,豈能讓你大規模的兵力繞后襲擊后勤。 大規模應用馬車的傳統,在承順十四年的嘉峪關前線更甚,因為這地方一路往西都是一路平坦,要么是沙漠,要么是戈壁灘,而且距離非常的遙遠,物資運輸如果不大規模使用馬車的話,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承順十四年七月十八日,一萬多楚軍先頭部隊開始離開嘉峪關,朝著哈密方向進軍,掀開西域戰役的時候。 一路上都是各種馬車! 區區一萬多人,光是各種馬車就帶了一千多輛,攜帶了大量的糧食、飲用水以及彈藥以及行軍駐扎的帳篷等各類物資。 看著身后趕著眾多馬車,身上還大包小包帶著大量物資的手下,林旭兵少將心安了不少。 此番他率部最為全軍前鋒,先行朝著哈密方向發起進攻,在他看來最大的敵人并不是什么準格爾人,那不過是一群還停留在野蠻時代的游牧民族而已,不值一提。 真正的敵人是西域的大片無人區以及距離! 戈壁灘和沙漠會導致難以就地補充糧食和飲用水。 漫長的距離會導致補給極為困難。 因此想要出征西域,作戰什么的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帶上足夠的補給。 他可不想大老遠跑幾百公里過去后活生生餓死渴死…… 所以這一次出征,他是帶上了盡可能多的各種補給……他就沒想過能夠在西進過程里能夠就地獲得補給,也沒有想過西進后短時間內就獲得后方的補給。 林旭兵陸軍少將率軍西進后,第一時間就派遣了麾下第二十三騎兵團急速朝著赤金城而去。 如今準格爾人的勢力,都已經擴張到了距離嘉峪關不足一百公里的赤金衛地區。 這地方本來只有兩三千人的土著生活其中,早些年的時候還接受明王朝的冊封呢,不過那都是陳年舊事了,大楚帝國成立后,此地歸屬葉爾羌汗國管轄。 因為葉爾羌汗國和大楚帝國交好,而此地作為距離大楚帝國控制區嘉峪關最近的一個綠洲地區,是和大楚帝國進行各種貿易,也是接受大楚帝國軍事援助的第一站。 因此也頗受葉爾羌汗國方面的重視,在這里一度駐防了不少兵力,這些年也陸續匯集了不少的商旅在這里居住經商。 今年春天準格爾擊敗葉爾羌汗國后,持續橫掃整個西域地區,這個地方自然也落入了準格爾人的掌控之中。 在這里,如今有準格爾派過來的兵力三百余人,此外還有當地仆從軍數百人。 他們的目的倒不是說對抗大楚帝國……他們也沒那個能力,人家準格爾高層再傻逼,也知道不可能在距離嘉峪關這么近的地方抵抗楚軍啊。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如今和楚軍打仗還想要贏,那么就一定要拉開距離……距離,才是他們的最佳物資。 直接跑到嘉峪關附近和楚軍死磕……這恐怕得十級腦殘才干得出來。 因此準格爾在赤金衛地區的數百兵力,并不是為了直接對抗楚軍,純粹是為了充當前沿觀察哨,觀察楚軍動向…… 如果楚軍殺出來了,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第一時間把消息傳遞到后方的哈密去。 如今的哈密地區,才是準格爾人在周邊地區的重點防御地區! 嗯,也只有哈密地區,才有足夠的地理條件支持更多人口的生存并駐軍,其他地方還差了點。 如今在河西走廊地區里,基本上就兩個地方適合大規模屯兵駐防,一個是哈密,一個是嘉峪關,其他的基本都不太適合了。 而這兩個地方到今天,嘉峪關是扼守關東地區的西大門,哈密則是扼守西域的東大門! 這也意味著,大楚帝國想要西進,前期就得圍繞著哈密來打…… 這是地理因素的限制,和將軍們的想法沒啥關系,你不走哈密的話,也沒路可走了。 總不能真的橫穿大片大片的無人區吧,那可都是戈壁灘和沙漠,幾萬人跑進沙漠里行軍……還橫跨數百上千公里,沒二十級腦殘都不可能干出這種事。 基于當地的地理情況,出現了楚軍在嘉峪關駐兵、準格爾人在哈密駐兵的情況,而在兩者之間的漫長五百多公里的距離上,則是有著準格爾掌控的沿途小城鎮,這些小城鎮基本也依托綠洲而存在。 距離嘉峪關最近的就是這個赤金城了。 這地方其實很小的,所謂的城池放在華夏地區里,其實也就和小鎮差不多,因為此地有準格爾的兵力駐防,因此楚軍對這地方也算比較重視。 林旭兵派遣的第二十三騎兵團的目的地就是這里,倒不是為了拿下這地方,主要的還是想要通過突襲的方式封鎖并攔截該地的準格爾兵力,盡可能的拖延哈密方向敵軍獲知楚軍西進的消息。 大軍西進的消息,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最好是等大軍一路殺到哈密后,哈密城內的敵人才知道那最好。 至于什么不宣而戰之類的……這就扯淡了,大楚帝國打仗,暫時還沒有正兒八經對別人宣戰過呢。 一般都是內部來一道圣旨,對自己說明戰爭的必要性和正義性以及利益什么的,然后給敵人來個警告之類的。 這一次也是如此,大楚帝國已經在大楚邸報上刊登了一篇圣旨,把戰爭定位在自衛反擊上……你說準格爾沒打大楚帝國為什么還反擊?葉爾羌汗國也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啊,哪怕全天下人都知道這只是個名義上的藩屬國,當不得真,但是帝國官方要當真你也沒辦法啊。 這準格爾人都打了帝國的藩屬國,帝國打回去沒毛病吧? 