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節
大量書院以及大量民間的小規模私塾的存在,也是意味著大楚帝國內部私立教育的規模還是很大的,甚至比官辦教育還要大的多。 最關鍵的是,這還不用官方花錢! 因此,鼓勵并扶持私立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禮教部那邊得到了羅志學的指示后,很快根據羅志學的各項指示,做出了初步的新式教育計劃。 按照這一項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始,各地方將會進入籌備期,并在明年春季里,所有的官辦新式學校都將會搭起架子,并進行招生。 考慮到新式教育體系初版,早期的官辦招生也會比較特殊一些,初等小學好說,直接在轄區里招收適齡入學兒童就行了。 雖然鎮上只有那么一所初等小學,但是也不用擔心滿足不了需求……因為不是所有適齡兒童都會來報名上學的…… 經過早期教育試點搞低收費義務教育失敗后,現在官辦教育不走什么義務教育的路子了。 而是走常規教育路子,去讀書是要學費的,而且還不便宜,大概和民間私塾差不多一個水平。 學費收上來足以維持鎮小學的運營,說不準還能賺一點多建幾間校舍。 如果報名人數多,那么就多開幾個班……你說鎮上的小學經費緊張,老師就那么幾個,招收不了太多學生…… 開什么玩笑,學生多久可以多招幾個老師,多修建校舍啊,收費教育都是嫌棄學生少的,沒有嫌棄學生多的。 哪怕是第一年時間上來不及,導致校舍不夠,課桌不夠,你不會租用房屋啊,不會臨時招牌教師啊。 總之,一只羊是趕,一群羊也是趕,多多益善,來者不拒。 嗯,實際上,大部分鎮小學開辦后,還不定能招收到足夠數額的學生呢,不太可能出現爆滿的情況。 初等小學招生適齡兒童,而縣高等小學以上,則是先從社會里招生。 從各民間私塾里招生經過了啟蒙教育,年紀比較小的學生入讀。 府里的初等中學以及高等中學也是從社會直接招生。 在大量的三年制學生畢業報考之前,這些高一級的學校招生,都還是得依賴社會招生。 這所謂的社會招生,其實主力軍也是各私立學校,原來的各種私塾以及書院。 根據禮教部計劃,所有私立學校,不管是小估摸的私塾還是大規模的著名書院,都需要進行登記注冊,后續按照禮教部制定的學制進行教學,同樣施行四級三年學制,即三年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初中,三年高中。 同時也準許民間的部分著名書院,申請設立民辦高等院校。 不過所有私立院校,其招生體系也要納入官辦學校的招生體系,不能和以往一樣私自招生。 這一系列的新式教育體系推行,需要半年籌備期,明天春天正式推行,不過也沒要求一步到位,而是先搭個架子,后續逐步完善。 而這些都是涉及基礎教育的事,短期內對科學技術發展也不會有什么明顯的效果,現在大楚帝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是要靠陸軍軍官學院軍械科、皇家理工學院進行推動。 尤其是皇家理工學院方面,盡管辦學時間也沒幾年,但是因為生源質量高,教學嚴苛的緣故,再加上有一批早期羅志學親自培養,以及接觸過西學的學子以及各種懂得科學技術的西方傳教士們,短短幾年內還是速成培養了一批基本的技術人才。林彌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最優秀的一個! 作為非著名海盜世家出生的孩子,此君的童年時期是在印尼渡過的,玩過火炮玩過槍,還和小伙伴們駕船出過?!?/br>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在印尼接受了基本的西式學習。 數年前,其父親跟隨鄭芝龍一起歸順帝國,從海盜船長搖身一變,變成了大楚帝國海軍少校船長! 而林彌堅也是隨父回國,沒有多久就因為學過西學,加之聰明伶俐而被舉薦報考皇家理工學院,順利通過開始入學后,此君就展現出來了驚人的學習天賦,尤其是在化學天賦極其突出。 