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節
區區一個藩王府,竟然是抄出來了價值五六百萬兩的現金浮財以及各類珍玩物資。 這可還沒算上數量龐大無比的各種商鋪,宅院,土地等固定資產,如果這些都算上那么就更多了。 大楚帝國抄過這么多藩王,還頭一次遇見這么有錢的藩王。 于是乎,一邊驚訝一邊笑瞇瞇的笑納了大批的錢糧。 緊接著就迫不及待的向淮安報捷,說什么僅僅是洛陽一城所得,就抵得過第二階段北伐作戰里,在河南作戰的各部的總花銷了。 剩下的,那都是純賺! 對此,羅志學也非常高興,還特地給主持當地抄沒工作的稅務官員送去了慰問圣旨。 圣旨里說,河南稅務廳雖然是一支新隊伍,但是卻發揮出來了頑強的作戰風格,在抄沒工作以及稅收工作中取得了極大的成效,朕心甚慰。 望河南各級稅務官員、巡警們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奮戰精神,繼續做好抄沒以及稅收工作,為華夏統一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這道圣旨基本上也可以看的出來,大楚帝國四五月份在河南干的事,其實打仗那都是次要的,抄沒和收稅才是主要的,再過來那也是進行各種民生賑濟,搞以工代賑,安置各種亂七八糟的流民,恢復當地民生為主。 至于打仗……那都得排在三四名開外。 沒辦法,隨著左良玉的撤退,河南當地連稍微成規模的衛所兵都沒有了,根本就沒辦法進行任何的抵抗。 別說陸軍數萬大軍橫掃過去,光是靠著河南稅務廳麾下的兩三千武裝稅警,估計都能橫掃整個河南了。 好在左良玉撤往山西的時候,提前派人去給孫傳庭說了一聲說自己已經跑路了,你孫傳庭不想死的話趕緊派重兵駐防潼關,導致孫傳庭提前了大約七八天抽調了重兵加強了潼關的防務,要不然潼關這會估計都被楚軍給拿下了。 而第四軍拿下洛陽城后,發現潼關已經被孫傳庭所部重兵把守,所以也沒有著急著攻打潼關,而是直接派遣了一整個混成旅以及一批獨立臼炮擺在了潼關之外,并就地構筑防線。 要把陜西和中原切割開來,避免孫傳庭麾下的大批新秦軍殺入中原影響己方戰略,也不是非要攻克潼關的,直接在潼關外堵門也是可以的。 然后,在潼關一線,大幾千的楚軍就和上萬明軍在這里隔著幾百上千米各自構筑防線,然后大眼瞪小眼了…… 而在潼關以東,楚軍的行動卻是沒有停止。 —— 五月二十八日,第四軍下屬第二師度過黃河,攻占了同樣沒什么防守兵力的懷慶府,緊接著同樣嫡屬于第四軍下屬的第三師同樣度過黃河,攻占了開封府黃河以北的陽武、封丘等地,緊接著北上攻占了衛輝府,并配合東路的第三軍各部,繼續北上并攻占了彰德府。 也就是說,等進入六月份的時候,整個河南都已經落入了楚軍的掌控之中。 大楚帝國陸軍之第四軍,麾下第十六師此時分別駐防潼關、盧氏等西部防線的戰略要地,和陜西里的孫傳庭所部對峙。 其第二師駐防在洛陽周邊一帶,包括黃河北岸的懷慶府等地,和山西方向的左良玉所部對峙。 而第三師,則是駐防彰德府、衛輝府、大名府以及后方的開封府等地。 整個第四軍麾下三個師,一邊對抗孫傳庭所部,一邊對抗左良玉所部,同時彈壓新占領的河南各地。 至于原先參與了河南作戰的第二軍,則是早已經跟著第三軍的步伐持續北上了。在山東的運河方向,第三軍在五月份的時候正式從徐州向北發動攻勢,在這一方向,第三軍多少也遭到了一些阻礙,而最大的阻礙其實不是明軍兵力的阻擋,而是明軍對沿途的京杭大運河進行了沉船封堵…… 人家明軍那邊也是有聰明人的,知道你楚軍進軍要沿著河流進軍,不然補給非常麻煩,所以他們就搜集各種船只,甚至直接傾倒砂石等方式,就為了堵塞京杭大運河。 當初在邳州的時候,明軍撤走之前,把當地運河的船閘都是給破壞掉了,同時還把打斷的運河進行了堵塞。 為了短時間內就迅速修復這沿途上的十多道船閘以及重新打通這一段京杭大運河的航道,楚軍就被迫組織了數千名工兵以及數萬民夫愣是干了一個多月,這才打通了這一段的運河。 這也是為什么第三軍的北伐拖到五月份后才展開的緣故之一。 而五月份,第三軍進入山東境內后,發現當地的京杭運河依舊被封堵的厲害,沒辦法,只能是一邊慢慢推進一邊疏通運河了。 這個過程里,仗其實沒怎么打,更多的時候第三軍的步兵和炮兵們都是無所事事的,休息幾天然后行軍一天。 同時旁邊還有數以萬計的民夫和數千工兵正在奮力疏通運河。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楚軍第三軍拿下了兗州,巨野等地,隨后北上先攻占了東平、東阿、平陰等地。 