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當具備了基本文化水平后,對新式戰術多少也懂點,那么分分鐘就能上位了, 新式戰術不行,那么就去混成旅里混,如果混成旅里都還混不下去,比如說傷殘了,那么還能去地方當巡檢官。 總之這輩子只要自身不犯錯,保鄉軍不倒臺,那么不說榮華富貴,但是衣食無憂,成為普通百姓眼中的人上人還是能保障的。 既然發展提拔有能力的新秀,同樣也要安排好跟不上發展步伐的來老兄弟們。 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夠讓保鄉軍持續發展的同時,還能穩定內部人心。 ———— 第七步兵旅的三個營長人選經過眾人的討論后,最終由羅志學敲定了具體人選。 原第四步兵營第一火槍哨哨長周明旭調任第十九步兵營營長; 原后勤部運輸司司長關新河調任第二十步兵營營長; 原第二步兵營副營長戴正寧調任第二十一步兵營長; 上述三人皆授予少校軍銜。 敲定這三個主力步兵的新營長后,順便也把第四混成旅副旅長的人選給敲定了,選用了第三騎兵哨哨長丁初五為第四混成旅副旅長,授少校軍銜。 如今第三騎兵哨剛好在裕州那邊,丁初五也在那邊,剛好可以就地上任,不用奔波。 等把第七步兵旅等軍官任免事務敲定下來后,羅志學返回南陽城后的第一場軍事會議也算是結束了。 但是持續了三個多小時的軍事會議剛結束呢,羅志學只是匆忙休息了一刻鐘,用了些許點心后,立馬又召開了第二場會議。 這一場會議就不是軍務了,而是關于財務、稅收方面的會議。 在保鄉軍里,打仗是第一位,而錢糧就是維持戰爭的第一要務。 所以開完軍事會議后,錢糧會議也就被排在了第二場。 而相對于軍務會議的繁雜以及比較謹慎,因此耗時比較久外,這錢糧事務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稅務部部長陳星凱的能力相當不錯,不管是收稅事務,還是查封各類藩王、明朝頑抗官員以及地方上的抗稅士紳等人的家產,手段都非常突出。 講究的是一個心狠手辣! 這會議剛開始呢,陳星凱回報近期稅務部工作的時候,就用了一組數據來證明了稅務工作的卓越成效:“過去一個月里,我們稅務部相繼在南陽府各地、襄陽府各地以及裕州等地,累計抄沒抗稅士紳大戶兩百六十家,平均每天抄家八家以上,累計斬殺抗稅人員一千四百余人,逮捕送入戰俘營三千六百余人!” “稅務工作進展卓越有效,極大的促進了我保鄉軍的稅收工作!” 保鄉軍收稅從來都不是溫情脈脈??! 第187章 保賊苛政猛如虎 陳星凱主持的高效稅收以及抄沒工作,充分保障了保鄉軍的各項開支,并且目前還有極大的富裕。 對此,負責花錢的財務部部長黃誠宣在開始介紹近期財務情況的時候,還特地對陳星凱示好:“因為稅務部同僚們的卓越高效工作,使得近期我軍錢糧收入大增?!?/br> “自從三月份我軍東出魯山縣開始,我軍財政情況就開始獲得了極大的改善,盡管支出成倍增加,但是我們的收入增加更多!” “尤其是經過趙莊戰役后,我軍陸續攻克南陽城、襄陽城以及新野、鎮平、裕州等大批城池,在攻占上述地區的時候,我們從當地明官府、藩王宗室、部分頑抗官員、士紳大戶等頑抗分子里抄沒了總價值約三百萬兩銀子的金銀銅錢等現金?!?/br> “此外還有大批總值比現金更龐大的各類古董珍玩以及其他容易變現的物資,這一批容易變現的物資,哪怕是折價變賣,也可以回籠至少四百萬兩銀子以上。 目前我們正在陸續出售這些珍玩以及容易脫手的普通物資,目前已經回籠現金一百八十多萬兩,剩下的物資還在持續出售中?!?/br> “初步預估三個月內完成這一批物資的所有變現工作!” “由此,我軍在南下一系列戰役里,累計抄沒現金以及珍玩和易變現物資總價值在七百萬兩銀子以上?!?/br> “此外,我們還抄沒了大批的房產,商鋪等固定資產以及商行酒樓等產業,其中的少量抄沒建筑有些被直接用于各類官方機構辦公所用,部分商鋪被商貿部接手繼續經營。