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這一天里,第四步兵營的將士們累計行軍超過二十五公里,中間還順帶打了一仗。 這可不是能夠輕易做到的。 這要是換成了新設立的第七步兵營等部隊,又或者是其他明軍之類的,根本不可能完成。 如此高強度的作戰和行軍,也虧保鄉軍里的高標準伙食以及搭配的體能訓練,讓保鄉軍的將士們擁有遠比尋常士卒更加強悍的體能。 不過即便保鄉軍將士們的體能普遍要好一些,但是經過這么勞累的一天后,現在也是一個個很快入睡進入了夢想。 不過普通將士們可以誰,但是羅志學、黃丁權、王瞎子、黃光茂、徐志賢等中高級將領們可不能誰。 他們還得挑燈夜戰,繼續完善明天的作戰計劃,力爭明天順利拿下南陽城。 第128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崇禎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一大早,南陽城外。 陳永福帶著百余穿著明軍軍服的人一路向南,很快就是來到了南陽城外。 此時的南陽城大門緊閉,城頭上還有眾多神情緊張的兵丁在駐防,其城門樓上還有幾個穿著盔甲的將領或文官袍服的官員。 陳永福帶著人靠近了城門兩三百米外,當即派了兩個人上前。 “快開門讓我們進去,快,后頭就有賊兵,快讓我等入城?!?/br> “陳將軍就在城外,你們還不快快打開城門,否則的話,陳將軍的怒火你們無法承擔?!?/br> 這兩個人策馬上前后就大聲叫喊了起來。 不料城內的人根本沒有開門,反而是直接射出了好幾支箭出來,城門樓上還有人將領模樣的人大喊:“大膽陳賊,昨天投賊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還敢來騙取城門,此等不忠不義之人當人人得而誅之?!?/br> 遠處的陳永福聽到這話,臉色不由得浮現怒色。 盡管他是真的投賊了,但是當被城頭上的人這么喊出來,并罵他不忠不義后還是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 不過他還是強忍了下來,側身對身旁的一名親兵打扮的人道:“李營長,看來我們還是來遲了,南陽城里已經得知了趙莊戰事了,應該是昨天的潰兵先逃回來并告知了他們情況?!?/br> 他身邊明軍士兵打扮的李營長道:“可惜了,早知道我們昨天就應該輕裝南下,一口氣跑到南陽城下,說不準還能混進南陽城里呢?!?/br> “只要能夠讓我們混進去幾十個人,那么攻城就簡單多了?!?/br> 陳永福也是應聲道:“誰說不是呢,只是昨天時間上也來不及了?!?/br> 李營長道:“既然無法騙開城門,那么就等大將軍他們吧,南陽城雖然堅固,但是就憑城內的數千衛所兵和民夫,是不可能阻擋我保鄉軍兵鋒的?!?/br> “更何況,即便我們無法直接騙開城門,但是城內也有我軍的探子內應,雖然人數少了點,但是等我軍正式攻城的時候制造些許混亂還是不成問題的?!?/br> 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保鄉軍也是陸續朝著南召縣城、南陽城甚至周邊的幾個城池都陸續派遣了探子。 一開始只是派遣探子去打探各種消息,后來參謀處情報科那邊,增加了派往各城的人手,以便在大軍攻城的時候來一個里應外合。 其中的南陽城自然是情報科的探子們滲透潛伏的重點城池,目前已經累計派去了四十多人并潛伏了下來。 一旦保鄉軍正式攻打南陽城,這四十多人就能夠在城內制造一定的混亂,甚至是里應外合打開城門,從而減小攻打南陽城的難度。 只不過具體效果如何,還要到時候再看。 