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八月九日,楚軍開始對西城門一帶進行攻擊,不過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直接強攻城頭,而是繼續炮擊,同時填平護城河,并逐步肅清明軍在這一方向的其他殘留防御工事。 同時楚軍也在繼續在這一方向挖掘壕溝,試圖把更多的十八斤臼炮靠近部署,同時也爭取讓攻城用的精銳重甲步兵們,獲得更近的出發陣地。 當楚軍對西城門一帶發動持續進攻的時候,史可法迫不得已開始抽調其他方向的明軍加強西城門的防守。 但是,其他方向的楚軍也不是吃素的。 負責南城墻戰事的第一師這個時候,也加大了攻擊力度。 頭兩頭里,因為南面城墻并不是主攻方向,所以第一師的進攻,更多的還是以牽制敵軍兵力,肅清一些小堡壘為主。 而等第六師拿下了三號大型堡壘以及九號大型堡壘,開始直接進攻西城墻的時候,為了避免明軍抽調更多的兵力增援西城墻,第一師也是及時的發動了猛攻。 盡管因為火炮大多集中在西城門,南城門一帶缺乏火炮的緣故,導致第一師為了避免過大的傷亡,而沒強攻那些大型堡壘,但是依舊給明軍制造了極大的壓力,迫使明軍不敢抽調更多的兵力增援西城墻。 等到八月十二日,經過數天作戰后,楚軍初步填平了西城門外的護城河,并且還挖掘了地下通道埋設了火藥。 當天上午時分,隨著一聲巨大而沉悶的爆炸聲,九江西城墻的一段城墻被炸坍塌的時候,楚軍針對九江城最后的總攻也開始了。 大批突擊隊的重甲士兵們沖上去和明軍廝殺,最終依靠著盔甲優勢和火力優勢成功奪取了廢墟以及附近城墻。 這個過程里,手榴彈再一次發揮出來了重要的戰術作用,使得楚軍的攻城行動變的比較順利。 當西城墻被楚軍攻陷的時候,九江城的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且這個時間將會非常的短暫! 面對西城墻的失守,史可法絕望之余,也只能是率領殘兵從東城門突圍,一路逃向湖口。 然而楚軍雖然故意留出來了個東城門沒打,玩圍三厥一的路數,但是不代表遠離城門后沒有部署兵力進行埋伏! 第329章 湖口 一邊圍三厥一一邊設兵埋伏,這都是楚軍圍城戰里的老套路了。 套路很老,但是卻很管用。 明軍突圍之前,也知道前方肯定會有埋伏,但是他們沒得選,只能硬著頭皮從這缺口里沖出去,要不然就真的全軍覆沒了。 而埋伏在東城門外的楚軍,就是楚軍里的主力騎兵部隊第一騎兵旅以及第一近衛師下屬一旅。 剛逃出城的史可法所部,沒多久就遭到了該部楚軍的攔截…… 明軍自然是擋不住,也沒勇氣抵抗。 雙方幾乎剛接觸呢,這都還沒正式打起來呢,各部明軍就自己先散掉各自突圍了。 還別說,面對漫山遍野的潰兵,楚軍戰斗力再強悍一時半會的也抓不完,還真讓一些明軍順利沖過攔截逃亡。 只是最后跟隨史可法成功抵達湖口的明軍已經不足三千人。 三萬五千多九江守軍,此時已十不存一! 抵達湖口的史可法剛下船,看著身后的浮橋,狠了狠心道:“拆橋吧!” 這是明軍之前自行搭建的浮橋,為的就是能夠讓九江和湖口方向的明軍能夠短時間內快速相互支援。 但是很悲劇的是,在楚軍進攻九江城的時候,湖口方向的明軍雖然一開始也派兵過來增援,但是遭到了第一騎兵旅和近衛師的打擊后,后續就沒膽量派兵過來增援了。 如今這道浮橋,倒是成為了史可法等人逃命的通道。 楚軍之前之所以沒有提前破壞,或者派遣重兵直接扼守浮橋一端,反而是故意放開浮橋通道,純粹是為了給九江城內的明軍一個希望,一個逃生的希望,免的他們因為后路被徹底斷掉后來一個徹底死守。 