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盧象升的心理優勢,除了己方兵力占據了絕對優勢外,更是因為他盧象升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的背后有著一個龐大的帝國:大明帝國! 強如東擄,縱然三番五次繞道蒙古扣關劫掠直隸,但是依舊只能止步關寧一帶。 多如流寇,縱然肆虐陜、豫、晉、楚多地,甚至殺入南直隸,攻破了鳳陽,但依舊被官兵到處堵截,除了逃還是逃! 雖然這個帝國已經不復往日,已經虛弱不堪了,但依舊不是區區一支保鄉賊兵,區區一個羅志學就能戰而勝之的。 只要把時間繼續往前退役,把鄧州這一帶的戰事拖延下去,保鄉軍必??! 帶著自信,同樣也是帶著一舉滅敵的期望,盧象升開始調兵遣將,他要在這里和保鄉軍賊軍大戰一場。 等收拾掉了這支保鄉軍賊兵后,平定了楚北一帶,那么后續就配合洪承濤繼續圍剿高、李、張、曹等流寇,進而徹底平定流寇,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只要平定了內亂,那么后續朝廷也就能夠放心的把人力物力繼續投向薊遼一帶防備東擄,乃至反攻遼東把東擄干掉。 如此,大明中興有望! 而準備大戰的同時,盧象升也沒忘記派遣人手持自己的書信去通知周邊各地的明軍,尤其是讓孫洪才速速率軍西返,配合自己作戰。 同時又派人南下承天府一帶,命令當地湖廣官兵北上襄陽。 還派人手持書信去找洪承疇,讓他速速增兵南下,配合自己殲滅南陽盆地內的各保鄉賊兵。 就當盧象升做著各種安排的時候,對面的羅志學卻是沒有他這么忙,保鄉軍的各項戰術安排,在昨天晚上就已經提前制定并頒發,臨戰前羅志學又進行了最后的調整。 現在各部隊已經展開,不出大意外的話,羅志學是用不著再進行大規模調整了。 畢竟雙方的前鋒步兵部隊,此時距離也就大幾百米,即將進入接戰距離了,不適合,也沒必要再進行大規模調整了。 當各部隊陸續展開,并以縱隊陸續進入戰場的時候,羅志學也是帶著一群屬下和一群親兵,登上了距離三袁莊約莫七八百米的一座低矮山頭上,并設立了指揮部。 此地乃是附近僅有的一小座山頭了,雖然也不高,只有區區二十多米,但也足夠讓羅志學縱觀整個戰場并指揮戰斗了。 現在的他羅志學依舊穿著他那一身和尋常保鄉軍將領不一樣的深藍色軍服,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一群屬下和親兵的擁護下居高臨下,看著前方敵我雙方大軍。 視線中央,乃是第一步兵旅所屬的第一步兵營,該步兵營正在以多列縱隊持續向前,而他們的前方大約七百米外,就是三袁莊。 第一步兵營的右側,乃是第三步兵營,同樣以縱隊持續向前。第一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的后方,則是第四步兵營持續上前。 而在三個步兵營中間,則是第一炮兵哨正在持續上前。 第二炮兵哨則是被部署在了第一步兵營的左后側方向。 而在步兵和炮兵的左前方數百米外,則是王瞎子的騎兵旅,目前正在停留在一處矮山上,而這處矮山面向戰場明軍的一側,則是非常平緩的坡道。 在第一步兵旅和炮兵旅的后方,也就是羅志學所在矮山位置,還有親兵營一千人,輜重營五百余人和兩千多民夫。 兩千多民夫已經把輜重馬車全部解開定好,組成了一個個巨大的圓形車陣作為自保。 保鄉軍現在已經是全面擺開了架勢,對面的明軍也同樣如此。 明軍兵力更多,他們展開的戰場寬度同樣也更大。 其左側,也就是保鄉軍右翼兵力一線,乃是千人規模的撫標占據的三袁莊,這也是明軍最為突出的一個點。 略微靠后的位置上,一個個巨大的步兵陣列正在緩緩上前。 只不過明軍的陣列有些亂,沒有和保鄉軍那樣高度統一,他們的方陣有大有小,兵種不一,顯得有限混亂。 