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372節
可現在不一樣了,雖然才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手里面也有不少了。 這不就底氣來了。 “村里人說都要去給燕娘請個平安符?!边@兩個兒媳婦見自家婆婆大方,自然也是高興的很,總算不出來說些不著調的話惹人眼了。 “去哪里請平安符?”吳婆子認真的問,“到時候我也跟著去,咱們也給燕娘請個平安符來?!?/br> “就去銅山那邊,燕娘不太喜歡那董婆子,說她神神叨叨的不靠譜?!?/br> 吳婆子一臉了然,“要不說燕娘是銅山廟里娘娘下凡呢?!?/br> 林春燕還不知道這事,聽說的時候嚇了一大跳,趕緊去找里正阻止大家。 “做什么要去那邊給我求平安,我這不也是好好的?!?/br> 里正笑呵呵的,“都是大家的心意,可沒人讓他們去,是自個愿意的?!?/br> 里正娘子也在一旁勸,“你可別有負擔,大家都是想著過年了得去山上走一走,想著你幫了大家不少,順道再求個平安符回來?!?/br> 即便這樣說,林春燕還是有些不安。 張大娘也在寬慰林春燕,“人家有錢人都是給菩薩塑金身,咱們不過是求幾個平安符回來,不值當什么的?!?/br> 林春燕也不知道和他們怎么解釋,不過好在白娘子的回信到了,周晚娘帶著回信來找林春燕,總算占了她的心神,讓她很快那這事拋之腦后了。 第197章 周晚娘過來之后先去看了趙杏花, 見她在這里過得實在不錯,人也比之前剛回來的時候開朗了許多,心里就高興起來。 “還說過年的時候讓你去我那里,祖母和母親過來也說了要請你過去呢?!?/br> 趙杏花直接搖搖頭拒絕了, “我就在我姑姑家就行, 表哥快要成親了, 我還能幫上些忙?!?/br> 又把李大娘子是林春燕姑姑的事情說了,“到時候我們一塊兒過年, 可是熱鬧的很?!?/br> 周晚娘從心里就升起來幾分羨慕,“倒是不像我, 只有和霽明他們孤零零的過?!?/br> 林春燕已經簡單的把信給看了一遍,對周晚娘就笑:“你干脆帶著他們一塊兒過來, 那邊桃玉家里還有地方住?!?/br> 周晚娘也想回來,猶豫了猶豫就點頭答應,“那我一會兒回去就收拾收拾東西?!?/br> 趙杏花很是好奇信上都寫了什么, 湊到林春燕身邊過來看。 她也認得幾個字, 趙王那時候可是總讓她練字讀書, 非要把她培養成一個才女,做第二個周晚娘。 趙杏花壓下心里的不痛快, 掃了一遍之后就驚訝起來,“這……這也太……” 她都不知如何說下去,林春燕替她開了口,“我看白娘子也是很豁達, 對官場上的事情看的很開?!?/br> 這時候朝堂上的局勢很不穩定, 梁王上面還有個太上皇, 身體不好但也有實權,胡相公當初可是和趙王綁在一起的, 算是站錯了隊。 這時候不過是罷官回家,好歹還留了一條命在,已然是這個梁王不打算深究。 白娘子唯一可惜的就是胡小郎君,他也要跟著回老家,之后怕是科考一事上也不能太順利了。 周晚娘之前寫的那些信白娘子也一并回了,白娘子自然知道周晚娘的意思,她當初以胡家的小娘回來也不過是權宜之計。 他們一家人馬上就要回到白云鎮老宅,周晚娘繼續留在那里自然不再方便。 “怪不得方才你答應的那樣痛快?!壁w杏花臉上就帶了笑,“以后可想好去哪里安家?” 周晚娘搖搖頭,“我還得問過祖母的意見?!?/br> 說完這個,帶著幾分期待的看著趙杏花,“不如你跟著我一塊兒過去看看,好歹過年了,祖母年紀又大了,已經說了好幾次?!?/br> 又說周大娘子知道錯了,“祖母都說了她好多次,斷然不會像上次那樣?!?