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節
不過產量一直不高,到目前為止也不過生產了一千多支而已,而且這一千多支騎兵遂發手槍,一部分裝備給了剛編練的第二近衛師下屬的騎兵團,還有一部分則是裝備了第一近衛師的騎兵團。 還有極少數則是被分到了有暗殺,小規模廝殺等任務需求的情報機構手中,如此,軍情司這邊才擁有了幾十支遂發手槍。 有遂發手槍在手的這三十個軍情司人員,在近距離混戰里爆發的戰斗力還是非??捎^的。 —— 宋參將、楚軍情報部門等人手做準備的時候,李元魁也是伙同其他幾個投誠大楚的官員們開始秘密召集護院家丁青壯。 李元魁作為主事人之一,再加上其本身就是南京工部右侍郎,在金陵城官場里也是屬于有一定能量的人,因此明廷投誠官員這邊是以他為首。 李元魁把自家的護院以及部分忠心可用的家丁們召集起來后,也湊齊了大幾十號人,再加上其他官員們召集的護院和家丁,總數有兩百多人。 這兩百多人在當天夜里,陸續聚集到了李元魁的府邸內。 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哪怕事先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的人,大多也猜到了他們即將參與一件重大事件了。 有害怕的,有不情不愿的,還有的想要偷偷摸摸離開去通風報信的,更有對此有所期待,想要憑借一場大亂改變人生命運的。 什么人都有。 而這種緊要關頭,李元魁他們也是拿出了十足十的魄力,當場就給眾人分發大量的錢財。 還承諾一旦有所傷亡,他們將會負責傷者的救治以及后半生,死者的家眷也會得到妥善安置云云。 更重要的是,李元魁承諾了,一旦事成,那么后續這些人不管出身如何,都將會得到一個大楚帝國那邊的官身。 或是進入守備軍,或是進入巡警局,或是進入稅務局,又或者是成為普通衙門里的科員等等。 到時候不管如何,他們都將會脫離現在的下人生活,重新獲得新生,而且是極為體面的新生。 同時,當場也撕毀了其中一部分家奴出身的人的賣身契,包括他們的家眷的賣身契。 給自由,給錢財,給未來! 李元魁這一套組合拳打下去,讓很多人都是打消了心中最后的顧慮乃至恐懼。 至于少數依舊有其他想法的人,因為只是極少數人也翻不出什么風浪來,甚至他們都無法偷偷離開此地去找其他人通風報信。 當天夜里,凌晨五點左右,眾人開始提前吃飯飽餐一頓后,開始披甲分發武器等待最后時刻的到來。 于此同時,宋參將也是一身重甲,他的五十多名嫡系心腹親兵也清一色披甲手持利器,而一側則是同樣披甲,手持歷任,同時腰間還別著遂發手槍的軍情司武裝人員。 八十多人匯集在院落! 宋參將看著了看一邊的座鐘,深吸了口氣后道:“開始吧!” 如今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是時候開始了! 宋參將下令之后,很快就開始集結兵力了,他最先集結的乃是夜間值班的守城兵力大約一百余人。 這一百多人還不知道發生什么事呢,但是看到了宋參將和麾下的親兵們都是身披重甲出現后,還以為是楚軍要攻城了呢。 然而很快他們就聽到了宋參將說什么明廷殘暴,崇禎無德之類亂七八糟的話,雖然很多話聽不懂,但是大概意思卻是都明白了。 宋參將這是要背叛明廷,準備投靠大楚帝國了。 “兄弟們,今個我要帶著你們投奔大楚去,從此以后吃香的喝辣的!” “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整個過程里,不是沒有人提出反對,有個百戶就跳出來說了幾句廢話,宋參將都懶得和他廢話,直接拿起手中的強弓一箭射了過去,直接射殺當場。 