這些陣列少則一兩百人,多則四五百人,甚至還有上千人的大方陣。 這些步兵陣列里不僅僅兵力不一,而且似乎自成體系。 其中左側靠近三袁莊的一個大約七八百人的方陣里,里頭有長矛手,有刀盾手,還有鳥銃手和弓箭手,其內不少人還配屬有盔甲,同時還有七八輛搭載了小型數十斤火炮的馬車,甚至邊上還有二三十騎的騎兵。 但是附近一個大約四五百人的陣列里,則是清一色的步兵,四五百人里老少殘弱皆有,披甲人只有區區將領和將領的少數親兵,都算上也只有二十來個而已。 其他人都是穿著破爛軍服,拿著生銹破爛的長矛,鐵刀或年紀比他們爺爺都更大的古老火門槍。 這種情況,讓對面的羅志學他們看都是忍不住皺眉。 對面太亂了,而且其戰力似乎差距非常大,等會真正打起來的話,恐怕還要再進行調整,同時也要睜大了眼睛盯著。 免的打了老半天,擊潰了敵軍幾個弱雞方陣,卻是被敵軍里比較精銳的方陣繞到了己方側翼。 毫無疑問,盧象升麾下質量質量參差不齊,既有精銳,也有尋常官兵,更有尋常衛所渣渣的官兵們,極大地增大了保鄉軍參謀部各作戰參謀們的工作量。 但是,這些都沒有影響到雙方大軍的持續靠近,彼此靠近的速度越來越慢,很多到了預定地點的兵力也會止步,然后整理隊形。 雙方的兵力調動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沒有了退路,哪怕是現在其中有一方不想打,也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 因為雙方距離這么近,還擺開了陣勢的情況下,其中一方但凡敢轉身撤退,那么在敵軍威脅追擊之下,分分鐘就會從撤退變成崩潰。 隨著時間的過去,雙方也不可避免的暫開了第一輪的交鋒。 不過并不是步兵之間的交鋒,也不是保鄉軍的火炮率先開火,而是王瞎子帶著騎兵持續進行迂回繞行,不斷的迫使對面的明軍調整隊形的時候,有一支約三百多人的普通衛所兵組成的明軍調整隊列的時候慢了一些,還沒有等調整過來就被王瞎子的騎兵繞到了側后位置。 緊接著王瞎子就很不客氣的直接帶著騎兵迅速上前射箭,也沒敢靠的太近,更沒敢停留,在外圍匆忙射了一波箭就跑了。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交戰雙方都傻眼了。 這支三百多人的明軍步兵方陣,遭到賊軍騎兵騎射攻擊死傷十多人后,直接原地爆炸了。 士兵們就和爆炸后形成的彈片一樣,朝著四面八方逃去! 第158章 賊軍槍炮恐怖如斯 王瞎子的騎兵不過是象征性的跑上來射一波箭,因為害怕敵軍動用步弓、火槍等遠程武器反擊,他們甚至沒敢靠的太近,也沒敢停留多久。 而是趁著敵人還沒反應過來的短暫時間里,匆忙上前高速掠過并射箭。 因為時間來不及緣故,王瞎子麾下三個騎兵哨,只有前頭的第一騎兵哨才真正上去射箭,剩下兩個騎兵哨還在后頭趕不及呢。 第一騎兵哨沖上射箭的時候,騎兵們在高速奔馳的戰馬上,同時又隔著比較遠的距離上射箭,這準頭自然是不行,對方哪怕是沒幾個人有盔甲,防護力近乎于零,但是也只有那么十來人死傷。 但是吧,僅僅是這樣的死傷,卻是讓這支本來就戰斗力不咋地,同時持續面臨騎兵施壓導致將士們高度緊張,士氣本來就極低的明軍方陣直接崩潰了…… 這支明軍普通衛所兵的崩潰,讓王瞎子自己都有所措手不及,他也沒想過直接能夠把一直敵軍步兵方陣擊潰啊。 畢竟他的任務并不是要直接擊潰某個步兵方陣。 羅志學再腦殘,也不會第一騎兵旅這種典型的東方古典騎射式輕騎兵去正面沖擊敵軍步兵方陣啊。 不說輕步兵沖擊步兵方陣能不能贏,就算能贏了,甚至戰損比很大那也是虧??! 王瞎子麾下騎兵的真正任務,是通過持續的戰場上的短途高速機動,迫使敵軍不斷變換陣型,以便讓敵軍陣型出現漏洞,同時也是為了幫第一步兵旅牽制更多的敵軍兵力。 進而為己方步兵創造更加有利的機會。 當然了,如果敵軍不夠專業,面對騎兵調動的時候暴露了漏洞,那么騎兵也會沖上去殺一波。 