/br> 趙杏花卻堅定的搖搖頭,“我去那里也不自在,倒是想和家里人一塊兒過?!?/br> 周晚娘垂下了眸子,眼里就帶了幾分失望來。 她很想著一家子團圓,可不管是趙杏花還是周大娘子都不大樂意。 就連王老太太的態度也很是曖昧。 林春燕趕緊出來打圓場,問周晚娘之前說好要在他們這里教書的事情還做不做數,“我們可缺一個女夫子呢?!?/br> 周晚娘這才勉強笑了起來,“自然來,等我手頭上的書寫完了,差不多也就到開春暖和的時候了,到時候我就過來?!?/br> 等周晚娘走了,林桃紅才奇怪問趙杏花,“你怎么不想著過去?好歹面子上得過得去,見面禮肯定也不能輕了?!?/br> 趙杏花對那些卻不是多喜歡,“不過一些俗物,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去的,我們逃難的時候但凡放不下那些東西的,怕都沒有逃出來?!?/br> 且她心里對王老太太和周大娘子都是有芥蒂的,頭一次上門就給她的那下馬威她多少也明白幾分。 要是周大娘子早就被敲打,又如何那樣堂而皇之的說出來。 不過怕她對家族不利,怕她招致禍端。 “咱們雖然不能選爹娘,可自己的路卻是能自己選的?!绷执貉喟参口w杏花,“咱們都會越過越好的,等過了年天暖和起來了,咱們還上山去摘野菜?!?/br> 趙杏花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我最喜歡去摘那些野菜嘞,那些薺菜、杏仁菜、蒲公英可都是好吃的很?!?/br> 說著這個,大家似乎都能看到春天漫天遍野都是野菜野花的情景。 “要是一直是春天就好了,夏天也不錯,有很多野果子吃,秋天糧食熟了,咱們又能曬各種腌菜,只有冬天一點兒也不好?!?/br> 林桃紅托著腮抱怨,“去哪里也不方便,伸個手出來也冷的很?!?/br> “可是冬天有這些烤出來的果子,棗兒,花生,還有熱氣騰騰的芋頭,偶爾咱們還能吃到鍋子,也是好得很?!蓖跤⒛镩_解她。 臘月二十三這天他們四個人把家里收拾妥當之后,又炸了麻花做了糯米糍粑出來。 林春燕端著這些麻花糍粑往村里走的時候,看到家家戶戶的炊煙都蔓延著,除了木頭燃燒的香氣之外,就是各種各樣食物散發出來的美味。 一樣的東西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卻是不同,林春燕一路人都在猜著這家做的什么好吃的,那家是不是在蒸豆包。 李氏見林春燕給他們送糍耙過來,拉著她過來幫忙看新打的柜子樣式。 “和你們家的那個差不多,想著等正月里就請人來蓋房子,這些東西都該準備起來了?!?/br> 那邊四郎朝林春燕擠眼睛,林春燕和李氏說完,就去和四郎說話。 “大姐,你看我捏的盤子?” 他們家院子地方本來就不大,四郎還在他們家院子里弄了個泥坑,旁邊放了幾個像模像樣的盤子。 林春燕眼睛亮亮的,“這都是你做出來的?” 四郎可驕傲了,“是呢,不過我剛學會了如何捏,倒是還不會怎么燒窯,還得再等上一段時間,等我學會了咱們就不用去外面買了?!?/br> 林春燕看他那個小模樣,不由豎了大拇指,“你可真能干!” 林鳳蝶在一旁哼哼,“大姐,你可別再夸他了,尾巴都要翹上天了?!?/br> 另一旁的五郎穿著厚厚的棉褲,臉蛋因為長期在外面吹風有了兩朵紅暈,手里拿著那糍粑小幅度的點頭。 林春燕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小臉蛋,笑著問他,“你能聽懂???” 五郎咧著嘴就笑了起來,吭哧一聲咬上了那糍耙。 過年的時候,他們幾個人都穿上了新做的襖子,只可惜沒能去縣城里買了首飾,頭上難免還戴著從前舊的那些。 