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隨著隆隆炮聲,保鄉軍的火炮所打出的炮彈劃過天空,落入了正面最前方的一支約七八百人的明軍陣列之中。 這些炮彈落地后,因為地面比較結實,不少炮彈還發生了多次彈跳,由此在敵軍之中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 僅僅是第一輪炮擊,正前方一個約有七八百人的明軍陣列里,就死傷了至少三四十余人,甚至一度發生了陣型潰亂。 不少士兵看見對面炮擊之下,自己旁邊哪怕是身披重甲的重甲戰兵也非死即殘的下場后,都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幾步。 賊軍之的紅夷大炮實在是過于駭人,這至少都隔著兩百多丈遠呢,竟然都能給己方造成如此慘重的殺傷。 如果不是陣內的明軍將領竭力維持隊列,恐怕遭到第一輪炮擊后就得崩潰了。 但是這還沒玩,僅僅是二三十秒后,緊急裝填完畢的保鄉軍炮兵部隊就開始了第二輪炮擊。 急速射之下,采用整裝彈藥的六百斤長炮,在熟練炮手的cao作下,能夠做到每分鐘兩發到三發的射速,其射速直接比肩火繩槍。 又一輪炮擊過后,數百米的明軍陣列了再一次躺下了數十人。 又二三十秒后,第三輪炮擊如約而至,再一次給這個明軍方陣造成了至少三十人以上的傷亡。 一分鐘 三輪炮擊! 十二門火炮! 三十六發炮彈! 直接給這個還在五百多米外的明軍方陣造成了一百多人的死傷! 身處其中的明軍幸存士兵,一個個滿臉驚慌。 一開始他們只是不擁有自主的往后移動腳步,而等第三輪炮擊過后,前排的諸多明軍士兵就是再也受不了這種被單方面屠殺的壓力了,進而一個個轉身就朝著后面跑去。 他們毫無意外的崩潰了。 戰場后方的盧象升,看著前頭中軍陣列里,一個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募兵方陣被賊軍的火炮,短時間內就打到崩潰時,表面上看依舊神色平靜如水,看不出什么變化。 但實際上他內心里卻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賊軍槍炮,竟然恐怖如斯! 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和他之前所預料的戰況完全不一樣! 他從來都沒有想到過,這些賊軍的火炮竟然能跑的這么快,甚至先步兵一步機動到位進而炮擊。 更加沒有想到賊軍的十幾門長管火炮不是分散部署在戰場各處,伴隨各步兵作戰,而是直接集中了起來,朝著己方的一個陣列直接進行遠距離的炮擊。 打的還特別的準。 隨著賊軍的炮擊,前頭的募兵陣列就遭到了單方面的屠殺! 是的,這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雙方的距離尚有五六百米,這個時候其實雙方的步兵陣列都還沒有機動到位,更別說進入短兵相接階段了。 然而面對這種大規模集群目標,保鄉軍的炮兵部隊完全可以拉開了距離進行炮擊,同樣可以給這種集群目標造成大量的殺傷。 當保鄉軍開始用著幾乎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炮兵戰術進行炮擊時,三袁莊這一場戰斗也是讓盧象升看不懂,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應付了。 眼前的這場戰爭,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 第159章 勝負在此一戰 面對賊軍犀利的炮擊,盧象升一時間有些拿不定注意了。 接下來自己還是讓步兵繼續按照原計劃慢慢推進,等待靠近后和敵軍步兵進行輕炮對射,弓箭火槍對射,再進入短兵相接嗎? 