剛才的上前射箭,純粹就是對面明軍陣列自己不夠專業,正常的陣型轉換,短途機動竟然都能出現問題,進而把軟肋給暴露了出來。 如此情況下,王瞎子想著不上去射一波箭,那就是對不住自個。 再說了不給明軍弄點死傷,有機會了不沖上去,怎么持續給明軍制造壓力,進而調動明軍兵力啊。 所以,他就果斷讓麾下的第一騎兵哨沖上去了。 但是吧,對面只承受了己方一輪騎射,死傷撐死了也就十多人,結果卻直接崩潰了…… 說實話,這種事王瞎子可沒有預料到,他要早知道直接就讓第二騎兵哨和第七騎兵哨也跟著沖上來了,如此還不得把這個明軍方陣全殲啊。 作為當事人的王瞎子都措手不及,盧象升更是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這大戰剛開始,嚴格上來說還沒完全開始呢,畢竟雙方步兵都還沒有機動到位,還有些距離呢。 結果自家一個步兵方陣就先完蛋了…… 哪怕這個步兵方陣只是鄖陽那邊調來的普通衛所兵組成的方陣,其中戰兵都沒幾個,但是也不至于剛上陣,一共也沒死幾個人就崩潰了吧。 這是自己倒霉? 還是賊軍實在太強? 又或者,這些衛所兵實在太渣? 帶著疑惑,更帶著憤怒,盧象升下令讓右翼的另外兩個步兵方陣緊急轉向,面向王瞎子的騎兵列出防御陣型,防止王瞎子的騎兵繼續突進,繼而動搖己方右翼陣型,繼而演變為不可收拾的全面潰敗局面。 王瞎子一看前頭的另外兩個明軍陣列開始緊急轉向,并且其中有大批弓手嚴陣以待的時候,果斷的帶著騎兵轉向后撤了。 盡管王瞎子的騎兵暫時撤退了,但是這一次王瞎子的騎兵突擊,依舊戰果豐厚。 不僅僅直接擊潰了一支三四百人的明軍方陣,導致該方陣大規模潰散,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重新組織起來。 同時還調動了兩個方陣,總數約千人規模的明軍脫離正面隊列,緊急轉移到右翼邊緣列陣防備騎兵。 如此一來,明軍方面至少有一千五百人的兵力無法參與正面交戰。 正面的第一步兵旅等右軍兵力所承受的壓力進一步降低。 —— 當王瞎子的騎兵暫時退出,并且準備繼續游走創造有利戰機的時候,正面戰線上的保鄉軍炮兵部隊也是發出了戰爭之神的怒吼! 在之前已經持續進行戰場機動,抵達了預定陣地的保鄉軍的炮兵部隊在張馬林的指揮下開始了密集炮擊。 而保鄉軍炮兵部隊的作戰方式,和同樣裝備有大量火炮的明軍以及東擄都不一樣。 比如同樣是紅夷火炮,上述三家都有裝備,保鄉軍的六百斤長炮其實也是屬于小號的紅夷火炮,只不過倍徑還要更短一些。 但是保鄉軍的小型紅夷火炮更加主動機動能力,更加注重射速。 為了獲得足夠的機動力不僅僅使用了更加先進的大雙輪炮架,更是嚴格控制重量,以至于口徑比較小,同時倍徑也比較低。而為了增加射速,則是采用了整裝彈藥。 當有了這些技術性的改進后,保鄉軍就能夠把本該是沉重難以機動的加農炮類火炮直接拉上戰場,伴隨步兵執行野戰。 這些如果只是只是技術上的改進外,那么還有一點則是屬于戰術上的變化了。 那就是保鄉軍的火炮一直奉行集中使用的原則。 不像是明軍和東擄一樣,炮兵只是屬于步兵的一部分,保鄉軍的炮兵乃是獨立兵種,和步兵、騎兵、輜重兵一樣乃是保鄉軍的四大獨立兵種之一。 獨立使用作戰,并且在戰斗的時候集中使用,對某一目標進行覆蓋式的密集炮擊。 這是保鄉軍野戰炮兵部隊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 如今在三袁莊戰場上,保鄉軍的炮兵部隊同樣如此! 張馬林帶著炮兵部隊快速機動,甚至在推進的時候速度比步兵都還要快,當步兵還在后頭慢吞吞的列隊上前時,張馬林麾下的兩個炮兵哨已經機動到位,并對著五六百米外的明軍前列方陣開始炮擊了。 并且還是兩個炮兵哨都瞄準了最靠前的一個明軍陣列進行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