而在六月份的時候,帝國禮教部藩務司已經給準格爾方面送去了訓斥文書,嚴肅指責了準格爾方面干掉葉爾羌汗國的野蠻行為,并要求他們離開退出原葉爾羌汗國領地,不然后果自負云云。 人家準格爾自然沒搭理……回信說了一大堆,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關你屁事…… 他們既然都對葉爾羌汗國下死手了,那就是已經預料并有心里準備應對帝國的反擊。 這肥rou都已經吞下去,你還讓他們吐出來,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后頭帝國方面自然也懶得繼續派人送什么外交文書過去了。 談個屁,直接出兵干它! 這就有了林旭兵少將率軍出征,也有了陸軍第二十三騎兵團奉命急行軍進攻并封鎖赤金城。 七月十九日,大楚帝國陸軍第二十三騎兵團的騎兵們,就出現在了赤金城外,引來了城內準格爾人以及當地土著的極大恐慌! 第608章 這些瘋子難道要用馬刀作戰? 孫華北上??粗胺降某嘟鸪?,心中不由的有些感嘆,連續兩天的狂奔總算是到了這地方。 而且看樣子,城內的敵軍并沒能及時反應過來派出傳令兵。 為了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 昨天他就率軍出發了,因為他這個騎兵團是主力騎兵團,戰馬配置是單騎三馬,中短距離的機動能力非常強悍。 昨天的時候,他們這些騎兵,徒步加上不定時乘坐備用馬,保持了極高的行軍速度,一路狂奔在天黑的時候距離赤金城已經不遠了,為了避免引起赤金城內敵軍的注意力。 他還特地找了個比較隱秘的地方過夜! 等到下半夜的時候又是提前行軍,在天空露白的時候距離赤金城已經只有七八公里了,最后時刻他果斷下令騎兵乘騎備用馬進行短途突襲! 在極端的時間里就跨越了七八公里的距離,一口氣殺到了赤金城外。 這個時候,估計城內的人很多都還沒起床呢。 “三哨繞行北側,準備攔截敵軍可能的零散突圍兵力,輜重和炮兵就地構筑防御工事部署騎兵炮,其他各部恢復體能,確保戰馬狀態?!?/br> 孫華北沒感嘆多久,很快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 雖然自己來的突然,但是后頭的任務還是不輕,要盡可能的避免敵軍零散兵力的突圍,免的哈密城里的準格爾過早得知消息。 他這個二十三騎兵團的任務,就是提前一步過來封鎖消息的,至于說攻城,不在他的任務范圍之內。 畢竟他這只是騎兵,哪怕他們是擁有上千騎的主力騎兵團,也攜帶有多門的十三年式六十五毫米騎兵炮,但也不適合用來攻城! 在城外封鎖并攔截敵軍的突圍,才是他們所擅長的! 果然,就和孫華北預料的一樣,楚軍剛抵達城外,沒多久赤金城里就沖出來了一隊十多騎,他們并沒有朝著楚軍騎兵而去,而是直接朝著西北方向狂奔。 而早有準備的二十三騎兵團下屬的第三騎兵哨也針鋒相對,兩百多名驃騎兵迅速行動,一個個策馬狂奔進行攔截。 一場小規模的騎兵攔截戰斗,在赤金城城外西北方向直接爆發! 沒有隆隆炮聲,甚至連槍聲都沒有多少,雙方騎兵一個想突圍傳信,一個想要攔截,采取的都是最直接而血腥的作戰方式。 孫華北看了眼西北方向,隨著敵軍騎兵主動散開,嘗試分開突圍的時候,己方的兩百多名驃騎兵已經散開并進行攔截作戰。 只看一眼就知道,敵軍的這些試圖出城向哈密報信的騎兵是沖不出去的。 他手底下的第三騎兵哨配屬的主力乘騎用馬,可都是上好的中亞馬,在爆發力以及耐力上都屬于上乘之選,加上驃騎兵的戰斗力也不弱,攔住他們沒有太大的問題。 因此孫華北的重心還是放在了敵軍大規模突圍上。 —— 另外一邊,赤金城的矮小城頭上的準格爾將領巴圖,看著自己派出去的十多名傳令兵陸續被城外的楚軍騎兵絞殺后,臉色有些難看。 巴圖早有預料那些楚蠻子極有可能會出兵,但是卻是沒有想到行動會這么迅速并且隱秘,而且魄力極大,一出手就是上千精騎,還是趁著夜色掩護突然靠近。 搞的他現在連傳令兵都派不出去。 這零散突圍都困難,后續的大規模突圍可就更難了。 至于說不突圍而是就地堅守,這是自尋死路! 巴圖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對面的楚蠻子一旦出兵,就絕對不止眼前的這千人精騎,楚蠻子在嘉峪關一線部署兵力好幾萬呢,真正要出兵的話,少說也會有一兩萬人。 而他手底下有多少兵力? 不過三百多本部騎兵,此外還有忠誠存疑,戰斗力不咋地的仆從軍,這五百多仆從軍其實都是原來葉爾羌汗國的軍隊投降歸順而來,武器裝備很差,戰斗意志更差。 就靠著這點兵力相當擋住楚蠻子的兵鋒,這是不靠譜的。 來之前,巴圖的上司也明確告訴過他,他的唯一任務,最重要的任務就報信……只要在楚軍出兵之后及時把信息傳遞回哈密,那就是大功一件,至于赤金城本身,不值一提。 所以發現楚軍大規模西進后,巴圖就毫不猶豫的準備突圍走人。 深吸一口子后,這個一臉胡須渣子的中年將領就對手下吩咐道:“讓將士快速做好準備,一旦準備妥當我們就突圍?!?/br> “只攜帶必要的糧草、水和輕武器,其他糧草輜重直接焚毀,再把那幾門帶不走的老炮也摧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