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節
————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七月初三,帝國參謀部部長徐志賢陸軍中將,率領了數十各部將領以及參謀人員,在海軍艦隊的護送下,乘坐船只抵達了東線的富池鎮。 而此地也是第一軍指揮部所在,第一軍軍長李成通中將親自到碼頭迎接徐志賢一行人。 不過徐志賢等人并沒有在富池鎮停留,當天匆忙視察了當地的部分戰備情況后,第二天就在第一騎兵旅的護送下,前往最前線的瑞昌城。 瑞昌城,乃是九江府治下瑞昌縣的縣治所在,這個縣城并不算大,城墻也不算多么的厚實。 這個縣城,就是華夏地區里一個很普通的小縣城而已。 也正是因為這只是個普通縣城,去年楚軍東進的時候,才能夠以數千人規模的東進支隊拿下該城。 后續等待楚軍主力陸續東進,想要進一步拿下九江府城,也就是德化的時候,人家明軍已經在九江城駐防重兵,連紅夷火炮都拉到城頭上了。 后續楚軍的戰略目標又是楚南一線,所以東線的戰事也就暫停了下來,雙方軍隊逐漸形成了對峙局面,并且這種對峙隨著雙方的持續增兵,變的越來越嚴重。 圍繞著楚軍駐防的瑞昌、富池鎮一線,楚軍部署了大約兩萬人的兵力。 而圍繞著九江府德化、德安、湖口、南康府星子四城,明軍部署了超過五萬人的兵力,并且還有一支來自江南以及沿海地區的水師相助。 其中這五萬明軍里,有大幾千還是史可法搞出來的‘安廬新標軍’,還有一支數百人規模的職業騎兵。 而整個防線的核心城池,也就是九江/德化城,更是部署了超過三萬人的兵力,二十門的紅夷火炮,安廬新標軍也在這里! 該城的整體的防御實力,遠遠超過了楚南戰役時期的臨湘或長沙! 第318章 后勤 徐志賢帶著一票將領和參謀人員抵達瑞昌城前線的時候,所看見的瑞昌城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這個瑞昌城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縣城而已,城區面積本來就小的很,城內常住人口也就萬人不到。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這個小城池已經陸續涌入了上萬兵力,比城內原來的常住人口都多。 這么多的兵力駐防,自然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影響。 楚軍在此城屯兵,而不遠處的九江城同樣有數萬官兵駐防,眾多士紳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地方遲早會變成戰場。 到時候明廷大軍打過來,他們這些在城內的平民豈不是要遭殃。 所以,很多人陸續離開瑞昌城,前往其他城市或者干脆到鄉下生活居住,以躲避戰爭。 所以目前的瑞昌城里,除了少數冒著戰爭的風險,在城內做生意的士紳大戶外,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士紳大戶們在城內居住了。 倒是普通人離開的少。 一方面是他們走不了! 對于普通人而言,可不是說離開了原來的房子和營生就能順利活下去的,很多人的抗風險能力很低的。 再者,故土難離,很多人也不想離開家鄉。 最后,他們對楚軍也有一些信心,認為戰爭固然會爆發,但是看楚軍的模樣,即便戰爭爆發了,但是大概率也是楚軍東進去攻打九江…… 而不是明軍從九江跑過來打瑞昌。 這種信心是楚軍連續的戰勝所帶來的。 你可以不喜歡甚至厭惡楚軍,但是你不能不承認,人家楚軍打仗是真的厲害…… 相反,對面的九江城里,離開城區的人反而更多。 甭管是士紳大戶還是普通市民,但凡有條件可以走的人,十個有八個都已經在過去的大半年里已經陸續出逃了。 所以你別看現在九江城里權貴士紳們的豪宅依舊還在,但實際上只剩下了少數幾個族人帶著仆人們住著,大批嫡系族人基本都已經跑路了。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跑路的士紳大戶們,人家沒往明王朝的其他控制區,比如南昌,東邊的湖口一帶跑路,而是直接往西邊的楚軍控制區跑路,更有一部分干脆直接跑到漢天府的興國州、大冶縣等地方去了。 