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也有些聰明人看見船只根本就不夠用,也不去江邊搶奪船只了,而是直接撒開腳丫子就往南邊跑。 于是乎,王瞎子就看到了相當驚人的一幕。 他的騎兵部隊剛抵達此地,都還沒想好要不要進攻呢,前頭的明軍自己就先行崩潰了…… 看著前頭亂哄哄的明軍,王瞎子突然就想起了之前在隨營軍事學堂里旁聽課程的時候,有人說過的什么半渡而擊的計策。 但是吧,這好像也不算半渡而擊啊,因為自己根本就沒去‘擊’啊…… 饒是王瞎子也是明軍官兵出身,饒是王瞎子對其他諸多官兵也有著深厚的了解,但是此時此刻的他依舊搞不明白對面的明軍為什么會這樣…… 這可是上萬明軍呢,只要稍微分出些許偏師兵力來列陣,就足以讓他這支騎兵放棄發起進攻的想法,只能是在外圍游走牽制。 這樣一來,其他的不敢說,但是讓大部分兵力安穩渡江還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對面的明軍沒有這么干,他們直接就亂了起來。 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在戰力羸弱的中原腹地明軍身上,也是很少能看見的。 帶著一絲感嘆甚至不解,王瞎子果然下令所部六百精騎在外圍開始進攻,也不是直接沖到里面去,而是在外圍游走,靠著騎兵的高機動性不斷的通過騎射獵殺、驅趕對方。 面對零散敵軍兵力則是直接沖過去砍殺。 王瞎子的騎兵一動,對面的明軍就更亂了。 并且很多明軍眼看渡江無望,逃亡也逃不過騎兵的四條腿后,很干脆的把武器一扔就地投降了。 一開始只有零散的士兵投降,很快就有一些中高級將領直接帶著士兵集體投降。 一個多小時后,王瞎子面前就出現了超過五千名放棄了武器,垂頭喪氣的明軍戰俘。 “這……”王瞎子看著這么多的戰俘,自己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高興? 好像也沒多喜悅,反而有種荒唐的感覺。 這仗打的稀里糊涂,莫名其妙! 己方不過六百騎射輕騎兵,甚至也沒怎么打,前后撐死了也就砍殺了一兩百人敵軍,結果敵人就大片大片的投降了。 敵軍上萬人,除了王瞎子他們殺到之前就有三千人成功渡江外。 剩下的七八千人里,只有千余人零散南逃或成功渡江,估計還有幾百人慌不擇時試圖泅渡漢水被淹死或沖到下游。 被王瞎子所部斬殺了大概一兩百,剩下的五千多人盡數投降。 這戰績,王瞎子自己都不敢信。 “飛馬報告大將軍,讓后方快些派步兵上來接管戰俘,我們人手不夠,免的出現什么麻煩!” 超過五千戰俘呢,處理的不好也會很麻煩的,而且他們這支騎兵旅還有其他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里看守戰俘,王瞎子還要帶著騎兵部隊繼續南下纏住唐暉所部兩萬明軍呢。 好在后方兵力來的比較快,當天下午時分,作為主力部隊前鋒的第二步兵團和第一騎兵團(新編騎馬步兵)就抵達了此地。 簡單交接后,王瞎子并沒有停留,而是繼續率領騎兵旅南下。根據偵騎消息,往南大概二十公里左右就是北上明軍主力所在,他們騎兵旅現在先南下一段距離,等到明天上午大概也就能夠纏住對方了。 免的敵軍得知此地明軍慘敗后,直接被嚇得跑回了鐘祥。 