很快,陳永福等人就遠去,不過也沒有走遠,而是就在城外大概千多米外的一大片空地停下了腳步,并且開始構筑簡單的營地。 看著陳永福他們離去后,城門樓上的一個青袍官員皺著眉頭道:“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邊上有同樣著青袍的同僚道:“哼,我早就覺得陳永福乃jian詐之輩,昔日領兵駐防我南陽府,所要錢糧眾多,然而對剿賊之事卻是能拖就拖,半點都不出力?!?/br> “這樣眼里沒有朝廷,沒有圣上的jian詐小人投賊也就不奇怪了?!?/br> “我等必定要上書朝廷,陳永福投賊必須嚴懲,不抄家滅族不足以彰顯朝廷之威?!?/br> 青袍官員,南陽府南陽縣縣令宋琦聽到這話倒是微微皺眉,他知道南陽府推官左炳林和陳永福平日就不對付,但是這話這么聽著有些刺耳。 要知道前些時候陳永福索要軍需的時候,宋琦為了南陽城安危,再加上和陳永福有舊,也是下了大力氣幫陳永?;I集軍需的。 但是宋琦也沒有想到,陳永福最后竟然會戰敗,戰敗不說還投賊了。 昨天晚上,得知陳永福投賊后,宋琦非常震驚,而震驚之余也是非常的擔心。 畢竟不少人可都是知自己和陳永福早就認識,還是同鄉,陳永福投賊后,他宋琦也有概率會被牽連。 略微皺眉的他道:“先別管這個陳永福啊,以后等洪督師他們的大軍殺到了,這陳永福必將死無葬身之地?!?/br> “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擋住這些保賊??!” “陳永福昨日在趙莊慘敗,而今天保賊就已經兵臨城下,恐怕這兩天保賊就會正式攻城了,不得不防??!” “如今城內的士卒還是少了些,征召的民夫也不多,還是要征召多一些的民夫協助守城?!?/br> “走,我們去回報府尊,這募兵還要不少錢糧呢,如今官倉空的能跑老鼠,還得找城內士紳,找唐王府那邊商討一二怎么湊集錢糧?!?/br> 邊上的南陽府推官左炳林則是瞄了宋琦一眼,心中冷哼一聲后也不再說話了。 改天有機會了,必定狠狠地彈劾你宋琦,娘希匹的,湊集軍需竟然敢湊集到本官的家奴頭上去!宋琦和左炳林吩咐了幾個手下以及武將們嚴防城門,時刻盯著城外賊軍之后,當即乘轎前往知府衙門。 很快,知府衙門里就有一群權貴士紳們匯集,但是在府尊老爺的主持下,眾人雖然嘴上說得好聽,說什么出錢出糧抗賊義不容辭,然而真到讓他們出錢出糧的時候,一個個卻是只拿了幾百兩銀子打發了。 倒是唐王府派人的人比較大方,表示愿意出兩千六百兩紋銀、一萬斤糧草以作軍需。 最后一統計,南陽府官府一共也就湊集了五千四百二十三兩銀子,以及一萬四千斤糧食,此外還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堆,比如說還有幾十匹布匹,數匹絲綢。 這都還算正常的,奇葩的是士紳們捐助的物資里,竟然還有瓷碗、碟數百件這種東西,并且不是個例。 很多士紳只是隨便拿幾個錢出來,然后還拿有些他們本行業的貨物出來。 至于說這些物資能不能用上,關他們屁事…… 只是吧,這些錢糧剛統計完畢,一票官員們就很默契的漂沒了三成,分潤后進了各自的口袋。 其中不少物資都是被漂沒后,都不用過手,直接就賣掉了,有意思的是,收購這些捐助物資的商行,大多還是捐助這些物資的商行。 不過這一次他們的漂沒還是比較有良心的,只是漂沒了三成而已。 畢竟保賊來襲在即,他們也不好做的太過分,只是按照慣例做事而已。 然而吧,這三成的漂沒是文官們的漂沒,剩下的錢糧那些領兵的各級武將們還得再按照慣例分潤一部分。 這一層層分潤下去,最后真正到了士卒手中的錢糧,已經不足原有的十之二三。 其中萬余斤糧食,只有四千多斤最終進入了守城各部的軍倉里,至于剩下的,自然是進了城內各糧行的倉庫了。 