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
使者見到了沈元奎,代表軍情司方面表達了招撫之意,而且還初步開出了不菲的價碼。 只要沈元奎愿意投奔過來,那么就授予陸軍準將銜,賜男爵,所部騎兵則是會給騎兵旅的編制,沈元奎擔任該騎兵旅的旅長。 此外還會一次性按照楚軍方面的標準,補發三個月的薪餉,后續薪餉以及伙食等待遇,一律照比楚軍正規軍騎兵部隊。 此外沈元奎個人方面,還會額外獲得一萬兩白銀現金、金陵城內賜府邸一棟,并且軍情司方面還會派遣密探火速北上,迎接并保護位于宣府的沈元奎直系家眷。 各方面的條件可謂是豐厚的很! 說實話,這還是楚軍第一次開出這么豐厚的價格嘗試招攬一個敵軍將領。 而這也是讓沈元奎遲疑,愣是沒第一時間拒絕的原因。 沈元奎率兵南下也有好幾個月了,和楚軍打交道也不少了,多少也知道了楚軍招撫的一些套路和條件。 強悍如海賊王鄭芝龍,所獲也不過是一個海軍少將而已,很多總兵,副總兵也就只能獲得一個校官頭銜而已。 而前些時候投賊的宋祖舜,這人以巡撫之尊投誠過去,楚軍也只給了一個陸軍少將而已。 雖然當時宋祖舜已經戰敗,沒多少討價還價的資本有關,但是那好歹也是一省巡撫呢。 這消息傳到幽州城那邊,據傳崇禎在朝堂上,整整罵了半個多時辰,連帶著把一票重臣都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后一票和宋祖舜有關系,尤其是交好乃至舉薦過他的官員被罷官的罷官,下獄的下獄…… 又下令對宋祖舜進行抄家滅族…… 不過楚國這邊防止宋祖舜投誠后禍及家人,軍情司早早就派人火速前往宋祖舜的老家,趕在明廷反應過來,并派人抓拿宋祖舜家人之前,就把宋祖德的直系家眷給秘密接走了。 宋祖舜主動投誠,而且還是楚賊頭子羅志學比較欣賞他的情況下,這才得了一個陸軍少將的軍銜,還是虛職,并沒有第一時間就給實職。 而如今楚賊那邊為了招攬自己,竟然直接開出來了一個準將軍銜的價格,而且還讓自己繼續帶領麾下的騎兵。 這怎么看,都像是天上掉餡餅! 沈元奎這個人,是很典型的邊軍將領,打了一輩子仗,和東擄打,和韃靼人打,和流賊打,和叛軍打,現在還和楚賊打…… 漫長的邊軍生涯,早就讓他看透了很多東西。 比如亂世之中,什么錢不錢乃至官帽子之類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手底下得有兵! 只要手底下有兵,那么明廷覆滅了,他沈元奎照樣能瀟灑的很。 這不,如今眼瞅著明廷剛要完蛋了,楚王朝那邊為了自己手底下的騎兵,還不是一樣出高價拉攏直接。 楚軍為什么出這么高價,他多少也能猜得出來,不外乎就是手底下缺騎兵,這才千金買馬骨。 而他沈元奎,并不排斥當馬骨! 所以沈元奎反復思量之下,尤其是當楚軍那邊又加了一次價錢后,他就果斷把自己連帶麾下的千騎買了個好價錢! 而此人賣身投楚,一下子就讓江北的局面變的更加混亂起來。 第429章 人心浮動 沈元奎投奔大楚帝國去了,這一下子就讓大楚帝國在江北地區的騎兵力量,從之前的劣勢瞬間扭轉為優勢。 在沈元奎投楚之前,楚軍在江北地區的騎兵主力乃是第一騎兵旅,下設三個騎兵團,每個騎兵團轄四個騎兵哨,每個騎兵哨有騎兵一百二十騎,另外還搭配有一個騎炮營,轄兩斤半騎兵炮八門,五斤騎兵炮四門。 而除了第一騎兵旅外,就是各師屬騎兵團了,而各師屬騎兵團則是要差得多了。 哪怕是第一師這種部隊下設的師屬騎兵團,也都是清一色的半吊子騎兵,很多師屬騎兵之前根本就不是騎兵,只是會騎馬,然后就被編入了師屬騎兵團當成騎兵訓練,作戰。 因此這些傳統的師屬騎兵團,常規戰斗力很一般。 騎馬沖鋒作戰一般般,至于騎射……要是有這本事他們也不會被編入各師屬騎兵團,而是被編入第一騎兵旅了。 因此絕大部分時候,楚軍的這些師屬騎兵團,除了極少數精銳會被充當偵騎,偶爾和敵軍騎兵進行馬上廝殺戰斗外,其實大部分師屬騎兵團都是充當騎馬步兵使用。 平日依托戰馬所帶來的短途機動能力,執行外圍偵查、警戒,會戰的時候則是充當快速機動步兵繞行側后,然后下馬步戰。 