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節
海浪逐漸加大,從天空往下看的話,其實海面似乎也挺平靜的,然而這是因為大海廣闊無邊,缺乏參照物而導致的假象。 實際情況是,海浪已經不小,一陣一陣的海浪持續拍打著盛和號的船身,并且海浪比較大的時候,海水還會直接沖上甲板。 同時海浪的出現,也必然伴隨著大風。 狂暴的大風對于風帆船只而言,可不是什么美好的信號,面對狂風,風帆不能張開太大的面積,不然的話桅桿會有斷裂,風帆被撕裂的可能 。 但是也不能全部降下風帆,因為這樣的話船只會失去動力,并且無法保持航向。 而船只遇上風暴的話,最好的辦法不是隨波逐流,而是要順著海浪順風航行,這個過程里還要保留一些風帆以獲得動力,這個動力主要是用來保持航向的,不然的話船只被吹的側面影響海浪的話,很容易就翻船了。 夏侯君此時已經冒著天空中不斷飄落的細雨,不斷的觀察著周邊的海況變化。 不過他此時并不擔心,這種程度的風浪對于那些小型的近海船只而言,興許是危險甚至是致命的,但是對于盛和號這種大家伙而言,這種程度的風浪也就是搖晃多一些,把水手們折騰一番而已,但是不會有什么實際性的危險。 別說盛和號了,就算是其他幾艘千噸乃至七八百噸的船只也不會有什么實際性的危險。 倒是對于艦隊后方跟隨的其他貿易公司里的一些小噸位商船而言有些危險,很多貿易公司里的商船,都是一些載貨兩三百噸的福船。 這種福船因為船小,所以抗風浪能力也更差一些。 朝著后頭看一看那些在風浪中艱難航行,甚至若隱若現的船只就能感受到他們的艱難。 果然,等風浪平靜下來后,護航的海軍傳來通報,有一艘福船的主桅桿被風浪折斷了半截,動力損失嚴重,并且船體進水嚴重,需要在海面上進行維修作業。 這種情況對于這年頭的遠洋航行而言很正常,小噸位的風帆船只面對風浪,抗風險能力還是太差了。 而這也更讓夏侯君堅定了商船大型化的主張。 跑遠洋是需要面對復雜多變的海上天氣的,船只太小風險太大,船沉人亡,損失貨物這些都足以造成巨大的損失。 要跑遠洋航線,必要要有更大的船只,載貨大幾百噸最是低標準了,最好是能夠載貨上千噸。 哪怕是這種大噸位的新式海船價格更加昂貴,以至于貿易成本增加也是值得的。 安全的出去,安全的帶著利潤回來,遠比出海后直接沉沒,血本無歸來得強! 船隊一路向南,雖然中途遭遇了一次風暴的襲擊出現了些許事故,但是總體上還是比較安全的,也沒有遇上不長眼的海盜。 船隊一路順利抵達了呂宋島上的馬尼拉,并和控制該地的西班牙人進行了貿易。 隨后船隊又抵達了馬六甲海峽一帶,此時,整個龐大的艦隊開始分開,兩艘海軍戰艦,護送著兩艘南洋貿易公司的商船以及其他公司的多艘武裝商船前往荷蘭人控制下的巴達維亞,和荷蘭人進行貿易。 而剩下的船只,則是前往葡萄牙人控制的馬六甲。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葡萄牙人,對馬六甲的控制已經極為薄弱,同時荷蘭人對馬六甲也是虎視眈眈。 如不過葡萄牙人在澳門失敗后,把東南亞的力量收縮到了馬六甲,加強了馬六甲的防御力量。 同時大楚帝國也不愿意看見荷蘭人獨自掌控南洋的貿易,于是乎也暗中對葡萄牙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提供了若干槍炮什么的。 因此葡萄牙人在馬六甲的防衛力量要比前些年強了不少,但也強的有限。 如今葡萄牙人國內正處于獨立戰爭期間,正在和西班牙干架呢,缺乏本土的支持后,海外的殖民地是自身難保。 這幾年如果不是有大楚帝國的大力支持,他們早就被荷蘭人干趴下了。 但即便如此,他們估計也支持不了幾年。 因為大楚帝國最近兩年,尤其是海軍實力大漲后,也開始對馬六甲開始感興趣了。 唯一的懸念就是,馬六甲會落入誰的手中? 是荷蘭? 還是已經在南洋海域強勢崛起的大楚帝國? 第590章 西進和南下 大楚帝國海軍,印度洋護航特遣艦隊司令,鐘良功海軍中將,此時在船尾的指揮臺上,用一具瞭望員專用的大型單筒望遠鏡朝著前方。 艦隊此時已經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東端,到這里后航行就要非常小心了。 因為這里不再是遼闊的大海,而是狹小的海峽,尤其是馬六甲海峽東端還有著眾多的島嶼,以至于讓這一片海域變的比較復雜。 