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節
為了更好的展開針對東擄人的戰役,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調整目前已經顯得有些混亂的野戰軍、邊防司令部,戰役司令部、省守備司令部等體系。 具備濃郁地域屬性的,帶有地方名稱的邊防司令部以及戰役司令部被改組為集團軍。 同時原本嫡屬于邊防司令部,戰役司令部的大量不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等邊防兵力,被移交給各省守備司令部。 從此以后,各集團軍將會專注于野戰,所轄兵力將會是甲等師或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 而省守備司令部,則是專注于內部彈壓,邊防警戒巡邏,要地駐防等。 同時互不統屬! 這一個互不統屬,也有著防備地方藩鎮出現,平衡軍權的考慮! 要是這在這個通訊交通不便利的念頭了,羅志學要是搞出來一個統轄所在地所有兵力的地方軍權機構出來,未來恐怕會造成大麻煩。 基于未來更好的對外擴張,改變現在職權有些混亂的情況,同時也是為了制衡邊緣地區的軍權,避免一家獨大的情況。 羅志學敲定了這個改組原則,根據這一方案。 陜甘邊防司令部被改編為第一集團軍,負責指揮陜西以及甘肅兩地內的各甲等師以及部分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 宣大邊防司令部被改組為第二集團軍。 東北戰役司令部則是被改組為第三集團軍。 隨后在南方的四川,緬甸北部地區,設立第四集團軍,轄當地部隊,負責康巴地區的戰事。 在云南南部、廣西南部等地區,設立第五集團軍,轄當地野戰部隊,負責緬甸,越南等方向的戰事。 在泛江南地區,設立第六集團軍。在湖廣河南地區,設立第七集團軍。 各集團軍之下,設軍或直轄師、旅、團等野戰兵力。 大楚帝國陸軍的二十七個甲等師,十八個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十五個騎兵旅、七個獨立的野戰或重炮團,將會分別編入上述七個集團軍。 其中的二十七個甲等師以及十八個乙等師,按照目前所在地的轄區,所面臨的敵人或潛在敵人,以三萬到五萬人的兵力,兩個或三個師,再搭配若干騎兵,獨立炮兵團為基本原則,一共組建十九個野戰軍。 根據這一方針,后續在這些方向如果發動什么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候,那么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六個集團軍對敵人發起進攻,而不用再和以往一樣,還得先和各省守備司令部,各軍進行協調,麻煩的很。 在這一系列的改組當中,其實并沒有很麻煩,因為不會變動部隊駐地,任務,更不用說變動編制戰術這些了,變動的只是高層的指揮體系。 羅志學只需要下發若干圣旨,調整高層指揮權基本就行了。 這一次高層指揮體系的改組過后,大楚帝國在針對東擄的戰爭準備也是進入了最后的階段。 承順七年春節,羅志學在新修繕完畢的金陵城皇宮里,宴請群臣,而在宴席當中,羅志學再一次強調了收復遼東等區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承順七年正月十八日,羅志學在金陵城皇家別院議事廳召開御前國防工業擴大會議,在會議上,羅志學要求工業部下屬各兵工廠以及相配套的國防企業,要充分發揮主動積極性,擴大國防產品的產量,確保國防產品的質量,要讓將士們用上好槍好炮,穿上暖衣,睡上好覺! 