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綠綺這丫鬟平日里不是挺活潑的么?先前總指使莼伊做活兒,我看著也是個厲害的,今日怎的一反常態,非但沒吭聲,就連走路都不穩當了?桑寧故作疑惑的拉長語調。 樊留光掃都不掃綠綺半眼,隨口胡謅:她今日吃壞了肚子,身體不適,沒曾想竟礙了桑二姑娘的眼,這般跟著也是個累贅,不如讓她回房歇息。 且慢!桑寧出言阻止,綠綺身子骨頗為健壯,庫房離禪房不算遠,這點距離她還是能忍的。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就算樊留光想吩咐綠綺退下,也不便再提,否則讓太后生出懷疑,只會讓她的處境更加不利。 樊留光死死攥住絹帕,點頭。 宮人攙扶著太后起身,往庫房走去。謝三站在桑寧身旁,耳畔響起少女又低又軟的聲音,殿下,費百戶勘察地形的本事,您到底學了幾成?不會一無所獲吧? 謝三磨了磨牙,沒想到小姑娘表面上乖巧柔順,氣人倒是一把好手。 放心,費東生勘察地形的技藝是孤傳授的,不會讓寧兒失望。 謝三說到失望二字時,言辭透著一股子狠意,桑寧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產生了錯覺。 庵堂栽種了品類繁多的翠竹,入秋以后,竹葉漸漸枯黃,風吹過,便打著旋飄落在地,一層又一層堆積起來。 一行人很快來到庫房前,昨晚下了場小雨,土地濕潤,能看見頗為明顯的車轍痕跡。 桑寧提起裙裾,小心翼翼地走上前,不錯眼觀察著痕跡,還伸長手臂丈量,發現車轍的寬度與普通馬車不同,相對較窄,更像是運貨的板車。 如此一來,倒是排除了官宦家眷以及前來庵堂講經的僧尼,僅剩下運貨的力工。 只是出入庵堂的力工人數眾多,想要從中揪出這個人,恐怕不太容易。 桑寧看得入神,沒注意身旁多出個人,男子肩寬腿長,恰好擋住了細碎日光,遮下一片暗影。 看出什么了?謝三問。 少女小臉緊繃,那人推的是板車,而非馬車。 不錯。謝三夸贊了一句,繼續道:可還看出別的了? 桑寧搖了搖頭。 謝三抬手點了點地上的腳印,按常理而言,沿直線推車時,步伐應相對平穩,可地上的腳印深淺不一,且左腳均往斜后方傾斜,說明那人 他故意賣了個關子。 那人腿腳不便,很有可能受過傷!桑寧杏眼亮了一瞬,搶答出聲。庵堂的力工縱然不少,但加上腿腳不便這一條,任憑其生了根三寸不爛之舌,也無法辯駁。 兩人交談時并未壓低聲音,是以站在青石板上的太后和樊留光主仆將這番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樊留光向來高傲,不屑與身份低微的力工打交道,都是綠綺出面,和吳老漢商議如何運送糧食。 吳老漢的跛腳浮現在眼前,綠綺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好似被一只無形無狀的大掌緊緊攥住心臟,讓她透不過氣來。 想起三皇子斬殺異族的手段,她再也止不住眼淚,生怕被兇名在外的煞神活剮了。 聽到女子哀戚的哭聲,太后心下了然,而樊留光則大驚之色,抬起腳,狠狠踹在綠綺腹部。 你這丫頭瘋了不成?沒事在這里哭嚎什么?樊留光邊厲聲呵斥,邊用手去擰綠綺的胳膊,后者叫得越發凄慘。 還是太后看不下去了,出言制止,住手!你不是說丫鬟害了病嗎?你再這么打下去,莫非想要她的命不成? 樊留光面上訕訕,渾身僵硬的站在原地,許是太過緊張的緣故,額間滲出豆大的汗珠兒,將涂抹的那層脂粉融化,彷如打翻了的調色盤,花花綠綠糊在臉上,偏偏樊留光一無所覺,仍強行維系著貴女高高在上的神情,那副模樣非但不似孔雀,連掉了毛的麻雀都不如,瞧著頗為狼狽。 太后覺得傷眼睛,移開視線,望著癱軟如泥的綠綺,冷聲道:事到如今,你這丫鬟還不從實招來,要是撒謊的話,小心性命不保。 綠綺拼了命的朝太后磕頭,腦袋撞在青石板,發出砰砰的響聲。 不多時,她額間磨破了皮,殷紅血線順著臉頰蜿蜒而落,滴滴答答滲入地面。 太后娘娘,一切都是奴婢的錯!是奴婢鬼迷心竅,因為被桑二姑娘呵斥,便想著報復于她,偷偷找來每日送菜的吳老漢,用陳米調換了庫房的新米。 綠綺是相府的家生子,娘老子的性命都握在樊留光手里,若是她敢把主子供出來,只怕全家人就得在阿鼻地獄團聚了。 這一點,太后心里如明鏡般。 綠綺身為樊留光的丫鬟,就算平日再怎么受寵,被人訓斥也是常有的事,怎么可能單單恨上桑寧一個?太后不必細想,也知道此事定是樊留光的主意。 她這個侄孫女為了能名正言順的嫁給寄聲當正妃,不知耗費了多少心思,先是將百年難遇的并蒂蓮挖出來,徑直送到皇子府,后在月夕節扮作花神,向帝后祝禱,眼見著寄聲不為所動,她又把算盤打在自己頭上,千方百計留在庵堂。 怎料佛門清凈地也沒能壓制樊留光心中的貪欲,她非但沒有收斂秉性,反倒變本加厲,將成百上千流民的性命拋之腦后,把施粥的新米換作陳米,若沒能及時發現,真被流民服食,不知會有多少人死在這一碗熱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