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盡管保鄉軍幾天前才拿下裕州城,也沒能控制裕州下屬的另外兩個縣,即舞陽、葉縣兩縣,但實際上半個月前保鄉軍就已經正式設立了均州衙,并設立了方城縣、舞陽縣和葉縣三個縣機構。 同時也對開始對已經控制的方城縣區域設立更下一級的鎮、村級機構。 上河鎮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幾天前明軍殺到裕州城下后,開始大勢派遣零星士兵到處劫掠,征集糧草,為了避免引起明軍的注意,進而遭到覆滅之禍,剛設立沒幾天的上河鎮衙門也不得不轉入地下活動。 這也不是個例,很多在保鄉軍現有控制區邊緣地帶,或者是靠近保鄉軍控制區的明軍控制區里,都有這種處于地下狀態的鎮甚至縣級衙門。 比如說均州下屬的舞陽和葉縣兩個縣衙門,目前都處于地下活動狀態,更加談不上什么統治。 如今的舞陽縣衙門偷偷摸摸設立在舞陽城內的某個民宅里,人員也就只有那么七八個人,而且其中兩個還是前征糧處,現稅務部派過來的稅務官員。 現在舞陽縣衙門的工作也不是什么治理地方,而是配搜集各類情報。 不僅僅是軍事情報,其他的內政情報也搜集,以為后續大軍攻占舞陽,舞陽縣衙門正式施政后提供基本的情報基礎。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提前摸清楚各士紳大戶的情況,以便為后續收稅征糧提供基本的情報支撐。 這就是為啥稅務部會提前派遣稅務官員過來的緣故,他們想要在大軍拿下舞陽后,第一時間抄家滅族查封各類資產,并迅速展開稅收工作,就必須提前搜集舞陽的情況,那些人錢多可以抄家,那些人天地多可以多收稅,都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數。 要不然的話,稅務部也不可能收起來這么多的稅收,查封這么多的資產。 稅務部要是沒點本事,不干出點成績出來,憑什么讓羅志學多次增加稅務部的稅務經費??! 現在保鄉軍下屬的諸多體系里,稅務部的經費,是僅次于軍費的。 其他各機構都是苦哈哈,連個溫飽都難的時候,稅務部已經是大規模招兵買馬完善各級稅務機關,甚至開始組建自己的稅務調查部門乃至稅務執法部門了。 得益于龐大的經費支撐,稅務部所屬的官員以及雇員,也是僅次于軍方人員。 目前僅僅是南陽府一地的稅務部官員以及雇員,總數人就超過兩千多人,比其他南陽府內的各級行政衙門的人加起來還要多……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不正常的,但是現在南陽府也好,襄陽府也好都屬于局勢不穩定的狀態,保鄉軍剛攻占這些地方沒多久,還無法形成有效的統治,更別說穩定收稅了。 想要收稅,少不了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甚至暴力! 等后續南陽府的局勢穩定下來后,稅務人員也會下降到合理程度。 而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收稅,保鄉軍是認真的! 第172章 保鄉軍是講規矩的 對于現階段的保鄉軍大將軍府來說,現在最重視的事就一件:打仗! 保鄉軍大將軍府現在干的所有事,都是為打仗而服務的。 而打仗需要錢糧,需要軍械。 因此除了軍方外,現在最受重視的行政機構就兩個,負責生產各類軍械的工業部,負責收錢收糧的稅務部。 相對來說,稅務部比工業部還要更加受重視。 畢竟有錢有糧了,才能制造軍械不是! 除了這些外,其他的事務,保鄉軍大將軍府暫時沒那精力和人員去重視,只是稍微象征性搞一搞。 如此也就造成了稅務部擁有龐大的經費,龐大的人員! 