攻城戰的時候,適當的給敵人留一條逃生的通道,能夠有效的降低守軍死守的作戰意志,進而降低強攻的難度。 只是這種通道,擺明了也是一個陷井! 史可法率軍突圍的時候,大概有一萬多兵力跟著他一起突圍,但是在離開九江城沒多久就遭到了楚軍攔截。 最后分散突圍后,陸續抵達湖口的只有區區三千人不到而已。 下令拆掉浮橋,免的被楚賊利用成功渡河然后登陸湖口后,史可法又下令湖口守軍緊急加固防線。 一邊又派人火速前往金陵城。 干啥? 要援兵,要錢糧! 他派去的人也不用怎么勸說金陵城里的那些權貴士紳們,只需要說明一個事實即可:九江德化已經失陷,如果后續湖口還守不住,那么江南可就要徹底完蛋了! 那些權貴士紳們,會比史可法自己更著急! 如果不想楚軍殺過來找他們收稅抄家,那么就得支持他史可法在湖口建立新的防線,把楚賊擋在外頭。 九江城雖然失陷了,但是整條九江防線并不只有一個九江府城德化,還有一個湖口城呢。 至于說九江失陷后,大片鄱陽湖以西的贛北甚至贛中地區都會徹底淪落到楚賊之手,這已經不是史可法所能管了。 —— 九江城內。 在史可法在即將破城的時候,主動率軍突圍后,也讓楚軍在后續的攻城里容易了許多。 各面城墻以及城外的眾多大型堡壘的明軍要么逃散,要么投降,而堅持反抗的只是極少數而已。 如此也是極大的降低了楚軍在攻城作戰里的后半階段的傷亡。 同時因為史可法等人突圍的非常匆忙,也沒能來得及把城內囤積的大量物資帶走,甚至連破壞都無法做到大規模破壞。 盡管有幾個倉庫被退走前的明軍縱火焚燒,不過大部分還是保存完好。 如此也是讓楚軍繳獲了大批的糧草以及武器彈藥。 “這一次作戰,我們一共繳獲了各類長管火炮二十八門,其中十四門為五斤以上,炮管更長的重型火炮,還有十四門則是仿制我軍的兩斤半野戰炮,只是這一批火炮都是鐵鑄火炮,性能上要差不少?!?/br> “臣已經下令對這一批火炮的炮架進行修復,預計很快就能投入作戰使用?!?/br> “繳獲的各類火槍以及小口徑火炮也比較多,初步統計有兩千多支仿制我軍的火繩槍,兩千支鳥銃?!?/br> “各類小短炮大約三百多門,不過其中絕大部分都不適合我軍主力部隊的作戰需求?!?/br> “其余各類刀劍長矛和盔甲也比較多?!?/br> 徐志賢在戰后報告的時候,說這些繳獲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充滿了喜色。 “而人員上,初步統計我們擊斃了大約三千多名敵軍,傷者難以統計,而俘虜方面,我們一共俘虜了兩萬五千人,其中包括了三千多人的新標軍?!?/br> “這一批俘虜的素質相對比較高!”“三千新標軍估計能夠挑選出兩千人來補充我軍主力部隊,尤其是他們的炮手?!?/br> “剩下部分不能進入主力部隊的新標軍士兵,也能夠和營哨兵戰俘中的優秀者編入守備軍,我估摸著,這一次少說也能編練三個旅的守備軍?!?/br> 羅志學道:“既然如此,那么就不要拖延,按照之前制定的備用計劃,對戰俘進行挑選,該編入主力部隊的編入主力部隊,該編入守備軍的編入守備軍?!?/br> “守備軍這邊,第七守備師的第十四旅擴充為師,編成第十一守備師,第七守備師的缺額就地補充?!?/br> “兩個守備師整編的同時,接管九江防務,負責后續城內的肅清作戰、后勤線的保障工作?!?/br> “各主力部隊,按照原定計劃行動吧!” “第七師和第一騎兵旅先行南下,首要目標攻克南康府之星子城、九江府之德安,然后繼續南下南昌?!?/br> “第一軍兩師一團,先去渡口那邊進行準備?!?