承順七年正月二十三日,羅志學在金陵城皇宮別院的后花園里召見稅務部、財務部的幾個主要官員,一邊游玩賞梅之余,羅志學一邊囑咐他們要做好稅收工作以及財政預算,交談中,羅志學說國庫里的每一枚銅板,每一粒糧食,都是帝國民眾辛辛苦苦勞作所提供的,一定要杜絕鋪張浪費,能不花就堅決不花,要確保財政不出現赤字,更要做到隨時手中都有錢有糧。 不管遇上什么麻煩,都必須第一時間能夠拿出來足夠的錢糧解決麻煩。 大楚帝國財神爺,天子的錢袋子,御書房參務大臣陳星凱當場表示:得以與過去數年抄沒所得頗豐,國庫一直處于盈余狀態,同時經過去年和今年的民生恢復,國內農工商各產業恢復迅速,同時戰后賑濟款項開支下降,今年財政有望進一步擴大盈余。 本年度除了財政支出預算的各項支出外,財政系統已經預留了至少三千萬兩銀子的資金,隨時都能用于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 承順七年正月二十六日,羅志學召見禮教部人員,談及邸報的發展問題,羅志學要求禮教部要高度重視低保,尤其是面向所有人的大楚邸報的發展,要確保大楚邸報的內容積極健康向上,同時又不失趣味性,要成為一份讓民眾喜聞樂見,并向民眾傳遞健康價值觀的報紙。 承順七年正月二十九日,羅志學召見大楚帝國糧食總公司的負責人,羅志學指示,糧食公司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確保糧價穩定,既要讓民眾都能吃的上,吃得起飯,也要讓農民們把糧食賣出一個好價錢。 要協調好各巡警、稅務巡警、內務科等執法機構,嚴厲打擊糧食囤積惜售,嚴厲打擊哄抬糧價等違法行為。 承順七年二月初三,羅志學渡江前往北岸檢閱并視察了已經完成了換裝改變,并經過了半年苦訓的第一近衛師,他們即將乘坐海軍船只奔赴北方前線。 而他們也是最后一支北上的主力部隊了。 檢閱過程里,羅志學一身獨屬于他的龍紋深藍色戎裝禮服,光溜溜的腦袋帶著一頂兵笠樣式,但是帽檐更短小的硬頂金絲軍帽,腰間陪著天子劍,騎著一匹葉爾羌汗國進貢的棕紅色的高大中亞馬。 在冬陽中緩緩策馬在隊列中走過,羅志學看著將士們,時不時的微微點頭! 而將士們抬頭看向羅志學,目光露著狂熱! 但是整個過程寂寂無聲,只有羅志學胯下的戰馬所發出的輕輕馬蹄聲在cao場上回蕩著! 最后,羅志學回頭了陣列的前方高臺上,依舊在馬背上的他看向第一近衛師的新任師長苗成山近衛少將道:“朕等著你們的捷報!” 年輕的苗成山少將則是朗聲回道:“臣定不負陛下期許!” —— 第三天,第一近衛師眾將士乘坐著大批船只,連帶他們的裝備以及大批彈藥等后勤物資一起從金陵城起航,隨即通過海運一路通往北方! 于此同時,在山海關里,原東北戰役司令部,現第三集團軍司令部里,一場高級將領會議也正在進行。 原東北戰役第二任司令,現第三集團軍司令左英哲陸軍上將主持會議,下屬副司令、參謀長以及各軍軍長,部分師長都參加了會議,就連遠在遼東半島坐鎮的第七軍軍長白陽榮,都是提前乘坐海軍的船只橫跨渤海,趕到山海關參加這一場會議。 第三集團軍參謀長宋琦林陸軍中將,正在用手中的指揮棒,對著墻上的大幅軍事地圖向眾人介紹著情況。 “截止到目前為止,根據我軍多方面偵查到的情況,基本已經可以確定,敵軍的兵力部署目前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是我們對面的遼西走廊地區,一個是在遼東半島區域,其他方向雖然也有兵力部署,但是都不多,長城以北的草原區域大多是當地的蒙古部落的兵力,并且處于游牧形態,在沒有大規模戰事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會集結的!” “而我們的主要敵人,就是遼西走廊這一帶的敵軍重兵集團!” “他們以錦州城為大后方,以廣寧為戰略前沿,沿著遼西走廊各城部署了大量兵力?!?/br> “他們在錦州一線的兵力不多,主要是被第七軍吸引到了遼東半島去了,當地剩下的兵力預計也就兩萬人左右?!?