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節
他原先麾下的江北新標軍,哨以上軍官按照自愿原則,愿意繼續從軍并通過考核的人,安排進入陸軍軍官學堂進修,等進修結束后再另行分配任職。 不愿意繼續從軍的可解甲歸田,也可以轉任文官職務。 而普通士兵以及基層士官,隊官等則是加入從其他部隊抽調來的大小軍官,整編為乙等師第一百零二師,被調往滁州駐防并配合第二軍作戰。 數千衛所兵青壯等,則是被就地整編為多個屯墾營,運輸營,建筑營等。 緊接著,大楚帝國的工兵部隊在大批降兵以及青壯的協助下,開始清理揚州城這一段的京杭大運河。 之前明軍為了防守揚州城,扼制楚軍的內河戰艦沿著京杭運河北上,直接采用了沉船等手段封堵了京杭大運河,這要重新進行疏通之后,楚軍的內河戰艦以及數量龐大的內河運輸船才能夠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到淮安。 到了這個時候,揚州戰役也算是全面落下帷幕了,連帶善后工作也是處理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揚州城這邊的事,就是尋常的肅清頑抗分子,打擊抗稅分子之類的事情了,而這些和軍方的主力部隊也沒什么關系了,自然由當地的巡警,武裝稅警們負責。 武裝稅警們進駐揚州城后,自然少不了有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僅僅是頭三天里,武裝稅警們在軍方的配合下,就抄沒了八十六家頑抗官員、士紳、藩王別院等。 再結合之前從官方倉庫了抄沒的金銀糧食等各類物資,大楚帝國在揚州這么一座城市里所獲的金銀錢糧,抵得上之前在金陵城里所獲的半數了。 并且其中的金銀現金比例要更高一些。 因為揚州城里多鹽商,而這些鹽商里其實很多都是明廷權貴,閣臣、藩王們的白手套,這朝廷里沒大佬支撐著,想要在揚州當鹽商賺大錢,那是不可能的事…… 幾十幾百萬兩的龐大利益呢,尋常商人怎么可能保得住。 所以揚州城里的那些大鹽商們,背后基本都是明廷里的各種大佬。 而這些明廷大佬的資產,在大楚帝國這邊自然是一股腦給抄沒了,至于那些鹽商,不過是一群白手套而已,他們自己都沒做主的權力! 態度良好的,抄沒大部分資產之余,還會給你剩下一些,足以讓這些白手套鹽商后半生衣食無憂,性命也不會有什么威脅。 態度不咋地,還試圖反抗的那些人基本都是抄家滅族。 幾天抄沒下來,大楚帝國發起江北戰役的開支基本就回了一大半…… 隨駕而來的陳星凱一臉興奮的給羅志學報告:“陛下,這一次的抄沒所得基本已經清點出來了,光是金銀銅錢現金,就足足有八百多萬兩啊?!?/br> “還有大批書畫珍玩、商鋪宅院耕地等眾多產業,還有一大批食鹽、布匹等各種物資?!?/br> “這些珍玩、產業、物資后續逐步處理之后,估計還能再回籠六百萬兩以上?!?/br>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揚州鹽商的大規模打擊,并接受了揚州府一帶的鹽場后,我們的鹽業公司也能夠獲得大批的鹽場,后續鹽業公司的成本也就能進一步壓縮,供貨量進一步提高,僅此一項,鹽業公司那邊每年的利稅就能夠增加至少三百萬兩以上?!?/br> “不愧是鹽業重鎮的揚州啊,有錢的很!” 陳星凱說著,自己都是不由得感嘆起來了,他抄沒的城市多了去,但是像是這么有錢的城市還是第二次遇上。 上一次還是應天府金陵城呢。 而應天府金陵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整個江南的核心所在,偽明的陪都呢,抄沒幾千萬出來很正常。 然而揚州城呢,這嚴格來說只是個普通城池,也不是什么富裕地方,也就是交通便利一些,并且靠近鹽場而已。 單純靠著鹽商就能夠把這座城池推高到如此高的地步,由此可見鹽商們多有錢。 對此,羅志學也是很滿意:“這一次你們稅務部做的不錯,后續還要繼續努力,這北邊還有一個淮安呢,那里也是鹽業和漕運的重鎮!” 