一路吊打同學,最后成功通過畢業考試并留校任教。 而這個時候的林彌堅,才十五歲……但是他已經皇家理工學院里的正五品講師了! 當他上課的時候,下頭的一票學生們年紀都比他大……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任教的同時,還帶著一票學生們進行各種化學研究,其研究項目里,重點項目就是鋼鐵冶煉。 ———— 科學技術的發展,就離不開材料的發展。 有了適合的各種優秀材料,才能夠制作出來各種機械設備,有了各種機械設備以及材料才能夠生產出來各種具體的應用產品。 火炮的生產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要生產火炮,需要有合格的材料,不敢是鐵鑄火炮還是青銅火炮都一樣,炮管先不去說,只說榴彈的彈殼,材料差了承受膛壓的能力就不行,所以只能把彈殼做的更厚一些,而厚了內部裝藥量就少,爆炸威力就小,同時太厚的話進行預制破片的加工也更難,爆炸后難以產生大量的破片。 但是,如果有優秀的彈殼材料,比如耐壓能力更強悍的鋼材,那么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而加工也對材料要求極高,如今大楚帝國生產的青銅火炮,是采取鑄造后精加工的方式,先鑄造一體化的空心炮管,然后利用大型水動力鏜床對炮管內部進行擴徑精加工,以便讓炮管內部更加光滑,并且保持口徑的高度統一。 而這就對鏜床的刀頭材料要求很高的,刀具材料的性能不行,可是完成不了持續的高強度加工。 不僅僅是火炮,火槍,盔甲甚至刺刀以及其他各類武器裝備產品的生產,都是嚴重依賴于材料性能的。 而目前來說,使用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材料自然就是鋼鐵了。 而鋼鐵冶煉,也是皇家理工學院里的重點研究項目,不僅僅化學系研究,其實物理系,機械化那邊都會參與。 鋼鐵冶煉的一系列項目,都是屬于重點攻關項目。 而林彌堅,負責的就是鋼鐵冶煉問題,不是并不負責具體的生產工藝,而是負責深層次的原理問題。 而林彌堅之所以能夠迅速畢業并留校任教,就是因為今年六月份的時候,他通過實驗證明了,工匠們打造出來的精鋼,并不是純鐵,而是鐵和其他物質的混合物,這些其他物質里,就有陛下所說的碳元素。 只不過實驗條件有限,理論條件也很有限,盡管他們已經知道了鐵和碳以及其他物質相互結合后,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性能,但是他們依舊無法通過實驗盡心詳細的驗證具體比例…… 甚至他們現在都無法分析,工匠們打造出來的鋼里除了鐵和碳外,其他的剩余物質是什么,會起到什么作用。 鋼鐵冶煉的研究,在目前階段里依舊是處于非常原始的階段。 沒辦法,現在大楚帝國連個完整的元素表都還搞不出來…… 羅志學是告訴了早期的學生們,有鐵元素,碳元素,硫元素等一大堆的元素,但是問題來了,這些元素是個啥玩意?具有什么特性? 其中一些常見的元素都還好,羅志學還能憑借記憶給他們說一說,但是很多東西其實羅志學自己也記不清楚了……畢竟他已經不是參加高考的時候了,再加上學的還是文科方向,所以高考一過,基本上都腦之腦后了……很多高中知識都已經記憶模糊了。 還有更關鍵的問題就是:空口無憑! 羅志學對著一塊鋼鐵對學生們說,鋼鐵里除了鐵還有碳,以及冶煉過程里可能混入了各種亂七八糟的元素。 但是想要具體進行測量乃至進行微觀觀測,其實難度很大。 試驗儀器不行,很多試驗其實它做不了。 因此羅志學雖然早期親自教授了不少學生,但是更多的情況是進行一定的科普,然后根據直接的記憶把所有還記得的東西都記起來。 而這些理論知識要怎么學習,怎么轉化為實際的成果,那就需要數量龐大的師生以及技術人員繼續想辦法。 怎么說呢,至少要把各類的試驗用的儀器給弄出來,才能做相關的試驗啊,有了成功的試驗才能夠得出準確的數值啊,然后才能應用于生產啊。 