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節
三面都有楚賊進攻? 范景文第一個不信。 城外的楚賊也就三四萬兵力而已,而且昨天的時候他還看見大部分楚賊都還在雨花臺一帶呢,就算是攻城,人家楚賊也會分主次啊。 當即范景文道:“那里的炮聲最密集?” 當即屬下道:“聚寶門那邊!” 當即范景文道:“傳令各部嚴陣以待,把情況都摸清楚了?!?/br> 如今場面混亂,雖然炮聲最密集的聚寶門一帶最有可能是楚賊的主攻點,但是事實到底如何也很難說。 當范景文匆忙起身,然后開始召集麾下文武官員商討局勢,準備應對楚賊攻城的時候。 突然又有人來報,說是宮城一帶突然遭遇了楚賊。 大批楚賊已經從朝陽門殺了進來,目前正在向城內,尤其是正陽門一帶殺了過去。 楚賊已經入城了? 范景文聽到這個消息后,差點沒站穩。 “這怎么可能?” “就算楚賊槍炮犀利,也不可能短短片刻時間就殺入城內???” 范景文可是知道,朝陽門那邊有八百兵力駐防,朝陽門附近還有千余兵力駐防。 就算是這些兵力戰斗力不堪,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就被楚賊突破啊。 這么點時間,哪怕是己方不抵抗,對面連填護城河的時間都不夠吧! 范景文可沒有想到,朝陽門的明軍不但沒有反抗,反而是主動打開了城門,還放下了護城河的吊橋,讓楚軍直接入城的。 不過盡管不知道詳細情況,但是范景文也不是什么笨人,他已經是隱約猜到了什么。 于此同時,應天巡撫張國維也是匆忙帶著麾下部分直屬標兵增援前線。 只不過張國維增援的并不是朝陽門,而是聚寶門一線。 那地方本來就是張國維麾下新標軍主要負責的防區,如今聚寶門一點遭到大規模炮擊,解學龍下意識就認定,楚賊要強攻聚寶門了,當即領兵增援聚寶門。 然而剛走到一半呢,就是有人來報,說是楚賊已經從朝陽門入城,目前已經殺向正陽門了。 張國維聽罷后,稍微一思索,當即面露憤怒大喝:“宋大林!” 這王八蛋要么就是不戰而逃,要么干脆就是投賊了,要不然的話,有宋大林麾下兵力駐防的朝陽門,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被攻克。 當即下屬將領問:“大人,我們該怎么辦?還是繼續去聚寶門嗎?” 張國維當即道:“聚寶門那邊雖然楚賊火炮猛烈,但是暫時無憂,我們轉道正陽門?!?/br> 楚賊已經從朝陽門入城,而且正在殺向正陽門,如果正陽門也被拿下,那么正陽門外的大批楚賊又會直接入城,到時候就更麻煩了。 當張國維帶著直屬一千多的新標軍趕往正陽門的時候,天空已經開始微微露白。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天空開始泛白,盡管視線已經不怎么良好,但是已經能讓人勉強看見模糊的情況了。 于此同時,城外的雨花臺指揮部上,羅志學也是披著厚實的外套看著前方。 此時羅志學所能看見的,依舊是遠方一片灰黑灰黑,只是灰黑之中不時的騰出一團團的火光。 火光之中,還能聽見密集的隆隆炮聲,還有一陣陣的爆炸聲和槍聲。 楚軍正在城內外和明軍廝殺著。 而這一戰的成敗,不單單會決定金陵城這個具有重要政治以及經濟意義的大城市的歸屬,更會決定江南,乃至大半個天下的歸屬。 哪怕是一個人影羅志學實際上都看不到,但是他依舊站在指揮部所在山頂上,眺望著前方! 第351章 橫掃和忠臣 因為天色尚未明亮,羅志學現在連前頭聚寶門的情況都看不道,至于更遠處的正陽門乃至朝陽門一帶,別說現在這個時候了,就算是大白天里也因為距離太遠而看不見。 金陵城,實在是太大了,和以往楚軍攻打的城池都不一樣。 以前楚軍攻打的城池,哪怕是城防厚實,但是面積也非常小,足以讓羅志學在位置比較好的指揮部上縱觀全局。 但是金陵城不一樣,這地方太大,而楚軍攻城的時候,也是分的比較散,距離非常遠。 羅志學現在所在的指揮部,距離朝陽門那邊,直線距離都有六七千米呢;距離正陽門也有四千多米。 這么遠的距離,其實羅志學已經很難直接觀測到前線的戰況,參謀部也很難進行實時的臨時指揮了。 如今在朝陽門以及正陽門一帶作戰的第六師以及第一近衛師一部,只能是依靠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自行作戰。 但是從各方通報上來的情況來看,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 尤其是第六師那邊已經打出了煙花信號,表明大軍已經順利入城,并且按照原計劃開始進軍正陽門。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羅志學也沒有回到指揮部的帳篷里,而是一直站在外頭看著前方的金陵城。 并且隨著天色逐漸變白,視線逐漸變好,羅志學也終于是看見了前方聚寶門一帶的戰況。 在羅志學的視線里,聚寶門的城門樓已經被摧毀了大半,不時還有炮彈落在城門樓以及附近的城墻地帶。 但是聚寶門依舊被明軍所掌控,這是因為城外的第一師并沒有發動攻城作戰,只是對聚寶門一線進行持續的炮而已。 