陳星凱道:“陛下放心,我稅務部下屬的江北稅務巡警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并且已經提前查封并抄沒了淮安城外為的諸多產業,控制了當地的沿海鹽場,就等著進場把他們一鍋端了?!?/br> “按照我們的預估,淮安府那邊,至少也能夠再榨出一千萬兩來?!?/br> 羅志學聽罷點頭:”那就好,這一次的江北戰役和后頭的北伐所費甚大,光靠后頭的稅收是頂不住的,朕可就指望著這兩個地方填補虧空了,好好做!” —— 揚州府這邊的各種抄沒行動還在持續著,鹽業公司也及時進駐,并接管了大批的沿海鹽場,讓這些鹽場繼續生產,同時對當地的鹽丁們進行了整頓,以自愿雇傭的方式把這些鹽丁整體招募進入鹽業公司。這個自愿雇傭,是因為明廷官方控制下的鹽場,往往會有著殘酷的壓榨,以至于鹽丁們窮困潦倒,難以維持生計,而且一旦交不出來足額的鹽,往往就會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因此經??梢月牭禁}丁們會逃離鹽場…… 而大楚帝國的鹽業公司,不搞什么承包制之類的,而是采取招募工人自行管理生產的方式,以往這些鹽場的鹽丁們,采取自愿雇傭的方式,你愿意來干活就發工錢,不愿意干也不勉強。 大楚帝國的鹽業公司,雖然是采取行政機構管理的模式,但實際上行政機構模式只局限于上層,比如鹽業總公司,以及各省鹽業分公司的管理人員,而再往下的話往往都是一些雇傭來的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 整體上,其實和大楚帝國里的其他工業部所屬的大型工廠也沒什么區別,都是采取高級管理層是官員,中低級管理人員以及普通工人是雇傭人員的模式。 以后這種官辦企業模式好壞不敢說,但是至少在現階段里羅志學覺得用的還不錯,羅志學可以通過這些官辦企業掌控工業發展的進程。 —— 于此同時,羅志學在揚州城停留了幾天,等到工兵部隊把揚州段被封堵的京杭大運河重新打通了后,就率軍繼續北上了。 他這一次北上親征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親自率軍并督戰拿下揚州、淮河這兩座戰略要地城池。 至于再往北的戰斗的,羅志學可能就不會親自前往了。 主要是距離太遠,而且后續的北伐戰事持續時間也會很久,這打完山東還得打河南,陜西,北直隸,打完北直隸也和東擄直接對上了,到時候免不了又會持續作戰。 漫長的北伐戰事里,羅志學注定是不能長期在外親自率軍指揮作戰的。 而身為帝國的皇帝,羅志學也不可能離開他的首都太久,久了容易出現問題。 因此在羅志學的計劃里,這一次親征北伐等到拿下淮安城后,也就差不多可以返回了。 至于大軍則是繼續進行江北戰役的其他部分,比如拿下合肥、鳳陽、徐州等地,把戰線整體推進道河南、山東去。 三月十二日,羅志學率領第一近衛師、第四師以及三個臼炮團等主力持續北上,而第十五師的部分部隊則是留守揚州,通州等地。 而在羅志學沿著運河前往淮安的時候,大批大楚帝國的內河運輸船隊,已經是在海軍的內河戰艦以及步兵的掩護下,朝著淮安駛去了。 在打通京杭運河揚州段的第一天開始,大楚帝國后勤部就組織了五百多艘滿載各類作戰物資以及糧食的船只沿著運河北上了。 不過別看有五百多艘很多,但實際上也沒多少…… 京杭運河的通航能力是有限的,這些船只也都是一些小型的漕船,搭載物資的數量并不多。 當這些滿載物資的船只先一步抵達淮安城的時候,淮安城外的第三軍也是獲得了大批緊缺的彈藥。 緊接著,第三軍就對淮安城展開了多場的試探性進攻。 等羅志學率第一軍等部隊抵達淮安城外的時候,第三軍都已經把淮安城外的外圍工事打的差不多了。 而且隨著大批四十八臼炮,十四斤重炮抵達,實際上單憑第三軍自身的兩個半師,就已經足以拿下淮安城了。 但是為了保守起見,也是為了降低傷亡,楚軍還是把第一軍所屬的兩個師投入了戰斗。 三月十七日,數萬楚軍在羅志學的指揮下,開始對淮安發動了全面總攻! 數百門火炮狂轟濫炸下,防御體系不如揚州城,兵力也不如揚州城的淮安城,哪怕是有著楊嗣昌親自督戰,也免不了陷落的命運。 楚軍的炮火之猛烈根本不是明軍所能抵抗的。 