等后方的工兵部隊把運河,疏通到大清河段的時候,即六月份的時候,第三軍也順勢展開了對東昌府府治聊城的進攻,同時還分兵一個師殺向了濟南城。 同時在山東東部地區作戰的第一軍兩個師,也是經過了五月份的行軍作戰后,第一近衛師已經殺到并攻占了青州益都,而第四師則是殺向了膠州等地,目前正在向登州殺去,估計不用多久能夠在登州蓬萊和第二十三混成旅進行會師。 —— 之前登陸長山八島的第二十三混成旅,在經歷了漫長且痛苦的海上運輸后,是在五月份登陸的長山八島。 因為海上運輸導致二十三混成旅人員疲困,至于騾馬……這一次隨船攜帶的騾馬不出意外又死掉了一大半,剩下的也變成了軟腳蝦。 所第二十三混成旅登陸長山島后修正了足足四五天才初步緩過來,然后繼續在配合的配合下攻占并奪取長山八島的其他諸島。 因為其他島嶼都沒什么明軍駐防,前期的登陸作戰行動基本都是海軍那邊自己搞的,他們陸軍只是戰后派人過去駐防而已。 這一次北上海軍也帶了一個陸戰第一團呢。 哪怕是之前登陸長山島的時候,其實登陸戰斗也是海軍陸戰團那邊打的,等到陸軍第二十三混成旅登陸的時候,其實地面戰斗都已經被徹底解決了。 只不過海軍那邊一共也就這么一個陸戰團,這個陸戰團的戰術任務很繁重,是不可能當成普通兵力長期駐防在某個地方的。 這打完長山八島,這個陸戰團休整一段時間后,估計就會被調往南方沿海地區的大員島一帶。 最近大楚帝國可不止北伐……在南邊的大海上其實也挺忙的。 比如說去年攻占廣州后,為了斷絕澳門的葡萄牙人向鄭芝龍供應槍炮,楚軍根本不和葡萄牙人廢話,直接就派兵奪回來了澳門。 至于什么葡萄牙人之前和明廷簽訂的各種協議之類的,甭管這玩意合不合法,但是大楚帝國又不是明廷,可不承認明廷的各種協議。 反正當地的楚軍將領,其實也就是兩廣守備司令黃祥斌陸軍中將,覺得這澳門里的葡萄牙人就是個不穩定因素,所以干脆直接把葡萄牙人給驅逐了。 至于想要貿易之類的,大楚帝國又不是不讓你們葡萄牙人來貿易,都不用去澳門那小地方,可以直接來廣州嘛。 沿著珠江入??谝宦返綇V州,大楚帝國部署了眾多的江防炮臺,你們蠻夷的船在我們的岸防炮之下進行貿易,我們才有安全感嘛! 要是敢亂來,直接岸防炮開火,同時駐防在香江的海軍直接出動封鎖珠江入???,跑你都跑不了…… 如此自然也引來了葡萄牙人的反抗乃至報復之類的,但是吧,這些都是小事,無傷大雅。 反正當初華夏沿海都被鄭芝龍所掌控,葡萄牙人派遣戰船來封鎖襲擊沿海,這和大楚帝國有屁關系…… 至于以后乃至現在……愛做生意就做生意,不做生意就滾蛋,要打就打,反正現在的大楚帝國海軍接受了大批鄭芝龍船隊的戰艦后,整體實力在東亞也算是一霸,你要打我就接著。 所以,最近大楚帝國在南邊和葡萄牙人搞了不小的矛盾,連帶著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都鬧了不小的矛盾,眼瞅著要和這些蠻夷來幾場大的,所以海軍那邊匆匆忙忙調集艦隊以及陸戰隊南下,準備干架去了…… 第436章 二十萬明軍 在華夏南方海域里,目前的主要勢力就是大楚帝國海軍(包括原鄭芝龍船隊),再過來就是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了。 葡萄牙人的據點之前在澳門,去年的時候就被大楚帝國給驅逐了,現在他們連個落腳點都沒有。 再就是西班牙人,這個西班牙人其實和原來鄭芝龍的關系還不錯,鄭芝龍的很多貿易都是和西班牙人展開的,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也是矛盾重重。 而西班牙人之所以和大楚帝國鬧了矛盾,那是因為大楚帝國接受鄭芝龍在大員島上的控制區后,想要收復整個大員島。 但是西班牙人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在大員島的北部建立了殖民點,主要是為了插足扶桑貿易的航線以及對閩浙地江南地區的對華貿易。 大楚帝國想要收復大員島北部區域,自然引來了西班牙人的反彈。 最后則是荷蘭人,這個荷蘭人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是鄭芝龍所部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大楚帝國接納了鄭芝龍后,他們的競爭對手自然也就變成了大楚帝國。 