聚寶門本來就是重要城門,其城門樓高大不說,最重要的這一片的城墻又高又厚,哪怕是楚軍動用了十四斤加農炮進行轟擊,也很難短時間內對這種厚實的城墻造成什么實際性的破壞,更別說直接摧毀城墻了。 畢竟眼前的城墻,底部厚可達二三十米,高可達十多米,城墻頂部的厚度都是達到了十多米之多。 金陵城的城墻,乃是楚軍所遇過的最為厚實的城墻。 對面這樣厚實的城墻,實心火炮其實用處不大,只能用來攻擊城門樓以及城垛。 真正能發揮比較大作用的乃是臼炮,尤其是四十八斤重型臼炮。 聚寶門的厚實城墻前方,也和其他城池一樣有著護城河。 金陵城內城墻外的南城部分的護城河,其實就是秦淮河,這一段的秦淮河雖然在寬度上,并不如襄陽城里的一百大幾甚至兩百多米寬那么夸張,但是也算是非常少有的大型護城河了。 想要填平并度過難度不小,并且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辦到,要想快速度過護城河,唯一的通道就是走長干橋。 但是如果只是通過橋梁殺過去,那就是千軍萬馬闖獨木橋,難度非常大,人家明軍只要隨便在對面架設幾門火炮,就能打的進攻者死去活來。 這也是楚軍雖然在聚寶門外匯集重兵,但實際上從來沒有考慮過在這里發動強攻的打算。 因為護城河也好,城墻也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真的想要從這里殺進去,那么所需要付出的傷亡將會是龐大的。 同樣道理也適用于在通濟門、正陽門。 所以最后楚軍選擇的是在西側的朝陽門發起進攻,這地方沒有寬闊的護城河阻攔,也沒有必須搶占的橋梁,而且還有內應駐防并接應。 所以,這才讓楚軍順利從朝陽門殺入了城內。 說起來,楚軍兩次攻入城防體系完善的堅城,也就是襄陽城以及現在的金陵城,都不是采用傳統的強攻模式,而是采取依靠內應接應的取巧辦法。 倒是之前攻打南昌、長沙、九江、湖口等城的時候,是采取強行進攻的模式。 如今的聚寶門一線,楚軍并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步兵進攻,只是不緊不慢的持續進行炮擊。 他們在等! 等入城的第六師殺到聚寶門一線! 而他們此時等待的第六師,如今也是在金陵城內和明軍頑抗兵力進行廝殺著。 黎明前夕,第六師就已經從朝陽門迅速入城,先是一個突擊隊,然后是第二十四步兵團,再過來就是第二十三步兵團。 等第十二旅的這兩個團入城后,第十一旅的部隊也是陸續入城。 入城后,第六師的部分一分為二! 先一步入城的第十二旅負責沿著城墻向西南方向發動進攻,他們需要肅清沿途城墻上的殘敵,然后攻占正陽門,和第一近衛師所屬的第一近衛旅入城。 后續入城的第十一步兵旅,也是被拆分,第二十一步兵團沿著城墻向北殺去,攻占并肅清沿途城墻上的守軍。 第二十二步兵團,則是奉命攻占南京宮城后,繼續向城區挺進。 此時的南京宮城實際上早已經荒廢,里面都是一堆破爛建筑,楚賊壓境時刻,明軍也在宮城一帶屯兵作為機動兵力使用。 第六師兵分三路迅速朝著城內各地發動進攻,雖然沿途也是遭到了一定的明軍頑抗,但是事發突然,再加上局勢混亂,城內的明軍連情況都沒能搞清楚,因此各部明軍大多只能是各自為戰。 而且最為嚴重的是,隨著楚賊已經殺入城內的消息流傳出來后,城內各部頑抗的明軍士氣極為低下。 一部分明軍見機不妙,直接就跑路了。還有一部分試圖頑抗。 更有一些眼看局勢不妙,被迫或者是主動投降了。 天空剛露白的時候,楚軍第十二旅已經殺到了正陽門一點,配合第一近衛旅里應外合之下,這一帶的千余明軍根本就無法抵抗,在死傷百余人后干脆利索的選擇了投降。 緊接著,第十二旅和第一近衛旅相互配合,繼續沿著城墻向西邊的通濟門發動進攻。 然而到了通濟門一帶的時候,他們也是遭遇了張國維匆忙率領的千余本部新標軍以及通濟門一帶原本兩千余明軍的抵抗。 雙方在城墻上,在城墻下的街道上進行廝殺著。 槍聲,小型火炮的隆隆炮聲不斷響起。 但是在這種地形復雜的狹小地形里的近距離混戰當中,主角卻不是這些槍炮,而是身披重甲的傳統步兵們。 尤其是楚軍當中的突擊隊、明軍里的披甲親兵、家丁精銳們。 他們之間的廝殺才是真正決定了雙方的勝負! 而楚軍的突擊部隊,憑借著絕對的兵力優勢,更好的裝備優勢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接下來才是火槍手們,兩百斤短炮乃是兩斤半野戰炮上場并收拾殘局。 一番混戰過后,當面的明軍死傷慘重,余部見機不妙大規模潰逃。 混戰之中,應天巡撫張國維哪怕是大勢已去的時候,依舊率領親兵進行最后的頑抗。 途中,有部下勸張國維投降,言之‘從容盡節,慷慨捐軀,我等甘之如飴,唯家中父老年邁八旬……’ 張國維當場拔劍斬之。 天空徹底泛白時,通濟門已經被楚軍徹底攻占,城外的楚軍之第一師第三步兵團迅速入城。 等楚軍士卒殺到張國維藏身頑抗的宅院時,得知宅院內頑抗的乃是應天巡撫張國維后,嘗試多次招降,無果,又派的精銳重甲突襲,嘗試活抓張國維,反遭院內明軍守兵火槍轟擊死傷若干。 隨即動用兩斤半野戰炮抵近炮擊,摧毀院墻后百余楚軍將士殺了進去,全殲院內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