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誰說明末士紳都可殺的,他羅志學和士紳們打的交道不少了,但是覺得他們挺好的。 看看這些士紳們就踴躍出錢出糧了,覺悟可不是一般的強啊。 雖然自己這一次出來不是搞什么征糧的,不過這些地主士紳們如此熱情,他也就勉為其難收下了,也不用他們自行派人把錢糧,說什么諸位鄉紳的好意羅某心領了,回頭我會讓人過來押送物資的。 一旁的黃光茂看著羅志學和一個士紳有說有笑,還說什么這里的鄉紳都是識大體之類的屁話,總覺得這一幕有些怪異。 如果不是你羅志學帶著大幾十號人過來,如果不是邊上趙莊屯兵一千有余,你看看這些地主士紳們是不是識大體。 黃光茂自然是無法理解羅志學現在為什么心情這么好! 在羅志學看來,對方哪怕是在己方武力威脅下,這才甘愿自動出錢出糧,但是這也是一大進步啊。 對方至少沒跑路,也沒有頑抗不是…… 這些地主們也聽說過北邊保鄉軍控制區里的情況,知道這些光頭賊兵們和普通流賊不一樣,不玩燒殺劫掠那一套,也不玩挾裹,來了地方只征糧,而且還是按照規矩征糧。 對于地主來說,只要老老實實繳納額定的田畝稅,那些光頭賊兵們根本就不管你。 也就是說,安全上是有保障的,甚至財產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如此情況下,這些地主才不會在保鄉軍到來的時候大規模逃亡,頂多就是讓一些嫡系族人去南陽城里暫住以防萬一,不過農村宅院里還是會有人留守的。 這要是換成了其他流賊過來,這些地主們早全跑路了,不僅僅人走,而且還會帶上金銀細軟以及糧食等所有東西,跑到附近城池里去避貨。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己的保鄉軍也算是有了一定‘民心’了。 羅志學現在要求也不高,只要民間對保鄉軍沒有太大的敵意,只要能夠順利收上來稅收,剩下的他暫時也不管那么多了。 畢竟他現在連大一點的地盤都沒有,談不上什么地方治理,收攏民心之類的策略。 他腦海里雖然預備了諸多政策,但是現在用不上,最少也要等到掌控整個南陽府,甚至控制整個南陽盆地了再說。 現在能收稅能征兵就足夠了。 就當羅志學抵達了趙莊,并巡視周邊地形為后續的大戰做準備的時候。 南邊的楊家莊里,陳永福卻是皺著眉頭! 最近幾天,他派遣了大量的哨探北上打探光頭賊兵的消息,隨著消息陸續傳回他也就感覺越不對勁。 根據哨探的回報,這支自號保鄉軍,還奇葩無比的清一色剃著光頭的賊兵,目前大營駐扎在原本已經匪氣的趙莊。 保賊軍里已經探明的是有精騎至少一百,另外在他們的趙莊大營里還有炮。 而具體是什么炮,數量多寡這就不是哨探遠遠看一眼就能知道的了。 然而,保賊軍有炮卻是肯定的,并且數量還不少,至少也是十門起步。 精騎再加上火炮,再加上這些賊軍還清一色剃著光頭,穿統一的灰色軍服,軍陣嚴密。 并且他們還有大量的火槍手,著甲的戰兵也不少。 這些東西結合起來,陳永福就算是再傻,也不會把這支保賊軍當成普通流賊。 甚至陳永福都已經斷定了,這支突然冒出來的保賊軍絕對是賊軍里精銳,要不然不可能有這架勢! 只是不知道這支賊軍精銳和大賊高迎祥有什么關系? 別說陳永福不知道,就算是北邊的義軍也是搞不清楚南陽府的保鄉軍是什么來路,甚至是敵是友都分不清。 第114章 官賊的默契 汝州那邊的義軍,現在都還沒搞明白南邊的保鄉軍是啥玩意呢。 之前闖破天他們率軍南下被保鄉軍直接給收拾了,而闖破天兵敗身死的消息雖然后來傳回了汝州那邊,但是當地的義軍都沒能搞明白闖破天叔侄到底是怎么戰敗的。 只有少數零星消息說闖破天他們是被魯山縣那邊的一支打著什么伏牛山保鄉營旗號,穿著統一灰色軍服的軍隊打敗的。 伏牛山保鄉營,這名號一聽上去就不像是流賊,反倒是像是官府那邊的民團縣勇之類的軍隊。 再加上零星消息說這些什么保鄉營還統一灰色的軍服,行軍打仗也是官兵的那一套。 因此一開始北邊的義軍們都把伏牛山保鄉營,直接當成了魯山縣地方上的縣勇青壯。 畢竟明王朝各地方里,也是有很多各種亂七八糟的縣勇青壯的。 這冒出來放一支比較能打的縣勇青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吧,他們還聽說這些伏牛山保鄉營之前還和官兵打過,官兵甚至都跑去過伏牛山圍剿過這一支賊兵,而且現在似乎和官兵也不太對付。 所以他們一時半會的都能沒能搞明白這支什么保鄉營是什么來路,是敵是友。 當然了,更加主要的是他們也沒花費什么心思去搜集這保鄉軍的消息,只是根據一些道聽途說的消息進行判斷而已。 畢竟現在汝州北邊的義軍現在情況不太好,前頭試圖進攻汝州失敗了,而且還面臨多股官兵的圍剿,同時還和高迎祥率領的東進主力脫離了。 他們自身都難保,那里還有什么心情去搭理南邊的保鄉軍啊。 