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管怎么說,太子終歸不是七郎親生,隔著一層肚皮的孩子,哪知道往后如何? “現在七郎也老大不小了,總該為自己的后路籌謀?!?/br> 周瑾行沒有吭聲。 玉陽:“七郎是如何想的?”頓了頓,“這般抬舉長春宮,是不是打算讓溫淑妃替你生?” 周瑾行失笑,“阿姐知道朕忌諱外戚權勢過盛,朕不可能把溫家推上去,重蹈覆轍?!?/br> 玉陽點頭,“七郎心里頭有數就好。 “可是總得有女人替你延綿子嗣才行。 “宮里頭的李嫻妃和鄭惠妃曾是老妖婆安排進來的人,你瞧不上。 “溫淑妃又忌憚其家世背景,日后也只能再納妃嬪進宮來,最好是沒有背景的女郎?!?/br> 周瑾行沒心思討論這個話題,說道:“太子養在永福宮挺好,只要母子不出差錯,朕就不會廢太子,永福宮也會一直體面?!?/br> 玉陽細細揣摩話中的含義,“如此說來,七郎是不會動太子的了?” 周瑾行“嗯”了一聲,“太子關乎社稷,他養在朕身邊多年,是個知趣的孩子,只要恪守本分,朕自會讓他承大統?!?/br> 玉陽試探問:“倘若之后你又有親生的兒子呢?會忍心讓他做個親王?” 周瑾行坦然道:“立嫡立長乃祖制,當初朕既然把太子過繼到手里養育,就不會為著私心動他?!?/br> 玉陽沉默。 周瑾行繼續道:“溫淑妃不會產下子嗣,一來朕不允,二來,她自己也沒興致?!?/br> 這話倒讓玉陽詫異了,“宮里頭的妃嬪母憑子貴,有了子嗣,方才能站穩腳跟,她竟不想生養?” 周瑾行輕笑,“阿姐莫要看她年紀小,精明得跟什么似的,小小年紀就把世情窺透了,對于她來說,保命和保溫家可比生養更重要?!?/br> 聽了他的話,玉陽贊同道:“確實如此,許氏一族的下場人們都看著呢?!?/br> 周瑾行:“所以阿姐無需再費心這些事。 “朕日日忙于前朝,實在沒精力去應付后宮諸事,一時半會兒也沒心思填充后宮。 “你我打小長在宮里,也該知道宮里頭女人多了是什么樣的情形。 “朕不想重走父親的路,一輩子被身邊人算計,膝下子女眾多,到頭來死了大半,全都白養了。 “朕沒這個精力去養孩子,只要太子不叫朕失望,朕自當全力扶持他,為他鋪路?!?/br> 玉陽露出無奈的表情,“你倒是想得開?!?/br> 周瑾行沒有答話。 不然呢,還能怎樣? 難不成又重頭練小號? 對于帝王這門職業來說,無非就是天下百姓的高級打工人。 他這個大號已經練得心力交瘁了,從七歲走到至今,吃了不少非人的苦頭,實在沒精力再去培養其他繼承人。 之后宮里太平,并無事情發生,不作多敘。 接連下了兩場暴雨,氣溫降了不少。 先前溫顏派去京郊皇陵的人總算捎信回來,說守皇陵的宮女中確實有一位符合條件的宮女。 那宮女莫約六十多歲,叫方沛萍。 在建元四十一年,也就是先帝駕崩的那一年因宮中內斗受牽連被罰到京郊燕月山守皇陵。 這一守就是近二十年。 現如今方沛萍身負重疾,瘋瘋癲癲的,時日無多。 溫顏把方沛萍的信息一一記下,問道:“可否差人去把她請進宮見上一面?” 一旁的小安子答道:“娘娘此舉恐怕不妥。 “那宮女是犯過事的罪人,既然被罰去守皇陵,這輩子就不能離開。 “倘若貿然把她弄進宮,恐掀起事端?!?/br> 溫顏沉吟片刻,方道:“既是如此,那我便親自走一趟皇陵?!?/br> 程嬤嬤不解她為何執著找那宮女,說道:“娘娘若想出宮,得圣上準予才是?!?/br> 溫顏:“無妨,我自會想法子?!?/br> 于是翌日溫顏同周瑾行撒謊,說她接連幾日都夢到周家的先祖們,想去皇陵祭拜。 周瑾行壓根就不信她的鬼話,卻也沒有拆穿。 那人在宮里的行徑素來稀奇古怪,周瑾行早就聽說她在找一位瘋癲的宮女。 為了弄清楚她葫蘆里賣的藥,周瑾行允了她的請求,只有兩日的行程,且由禁衛軍楊中尉護送過去。 燕月山離京城倒也不遠,出了京城后,馬車只需半日就能抵達。 溫顏對皇陵沒什么概念。 在她的現代思維里,守陵人估計就跟現代的墓園管理差不多。 錢多事少。 可是這里是封建時代,前來守陵的人幾乎都是受罰的罪人。 這里的日子比掖庭還可怕。 如果說掖庭里的罪人日日勞作到死,至少運氣好遇到天下大赦還有機會離宮。 而在這里的守陵人則生活在陵墓里暗無天日,終生無法離開。 他們要像先帝生前那樣侍奉死者。 先帝喜歡什么歌舞,他們得安排表演。 先帝喜歡吃什么,他們得日日上供祭品。 除了皇陵的安全和灑掃外,還會定期哭喪,給先帝換被褥,換衣裳,完全跟伺候正常人起居那樣。 終其一生都在陵墓里重復著沒有止盡的動作,與世隔絕。 在這樣壓抑,陰深深見不到天日的環境下,時日長了就有人的精神出現問題。 閆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