于是乎,接下來的人就都乖乖聽話了。 等初步收攏了這些值班兵力后,宋參將一邊安排人手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同時繼續匯集并控制其他兵力。 朝陽門一帶有普通營哨兵八百人呢,如今不過是控制了百多人,剩下的六七百人如果不能妥善控制,萬一發生什么意外也是一件麻煩的事。 但是宋參將的能力還算不錯,最關鍵的是手底下的五十多個親兵和三十多個軍情司的人員給了他極大的底氣。 整個過程里雖然有少數人反對乃至反抗,但是都遭到了無情的鎮壓。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分里,一朵煙花突然從朝陽門處騰起并炸干! 緊接著,原本黑乎乎的城外亮起了大片的火把,火把形成長龍迅速向朝陽門靠近! 僅僅是幾分鐘后,就有上百名身披重甲,舉著火把的楚軍突擊隊將士趕到。 為首的是一個少校,此人穿著全身重甲,頭盔下的面罩被拉起來后露出了一副約莫二十五六歲男子的面孔。 此人抵達朝陽門后,左右一個掃視,然后朝著宋參將走了過去。 人還沒到,就開口道:“您就是參將宋大林吧,這一夜辛苦了,接下來就交給我們吧!” 宋大林也是個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此時微微點頭道:“我部八百人,其中有精銳百人左右,會盡力配合你們!” 宋大林借著火把的燈光,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支最先趕到的楚軍必定是精銳,而且是精銳中的精銳。 第350章 王師入金陵 全都是身強體壯,而且全員披甲,其中手持刀盾或長矛,用于近距離混戰的更是一看就知道至少身披雙甲的精銳。 哪怕是目前沒有遭到敵人,但是他們的站位也極有章法。 這很顯然,是經過長時間訓練,士兵之間的相互配合已經都快形成了本能。 這種精銳就算是他手底下的親兵都比不過。 他估摸著,也就只有當年他在遼東抵抗東擄的時候,所遭遇過的那些東擄白甲兵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東擄的白甲兵,其實也可以看成是東擄版本的親兵,家丁之流,一個數百人的牛錄里,才有二三十人而已。 這個比例,其實和明軍里數百營哨戰兵里才有那么幾十個親兵的比例也差不多。 因為東擄也是窮的叮當響,他們需要用有限的資源集中供養一批精銳的士兵,充當軍隊里的戰斗力支柱。 雖然出發點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但實際上和明軍的親兵家丁模式差不多。 所以從軍制上來說,東擄軍和明軍是半斤八兩,基本都是你學我,我學你…… 具體到戰斗力的高低,則是更上層的影響。 畢竟人家東擄雖然窮,但是集中供養軍隊的錢糧,那可是大多都花在了實處上,而不是和明軍那樣,大部分都進了官員的腰包。 而眼前的這支楚軍精銳,就給了宋大林一種堪比東擄白甲兵精銳的感覺。 實際上他這也不是錯覺,因為這一百多最先殺過來的楚軍將士,乃是第六師第二十四步兵團所屬的精銳突擊隊。 而帶隊沖上來的乃是昔日在九江城戰役里,率軍最先打下三號大型堡壘,并在后續第一批率軍登上城頭的宋柏師上尉,不,現在是宋柏師少校了。 九江戰役后論功,宋柏師被晉升為少校,調任第二十四步兵團下屬第三營營長。 這一次金陵城戰役,為了配合起義軍快速拿下朝陽門,負責主攻任務的第十二步兵旅自然也是需要派遣最精銳的突擊部隊發起第一波進攻的。 因為上一次在九江戰役里的突出表現,宋柏師被第十二步兵旅旅長親自點將,由宋柏師繼續指揮第二十四步兵團所屬的突擊隊,作為第一批攻城部隊。 