如今的中原地區是亂成一鍋粥,到處都是義軍,到處都是官兵,根本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敵我控制區之類的。 以為義軍是流動式作戰,比如高迎祥親自率領的主力東進后,是一路跑一路打,前頭跑到了鳳陽去,但是很快又北上歸德了。 除了高迎祥親自率領的主力外,還有眾多亂七八糟的義軍也是屬于流動式作戰。 一股義軍今天還在汝州呢,說不準過兩天就跑開封府去。 同時又會有其他義軍跑來汝州。 汝州中北部區域看似一直都有義軍,但實際上已經換了好幾撥…… 不僅僅義軍們如此,連帶著官兵也是到處跑。 搞的現在的羅志學根本就弄不清楚北邊的義軍是哪一只,有多少兵力。 好在這些義軍始終都沒有大規模南下魯山縣,畢竟義軍主力又不打算突破魯陽關后南下南陽府,沒必要跑過來魯山縣搞事。 現在的義軍就一門心思想要西歸。 高迎祥已經率軍往歸德而去,羅汝才也率軍往歸德而去,不用多久估計這兩支義軍主力就能匯合。 接下來的戰局就很清楚了,高迎祥肯定是要帶著大軍一路往西打,想要重新殺回陜西的。 洪承疇為首的官兵則是費盡心思想要攔住他們,不讓他們跑回陜西。 北方官兵和義軍的大戰,也是讓南陽府一帶的官兵出現了兵力真空,除了本來就駐防此地的陳永福所部外,短時間內部會有其他官軍主力來這里。 這也是羅志學近期率軍南下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種戰略空窗期不會太久,后續不管高迎祥成功殺回陜西,還是被官兵絞殺在中原,官兵都能騰出來一部分兵力鎮守中原。 到時候必然會把目光投向南陽府的。 這也是羅志學南下后,戰略執行顯得有些前瞻后顧的原因。 因為羅志學一方面需要在官兵回過神來之前拿下南陽盆地,同時又不能太早拿下南陽盆地,甚至都不能過早的引起官兵的高度重視。 這里頭需要羅志學掌控好一個時間。 同樣的,這也具體表現到了羅志學率軍南下趙莊后的戰術選擇上。 羅志學率領增援兵力抵達趙莊后,除了一開始視察周邊地形外,就沒有往外派出大規模的兵力了,就帶著大軍駐防趙莊,和南邊楊家莊的陳永福所部隔著十公里對峙。 因為羅志學想要拖時間! 巧的是,南邊的陳永福也想拖時間。 陳永福開始的時候以為北邊的光頭賊兵就是一群普通流賊,北上隨便打打也就行了,然而現在陳永福知道了北邊的光頭賊兵是一群精銳,自然不可能隨便北上。 畢竟他北上可不是真的為了打流賊的,純粹就是為了躲避去盧氏的任務。 所以北邊的賊軍不主動南下,他也就沒有了主動北上冒險進攻的想法,鬼知道北上了后會打成什么樣。 還是等北邊的官兵主力騰出手來,南下配合自己圍剿這支賊軍精銳比較妥當。至于現在嗎,就這么呆著唄,挺好的! 于是乎,南陽城北部十幾二十公里的這一片區域里,一官一賊,雙方大軍就很詭異的隔著十公里遙遙對峙,別說大戰了,甚至連小規模戰斗都沒有。 雙方很默契的呆在營寨里不出! 前方無戰事,然而保鄉軍的動作卻是沒有停下來。 根據羅志學的指令,后方的第四步兵營一直都在進行苦訓,同時在李青店新設立的第六步兵營也是進行緊張整編當中。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一晃十多天過去了,此時已經進入到了四月中旬。 四月十二日,王大壯苦等了半個月的大批火槍終于從松山村運抵李青店。 一批三百多支火槍除了裝備第四步兵營外,還騰出來幾十支用來裝備第六步兵營。 而隨同火槍抵達的還有羅志學記掛了許久的六門六百斤火炮。 隨著第四步兵營的正式成軍,第二炮兵哨也終于是裝備上了等了足足一個多月的六百斤火炮。 羅志學一直提起的心也是放下來了不少。 有了第四步兵營和第二炮兵哨,那么南下的保鄉軍就擁有了三個步兵營、兩個炮兵哨以及兩個騎兵哨、兩個輜重哨可用了。 此外第六步兵營經過半個月的緊急整編也算勉強成軍,雖然火槍只有幾十支,士兵們也還沒有完成新兵訓練,但是拉出去嚇唬人應該是可以的了。 而駐防李青店,依托河流、固定防御工事打一打防御作戰問題也不大。 北邊有第二步兵營坐鎮松山村,第五步兵營駐防宋家莊也能確保北方安全。 如此情況下,其實保鄉軍已經具備了和對面的陳永福一戰,并且戰而勝之的實力了。 但是吧,羅志學依舊沒動! 南邊的陳永福這么配合,一絲北上的打算都沒有,他羅志學自然是樂于配合他把時間繼續拖下去。 甚至為了防止嚇著陳永福,讓他帶兵退回南陽城里,羅志學都沒把第四步兵營和第二炮兵哨直接抽調到趙莊來。 要是讓陳永福又知道北邊增援了上千保鄉軍,說不準此人直接就帶著大軍返回南陽城了。 如此回頭攻打南陽城的時候免不了要苦戰一番。 進入四月中旬后,羅志學的心態已經放松了不少,其心思已經是放在了后續三個步兵營的擴張當中來。 按照羅志學最開始的計劃,南下后第一步就是要擴張到六營兩哨,這是為了具備自保能力。 但是想要真正的拿下南陽府,甚至后續拿下襄陽,并在后續里抵抗圍剿的明軍,僅僅依靠六營兩哨還是太勉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