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是臣女親手做的繡圖。桑寧面色不變,輕聲細語的回答。 繡圖?瓊枝郡主嗤笑出聲,桑二姑娘,你腦袋莫不是糊涂了,如今各家府邸都養著幾名繡娘,宮里繡技精湛的女子更不在少數,除非你繡技拔群,否則繡圖有什么稀罕的? 樊留光眸底劃過一絲幸災樂禍,桑寧的出身遠比瓊枝郡主想象中還要不堪,估摸著她連字都識不全,偏生那張臉太有欺騙性,秾艷純美,嬌艷欲滴,任誰也不會認為她是個不通文墨的草包。 不過桑寧雖有太后護著,到底沒什么見識,才會在太后壽辰當日奉上繡圖,徒增笑料罷了。 瓊枝郡主笑得前俯后仰,好半晌才緩過氣來,轉頭望向樊留光,留光,你給太后準備了什么壽禮? 樊留光低眉斂目,神情顯得尤為沉靜,一顰一笑都透著大家閨秀的氣度,只聽她道:太后常年禮佛,對佛理鉆研至深,前段時日我特地托人自身毒國帶回了幾本經卷,是當地精通佛法的大師以梵文書寫而成,據說在佛前供奉許久,頗為珍貴。 你有心了,竟不遠千里,讓人從身毒國帶回佛經。 瓊枝郡主沖著樊留光眨眨眼,顯然對她準備的這份壽禮很有信心,肯定能讓太后滿意。 第47章 樊留光笑意淡淡, 眉目間卻透著些許得色。早在半年前,她便著手置辦這份壽禮,剛剛所說也無半句虛言, 經卷確實出自身毒國大師之手,還在佛前供奉數日, 這才由行商帶回京城。 這些梵文書寫的經卷,樊留光一個字也看不懂,但她聽父親提過, 太后曾專門研習過梵文, 就是為了閱讀身毒國的經卷,這份壽禮恰好是其愛重之物,就算太后全然不顧念樊氏一族的栽培之情,不顧姑母和爹爹的顏面,被桑寧那個賤人蠱惑, 將自己押送至玉田皇莊,只要她沒有糊涂透頂,在看到天差地別的兩份壽禮時,應當也能分出高下。 樊留光彎了彎唇,對瓊枝郡主回以一笑。 坐在周圍的女眷聽到幾人的交談聲,不由贊嘆:樊姑娘不愧是樊相一手栽培的女兒,果真行事有度, 靈秀非常。 瞧瞧我這腦袋, 明知太后慣愛禮佛,怎的不準備些能用的上的佛具,還是樊姑娘妥帖純孝。 我觀樊姑娘今日的氣度, 與皇后娘娘有些相似,到底是嫡親的姑侄, 總歸是一家人。 誰人不知,帝后之所以蒞臨庵堂,除了為太后賀壽外,便是挑選各府貴女,許配給尚未成婚的皇子。 樊后不僅是樊留光的姑姑,還是幾位皇子的嫡母,若是后者成了皇子妃,兩人關系便能更近一步,從姑侄一躍成為天家婆媳,也算是一段佳話。 將這番話收入耳中,桑寧倒是不以為忤,長夏侯府素來簡樸,不太講究排場,她本就無法像樊留光一般,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從身毒國帶回經卷,與其東施效顰徒添笑料,還不如將自己的心意捧到太后面前。 太后禮佛多年,心無掛礙,最是豁達不過,想來也不會像眾人所想的那般,執著于外相,在意經卷究竟出自誰手、是否不遠千里運送而來。 若我沒記錯的話,桑二姑娘應與沈探花訂了親,如今在庵堂呆了月余,說不準好事將近呢。樊留光一瞬不瞬地望著桑寧,等待她的回答。 此事全憑兩家長輩做主,我不太清楚。桑寧不緊不慢的作答。 聽到這話,樊留光不太滿意,如今她已經打消了嫁給三皇子的念頭,改換目標,將心思放在五皇子身上,自然也見不得桑寧過得好。 當初在邊關時,這蹄子不是和三皇子有過一段嗎?想來已非完璧,若是再跟沈既白成了親,不說沈母那副護犢子的脾性,必然會恨上桑寧,就說沈既白才學出眾,乃人中龍鳳,怕也忍不了綠云罩頂之辱,定會狠狠磋磨桑寧,到了那時,只怕她的日子比自己在皇莊割稻禾還要難捱。 樊留光越想便越是暢快,她視線從桑寧身上挪移開來,落于掌心茶盞,不愿讓旁人察覺到自己的心思。 在場女眷都是人精,誰還看不出瓊枝郡主和樊留光在擠兌桑寧? 瓊枝郡主就罷了,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稱,如今來了個容貌更勝一籌的桑二姑娘,被壓了一頭,心中不痛快也在常理之中,但樊留光是怎么回事?她兄長樊留行與桑大姑娘不日即將完婚,相府與長夏侯府便成了姻親,樊留光如此針對桑寧,倒是顯得有些奇怪。 還沒等眾人想出個所以然來,便見著一名年長婦人和一名年輕女子相攜而入,正是薛氏和桑怡。 瞧見母親和jiejie,桑寧再也顧不上樊留光和瓊枝郡主,她杏眼亮晶晶的,唇畔勾起的笑意壓都壓不住。 她站起身,快步上前,分別握住兩人的手。 薛氏眼眶略微泛紅,她和女兒團聚了還不到一年,寧兒便入了庵堂陪伴太后,薛氏心中縱有萬般不舍,也不敢表露出來,只能強行按捺住翻涌的思念。 桑寧有些哽咽,引著母親和jiejie落座,樊留光不情不愿的打了聲招呼。 無論如何,桑怡都是兄長未過門的妻子,樊留光雖然嫉恨桑寧,卻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讓相府顏面掃地,淪為旁人的笑柄。 桑怡瞥了眼樊留光,不由面露愕然,轉瞬間便恢復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