這樣的話,己方的步兵陣列恐怕就要一直單方面遭到賊軍的炮擊,按照賊軍打掉一個方陣都不用片刻功夫來說,估計等己方慢慢過去到接戰距離的時候,前線大軍都得被打掉好多個方陣了。 不慢慢列陣的話,直接沖過去?這倒是可以減少承受炮擊的傷亡,但是這還隔著好幾百米呢,直接發起沖鋒的話對將士的體能消耗極大。 尤其是那些主力戰兵們,穿著一身幾十斤的重甲,拿著長矛或盾牌長刀跑幾百米后,體能會被極大的消耗,對后續戰斗的時候非常不利。 更不要說這種快速沖鋒,根本無法保持陣型。 他手底下的這些士兵大部分其實還是雜牌衛所兵,稍微能打其實也就只有那么兩三千人,這些人慢慢推進還能保持隊形,但是直接沖起來的話,陣型分分鐘就散掉了。 一旦失去了完整陣型,面對賊軍了密集步兵陣型同樣是個死字。 這沖不是,不沖也不是,一時間讓盧象升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這一瞬間,盧象升心中生出了一種很不好預感,一種之前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的預感。 也許,可能,這一戰會??! ———— 另外一頭,羅志學看著前方的良好炮擊效果,不由得露出了微笑,還有心情對身邊的徐志賢道:“這火炮啊,就是戰爭之神,只要能夠把火炮給用利索了,這打仗也就容易多了?!?/br> 徐志賢當即道:“這還是全賴大將軍大力支持炮兵發展,要不然豈能有今日成效?!?/br> “前頭屬下聽張兄說了,六百斤長炮的作戰手冊已經制定好了,我看過,大為震驚啊,看這樣子,后續我們還是不要加大對炮兵的投入??!” 羅志學呵呵一笑,六百斤長炮的炮兵作戰手冊,可是他直接指示下去制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炮手們能夠更加合理有效的運用火炮進行作戰。 畢竟火炮這東西算是高科技裝備,而基層的炮手們其實文化水平也就那樣,哪怕是羅志學已經在軍中針對炮手等技術性兵種以及基層骨干,低級軍官們暫開了針對性的掃盲教育。 但是保鄉軍將士的文化水平依舊非常低,炮手也不例外。 哪怕是經過掃盲教育的炮手大多其實也不懂的各種復雜的彈道計算。 為了能夠讓文化水平低下的炮手們也能夠熟練cao作火炮,除了制定射表外,還制定了專門的火炮手冊。 剛剛制定好的六百斤火炮作戰手冊里,針對不同的敵人都有著完善的指導。 比如說針對大規模列陣步兵,因為目標大因此規定在敵軍進入千米距離內就可以有限的進行零星炮擊。 等敵軍進入七百米后就可以進行常規射擊。 等敵軍進入兩百五十米后,換用整裝霰彈進行炮擊,最后百米距離上可以不顧炮管壽命,進行緊急急速射,一直到敵軍崩潰或者敵軍沖上來為止。 而作戰手冊里說千米外就可以進行炮擊,這也和六百長炮的三百五十米有限射程似乎相互沖突。 但實際上并不沖突。 有效射程這個東西,其實并沒有什么硬性標準,具體得看目標大小,想要保持多大的殺傷力。 六百米長炮的有效射程,是特指炮擊大約二十米寬,一人高的目標,并在熟練炮手的cao控下命中率能夠達到百分九十五以上,同時確保炮彈還有足夠的殺傷力。 綜合考慮下,才敲定了該炮的三百五十米有效射程。 但是這不是說這種火炮只能打三百五十米,該炮最大射程其實可以達到兩千米以上,當然最大射程沒啥意義。 因為該炮炮擊千米目標的時候,命中率就已經下降到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了,同時炮彈殺傷力也不大。 實戰中,保鄉軍的炮兵部隊不會炮擊千米外的目標,但是也不會等到敵軍真的進入三百五十米后再進行炮擊。 往往會在敵軍進入五百米后,就開始炮擊,有時候情況比較特殊,也會在更遠距離上,甚至是七八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對就敵人進行命中率比較低的遠距離炮擊。 