盡管西邊的楚賊收稅挺狠的,但是卻是特別講規矩。 更重要的是,這些九江的士紳大戶們,他們在楚軍控制區里也沒啥田莊商行什么的,他們只是跑過去生活躲避戰亂而已。 也就是說,楚賊雖然收稅很狠,但是和他們沒啥關系啊…… 相反,那些楚賊們還特別歡迎他們這些帶著大量錢財細軟的士紳大戶們到楚軍控制下安家落戶。 哪怕不是安家落戶,只是暫住那也是歡迎啊。 只要你帶著錢財來,甭管你是買房子居住還是吃喝拉睡,這都能夠給大楚帝國的控制區帶來消費。 這有消費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稅收。 所以,如今九江一線的士紳大戶家族,有部分家族就出現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況。 他們家主在九江府有大量的田莊,商行等產業,對楚軍痛恨無比,并且也是大力支持史可法抗賊,史可法的多次攤派募捐里,九江的當地士紳出錢可不再少數。 而另外一方面,這些士紳家族們則是把部分族人,攜帶大量的金銀細軟送到楚賊控制下的湖廣,主要是漢天府一帶躲避戰亂。 當然了,同樣是戰爭旋渦中心的瑞昌城他們是不會去的,雖然大概率是楚賊主動進攻九江,但是萬一出現意外,變成了明軍攻打瑞昌城呢,那樣的話,他們現在跑去瑞昌豈不是要自投羅網? 所以,同樣是大楚帝國控制區,漢天府的興國州,大冶縣等地方,接納了一批從九江府跑過來躲避戰亂的士紳大戶們,但是瑞昌城卻是沒有多少士紳大戶們愿意待著。 到了現在,瑞昌城基本上已經是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軍營。 第一師師長曹洪勝少將,一邊帶著徐志賢巡視城頭防務,一邊給徐志賢介紹道:“如今我們在瑞昌一線,主要駐防有我師主力以及第七守備師的一個旅?!?/br> “瑞昌城內,有我師大部分主力,有三個步兵團、輜重團,炮兵團,工兵營等部隊,此外還有第一臼炮團、第七守備師的第十四守備旅?!?/br> “我們瑞昌城的北邊墩子鎮,駐防有我師第三步兵團、第一師屬騎兵團,該方向的兵力主要是為了控衛富池鎮到瑞昌城的陸地運輸線,避免被敵軍襲擊,同時墩子鎮那邊也有一個沿江的小碼頭,可以作為備用的河運物資靠岸點?!?/br> “如今全線各部,都已經齊裝滿員,哪怕是第十四守備旅都配發了最好的各式冷兵器,也補充了一批之前我們繳獲過來的鳥銃和短管火炮?!?/br> “城內物資眾多,光光是五斤炮彈,城內的倉庫就囤積了足足一萬五千發?!?/br> “而東進戰役里重中之重的臼炮炮彈,尤其是四十八斤臼炮的炮彈,我們目前也囤積了有八千發發?!?/br> 徐志賢聽罷卻是道:“這些彈藥,如果讓你們瑞昌駐兵自己用肯定是夠了,不過要滿足東進各部所需,還差得遠!” “東進大軍火炮眾多,除了第一軍外,第三軍也會抽調兵力參與,同時也要協同江北一線的第二軍進行作戰?!?/br> “同時為了加強炮兵火力,我們還從其他各部里抽調了部分炮兵力量加強到東進部隊?!?/br> “打起來就是數百門火炮齊齊開火,對彈藥的消耗是非常大的?!?/br> 這個時候,后勤部的常務副部長邱飛亞少將上前道:“徐參謀長且安心,瑞昌城這邊的彈藥儲備,只是我們的前期儲備,我們在富池鎮以及后方的大冶以及武昌那邊的軍需倉庫里,都囤積了大量的彈藥,目前已經按照計劃陸續起運?!?/br> “東進戰役發起之前,多了不敢說,但是給每一門大炮配屬至少五百發炮彈,這一點我們還是能做到的?!?/br> “此外漢天廠和襄陽廠都在加班加點的生產彈藥,其中大部分都會直接轉運到東進前線來?!?/br> 徐志賢聽罷微微點頭,但是他并沒有只是聽,而且還親自去看了。 他親自帶人,前往瑞昌城的多個彈藥倉庫親自查看,確保儲備的彈藥數量沒有太大的缺額,沒有以次充好等情況。他徐志賢這一次來瑞昌前線,可不是來隨便看一看就可以的,他可是帶著陛下的旨意來檢查東進戰役的戰備情況。 等回到了武昌,他是要給羅志學遞交一份詳細的東進戰役戰備報告的。 各種戰備工作中,糧草、彈藥的囤積和運輸無疑是重中之重,這也是徐志賢抵達前線后,第一時間就前往視察軍需倉庫的緣故。 