還有部分住宅被授予有功將士以及文官充當住宅,剩下的部分住宅和商鋪,目前也正在陸續出售當中?!?/br> “不過最多的固定資產并不是這些住宅商鋪,而是土地,海量的土地!” “我們陸續抄沒的土地,數量之龐大遠遠超出我們最初的預估,目前我們抄沒的各類耕地,已經占據我軍控制區內所有已耕種土地的兩成以上,此外還抄沒了大批暫時拋荒或容易開發的土地?!?/br> “兩者相加,那么目前我軍抄沒的各類土地,將會占據轄區內可耕地的三成左右,而這個數據將會隨著稅收工作以及鎮壓工作的進行而繼續擴大,預計最終可能達到三成五左右!” 當羅志學聽到耕地數據都不是用畝為單位,而是直接以控制區所有可耕地的百分比作為單位的時候,都是不由得半張嘴巴…… 他早有預估會抄沒大批土地,但是也沒想到會抄沒這么多土地啊。 三成五啊……這還僅僅是抄沒了官田以及藩王宗室土地以及部分頑抗士紳的土地,并且還有更多的士紳大戶們因為沒有頑抗,而且也老老實實交稅或者偷稅瞞的好,暫時沒被發現,而他們的土地是得到了保留的。 這一部分的土地數量暫時不明,哪怕是通過稅務部的田畝稅數據都無法詳細統計,因為很多士紳大戶們依舊存在著偷稅漏稅的情況,人家也不明著抗稅,而是不積極主動申報所擁有的所有土地,基本能瞞就滿,一旦被保鄉軍稅務官發現后也會積極補交,從不抗稅…… 這也是保鄉軍稅務部很無奈,畢竟這些人也只是偷稅漏稅而已,沒到直接抗稅的層次,直接殺人抄家也有點過分,這不抄家滅族吧,這些人又死性不改,能偷漏稅一兩就絕對不偷漏九錢…… 針對這種表面態度良好,認錯態度誠懇,但依舊死性不改的偷稅漏稅情況,稅務部已經是籌備著出臺專門針對偷稅漏稅的相關懲罰政策,這個懲罰政策很有意思,其特點就是高罰金,輔以死刑坐牢等。 死刑坐牢什么的容易理解,值得一提的是高罰金! 一系列有罰金的條款里,最低都是五倍罰金起步,稍微嚴重一點就十幾二十倍罰金,如果數額巨大,情況惡劣,那么上百倍起步,上不設限直接罰到破產。 繳納罰金了不算,這人還得坐牢甚至會被判處死刑。 前些時候黃誠宣在南陽城召見了大批不老實的士紳,當著上百號士紳大戶們放話:“你敢少我一兩稅,我就敢罰你一百兩!你敢少我一百兩,我就敢讓你直接破產!你敢少我一萬兩,我就敢讓你全家死絕!” 這番毫不掩飾,甚至渴望著把他們全部抄家滅族的言論,把一群士紳們嚇了個半死! 話說保鄉軍現在的苛政名頭乃至絕大部分壞名聲……大部分都是稅務部搞出來的,外頭都有人說保賊苛政猛如虎的說法了。 就連保鄉軍內部很多人,對稅務部如此狠厲,不要絲毫臉面的行事方式也是有所不滿。 郭全書就多次在半公開場合說稅務部工作要注意方式,不能搞一刀切巴拉巴拉的…… 對此陳星凱呵呵一笑,反手就查了郭家偷稅漏稅的情況,然后拿出了詳實證據把郭家罰掉近半資產…… 由此這兩個部長大佬已經是徹底翻臉…… —— 不過即便保鄉軍有如此嚴苛的打擊稅收政策,但是也無法完全杜絕隱瞞土地的情況,甚至很多都不是故意隱瞞,而是一些偏僻地區里沒能統計到。 而根據目前保鄉軍掌握的數據情況來看,保鄉軍抄沒土地再加上依舊控制在地主們手中的土地(繳納田畝稅),那么就占據了已經查明可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那么問題來了,整個轄區內這么多的農民們,他們加在一起才擁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土地……這里頭還包括大量只擁有少量土地,但是依舊會把土地佃租給佃戶的小型地主、富農。純自耕農以及佃戶們所占有的土地極少。 當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羅志學都是忍不住感嘆,這年頭流民遍地不是沒有道理的,土地兼并如此嚴重,再加上高昂的佃租以及層層加碼,大多都進入了官吏腰包的稅賦以及繁重的徭役。 這個時代的農民抗風險能力簡直差到不忍目睹。 隨便有點啥就得賣兒賣女甚至全家餓死。 