最近幾個月,大楚帝國工業部下屬控制的幾家海貿公司所屬的武裝商船,最近和荷蘭人的商船在爭奪扶桑貿易航線,已經是在海上打了好幾場。 武裝商船那邊都干架了……海軍那邊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已經是籌備著調集戰艦南下,準備和荷蘭人干一架,順帶威脅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因為南方海上局勢也比較緊張,因此海軍僅有的這一個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海軍陸戰團,不用多久就得調往南下。 這北方沿海的戰事,后續也只能是交給第二十三混成旅了。 對此,第二十三混成旅的旅長白陽榮陸軍少將,天天罵娘…… 天可憐見,他是真不愿意帶著部隊坐船玩登陸,把自己以及麾下將士搞的上吐下瀉了。 那真不是人干的事! 但是不愿意也沒辦法,海軍又不是陸軍的保姆,人家能夠海軍提供海上運輸以及登陸時候的火力掩護就不錯了,總不能指望海軍把登陸乃至駐防沿海城池的任務也給包圓了。 包圓了也不是不行,那就再擴充幾個陸戰團唄,這樣一來,回頭軍費分配上,海軍可就要好好的和陸軍說道說道了。 任務不任務什么的不重要,但是涉及到軍費分配以及軍費背后的編制、升官發財這些,那么這問題可就大了去。 對此,陸軍的高層寧愿讓第二十三混成旅這只旱鴨子繼續在海上飄著玩登陸,也不愿意讓海軍那邊找到借口以獲得更大的軍費比例。 大海上的些許沖突,其實嚴格上來說都不算是戰爭,這并不是國與國之間的行政,而是各自的海上貿易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 對此,羅志學其實并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 雖然羅志學也重視海洋,更加重視后續的海上貿易以及海外殖民,但這些都是后續的事情。 至少對于目前的大楚帝國而言,海上貿易這種事有就有了,其實沒有也影響不了什么大局。 再說了,大楚帝國和明王朝一樣,明王朝是搞禁海的,但是大楚帝國可不禁?!?/br> 之前就已經開放了廣州、泉州、福州、寧波四地作為通商貿易港口,后續還準備把江南上海、江北海州、廣東廉州等地也開辟為通商港口呢。 對于大楚帝國來說,只要你老老實實在大楚帝國制定的港口里進行海外貿易,并按照規矩繳納進出口關稅,那么你愛怎么做生意就怎么做生意,大楚帝國官方基本不搭理…… 但是奈何現在的很多海商,今天他可能是海商,明天他就是海盜……而且大多都不愿意交稅,想要玩走私之類的。 葡萄牙人為什么這么抗拒大楚帝國收回澳門,甚至大楚帝國開放了廣州讓他們去貿易,他們都不愿意啊…… 因為要交稅??! 大楚帝國對一些貨物的進口關稅可是高的很,尤其是香料等一些高價值貨物以及沒啥卵用的奢飾品,全都是一律高額關稅,只有硝石、硫磺這些東西才是低關稅甚至免除關稅。 同樣的,對于出口貨物也是,比如說目前華夏對外出口的重要貨物生絲以及茶葉和瓷器,也是要征收出口關稅的,其中的生絲出口關稅還不低。 一些海商,甭管是蠻夷的還是民間的普通海商,為了更高額的利潤往往就想要搞走私…… 于是乎,這就導致了大楚帝國的強烈不滿。 此外荷蘭人,想要趁著華夏內亂趁機壟斷扶桑貿易,這同樣也引來了大楚帝國的強烈不滿。 扶桑因為為了避免歐洲各國來貿易的時候搞事,煽動支持其他大名搞叛亂之類的,早早就選擇了閉關鎖國。 德川幕府目前只允許鄭芝龍船隊和荷蘭人前往扶桑貿易。 前兩年鄭芝龍忙著和大楚帝國打仗,讓荷蘭人占據了大量的扶桑市場,甚至讓他們生出來了驅逐鄭芝龍勢力,獨吞扶桑市場利潤的想法。 而等今年接受了鄭芝龍船隊的大楚帝國工業部,陸續成立了三家海上貿易公司,分別是東洋貿易公司、南洋貿易公司、十八貿易公司公司。其中的十八貿易公司,名字聽起來似乎很奇怪,但是這取之于以往的十八芝海上聯盟,這家貿易公司雖然是工業部控股,但是鄭芝龍以及原來的一票鄭芝龍所部的高級將領們,都擁有分紅權(只局限于分紅)。 這三家海上貿易公司展開海外貿易后,但是卻遭到了荷蘭人的諸多阻礙,尤其是扶桑貿易航線上,還遭到了荷蘭人的武裝商船化身海盜的襲擊。 對此,大楚帝國方面自然不能忍,工業部方面很快就通報了海軍,于是乎海軍打算和荷蘭人干一票,確保大楚帝國在扶桑貿易里的絕對壟斷地位。 而對此,羅志學給海軍方面的指示就是: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