檢查玩了倉庫的情況后,徐志賢又召集了后勤相關的將領們進行了一次座談會,聽取目前前線糧草、彈藥等各類軍需的運輸情況。 而這一次的座談會里,徐志賢卻是頻繁聽到了四輪馬車這個詞匯! 作為大楚帝國陸軍參謀部的部長,事實上整個大楚帝國的三軍總參謀長,徐志賢事務繁多,并且工作重心更多的還是戰略把控上,對一些細節上的東西關注的并不算太多。 四輪馬車他知道,但是卻是不知道為什么后勤軍官們做報告的時候,為什么會頻繁提起這個詞匯。 帶著疑惑,他拿起其中一份報告看了看,這是第一輜重團,也就是第一師所屬輜重團的一份運輸車輛的報告。 其中寫著四輪馬車一百五十輛,其中專門的四輪彈藥車八十輛,四輪通用運輸車七十輛。 四輪馬車? 徐志賢記得楚軍去年的時候就一度運用過四輪馬車,不過當時的四輪馬車技術還不算成熟,主要是軸承問題沒能解決,磨損比較大。 后來采用了圓柱式軸承后,軸承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不過生產的軸承也是優先供應給各類機械設備,畢竟各工廠的機械設備才是軸承的使用大戶,并且也更加重要。 而供應軍方的軸承,大多也是配屬給火炮使用。 火炮是搭載在炮架上進行機動的,這炮架在作戰的時候是雙輪,但是在行軍狀態的時候可是非常典型的四輪結構。 而火炮本身比較沉重,對機動性要求又高,因此對炮架的要求也高,新的圓柱軸承搞出來后,除了供應各類機械設備使用外,基本就是供應炮架使用了。 至于普通后勤部隊使用的馬車,優先度基本是排在最后頭的。 畢竟普通的舊式馬車也能用,頂多就是磨損大一些,需要修理的頻繁一些而已。 而現在看這報告,這輜重部隊里使用的四輪馬車數量多了起來,想來后方的軸承產量也上來了。 徐志賢并沒有出口問太多,畢竟軸承只是大楚帝國龐大軍事工業體系下的一個小細節而已,不用他專門去關注。 倒是這個四輪馬車,他是比較關心的:“這種重型四輪馬車載貨量大,同時野外的防御能力也更好,如果條件許可的話,還是要多使用重型四輪馬車!” 一旁的后勤部官員道:“重型四輪馬車的優點我們也清楚,運輸貨物的量非常大,如今我們裝備的新式重型四輪馬車,在普通的官道上行駛,都能運輸上一千七八百斤的貨物,這個運輸量是雙輪馬車所不能比擬的?!?/br> “但是這種重型四輪馬車對道路的要求比較高,而靠近前線的地方或者地形復雜的地方,往往是沒有太好的成型道路的,所以使用局限性比較大?!?/br> “所以我們的馬車主要還是以輕型四輪馬車以及雙輪馬車為主?!?/br> 此時,那后勤部官員也是露出一絲感嘆道:“其實就算是雙輪馬車,我們的配給數量現在也不算多了,馬車易得,騾馬難求??!” “重型四輪馬車,往往需要雙馬甚至四馬,哪怕是雙輪馬車,也需要雙馬或者單馬?!?/br> “而我軍的騾馬數量一直都比較緊張,大頭又需要供應各戰斗部隊使用,留給我們后勤部隊的也就只剩下那三兩個歪瓜裂棗了!” “所以我們后勤部目前的主力運輸工具,其實還是獨輪車為主?!?/br> “不過你還別說,這用獨輪車運輸物資,看似一輛車運的少,但是卻不用騾馬,直接征召青壯即可,而且對地形也不挑,哪怕是山間小路也能走?!?/br> “歷次我軍的大規模作戰行動里,這獨輪車可是承擔了極大一部分的物資運輸量?!?/br> 徐志賢聽罷呵呵一笑:“這倒是,我記得長沙戰役的時候,為了滿足前線的彈藥以及糧草需求,你們后勤部動員了五萬多民夫用獨輪車往前線運輸彈藥?!?/br> “這獨輪車,為長沙戰役的勝利是立下了大功的??!” 一場后勤運輸會議里,基本上是讓徐志賢摸清楚了前線各部隊里的物資運輸情況,比如有那些后勤部隊的四輪馬車多,有那些部隊的雙輪馬車多,后勤部準備了幾個運輸營,這些運輸營都是什么情況等等。 一番了解下來后,徐志賢對前線的戰備情況了解的更加深入了,并且已經打定注意,等返回武昌后,他要找后勤部的于修杰聊一聊,看看能不能進一步擴大四輪馬車的裝備數量。 重型四輪馬車對道路要求高一些,但是可以搞對道路適應性更好的輕型四輪馬車嘛。 這四輪馬車不管怎么說,都比雙輪馬車更加節省騾馬,性價比要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