林彌堅他們,其實干的就是這些事,只不過林彌堅要偏向于理論方面以及比較前沿的一些實驗。 盡管到目前為止,林彌堅還無法在原理層面詳細解釋鋼鐵的微觀現象,但是并不妨礙他通過多次對比的試驗,得出了基本的結論:含碳量越少的鋼鐵越軟,含碳量越高的鋼鐵越硬,而要想要得到適合打造各種武器或者機械設備的鋼鐵,就需要控制好鋼鐵里的含碳量。 同時他還證明了,空氣里也有碳,同時加熱用的木炭或煤炭也有碳,所以提出了建議,在各個生產環節里控制碳元素的攝入量,就能夠得到硬度不一的鐵。 當然了,有這些基本理論也不行,生產過程里其實很難進行碳攝入量的控制,只能通過一次次的實際生產過程里,反復調整,然后得出一個最佳的生產工藝。 具體到生產工藝方面,自能是讓鋼鐵廠方面自行摸索了。 盡管如此,但是林彌堅的對鋼鐵的研究,還是給鋼鐵行業帶來了極大的啟發和幫助。 以前都是瞎幾把搞,而且還是按照經驗搞,知道要怎么搞,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搞。 現在嘛,他們算是知道了一些東西,那么就能夠針對性的去改進生產設備。 這對大楚帝國的鋼材生產提升其實沒啥用……倒是對鐵的生產提升有不小的作用,主要是建立了更加高大,并且使用水動力鼓風機的吹鐵爐。 如此就能夠大批量的鐵料。 如果想要進一步獲得性能更優良的鋼材,也就是既有硬度也有韌性的鐵碳合金鋼,那么就要進行再加工了。 目前大楚帝國方面采用的是炒鋼法……當然了,不是以往的人力炒鋼,那效率太低,也不好控制……大楚帝國采用的是大型的機械動力的炒鋼。 如此可以批量生產鋼材,當然,這個批量是和以前純手工生產相對比,遠遠無法和后世的鋼鐵生產相提并論。 目前大楚帝國的鋼材量,依舊非常有限,遠遠無法滿足生產的需求。 除外,現在的幾個大鋼鐵廠根據傳統炒鋼法搞出來的機械炒鋼法……練出來的鋼其實質量也不咋地,雜質去除的并不徹底,同時整體硬度不也算高。 放在后世應該算是劣質低碳鋼。 而在大楚帝國鋼鐵界,則是稱之為軟鋼。 目前楚軍的各種胸甲,刺刀以及腰刀等各種制式生產的冷兵器,盔甲基本都是用這種軟鋼生產的。 除了機械炒鋼法外,其實煉鐵廠往往還會用其他一些根據傳統煉鋼辦法發展而來的其他工藝,只不過產量和炒鋼法一樣,都都有限。 目前大楚帝國的鋼鐵生產,尤其是鋼材的生產那是百花齊放,各種亂七八糟的辦法都有。 有摸到了工業化生產門檻的攪拌法,也有純手工cao作的炒鋼法,還有坩堝練鋼法……基本上以往在華夏大地能夠找到的煉鋼辦法,甭管是啥樣的,好還是壞,基本都被大楚帝國官方翻出來,然后整理技術并進行原理研究分析。 只是到了最后,發現很多亂七八糟的煉鋼法都是差不多,要么是為了減碳,要么是為了增碳,只不過采用的手段有所差別而已。 而隨著大型水動力吹爐不斷被興建起來,后續生鐵的產量肯定是越來越多,因此鋼鐵屆方面是注重于脫碳鋼的研究。 在這一方面,大冶鋼鐵廠是走在了前列! 畢竟他們是最早高大型水動力吹爐的,各種生產產量大幅度飆漲,有也帶來了大量生鐵。 這些生鐵雖然也可以直接用于特定產品的鑄造,比如火炮,但是依舊很不好使。 他們迫切的需要一種辦法,把大量生產出來的生鐵進行脫碳處理,然后加工成鋼材。 而林彌堅現在就是為他們提供一些理論研究的成果,幫助他們研究出新一代的煉鋼法。 只不過這項工作將會非常的漫長,短時間內估計是成功不了。 第554章 松華書院 一個國家想要推行工業化,需要的可不僅僅是明面上的蒸汽機這么簡單。 或者說,蒸汽機其實只是各類基礎科學達標后的產物,畢竟想要造出來實用性的蒸汽機,你就得有相應的材料以及加工技術。 而這,又回到了基礎科學上頭。 而發展基礎科學,也不是羅志學一個人招一批學生然后教一段時間就行的。 先不提羅志學日常有著諸多軍政事務要處理,根本沒那么多時間親自進行教學,就算是真教了,也難以直接達到想要的效果。 眾多基礎科學的發展,是需要眾多科研人員一起各種研究,進行眾多試驗慢慢摸索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