必要時候也會執行一些快速行軍奔襲某地的任務。 總體來說,楚軍是把大部分的師屬騎兵團當快速機動步兵來使用。 楚軍一直都在試圖提升師屬騎兵部隊的戰斗力,先后配發騎兵專用的遂發手槍,去年底又開始給部分騎兵配發短管騎兵燧發槍,然后注重密集陣型沖鋒,以盡可能的通過陣型紀律上以及裝備上的變化,來抵消師屬騎兵們的騎術不佳,馬上作戰能力差的缺點。 這樣做的效果也有,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長期在合肥、鳳陽一線,和明軍騎兵頻繁交戰的第八騎兵團了。 該團也是眾多師屬騎兵團里,第一支裝備遂發騎兵手槍、同時配發遂發騎兵槍組建火槍騎兵的騎兵部隊,在實戰當中,通過火槍騎兵和沖鋒騎兵的相互配合打出來了幾個比較漂亮的騎兵戰斗。 目前楚軍正在江北前線的其他幾個師屬騎兵團里推廣這種作戰模式。 但是,這需要時間! 騎兵的訓練遠比步兵甚至炮兵訓練更麻煩,需要更長的時間,以至于兩三個月過去了,目前也就第八騎兵團全部以及第一近衛騎兵團做到了全面換裝,并形成了初步戰斗力。 至于其他師屬騎兵團,目前依舊還是不太行,只能是一邊作戰一邊摸索訓練。 上述還僅僅是騎兵綜合素質的問題,而對于楚軍來說,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數量問題。 楚軍不僅僅缺乏訓練有素,騎術上佳的騎兵,更加缺質量上乘的戰馬。 目前大楚帝國的眾多控制區里,雖然也能找到一些西南馬,然而這種西南馬太過矮小,用來充當役用馬可以,但是想要充當騎兵用馬就不行了。 這也導致了楚軍里,其實各種役用騾馬不太缺,畢竟后勤以及炮兵部隊也不太挑,有的用就行了,矮小的馬匹可以,騾子也行,甚至驢子也大批量使用。 但是騎兵用馬就非常缺了。 楚軍以往的騎兵用馬,基本都是繳獲而來的,少數則是過去兩年在西北等方向,通過一些見不得光的渠道走私進來的,然而總體上來說,依舊遠遠無法滿足楚軍的龐大騎兵用馬需求。 所以楚軍里的很多師屬騎兵團,其實都是不滿編的。 第一近衛師、第一師等等少數幾個主力部隊能夠做到滿編,而其他部隊大部分都是只有兩三百騎甚至更少。 在江北一戰里,其實楚軍已經集中了相當多的騎兵了,然而在總數上依舊比不過對面的明軍騎兵。 質量不如,數量也不如,這就是之前楚軍騎兵在江北地區里的尷尬事實。 但是隨著沈元奎的投誠,這個尷尬現象一下子就扭轉了過來。 楚軍的騎兵部隊,一下子就從劣勢的一方變成了優勢的一方。 這一點也是讓坐鎮在淮安的羅志學微微點頭,不枉費他給予了沈元奎這么優厚的待遇,甚至準許沈元奎繼續帶騎兵作戰。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只要能夠扭轉在江北地區里的騎兵劣勢,讓己方騎兵占據那么少數的優勢,那么羅志學就有信心把這個少許優勢滾雪球一樣,直接給滾起來,最終形成巨大的戰略優勢。 羅志學對此是滿意了,然而鳳陽城里的朱大典卻是要氣吐血了?!斑@個該死的沈元奎,平日不聽從號令,擅作主張也就算了,如今竟然敢投賊,他好大的膽子!”朱大典得知沈元奎投賊后,憤怒無比,直接當著其他的下屬就是破口大罵了起來。 緊接著又是派人迅速北上,把消息傳回京師,讓京師那邊把沈家的人給抓了。 如此公然率兵反叛的叛徒,遠比那些投降的官員更加可惡。 明廷最近一年,因為前線一連串的戰敗,不可避免的有一大票文武官員投降,然而明廷也不可能真的把這些投誠官員的家眷全都一股腦殺了。 