/br> 羅志學很快就把后續的戰略部署給安排了下去,而這個戰略部署也不是羅志學拍腦袋決定的,實際上是御前軍事會議里早就敲定下來的作戰計劃。 拿下九江后,楚軍下一步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是鄱陽湖東岸的湖口。 拿下這個地方,跨過鄱陽湖進出長江的湖口位置,然后一路殺向江南。 當然了湖口這地方,想要什么都不準備,直接就強行渡江攻打難度太大,之前楚軍的情報人員就偵查到明軍在這里構筑了密集的防御工事,還有江邊炮臺。 楚軍想要在這里渡江殺過去,那么必要的準備也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集中大量的火炮,準備大量的渡江用的船只木筏等,準備舟橋部隊用以搭建浮橋。 同時還有更重要的是需要海軍長江艦隊的配合。 楚軍想要順利渡江,并且想要控制傷亡的話,那么就必須要有長江艦隊的大力配合。 只有當長江艦隊能夠壓制住明軍方面的水師,那么舟橋部隊才能夠安全的搭建浮橋,渡江部隊才能夠安全的坐船渡江。 對此,海軍部部長呂興業在御前軍事會議上如此表態:“我海軍為這一戰已經準備了大半年,斷不會掉鏈子的!” “為了配合陸軍方面攻打湖口,我海軍集中了絕大部分的戰艦并部署在長江艦隊里?!?/br> “目前長江艦隊已經準備了安裝火炮的大小戰船一共百艘零三艘,對比去年渡江戰役時我海軍一共三十多艘戰艦,足足翻了三倍?!?/br> “其中大型戰船六艘、中型戰船二十七艘,小型戰船七十艘!” “整個艦隊擁有九斤艦炮十二門,五斤艦炮二十七門,兩斤半艦炮三十八門,各類佛郎機炮、將軍炮等傳統火炮兩百四十六門!” “此戰,我海軍有足夠的信心把敵軍水師扼制封堵在港口里,并且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炮擊陸地炮臺,以掩護陸軍渡江?!?/br> 呂興業海軍中將說這些的時候,是充滿了底氣,整個人說話的口氣,比當初在渡江南下攻打武昌的時候大多了。 而呂興業的底氣! 來源于海軍的迅速壯大! 去年南下攻占漢陽城后,羅志學就已經開始支持海軍進行擴充了,在人員和經費上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援。 而陸軍方面為了渡江攻打武昌,后續為了楚南戰役殺入洞庭湖,現在為了東進攻打湖口甚至進入江南,也同樣非常支持海軍的發展。 甚至主動在軍費以及火炮上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就是為了扶持海軍這個小老弟快速發展起來。 因為陸軍方面自己也很清楚,不管是攻打楚南還是東征,都是離不開海軍艦隊的。 沒有海軍的支持,難不成陸軍還真的把糧食彈藥一路從陸地運輸過去啊…… 那可是動不動就大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補給線……而且楚軍作戰的物資消耗也非常大,其物資消耗遠遠不是傳統冷兵器部隊所能相提并論的。 光是那海量的彈藥就是個麻煩事。 這么多物資如果一路上都靠陸地運輸的話,后勤部要瘋掉的。 所以,陸軍方面哪怕是為了自家的后勤供應,都會大力支持海軍發展。 陛下羅志學支持,作為軍費競爭對手的陸軍也支持,這大楚帝國海軍的發展,自然也就一日千里。 短短大半年時間里,其艦隊規模增長了三倍之多,并且配屬了大量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