更別說楚軍還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足足四個半師以及四個臼炮團再加上部分工兵,海軍兵力,足足六萬多人參與了淮安戰役。 如此劣勢下,楊嗣昌所部連三天都沒能堅持住。 三月十九日,楚軍的步兵就已經殺上了淮安城頭! 當晚,聽聞楚賊已經突破城頭后,絕望之中的楊嗣昌突發中風,繼而昏迷不醒。 次日太陽初升之際,已經昏迷了一夜,病若游絲的楊嗣昌終于停止了呼吸。 于此同時,淮安城門樓也升起了一面巨大的楚陸軍軍旗‘黑邊紅底黑龍持劍旗’。 遠遠望去,仿若一頭黑色巨龍抓著一柄長劍迎空而擊! 第427章 不可或缺的騎兵 大楚帝國承順四年、明崇禎十一年三月二十日。 這一天,大楚帝國數萬人攻占了淮安城,此戰中城內萬余明軍,兩千余死傷,余部萬人陸續投降。 這一天里,楊嗣昌突發中風而死,余部數十名文武官員或降或逃或死! 經此一役,明廷不僅僅丟了揚州、淮安這兩個戰略城池,更丟了五萬多人的主力部隊,其中更有明廷在江北僅有能拿得出手的江北新標軍,漕運督標。 在漕運督標覆滅之后,從淮安到幽州,已經再無一支主力新標軍! 楚軍全殲了江北新標軍和漕運督標,所帶來的意義甚至比攻克揚州城和淮安城本身更大。 要知道楚軍在戰役的前面兩個月里,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就對揚州,淮安發動進攻,而是采取了迂回進攻的策略,先攻占泗州乃至桃源縣和宿遷、清河等地,就是為了堵住這兩支新標軍的北逃之路。 楚軍可不想要讓這兩支主力新標軍突圍北逃,然后在山東,在北直隸等地和楚軍繼續打生打死。 那樣的話,楚軍到時候固然也能夠拿下來,但是肯定要麻煩的很,并且耗費也要更大。 畢竟在江北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圍殲戰役,總比在北直隸發動大規模的圍殲戰役要容易的多。 如今順利達成了戰略目標,羅志學也是非常的滿意! 江北戰役進行到了這里,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戰略目標了,接下來就剩下合肥和鳳陽,尤其是鳳陽這個戰略要地還沒有拿下了。 而這兩個地方,尤其是鳳陽城對于之前的楚軍來說比較麻煩。 麻煩的并不是鳳陽城本身的城防工事有多么的雄厚,是要塞之類的。 而是進軍過程的麻煩。 從楚軍控制的滁州一路往北到鳳陽城,都是一路空曠的很,非常適合騎兵機動作戰,而明軍在這一片區域里,部署了足足五千多騎兵,還都是清一色能騎馬沖鋒,能騎射的邊軍騎兵。 很不巧,大楚帝國的騎兵這么久來,一直都沒能在江北地區占據什么優勢,甚至大多時候都被壓著打! 楚軍麾下僅有的一個主力騎兵旅,也就是第一騎兵旅一天到晚都忙著救火,根本干不了別的…… 如果放任這些騎兵不管,直接大大咧咧的派遣大軍北上,估計還沒走到鳳陽城下呢,這大軍就會被敵軍騎兵給死死的牽制住了,后勤線的安全也無從談起。 這樣還打個屁! 這也是楚軍在江北地區這么久來,都沒拿下來合肥和鳳陽城的緣故。 但是隨著打通京杭大運河被打通,再加上楚軍攻占了淮河沿岸的泗州以及舊縣后,那么困擾楚軍數月之久的后勤通道問題,就不會再成為問題了。 敵軍騎兵是強悍,那么楚軍就不走陸運,而是走水運,直接把后勤物資通過京杭大運河,洪澤湖,淮河一路運輸到鳳陽城下去…… 你騎兵來攔截,海軍的內河艦隊而已不是吃素的,人家海軍的火力可比陸軍炮兵部隊兇猛多了…… 如此情況下,楚軍下一階段也是準備發動鳳陽戰役了,至于更南邊的合肥,看似距離近,但是補給更不好搞,所以還得往后在拖一拖。 再說了,如果鳳陽城都能夠拿下的話,那么南邊的合肥城里明軍很容易就會陷入巨大的戰略包圍圈里,到時候楚軍同時從廬江、滁州、鳳陽三個方向殺向合肥,合肥城內的明軍怕是要被圍殲。 因此,楚軍制定合肥鳳陽一線戰役的時候,決定了先打鳳陽,合肥等著后面來打。 而考慮到前往鳳陽一帶作戰,可能會遭遇大批敵軍邊軍騎兵,爆發野戰的可能性極大,為此羅志學反思考慮后,決定抽調新式部隊第十師的主力部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