/br> “而我們正對面的廣寧中前所,乃是他們的戰略前沿,部署有至少三萬余人的兵力,槍炮眾多,同時還有大約七八千人的騎兵?!?/br> “在廣寧中前所的后方,也就是廣寧前屯衛,則是他們的前線戰略核心,部署有至少五萬人的兵力?!?/br> “他們圍繞著這兩座前沿城池,連同周邊的眾多堡壘,累計部署了至少十萬人以上的兵力!” “此外,一旦我們發動進攻后,廣寧后方的寧遠一帶,也會有至少三萬兵力隨時能增援上前,按照距離以及他們的集結兵力的速度進行判斷,他們最遲三天內就能夠增援上來?!?/br> “也就是說,一旦我們對寧遠發動進攻,那么我們需要面對的敵人最少也是十三萬以上!” “兵力構成上,既有他們的滿八旗本部主力,也有被他們收編后的遼西各軍以及之前投降過去的明軍所組成的漢八旗,此外還有蒙八旗的騎兵助戰!” “值得警惕的是,他們在這一方向的騎兵總數,預計不會少于三萬,半數左右是由蒙八旗構成,少部分有原遼西騎兵,也就是漢八旗,還有部分是滿八旗的騎兵?!?/br> “各類長管火炮不會少于兩百門,他們的炮兵部隊以及多數裝備火槍的部隊,大多是漢八旗?!?/br> “基于過去我們和明軍交戰的經驗,我們集團軍參謀部的同僚們一致認為,在交戰當中,漢八旗將會是我們的重要突破點,只要能夠把漢八旗的槍炮,尤其是他們的炮兵部隊給打掉,那么后續打起來也就容易了?!?/br> “沒有炮兵火力的支援,他們就算重步兵或騎兵再多,也絕對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 說到這里,第三集團軍參謀長宋琦林中將露出了一個笑容:“不說是我們了,就算是以前明軍的邊軍,在大量輕型火炮的支援下,也能夠吊打純冷兵器的騎兵?!?/br> “考慮到殲滅敵軍槍炮主力后,對抗敵軍騎兵的需求,我們也效仿了以往的明軍,增加了兩斤半野戰炮的裝備數量以及機動能力,同時加大了馬車的裝備數量?!?/br> “所以這一戰的核心,在于前期迅速的,果斷的打掉他們的炮兵部隊,只要打掉他們的炮兵力量,那么后續就簡單了!” “當然,前提是他們主動跑出來和我們進行野外會戰,如果他們不出來,而是選擇據城而守的話,那么還是老規矩,一路用重炮炸過去!” 環視一圈后,宋琦林中將繼續道:“根據敵人的兵力部署以及我們的戰略目標,我們的兵力部署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第522章 山海關前線 第三集團軍參謀長宋琦林陸軍中將,指著墻上的地圖道: “根據去年底的集團軍改革方案,我東北戰役司令部改為第三集團軍,原部署于山海關,薊鎮等線的甲等師,乙等師以及騎兵旅,獨立炮兵團等部隊,除了三個戰斗力較差,不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乙等師,被移交給了河北守備司令部外,其余的則是繼續歸屬我第三集團軍所轄!” “目前這些部隊被編成了四個軍,三個騎兵師,一個野戰炮旅,一個重炮旅?!?/br> “四個軍,是部署于薊鎮一線的第六軍,部署于山海關的第八軍、第九軍、部署于遼東半島的第七軍?!?/br> “三個騎兵師,即第一騎兵師、第二騎兵師、第三騎兵師都部署在山海關一線?!?/br> “兩個獨立炮兵旅都是在山海關一線?!?/br> “目前遼東半島方向的第七軍,已經在去年秋天的時候登陸遼東半島,目前駐防在金州防線,長生島防-復州防線,轄有兩個甲等師,一個常備乙等師,一個獨立重炮團,至少牽制了對面七萬人以上的東擄兵力,其中至少包括一萬五千騎以上的敵軍騎兵以及大約五十門以上的長管火炮?!?/br> “薊鎮方向部署的第六軍,則是實力稍微差一些,只有一個甲等師和兩個常備乙等師以及一個騎兵旅,該軍和第七軍一樣,因為缺乏足夠的騎兵部隊,在平原方向上的進攻作戰能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屬于典型的守城有余進攻不足?!?