畢竟想要收稅,得有足夠的人以及經費不是,那些士紳大戶們又不是什么老實人,你不把情況調查清楚了,連人家有多少田地都不知道,可別指望他們會繳納隱田的稅。 甚至人家偷稅了,保鄉軍的稅務官員都還不知道呢…… 收稅這事,就是稅務官員和士紳大戶們斗智斗勇的一個過程。 畢竟保鄉軍現在正在朝著正規化王朝轉變,可不會把自己當成流寇一樣直接不分青紅皂白,上門就收錢收糧甚至抄家。 現在的保鄉軍是講規矩,哪怕他們制定的規矩嚴厲一些,但還是講規矩的。 既然講規矩了,那么想要收稅就得調查清楚了,把事情擺在明面上,不能亂收不是。 士紳們就算要偷稅,也得遵守保鄉軍的規矩,比如說通過不為人知的方式進行偷稅漏稅,至少不能明面上漏稅甚至抗稅。 如果他們直接不講規矩,比如說直接抗稅不交,或者偷稅被發現后依舊不補稅,那么保鄉軍也懶得和你講規矩了,直接派大軍上門抄家滅族…… 很多時候,其實稅務官員們是巴不得那些士紳大戶不講規矩,最好來個武裝抗稅,那樣他們也就不用花費心思去進行各種調查了,直接讓大軍上門抄家,方便直接收獲還更大! 但是那些士紳們也不傻,為了小命著想他們還是寧愿花錢消災的,只是大多士紳們都希望花更少的錢消災而已,除了少數頭鐵或犯傻的士紳外,還是沒幾個人敢明面上抗稅的。 所以,這也就讓稅務部更加忙碌了,甚至為了更好的收稅,都提前往沒控制的區域里派遣稅務官員,加入處于地下活動中的各縣衙門,提前收集各種稅收所需的情報。 ———— 新野城東北方向的唐縣。 這座唐河河畔的小縣城自從多天前迎來一支灰賊軍外,今天又迎來了一支規模更大的灰賊軍。 而這支灰賊軍,正是羅志學親自率領的第一步兵旅等主力部隊。 羅志學帶著大軍一路北上,只用了兩天時間就跨越了五十多公里的路程順利抵達了唐縣。 這一次北上,羅志學率領的大軍并沒有走白河沿岸,先抵達南陽城后再轉道東進,而是直接沿著東北方向,在唐河一帶快速行軍,以縮短距離,同時也是為了和李多率領的第七步兵營等兵力在途中匯合。 參謀部部長徐志賢道:“李多已經傳信過來,他目前已經結束了泌陽戰事,明天將會正式率軍北上,預計兩天后將會抵達大馬鎮,屆時他將會在那里和我們主力匯合!” 羅志學聽罷道:“能順利匯合就好,倒是沒想到,李多那家伙動作這么快,這才沒多久功夫呢,連泌陽都拿下了?!?/br> “本來還以為能夠在唐縣和他匯合呢,不過這樣也好,至少泌陽拿下了也少一個后顧之憂?!?/br> “不過泌陽新克,又缺乏主力駐防,只靠一個剛整編沒兩天的第十八步兵營還是有些風險,你回頭和后勤部和軍政部商量商量,給該營額外調撥一批輕炮和盔甲, 派幾個能力強,靠得住的人過去任職?!?/br> 徐志賢道:“屬下遵命!” 本來羅志學預計,是能夠把李多在唐縣匯合的,不過沒有想到李多帶兵行動非常迅速,同時唐縣的明軍也沒啥戰兵,更沒有什么抵抗意志,四天前李多率軍抵達此地后,隨便打了一下,該城的守軍就直接投降了。 很顯然,唐縣內的官員以及普通衛所兵們,也都早早知道了南陽城、新野城甚至襄陽一帶都被保鄉軍給拿下了,而唐縣又不是什么戰略要地,其內也沒有什么主力明軍駐防,連普通衛所戰兵都沒多少。 如此情況下,面對來勢洶洶的李多所部保賊軍,他們干脆利落的在象征性抵抗后就選擇了投降。 后續,李多又率軍東進殺向了泌陽,而泌陽的守軍也好不到那里去,甚至比唐縣的守軍還要不堪。 唐縣的守軍好歹還有那么幾十個衛所戰兵,帶著幾百個普通衛所兵以及一群青壯,進行了一番象征性的抵抗呢。 而泌陽那邊連普通衛所兵都只有百來人,戰兵也就那么幾個。 所以他們連抵抗都沒有抵抗,李多率軍還沒靠近泌陽城呢,城內的幾個官員就已經潛逃不知所終,百來個衛所兵和衙役們見此很干脆的也一哄而散。 李多所部,連打都沒打,就拿下了泌陽。 李多行動順利,后續自然也能夠加入羅志學親自率領的主力大軍一起北上。 