看著前方若隱若現的島嶼以及北邊的陸地,鐘良功中將略微皺眉:“看樣子,還在很的要在這里搞一個基地的,要不然的話進出海峽就太不安全了?!?/br> “一旦闖入海峽,這里又被敵人的艦隊堵住的話,那么就是有去無回!” 身旁的艦隊參謀長韋元青少將也是道:“這片地方的確非常重要,尤其是前方的新加坡海峽,極為狹小,海峽的寬度連二十公里沒有,同時周邊還有不少的島嶼,海域極其復雜,在這么狹小的地方大艦隊的機動和作戰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倒是槳帆船能夠發揮出不小的效用!” “之前我在戰略司的時候,就遞交過相應的報告,南洋的其他地方先不說,但是馬六甲海峽是必須要掌控的,而要掌控馬六甲海峽,就要先掌控新加坡海峽?!?/br> “而要掌控新加坡海峽,那么就要掌控這幾個地方,一個是我們前方東北的馬來半島方向的最東端,也就是新加坡城,這地方雖然現在不起眼,但是戰略作用極為重要?!?/br> “除了新加坡外,為了確保徹底掌控馬六甲海峽的東端,必然敵人干擾到新加坡海峽,或者是避免敵人繞過新加坡海峽,從其他航道進出馬六甲海峽,所以這個地方也需要掌控在這里?!?/br> 韋元青指著地圖上,位于新加坡島對岸巴淡島道:“這個島嶼以及周邊的幾個島嶼和北邊的新加坡島一樣重要!” “如果帝國要掌控馬六甲海峽,就務必要把這一片地區拿下,不僅僅是拿下其中一個或兩個島嶼,而是要把海峽東端的各島嶼全部拿下!” 看著韋元青少將在地圖上劃出的范圍,艦隊司令鐘良功有些無語……尼瑪,不知道的人聽了還以為你說的只是幾個小破島,但是……尼瑪你說的這片地方,幾乎就是柔佛王國僅存的全部領地了! 而柔佛王國在海峽這一片區域還是有些能耐的,之前雖然被葡萄牙人擊敗,被迫退走馬來半島東端以及寥內群島,但是能夠在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的虎視眈眈下存活至今,并且強勢掌控新加坡海峽,同時過去多年里,也好幾次發起對馬六甲的反攻作戰…… 不說多強,但是多少算是有點能力。 至少遠道而來的大楚帝國海軍,如果想要依靠這支艦隊發動一場戰爭,結果夠嗆…… 再說了,柔佛王國也會找盟友的啊……控制了南邊爪哇島以及蘇門答臘島東部區域的荷蘭人,就是柔佛王國的天然盟友! 之前荷蘭人就想要拉著柔佛王國對馬六甲的葡萄牙人發動反攻……只不過被葡萄人抗住了。 如果大楚帝國想要對掌控馬六甲海峽東部所有區域,那基本上要把整個柔佛王國一鍋端了……而荷蘭人,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再說了,以目前大楚帝國的海外兵力投送能力也比較勉強,中途缺乏補給基地的話,直接從本土一路南下然后玩登陸作戰,難度可不??! 鐘良功中將看了眼韋元青,不由得嘆了口氣,這些參謀出身的人都這樣,一個個口氣大的很,動不動就要滅別人的國。 不過他也沒有反對韋元青的話,而是道:“馬六甲海峽肯定是全面掌控的,不過也需要一個過程,海峽東端也是這樣,以目前的局勢,還是爭取先搞一個落腳點,只要有地方落腳,那么后續我們就能持續不斷的往海峽這邊增派兵力……到時候,掌控海峽不是難事!” 鐘良功中將,在國內也是屬于堅定的南下擴張派,堅定支持奪取并控制馬六甲海峽,擴大帝國在南洋地區的勢力范圍,并以此為依托殺入印度洋,涉足印度半島、西亞乃至非洲東海岸地區的貿易。 只不過他的想法是一步一步來,先謀圖一個落腳點,然后再逐步擴大控制區,最終把整個馬六甲收入囊中。 而不是說短時間內就直接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把柔佛王國滅掉,還和荷蘭人干一架! 南洋地區的局勢比較復雜,帝國的海外兵力投送也有局限,很難搞一戰定權坤這種是,得慢慢來。 或者說,不僅僅鐘良功中將,其實大部分海軍高層都是支持南下的。 當然,這個支持,并不是說支持直接從陸地發起進攻,攻占越南、緬甸這些地方,那都是陸軍的事,和他們海軍無關。 他們海軍直接的是奪取南洋若干重要地方,建立海軍基地,擴大海軍的活動范圍,擴大帝國在南洋乃至印度洋區域的利益,如此才能夠進一步擴大海軍的影響力。 反過來,陸軍那邊是堅定的西進派……做夢都想著殺入西域,干翻準格爾,拿下哈薩克斯塔,驅逐沙俄,順帶吞并漠北蒙古……最后稱霸中亞。 為什么?