實際上的確如此,當天下午時分,唐暉就得知了宜城逃兵萬人遭到賊軍半渡而擊,除了數千人撤往漢水東岸外,其余盡數覆滅。 并且關于賊軍的消息也是散亂無序,有的說南下賊軍至少有五萬精兵,其中精騎就有三千。 又有的說,南下賊軍超過十萬之數,一路南下漫山遍野盡失灰賊。 還有的說賊軍有三萬之數,然清一色是精銳老賊,極善于野戰,不可力敵,乃是當初擊敗盧象升的那支賊軍主力。 然而不管是什么消息,賊軍數量就沒有低于三萬的。 三萬到十萬之間的賊軍,甭管具體是多少,都不少了。 而且里頭還有至少上千甚至幾千的賊軍精騎。 他唐暉要是繼續率軍北上的話,恐怕會步盧象升后塵。 如此情況下,唐暉那里還敢繼續率軍北上啊,得知消息一刻鐘后,唐暉就果斷下令全軍南返了。 他準備回鐘祥城依托城池防守一陣,看看情況再說。 現在保賊軍勢猛,當暫避鋒芒以待援兵。 而且跑的還特別快,直接拋棄了眾多沉重的輜重輕裝跑路,并且此時他們距離鐘祥也不遠,一路狂奔基本上一天就跑過去了。 王瞎子他們雖然也嘗試了追擊,不過到底還是沒能追上。 唐暉帶兵退回了鐘祥,羅志學得知這個消息有些失望。 這敵軍跑的太快,自家騎兵竟然沒能追上。 不過這也不能怪王瞎子,導致敵軍能順利退回鐘祥的主要緣故,還是因為唐暉所部離開鐘祥沒多遠,而明軍撤退的時候又比較果斷,直接放棄了糧食等輜重輕裝撤退。 并且第二天也不用留出時間扎營,也不用保留體能應對遭遇戰之類的,完全是一路向南狂奔,直接跑回了鐘祥城。 而敵軍之所以距離鐘祥比較近,也是因為自家南下太快…… 而自家大軍南下速度之所以加快,又是因為宜城守軍不戰而逃,逼得保鄉軍不得不加快南下速度。 這一來一往,也就導致了保鄉軍遭遇唐暉所部的地點,往南推移了大概二三十公里。 就這二三十公里,讓唐暉所部成功逃回了鐘祥。 戰爭,就是這樣,甭管計劃的再好,但是戰事一旦爆發后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 尤其是對方難以捉摸的時候。 南下之前,保鄉軍的將領們,有一個算一個,可沒一個人會想到宜城守軍會不戰而逃。 那好歹也是上萬明軍呢,真要據城而守,保鄉軍短時間內還真拿他們沒辦法。 這逃跑也就算了,偏偏還要渡河,這腦回路讓徐志賢想一萬遍也想不到啊…… 徐志賢他們得知敵軍撤出宜城的時候,還以為宜城守軍是主動放棄宜城,以求和唐暉所部主力匯合在野外和保鄉軍決戰,要么干脆是直接撤退到鐘祥這個府城據城而守。 那個時候,徐志賢他們一些參謀們,強烈建議羅志學下令加速行軍,以盡快追擊敵軍,避免敵軍兩部匯合。 哪怕是讓敵軍成功匯合了,也要纏住他們,爭取直接在野戰中擊潰對方。 總之,就是要避免讓匯合后的敵軍逃回鐘祥城。 一旦讓敵軍匯合,那可是三萬多兵力呢,而鐘祥作為承天府的府城,其城防設施也好,期內囤積的物資也好,可比宜城這種小縣城強多了。 到時候保鄉軍強攻鐘祥的難度,比強攻宜城的難度還要大。 然而怎么也沒有想到,從宜城撤出來的上萬明軍不繼續往南逃,而是直接半路上就渡江啊…… 這上萬明軍敗了后,又導致唐暉果斷撤退,一路率軍逃回了鐘祥。 這樣一來,就讓徐志賢為首的參謀團隊們制定的一系列作戰計劃又化為了泡影。 并且還帶來了一個更加惡劣的情況:鐘祥城變成了硬骨頭! 后續保鄉軍如果想要拿下鐘祥,其難度比之前強攻宜城將會更大! 因為現在的鐘祥,有兩萬明軍駐防! 對此,羅志學也是感到有些無奈,這一次南下作戰一言難盡! 