如此情況下,大量農民變成流民,進而演變為流寇,那都是必然結果。 羅志學覺得,要解決保鄉軍控制內的大量流民,杜絕流寇的產生土壤,除了各類以工代賑之類的應急辦法外,更重要還是要降低農民負擔,增加他們的風險抵抗能力。 不至于隨便遇到點什么事就全家餓死了。 當黃誠宣還在介紹各地抄沒的土地數量多寡的時候,羅志學已經是琢磨著該如何利用這一批抄沒的天量土地來徹底扭轉南陽盆地地區的民生情況了。 直接分田? 這是不可取的,之前還在伏牛山時期的時候,羅志學就已經嘗試過免費直接分田政策,效果差強人意,甚至激起了內部的反對意見。 很多保鄉軍將士們認為,他們打生打死才打下來的這么多土地,靠著軍功才能夠獲得軍功分田,而那些普通人屁事沒干,就能免費獲得土地。 這不公平。 付出和回報不對等! 而即便是免費分的土地的無地、少地農民們,顯然也沒有對保鄉軍感恩戴德,一開始還覺得這些流賊們是拿不走這些土地,所以才分掉,而且很多人認為官兵遲早會殺過來,分到手的土地以后也會沒有。 再者,分到土地后還得交田畝稅,很多人覺得保賊軍的田畝稅太高,完全是苛政。 他們的論據就是保鄉軍的田畝稅幾乎占據土地產出的三成左右。 數遍歷朝歷代,就沒這么高的田稅。 當然了,這么說的人完全忽略了,或者故意不提保鄉軍針對農民的稅收政策只有田畝稅,并且以實物征收為標準,同時廢除了丁稅、一切攤派、徭役等。 一個自耕農在保鄉軍治下如果只是老老實實種地,那么除了田畝稅外,他什么都不需要交。 如果是佃戶那更干脆了,因為沒有土地,連田畝稅都征不到他頭上,也就是什么都不用交…… 保鄉軍的田畝稅政策,確保了保鄉軍治下的農民們,其實際負擔要遠遠小于明廷時期。 可惜,即便如此,但是依舊很多人對此不滿。 通過田畝稅以及免費分田這種事,羅志學算是徹底醒悟了,很多人都是犯賤的,平白給好處非但不會領情,反而還會到處說你壞話,關鍵時刻甚至能捅你一刀。 所以,免費分田政策算是徹底完蛋了,目前保鄉軍治下,只有軍功分田制度,其他的官方土地全部以佃租為主,頂多就是佃租少一些。 羅志學打算繼續加深加大官田佃租政策,爭取再把佃租比例降低一些,此外還要想辦法限制地主們的土地擁有量,避免土地繼續兼并。 羅志學琢磨著土地問題的時候,黃誠宣已經是說完了抄沒土地事宜,開始轉向了介紹其他抄沒所得。 保鄉軍抄沒所得的東西除了現金、高價值珍玩細軟、普通可出售物資外,其實還有更加重要,同時也是價值極高的布匹以及糧食等民生物資。 尤其是糧食這東西,保鄉軍即便有錢都很難從其他地方大規模購入。 第188章 儲糧司:最大的糧商 糧食是一種大宗戰略物資,順流而下運輸都還好,如果是逆流運輸或者是走陸路,那么運費就極其高昂了。 距離遠一些的話,其運費都得超過糧食價格本身。 再者還得考慮到明王朝的封鎖問題,和硝石、鐵等物資屬于高價值物資容易偷偷運輸不一樣,糧食這東西量大而沉重,最關鍵的是需求量極其龐大。 你想,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人口所需要的糧食,那得多少??! 保鄉軍大規模外購,零星一點點沒多大用處,而量大的話,人家明朝官員就算再貪婪,也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放任你密密麻麻,幾乎鋪滿整個江面的運糧船隊通過宜城前往襄陽??! 他就算想要貪錢放你過去,都得擔心會不會被其他人彈劾一個通敵。 因此保鄉軍想要從其他地方大規模外購糧食,成本極大,難度極高。 如此也就更加顯得南陽盆地自身產出糧食的重要性,保鄉軍大量繳獲、抄沒的糧食的重要性。 黃誠宣道:“因為糧食過于重要,所以我們并沒有對大量剩余糧食就地出售變現,而是歸入了財務部內統籌管理?!?/br> “并且按照大將軍您先前的指示,已經設立專門的儲糧司負責這一批抄沒糧食以及后續稅收糧食的保存、運作以及收購糧食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