現在城內糧價飛漲,其糧價比較平常時候已經漲了五倍有余,而且這個時候大部分糧商都是在惜售,普通人家哪怕手中還有點錢但是也買不到糧食。 這讓南陽城內恐慌無比,畢竟誰也不知道那些保賊軍什么時候攻城,攻城之后會不會大肆屠殺,或者是攻不下城池后會不會圍困城池。 這些不確定的消息導致城內民眾大為恐慌,如果不是官兵已經封鎖城門,估計逃難的人群都會把城門給堵住。 ———— 當南陽城內消息滿天飛,恐慌無比的時候,羅志學也終于是在中午時分帶著大軍抵達了南陽城外。 在路上的時候他就已經得知陳永福騙取城門的計劃失敗了,不過他并沒有太在意。 陳永福能夠騙開城門最好,騙不過就直接強攻唄。 反正南陽城里也沒什么常規的營哨戰兵,只靠兩千來人的衛所兵和數量不明的民夫青壯,想要擋住保鄉軍的進攻是不可能的。 哪怕南陽城的城墻又高又厚,城頭上甚至還有不少火炮。 但是城防體系再好又如何,沒有一直靠譜的軍隊進行駐防也是沒有用的。 就南陽城里的那些衛所兵和民夫,哪怕是尋常流賊殺過來了,他們也沒有抵抗的勇氣,更加沒有抵抗的實力。 要不然,之前南陽城的官員們,也不會一直想要陳永福留在城內呢。 可不就是因為陳永福手底下有著兩千本部戰兵嘛。 抵達南陽城外后,羅志學一邊讓部隊開始扎營,同時準備各類攻城器械,而他則是帶著部分高級將領和衛隊登上附近的矮山進行觀察。 重點是觀察城防體系,尤其是明軍部署在城頭上的部分火炮。 仔細觀察過后,羅志學沒有猶豫,而是直接命令部隊準備展開進攻。 經過他的觀察,南陽城的城墻雖然高大厚實,不過城墻上的火炮不多,并且都是一些老舊火炮,長身管的紅夷火炮是一門都沒見著。 同時他也觀察到了,城頭上的明軍軍容不整,士氣低落,同時士兵之中還夾在著大量連武器都沒有的青壯。 最為重要的是,城頭上的明軍也好,青壯也好,就沒幾個人身披盔甲,至于少數軍官模樣的人以及他們身邊的少數親兵才有盔甲。 城內明軍的實力,和羅志學預料的一樣:不咋地! 對于這樣的羸弱敵人,羅志學也不打算浪費太多時間了,很快就下令發起進攻! 第129章 尷尬的參謀處 城外一處矮山上,羅志學對黃光茂道:“敵軍實力不濟,下午就開始攻城吧,免的拖久了出現意外!” “炮兵隊準備好了后就可以開火了,先把他們的城頭火炮打掉,接下來按照計劃抽調重甲戰兵作為主攻力量,爭取一鼓作氣拿下南陽城?!?/br> 參謀處處長黃光茂道:“屬下遵命!” 隨后,他就和副處長徐志賢在邊上開始詳細商討攻城的計劃了。 羅志學說的攻城很簡單不過三言兩句的事。 但是詳細打起來可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的,哪怕是面前的敵人不咋地,但是參謀處這邊也必須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什么時間打,主攻那一段城頭,是不是要搞個佯攻。 具體下來炮兵炮擊多久,重點炮擊什么方位,步兵輕炮什么時候推進,火槍手和弓手什么時候上前提供會火力掩護。 負責具體爬上城頭的重甲部隊從什么部隊里抽調,具體要多少人,分幾個波次,同時攻擊幾段城頭還是重點猛攻一處。 讓什么部隊給重甲部隊提供輔助,填平護城河,扛著爬城用的長梯伴隨上前等等。 一場攻城作戰里,需要注意的東西可多了去。 可不是羅志學一句立即發起進攻,然后保鄉軍的士兵們就哇哇叫的沖上去了。 不過參謀處的人從昨天開始,就已經開始制定作戰計劃了,各種預案也準備了很多種,如今就要根據最適合的情況選擇原定的某種作戰計劃,并針對現在的一些新情況進行一些細節調整。 等參謀處的十幾個人商討過后,很快一道道命令就從羅志學的指揮部里傳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