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114節
外面應和了一聲,林春燕趕緊推門出去迎,張大娘也一骨碌起來出去看。 “這是怎么突然來了?” 幾個人身上都還帶了斧頭,不知道干什么。 張大舅爽朗的笑了幾聲,臉凍的通紅,一邊說話一邊哈白氣,“我們想著燕娘在碼頭上擺攤,也沒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我們就尋思著得給她搭個棚子?!?/br> 再往后他們身后看,就看見了好些個用干草編出來的簾子,都是這段時間給加班加點弄出來的。 外面下著雪,來買果凍豆腐的人也少,左右無事,他們就直接干了起來。別看胡氏平日里一副尖酸刻薄的樣子,手巧的很,馬氏只交了她幾遍,上手之后編出來的就又快又好。 林春燕聽了有些詫異,還以為馬氏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只著看大寶就行,不過和張小舅一樣是個嘴甜會說話的。 如今才知道她看人還是太狹隘了一些,聽張大娘說,馬氏以前家里條件不太好,娘家有姊妹五六個,吃飯都是問題,他們家就編了這席子出去賣,好歹能混口飯吃。 也不廢話,男壯丁們歇了口氣就上山去砍樹,下著雪他們也不敢往山里面走,只砍了外面的那些。 不過砍樹實在費功夫,幾個漢子呼哧呼哧,干一會兒歇一會兒。 好在二郎二叔他們很快就來了,林春燕一直覺得心里面脹脹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幾個人一塊砍,倒是砍了兩三顆不大的樹,林三叔又把家里不用的木料拿出來,拿來做樁子已經夠用。 “舅舅叔叔們,先在家里吃了飯,也別急著去鎮上弄那棚子,還不知道路好不好走?!?/br> 張大舅也不客氣,直接拿了凳子坐下,就這半天的功夫,他身上已經濕透,“我已經讓石頭去看路好不好走了,不行的話,明天咱們就用鏟子把那條路給鏟出來,左右兩三天的功夫就能給鏟出來?!?/br> 家里正好還有些大骨頭,林春燕就用那大骨頭湯下了一些面條,屋里一時只能聽到呼哧呼哧吃面條的聲音。 這豬骨湯面里面還放了海帶絲豆腐皮絲,大骨湯也熬得白白的,吃上幾口面條,再喝上一口湯,只覺得渾身的疲憊都給洗去了不少。 幾個人吃的都是熱火朝天,打算一會兒甩開袖子就干。 林二叔還安慰林春燕,“燕娘你也別著急,咱們這幾個肯定能給你把路給挖出來,到時候再搭個棚子,你擺攤的時候也就不用那樣受凍了?!?/br> 林春燕心里如何不感激,這個面條吃到一半,狗蛋爹和李鐵蛋也來了,身后還跟著幾個小的上躥下跳,特別激動,顯然是把這件事情當成了一個好玩的來。 趙沐陽看不上狗蛋這個樣子,在那里哼哼,“你在家里跟個地主老財似的,什么都沒干過,可別拖到我們的后腿?!?/br> 狗蛋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你可別小瞧人,那是我之前不懂事!后來家里的活,我也有幫著干?!?/br> 還推了一旁的黑子一下,想讓他幫著說句話,黑子幫著狗蛋刷了好幾次碗了,一聽這個就點了頭,“很是呢,他要是不干活,他那兩個jiejie準會把他打一頓?!?/br> 聽了這話,大家都忍不住笑起來,林春燕怕他們在外面干活出了汗,再被風一吹著受了寒,在家里就熬了兩大鍋的紫蘇葉紅糖水,把這些都放在板車上,就跟在這些人后面。 誰要是渴了累了,就過來喝上一碗紫蘇葉紅糖水,一碗下去,身上就舒暢了不少。 沒用多長時間,里正也帶著村里的十幾個漢子過來過來了。原先他想等著這雪自個化了,可看今年下的格外厚,怕是一時半會兒也化不了,要是這樣下去,他家老二沐休的時候,也不能從鎮上回來。 住在老大家里,大兒媳又要給張天河臉色看,上次知道的時候,里正娘子就在家里哭了一通,替老二委屈。 里正聽說他們幾家人在掃雪,覺得這事如何也要出份力,不然村里人只念著林春燕他們的好,倒是忘了村里還有個他。 