具體要看情況,主要是看敵軍的陣列有多寬……敵軍陣列越寬,那么遠距離炮擊的命中率也就越高。 比如說現在這種情況下,前頭漫山遍野都是明軍,隨便一個方陣的正面寬度都能達到好幾十米的情況下,哪怕是在五六百米的距離上進行炮擊,擊中敵人陣列的比例依舊會非常高。 六百斤長炮的實彈測試中,以攻擊二十米寬,一人高的目標為準,并在熟練炮手的cao控下。 一千米的命中率大約百分之十。 七百米左右,其命中率大約是百分之二十八。 而到了五百米左右,這個命中率則是會較大幅度上漲到百分之六十五,殺傷力還能保持在正常水準。進入三百五十米后,命中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并且殺傷力大幅度提高,一發炮彈過去甚至可以連續貫穿一個十多人的隊列,運氣好了一發炮彈能殺傷十多人呢。 當然,上述的所有前提都是建立在熟練炮長的指揮之下,并且只是訓練時的測試。 但是因為炮手素質問題,再加上戰場上炮手們也比較緊張,因此實戰達不到這個命中率。 上述數據,也是現在張馬林指揮的炮兵們,在五百多米外就對敵軍大規模方陣進行密集炮擊的緣故。 五百米這個距離上,保鄉軍的六百斤長炮所發射的實心炮彈,其殺傷力尚可保證,不像是在七八百米甚至千米距離上進行炮擊,哪怕命中了敵軍陣列炮彈的動能不太充足,殺傷力有限。 同時這個距離上,面對對面那種大幾百人的大方陣,命中率也非??捎^。 保鄉軍的炮兵戰斗方式,是建立在大量的數據收集并對比之下的,并不是羅志學或者張馬林腦袋一熱,直接就決定在什么距離上進行炮擊了。 同樣的,這也確保了保鄉軍的炮兵部隊擁有了遠超這個時代的威力。 并且在今天的三袁莊戰役里,得到了最佳體現。 僅僅是剛登場,就干脆利落的擊潰了敵軍一個方陣,甚至造成了敵軍的恐慌。 然而這還不算玩,張馬林的炮兵部隊,可不會因為對方一個方陣潰退了后就停止炮擊,而是轉移目標,對著另外一個明軍步兵方陣繼續炮擊了起來。 盡管不再是高強度的急速射,但是也保持了每分鐘一發左右的射速。 僅僅是五分鐘后,承受了多輪炮擊的第二個明軍步兵方陣也不可避免的潰退了。 沒辦法,這光挨打沒法還手,并且短時內傷亡還特別大。 這種戰斗連后頭的盧象升看了都頭發發麻,更別說身處前線,時刻承受著炮擊的普通明軍士兵了。 這能堅持好幾輪炮擊才崩潰,而沒有第一時間就潰逃已經算是很給盧象升面子了。 看著己方第二個步兵陣列也潰退后,盧象升就知道自己不能這么下去了。 繼續這么慢吞吞的整隊前進,估計還沒靠近呢,己方的中軍主力就得被敵軍的火炮干掉一大半。 所以深吸了口氣后,盧象升果斷下令:“中軍沖上去,右翼也壓上去,他們的火炮少,人也少,只要我們沖過去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是我們的對手?!?/br> “騎兵準備出擊,給本官端掉他們的炮兵?!?/br> 這個時候不想被賊軍的火炮逐一點名擊潰,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快速挺進,不給賊軍火炮發揮的空間和時間。 當然,他還留了個心眼,至少左翼,部署在三袁莊內的千余標兵以及兩千衛所兵沒讓他們動。 假如這一次主動進攻失敗,那么盧象升少不得要躲進三袁莊里,來一個頑抗而守了。 至于全軍撤退,盧象升不是不想,如果能撤走,他早帶兵走了,這不是走不了嘛…… 雙方距離這么近的情況下,己方一旦撤退那分分鐘就會演變為潰敗,后續敵軍騎兵再一陣沖殺,那么可就徹底玩了。 相對比之下,主動進攻還有扭敗為勝的機會。 而退守三袁莊,再不濟也能死守等待援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