不過李多率軍北上后,泌陽和唐縣的駐防就成為了一個問題。 不得已之下,參謀部那邊只能是將就著用新編的第十八步兵營里駐防泌陽,防備汝寧府那邊的明軍輕裝跨越山地丘陵進入南陽盆地。 至于唐縣嘛,隨便留下幾十個人,然后就地招募一些衙役維持基本治安就行了,反正這地方現在也沒啥戰略重要性,又處于保鄉軍控制區腹地。不可能面臨什么大規模的明軍進攻,頂多就是有一些本地士紳的小規模叛亂,真要出了什么事附近的新野城也能迅速率軍出擊并鎮壓。 羅志學率軍在唐縣休息了一夜后,次日一早又繼續北上,這一天又走了將近三十公里。 當天他們直接在一個小村莊臨時扎營過夜,等到第二天中午時分,他們順利抵達了大馬鎮并扎營休整。 他們抵達大馬鎮的時候只是中午時分,按照常規還能繼續行軍,不過一邊是為了等待急行軍趕來的李多所部,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給連續高強度行軍數天的將士以及騾馬等蓄力休息時間,因此干脆就在大馬鎮扎營休整了。 畢竟已經是羅志學率軍北上的第四天了,在這四天里,他們從新野城出發,一口氣走了上百公里。 連續高強度行軍,哪怕是這支保鄉軍主力部隊里,有著大量的騾馬牲口可減輕將士體能消耗,減輕騾馬的平均單馬體能消耗。 但是體能消耗依舊非常大,急需停下來進行休整。 至少要給將士們緩一口氣。 更要給軍中的大量騾馬緩一口氣。 過去四天里,至少已經有十多匹騾馬累斃,另外還有大幾十匹騾馬因為過度使用,已經無法繼續隨軍前進,只能是留在沿途各點休養。 至于將士們倒是好一些。 畢竟保鄉軍的伙食供應現在非常好,相應的體能訓練也能跟上來,。 再者,人的耐力可比騾馬強多了,短途行軍的時候還看不出什么來,但是長途行軍就能體現的非常明顯。 十天時間里,保鄉軍的普通士兵能輕松行軍至少兩百五十公里以上,走的快一些甚至能有三百公里。 但是運輸火炮和各類輜重的騾馬可就不行了,負重情況下十天內不停歇連續走三百公里,保鄉軍的騾馬得累死一大半。 這還是建立在保鄉軍里的騾馬非常大,會采取多馬拉車乃至輪換,平均單馬的負擔比較小的情況下。 如果沒有這么多的騾馬,把全部騾馬全累死,也不可能在十天內就拉著這么多的火炮和輜重跑上三百公里。 不可能的事! 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限制保鄉軍行軍速度,尤其是長途行軍速度的已經不是普通將士們的體能了,而是各種騾馬的數量了。 ———— 羅志學率軍在大馬鎮休整了大半天后,一直到當天傍晚時分這才堪堪等到了李多所部。 李多所部從泌陽出發北上,雖然沒攜帶太多的輜重或重炮,屬于半輕裝行軍,但是道路更難走,路途也更遠。 這能夠在今天準時抵達大馬鎮,也算是李多治軍有方了。 而等李多率軍抵達后,大軍又休整了一夜,第二天繼續北上,最后成功抵達了上河鎮,并和提前一天抵達了上河鎮的第三混成旅主力,以及第三混成旅隨軍帶來的大批武器彈藥、糧草輜重以及一批新兵匯合。 崇禎八年六月一日,經過連續多天的持續高速行軍后,羅志學終于率軍主力抵達上河鎮。 距離裕州城只有區區十公里左右的距離。 同時羅志學還陸續匯合了第三混成旅各部,讓第三混成旅真正意義上的齊裝滿員。 不過該混成旅該齊裝滿員呢,混成旅的名頭就沒了,重新回歸第三步兵旅這個名頭。 因為和主力匯合后,原本歸屬第三混成旅所轄的第三炮兵哨、第三騎兵哨就被抽調了出來。 第三炮兵哨被調入第一炮兵旅,由張馬林這個炮兵總監兼任第一炮兵旅旅長指揮。 第三騎兵哨倒是沒歸屬第一騎兵旅,因為第三騎兵哨只是半吊子的騎馬步兵,和第一騎兵旅的騎射精銳不是一回事。 因此該騎兵哨暫時由參謀部直轄,嗯,也就是歸屬羅志學直接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