/br> “而在山海關方向部署的兵力,則是我軍的主攻部隊!” “第八軍和第九軍,都編有三個甲等師,其中不乏我軍王牌部隊第一師,第十師、第十一師等部隊” “三個騎兵師,也部署在這一線,每一個騎兵師下設兩個騎兵旅,每個騎兵旅下設兩個騎兵團,每一個騎兵師的騎兵數量達到了四千余騎,除了騎兵外,每個騎兵師還設有一個騎炮團,擁有十二門兩斤半騎兵炮,十二門五斤騎兵炮的騎炮團作為火力支援;同時還擁有一個具備快速機動能力,兵力約兩千余人的騎兵輜重團?!?/br> “三個騎兵師相加,我們能夠拉出來一萬兩千余用于一線戰斗的騎兵,七十二門騎兵火炮以及為他們提供快速補給任務的六千多名的輜重兵?!?/br> “該騎兵部隊,將會在我們東進后,掩護大軍前進,攔截敵軍騎兵的襲擊,確保大軍安全通過平原開闊地帶,直接抵達敵軍所在城池下?!?/br> “兩個炮兵旅,其中第二野戰炮兵旅,編有一個三營制,共三十六門火炮的九斤野戰炮團,一個同樣三營制的二十四斤榴彈炮團?!?/br> “第三重型炮兵旅,編有一個二十四門四十八斤榴彈炮的重型榴炮團,一個二十四門十四斤加農炮的重炮團?!?/br>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集團軍在山海關一線,集中了兩個主力軍六個甲等師,三個騎兵師,兩個重炮旅?!?/br> “此外還有集團軍司令部直轄的司令部兵力,包括第三重型舟橋團、第三重型工兵團、第三憲兵團、第三警衛團?!?/br> “上述部隊大部分都已經齊裝滿員,有缺額者,預計也能在三月結束之前全部補充完整?!?/br> “等到四月份,也就是擬定東進之前,我集團軍將能在山海關集結十三萬人?!?/br> 說道這里,宋琦林環視一圈后道:“上述,僅為我陸軍兵力,而此戰除了我陸軍外,還會有近衛軍的同僚們一共參與,到時候我們兩軍將會協同作戰,下面請近衛軍作戰部長錢將軍介紹近衛軍的情況!” 說著,他把目光投向了會議室里一側,穿著和在場陸軍將領們顏色不太一樣的近衛軍將領身上,并朝著那個中年男子微微點頭示意。 當即,一個穿著近衛軍黑色將官常服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 陸軍的軍官常服顏色,以深藍色為主,士兵作戰常服則是以灰色為主,哪怕是布面甲上,露在外頭的那層布面,也是采取同樣的顏色,所以才能夠在戰場上看見灰壓壓的一片楚軍……而且除了褲子上有軍種顏色區分外,整體上保持整潔清爽,所以沒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其他顏色的縫邊之類的射擊,純色軍服加褲子邊上的軍種顏色,然后再加個肩章就沒其他多余的色彩了。 早期近衛軍的軍服顏色,是直接用的陸軍軍服,軍官深藍,士兵灰色。 不過去年開始,近衛軍那邊為了體現自己的獨特性,表明他們和陸軍不是一家人,采用了近衛軍自行設計的新軍服。 近衛軍的軍服款式上倒是變化的不太大,常服依舊是右衿交領上衣,和陸軍那邊清一色的短下擺不同,近衛軍采取的是分季節以及常服。 夏季常服繼續用短長擺,上衣長度只到胯部; 而秋冬常服,其他和夏季款一樣,但是多了一件大衣,這件大衣是長下擺,這種大衣如果換成對襟的話,其實和后世的大衣也沒啥太大的區別了,主要是為了保暖,也是為了能更帥氣一些…… 除了多個冬季常服有長下擺外,其他款式變化不大。 但是顏色上變化就比較大了,近衛軍雖然沿用了灰色和藍色這兩種基本顏色,但是又融合了明軍的紅色,并且一改陸軍那邊褲子和上衣都是同一種顏色的設計,改為兩種顏色搭配。 士兵的常服,則是灰色為基調,但是上衣交領、袖口多了紅色的縫邊。 軍官的常服則是多種設計,夏裝沿用陸軍的軍官常服上的深藍色設計,但是褲子改為和士兵們同樣顏色的灰色褲子,不過這個灰色要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