因為這一系列行動都是地面戰爭,陸軍是唯一的參與者,至于海軍,有多遠滾多遠…… 陸軍和海軍,在帝國完成統一后彼此的利益就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分差,所以最近兩年海軍和陸軍之間,越來越看對方不順眼…… 最近兩年,陸軍那邊折騰西邊的事,設立了康巴省、康西省、青海省,又搞出來了和碩特部投誠事件,在和碩特部的配合下,近乎以和平的方式收復了青康高原地區。 如今陸軍正在青康高原地區,尤其是康區忙著各種鎮壓剿賊,以徹底粉碎當地延續了幾千年的土司加農奴制度,并建立全新的行政統治,并全力推行融合政策。 大楚帝國,或者說華夏自古以來玩這種融合政策都相當拿手,軍方那邊估計承順十三年之前,就能夠在青康地區完成全面的,徹底的剿匪作戰。 禮教部那邊也是很樂觀的估計,承順十三年之前,整個青康地區都將會完成基本的禮教改革。 嗯,這個禮教改革和軍方剿匪,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因為大楚帝國的軍隊殺到那里,漢服和漢語就會推行到那里,從里到外對當地進行徹徹底的文化洗禮,引導當地還停留在幾千年前的農奴們融入新時代的工業文明。 而等青康地區的事情折騰完畢,估計陸軍那邊就會琢磨著殺入葉爾羌汗國和準格爾部直接對抗了。 陸軍那邊有自己的計劃,海軍這邊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這也是為什么海軍方面會大手筆派出一整個艦隊給南洋貿易公司的商船隊進行護航的緣故。 護航,探索航線是一方面,另外海軍方面還有其他心思,那就是想辦法在南洋弄一個落腳點。 不是他國控制的港口里搞個商棧的那種,而是屬于大楚帝國直接控制,可以駐防兵力的落腳點,嗯,或者稱之為軍事基地。 但是吧,這種事不容易! 一方面是你想要搶土地,不管是搶土著的還是搶其他殖民國家的,都會引起強烈的反抗。 其次傻子都知道一旦讓大楚帝國的軍事力量在南洋獲得一個軍事基地,繼而站穩腳跟,那么將會給各國,不管是土著也好,荷蘭人或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也好,都會帶來致命的威脅……嗯,這年頭的大楚帝國在外界人的眼中,可不是人畜無害的兔子,而是強大無比的東方巨龍! 之前沒有軍事基地,大楚帝國的軍隊再牛逼,也不可能跨越整個南洋跑過來玩大規模渡海登陸…… 但是一旦讓大楚帝國在南洋有了一個落腳點……那么就完全不一樣了。 到時候出現在南洋地區的大楚帝國軍隊,就不是些許戰艦了,而是數以萬計的大規模兵團了。 光是想想這個場景,都能讓荷蘭人、葡萄牙人乃至一票土著國家頭皮發麻! 如此情況下,沒有人愿意看見大楚帝國在南洋海域,尤其是在馬六甲海峽一帶獲得什么軍事基地。 貿然行動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荷蘭人,葡萄牙人、柔佛王國、亞齊王國等馬六甲海峽地區各國的聯合反對! 這不……看著艦隊后頭跟著的幾艘荷蘭人戰艦就知道了! 而前方,柔佛王國的艦隊也已經嚴陣以待……說是給大楚帝國的艦隊進行護航,避免那些不長眼的海盜過來打擾大楚帝國海軍的的護航行動,但實際上就是預防萬一…… 對此,鐘良功中將也有所預料,看著荷蘭人聯合柔佛王國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也不打算去刺激他們。 “都吩咐下去,收斂一些,別去挑釁,安穩度過新加坡海峽!” 這一趟,就是來護航,順便探個路,制定沿途的航線海圖,收集目標地區的地形、水文、兵力等情報資料,至于真正發動軍事上的進攻,占據某個落腳點,那是后續的事了。 總不能帶著價值幾百萬的貨物去打架不是,這萬一出現了什么意外,不好向國內交代! 于是乎,在荷蘭人和柔佛王國的一片緊張之下,大楚帝國的戰艦護送著商船隊順利通過新加坡海峽,繼續朝著馬六甲海峽中部的馬六甲港而去。 等大楚的船隊走了后,不管是荷蘭人還是柔佛王國都是松了一口氣。 尼瑪,這些大楚人給人的壓力太大了! 之前大楚帝國的商船隊雖然也經常通過新加坡海峽,甚至也有過戰艦通過新加坡海峽前往馬六甲護航的情況。 但是之前卻是沒有整個艦隊進入新加坡海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