畢竟真要殺,那需要殺的人可多了去…… 所以也開始選擇性的進行處理,一些性質惡劣的自然是抄家滅族,比如宋祖舜這樣的,堂堂一聲巡撫竟然尼瑪公然投賊,這剛投過去就寫了封什么效忠書,然后又大肆批判明廷各種黑幕……明廷那邊自然是會嚴肅處理,早就下令對宋家進行抄沒了,可惜遲了一步,宋家的直系家眷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對于一些性質不那么惡劣,比如說兵敗之后無奈被俘虜,深陷重圍后為了保全將士和百姓的性命而投降的文武官員,往往是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明廷那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是因為很多人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怎么說呢,誰也不敢保障以后自己會不會投楚啊…… 眼瞅著楚賊實力越來越強,占領的地方越來越多,現在又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北伐,連接攻陷了揚州、淮安這兩座戰略要地,大有把整個江北一口吞下的架勢。 而接下來楚賊會干嘛? 傻子都知道他們會繼續北上,進而攻占山東、河南、北直隸等地區啊,而明廷能夠擋住楚軍的北伐嗎? 很多人其實心里是沒底的。 哪怕是朝堂上的諸多部堂高官,哪怕不敢說,但是對此保持悲觀態度的人卻是不少。 也許,其中就有些人想著,如果楚賊真的殺到金陵城了,自己少不得要學一學金陵城里的諸多同僚們轉身投楚的。 當初楚軍攻打金陵城的時候,很多陪都的尚書,侍郎們可都是最終投楚了…… 如今大楚帝國里的禮教部右侍郎,就是明廷里的前南京禮部尚書蔡思充! 這人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除了他外,還有一大票,甚至是投誠的時候,乃至投誠之前就已經暗中為大楚帝國效力的,比如豐和商行背后的大老板李元魁,這人不僅僅前幾年幫助大楚帝國采購各類戰略物資,金陵城戰役的時候更是直接帶人城中叛亂,緊接著打開城門迎接楚軍入城。 楚軍入城后,李元魁先是被任命為貿易部左侍郎,今年二月份,原本還活蹦亂跳的貿易部尚書,突然以病重為由‘乞骸骨’,天子羅志學未做挽留直接批準后,李元魁此人正式升任貿易部尚書。 乃是眾多投誠明官里,第一個身居尚書高位的人。 而中低級官員就更多了,你從大楚帝國去年冬天的時候,甚至都專門針對一批思想不端正的明廷降官,發起了規模浩大的吏治整頓行動就可以看的出來,其實楚庭里,明廷降官出身的人是真不少。 而既然這么多人都能投楚,沒道理我就不能吧? 有類似想法的人,在如今的幽州城也不是一個,甚至身居高位的那些部堂高官們,興許都會有人帶著這種想法。 如此情況下,他們自然也不會和以往那樣,由著崇禎瞎搞,一見前線有人投降了,立馬就給人抄家滅族了。 這事,不能做的太過分了,要不然以后自己投過去后,還如何面對那些先行投楚的同僚? 對這些,其實朱大典多少也能猜到一些,所以這彈劾的奏折送上去后,朝廷會怎么處理沈元奎的家眷,他也不敢保證。 而且對于目前的局勢來說,彈劾沈元奎那也只是小事了,更重要都是楚賊將近兩萬大軍已經沿著淮河朝著鳳陽挺進,如今距離鳳陽城可沒幾里地了。 此外隨著沈元奎的投賊后,另外兩支邊軍騎兵似乎也受到了影響。 朱大典派人去傳令,讓他們協同自己阻擊楚賊的前鋒部隊的時候,派過去的人竟然連他們的主事人都見不著…… 朱大典擔心他們不僅僅不聽從號令,更擔心他們轉身也投楚了。 朱大典的擔心沒錯,剩下的兩支明軍邊軍騎兵,還真就琢磨著要不要投楚…… 第430章 他能賣我也能賣 楚軍善待戰俘,而且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部分降官、降將也不是什么隱秘的事,基本上稍微有點消息來源的人都能打聽到一些例子。 如黃光茂、陳永福、賀人龍,這三個可都是明軍降將,但是現在,這三個人在楚軍里可都是正兒八經的高級將領。 黃光茂早期擔任西路軍司令兼任第二守備師師長,后來西路軍被撤銷,他一度擔任楚北守備司令繼續兼任守備師師長,隨后守備師被撤銷,黃光茂擔任新成立的陸軍第十七師師長,同時兼任陜西守備司令,授陸軍中將銜。 陳永福,早期陸續在守備軍中任職,因為表現優異,先調任參謀部任職同時進修,隨后調任第九師任職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