你說不順利吧,也沒怎么打就拿下了宜城,甚至還俘虜了五千多明軍。 你要說順利吧,預料中的圍城打援沒打成,想要直接在野戰中擊潰兩萬明軍援兵的戰略構想徹底化為了泡影。 后頭想要打鐘祥,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呢。 第205章 自信滿滿的明軍 既然北上敵軍已經撤往鐘祥城,并且考慮到鐘祥城乃承天府城,其城墻的高度和厚度以及護城河的寬度等,都比作為縣城的宜城強不少。 同時退往鐘祥的明軍不少,再加上鐘祥城本身留守的衛所兵和青壯等,估計鐘祥城內的敵軍已經超過兩萬。 面對這樣的鐘祥城,保鄉軍也不太可能輕輕松松就能拿下來。 如此情況下,羅志學干脆也就沒讓大軍一路狂奔南下了,這早一天遲一天影響也不大。 羅志學只是先讓王瞎子的騎兵提前南下,也不是想要讓王瞎子的區區數百騎兵就去攻城,純粹是為了先一步抵達鐘祥城后,對該城進行外圍封鎖。 防備外圍地區的明軍繼續增援鐘祥城。 而羅志學自己,則是帶著主力部隊在后頭以正常行軍速度南下,預計會比騎兵部隊晚到兩天時間。 而羅志學率領主力南下鐘祥的時候,暫時把第五守備旅給留了下來,一邊是駐防宜城,防備南漳方向的明軍,以控衛陸地后勤線。 另外一邊也是為看押、整編大批俘虜。 之前王瞎子的騎兵部隊,幾乎創造了一個軍事上的奇跡,以區區六百騎兵就擊潰了上萬明軍,并俘虜了五千多敵人。 盡管實際上明軍的崩潰大部分還是因為自己士氣低下,和王瞎子所部騎兵本身沒啥關系,但是這個夸張無比的戰果依舊算到了第一騎兵旅頭上。 這五千多戰俘也將會按照保鄉軍一貫以來的慣例,挑選部分合格并且自愿從軍的士兵加以整編。 盡管這一批戰俘的素質不咋地,但是挑挑揀揀挑出來兩千人左右應不成問題,如此的話一個守備團也就算是有了。 第五守備旅的現有部隊直接一分為二,從一個守備團的編制變成兩個守備團的編制,再分別補充新兵。 如此第五守備旅也就算是有了四千多人,能做到滿員了。 后續一段時間,補充降兵后的第五守備旅將會一邊在宜城整編訓練,一邊控衛后勤線,對南下后勤線上的后勤部所屬的眾多運輸團提供武力掩護。 有第五守備旅在后方,前線的第一師以及第一騎兵旅這兩支主力部隊也才能放心南下鐘祥。 七月二十九日,羅志學親自率領第一師主力抵達鐘祥城外,并和提前兩天抵達該地的第一騎兵旅進行了匯合。 抵達鐘祥城后,保鄉軍并沒有對鐘祥城進行什么全面包圍,而是只在北城門囤積重兵,在東城門一帶派遣了少量兵力,至于西城門靠近漢水,也沒辦法部署重兵。 而在南城門一帶嘛,則是考慮到圍三厥一,降低敵軍抵抗意志而特地沒有派兵圍攻。 只不過在鏡月湖和莫愁湖之間的荒野上,王瞎子的第一騎兵旅則是埋伏在此地,一旦有敵軍從南邊增援而上,或者是敵軍真的傻乎乎的從鐘祥南城門逃走,那么第一騎兵旅都能迅速做出反應。 羅志學做出了基本的兵力部署后,也開始下令讓各部隊打造攻城器械,同樣是參謀人員搜集城頭敵軍布防情況,尤其是敵軍城頭上的火力部署情況,為后續攻城作戰提供情報基礎。 第二天的時候第一炮兵團嘗試對鐘祥城頭進行炮擊,但是炮擊效果非常差,炮彈要么飛越了城頭留在了城內其他區域,要么是直接打在了城墻上…… 而區區兩斤多的實心炮彈打在動不動好幾米厚的城墻上,除了留下一個小小的小坑外沒有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