張大娘見他們幾個都和花兒一樣好看,笑的合不攏嘴,寬慰著他們,“瞧著如今也沒什么事了,咱們正月里就去縣城里逛一逛?!?/br> 林桃紅想到上次在衙門里圍著的那群人,擔心的說,“咱們去了不會就把咱們給認出來吧?” 她話里帶了幾分忐忑,“到時候多不好看?!?/br> “那有什么?!睆埓竽锖土执貉嗨麄兊牟挥X得如何,“那么多人呢,誰認識誰,就算認識了又如何?” 誰家里還沒點事兒,東家打架西家鬧事的,太有臉皮了還怎么活下去? 張大娘看著林桃紅就點了點她額頭,“你這個妮兒,從前天不怕地不怕的,怎么現在瞻前顧后的,什么時候這樣害羞?” “就是,以前可是能掐著腰和那些閑漢對罵呢?!?/br> 林桃紅不好意思,“那都是以前不懂事,人家這不是長大了,再像從前那個樣子就讓人笑話的?!?/br> 林春燕就知道她這是到了青春期了,性格難免會改變一些,想著她也快要來月事了,就叮囑她不能再吃涼的,“尤其是地窖里的那些酒可不能再去偷偷喝,那些都沒熱過,喝了也不嫌難受?!?/br> 林桃紅吐吐舌頭,上去搖著林桃紅的胳膊,“大姐,怎么突然就不讓我喝了,也就這幾天不用去鋪子里,等過了年又得忙起來?!?/br> 王英娘在一旁笑呵呵,“你這話說的,過了年也好幾天才上工呢,再說到時候你累了還能不讓你歇著?” 林桃紅撇撇嘴沒繼續說話。 晚上的時候,趙杏花和梨花一人拿著幾盞燈過來,都是用竹子編出來的,燈光印在雪上面顯得格外的漂亮。 林春燕他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就是有些費燈油?!崩婊ň蚣毸阒?,“咱們就過過癮,一會兒就熄滅了?!?/br> 他們提著燈籠先去村子里轉了一圈,見家家戶戶門口都燃燒著蠟燭,門神也隨著風吹來吹去,朦朦朧朧的燈光下也看不大清,不知道是誰被嚇到了,一下子就尖叫了起來。 一時大家都害怕起來,尖叫聲此起彼伏的,林春燕就感覺有好幾雙手抓住了她的衣擺,讓她動也不能動。 她只能把燈籠提高一些,讓這些人看到眼前的景象,安慰他們說,“什么也沒有,你們可別自己嚇唬自己了?!?/br> 她這么說完,身后的幾個抓著她衣裳的手倒是松了松,林春燕回頭一看,好家伙,原來拽著她衣裳的就有四五個人。 回去了她還把這事兒和張大娘拿出來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出事了都往我身后躲?!?/br> 林桃紅在一旁憤憤不平,“我想擠過去的時候還沒地方,也不知道誰是你親姊妹?!?/br> 跟著出來玩的人還有張珠玉,林桃紅別的人沒記住就記住了她,說了好大一會兒她的壞話才罷休。 “你們兩個也真是?!睆埓竽锒悸牪幌氯チ?,“下次見了面可得好好打一架,就像我和梨花娘一樣,誰也別虛誰,做什么在后面嘀嘀咕咕?!?/br> “打就打,我早就看她不順眼了?!?/br> 林春燕都被兩個人弄得無語,先白了張大娘一眼,“教些什么不好,回頭她還真敢和人家打上一架?!?/br> 又說林桃紅:“才說了知道丟人要臉面,又說這樣的話來?!?/br> 除夕這一晚就在這樣熱熱鬧鬧的說話聲中度過了,直到守完歲他們才東倒西歪的睡在床上,第二天也不用早起,都睡了個自然醒。 穿戴好了,門口也響起了動靜,是村里來拜年的人上門了。 原本他們家來拜年的也只是幾個親戚,不過今年走動的人就多了,村里的小輩大多都上了門,給他們拜個年說幾句吉祥話。 張大娘今天也不摳門了,去灶間把之前做好的那些吃食都拿出來,給幾個小孩子都抓了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