宋柏師少校對這種任務自然是欣然接受的,這又不是什么強攻,只是偷偷摸摸殺過去,然后在起義友軍打開城門后第一時間殺過去控制城門,避免意外發生而已。 如今這任務已經是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現在的他心情也很不錯,對著宋大林露出了笑容,語氣也比較和善。 倒不是因為兩個人都宋宋,五百年前是一家,而是人家宋參將是冒著身價性命為大軍打開城門的,值得他和善。 而且宋參將和尋常投誠將領不一樣,這種戰前起義,并有著巨大功勞的降將,大楚帝國這邊一般都不會虧待。 等戰役結束,宋參將大概率就會被安排到守備軍里,多了不敢說,但是一個守備軍的少校營長應該是穩的。 有付出就有回報,這是大楚帝國對降將們的一貫態度。 至于那些被迫無奈之下才投誠,那基本都是被軟禁的命,后續表現良好了,那才能得一個虛職,至于帶兵實權這一輩子就別指望了…… 宋參將,以后也會是自己的同僚。 那么主力部隊和守備軍不是同一個系統,但也都是陸軍的人不是。 這以后都是自家人,自然態度會好一些。 有了宋大林這個參將帶著數百明軍配合,宋柏師沒費什么力氣就帶著突擊隊控制了城門,確保了初步安全。 緊接著,才是有更多的楚軍兵力,也就是第二十四步兵團的兵力迅速靠近并入城。 這個時候,實際上楚軍的動向已經是被其他幾個方向,尤其是不遠處城墻上駐防的部分明軍士兵給發現了。 城外準備入城的楚軍足足有上萬人呢,哪怕現在出現的只有第十二旅,但也有四千多人。 這么多人也不可能真的兩眼一抹黑行軍,而是打著火把進行急行軍。 這么多的火把出現在城外,并且正在朝著城內快速涌來,城頭上的駐防明軍士兵只要不是瞎子,那都能看出來不對勁。 于是乎,各種叫喊聲,鑼鼓聲開始密集響起,大批原本處于睡夢中的明軍士兵被叫醒,然后亂作一團。 不過緊接著,南城一帶開始傳來密集的炮聲和爆炸聲! 楚軍的炮兵部隊,對著三大南城門一帶發動大規模炮擊了。 因為事發突然,絕大部分人都還搞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呢。 但是唯獨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的:楚軍攻城了! 短時間內,城內各種流言紛飛。 有的說楚軍已經殺入城內,嗯,這是正確的。 還有的說是城內的大官想要帶著大伙突圍逃跑,這其實也是正確,因為的確是有幾個明軍將領看見局勢不妙,第一時間想要帶著麾下兵力跑路。 還有的說,楚軍已經正面攻城,正在攻打三大南城門,也就是聚寶門,通濟門,正陽門。 這還是正確的,因為楚軍為了掩護第六師的奇襲,在第六師那邊出動的時候,部署在正面的第一師和第一近衛師以及兩個臼炮團所屬的炮兵部隊,已經開始在夜色中開火。夜色中開火,命中率自然高不到那里去,只能依靠白天測量的射擊諸元,對著預定區域進行覆蓋性炮擊,至于能打死打傷多少明軍不指望,主要還是為了轉移明軍的注意力,牽制他們的援兵,為從朝陽門殺進去的第六師提供間接支援。 各種消息滿天飛,而城內的南京總督范景文也是在隆隆炮聲中被驚醒的。 等他醒來后,外頭才有人腳步匆忙的跑進來。 “大人,不好了,楚賊攻城了!” 范景文當即手一壓:“慌什么,說清楚了,到底這么回事,楚賊從哪里攻城了? 金陵城那么大,哪怕只是內城墻那也是非常的漫長,楚軍從哪里攻城都有可能,這要是沒搞清楚楚賊從哪里攻城就盲目調兵,極有可能被楚賊調虎離山。 只是來報信的人也搞不清楚楚賊到底哪里攻城了,只是模糊道:“南城那邊有楚賊再開炮,還有宮城那邊也傳來了槍炮聲,西城那邊也有槍炮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