何況外村的人都來幫忙了,他們本村的人都還不出份力,也會被其他的村里人笑話。 這些來的漢子都很能干,基本上家家戶戶的的壯勞力都出來了。反正冬天在家里也沒什么事,再者他們也想和林春燕套套近乎呢。 前段時間的時候村里還發生了件大事,那吳家養的兩只豬全死了。 他們就住在孫娘子旁邊,聽說見天的看著那孫娘子和李婆婆拿了殘渣出來喂豬,看著那吳老婆子也是眼紅心熱。 可想著那橡子果從山上好不容易撿了回來,只換上那么一點東西來喂豬,實在不劃算的很。 她想著要是自個能把那橡子果搗鼓出來,以后她就拿了那橡子渣在村里賣,保準能賣得出去。 這吳婆子偏執的很,說干就干,任由家里的兩個兒媳婦勸了半天也不頂用,偏家里的兩個兒子什么都聽著老娘的,兩個兒媳婦但凡提出來反對的意見,這兩個兒子都要怒目相對,嘴里一通什么他們娘養他們不容易,娶媳婦兒花了不少錢,沒得讓他們娘寒了心。 這話說的,好像那些娶媳婦兒的錢都是給他們一樣,兩個兒媳婦因為婆婆的關系,私底下沒少嘀咕,倒是比別人家的妯娌關系要更好上一些。 這吳婆子把那橡子果也磨了出來,費了她不少勁,畢竟她之前也沒有浸泡過,直接就拿那些堅硬的橡子果給磨了。 那些個磨出來殘渣就直接拿去給喂了豬,原本美滋滋的做著她的發財大夢,可誰知道那豬吃了幾天就開始上吐下瀉,沒兩天一只小豬就那么沒了。 吳婆子頓時覺得天像塌了一樣,兩個兒媳婦兒也是心疼的很,那買小豬就花了好幾百個大錢,是家里快一年的收入了。 剛抱怨了兩句,家里的男人們又開始維護起吳婆子來。 吳婆子也不覺得是自個兒錯了,反而覺得是那殘渣的原因,指不定就是因為橡子果是不能吃的,他們都被林春燕給騙了。 當即就要去林春燕加他們那里鬧一通,還是那兩個兒子怕事情鬧大了,再被二郎他們打,他們如今可都害怕二郎那小子呢。 吳婆子這才沒去成,少不得在背后嘀咕了一陣,說他們那殘渣是有毒的,害得她家的小豬給沒了。 有不知情的還真就信了,再撿了橡子果,也不敢換了那殘渣,只敢換了銅板來。 也有不信的,直接了當的就說了出來,“要是真就那么簡單,直接磨出來就能給豬啊雞呀的吃,還能輪到那老婆子來做?她把自個把家的豬給害死了,就說人家燕娘家的殘渣不能吃,她是不安好心呢!我家那幾只雞如今吃了也有一段時間了,你瞧著比往日還要歡實不少呢?” 吳婆子臉上不好看,當眾被人戳穿了伎倆,回去就使了性子,只說身上不得勁,讓兩個兒媳婦兒貼身伺候著,好一通折騰。 村里人見她這樣,也都沒人信她說的那番話了,知道自個不能搗鼓出來,想養雞養豬的人依舊拿了橡子果去換。 這次來鏟雪的人就有吳婆子的那兩個兒子,他們想來修復一下和林春燕的關系,過來就賣命的干。 村里人有不少等著看他們的笑話,見林春燕像是不知道那吳婆子家的事情一樣,這才只能作罷。 人多力量大,張大舅還說要鏟三四天的雪,不管過車還是走人,都沒有障礙。 今兒個天晚了,也不好再修那棚子,張大舅就跟著他們一塊回了村子。也不好直接就睡在灶間,怕著了風寒,他們幾個就住在林二叔林三叔家,湊合一晚上。 到了第二天直接推了板車去鎮上,把木頭席子放上去,在那里直接給搭起了一個棚子。 碼頭上干活的人見他們搭起了棚子,趙六和胡大強就都過來問,“可是那燕娘要擺攤子?” 林二叔點了頭,胡大強和趙六子都高興起來,還以為這冬天就不出來了呢。 左右今天也沒有活干,他們也就上手幫了忙,他們干慣了苦力,和張大舅一樣,力氣都大的很,沒幾下就把那木樁子打到了地里。 趙六別看瘦,可是利索的很。人直接就爬到了頂上,把草席蓋上去,又不知道從哪里找了些干草放上去。 這棚子搭好了,張大舅他們也不多留,直接回到家,順便又帶走了一些果凍豆腐和鹵豆干。這天冷了那果凍豆腐就沒之前賣的那樣好,反而是這些豆干重新熱起來。 有了棚子,果然要比露天的好上許多。林春燕把當大舅送走之后,就把那些多余的草席掛在了這棚子的四周,好歹能擋擋風。 見她這樣,張大娘回去就說也要弄些席子來。 不過她編席子的手藝不太好,編出來的松松垮垮,林春燕不太放心。只說讓她使了錢去讓趙紫蘭姐妹兩個幫著編一些。 第一個來他們棚子里吃東西的,就是那秦老丈人和他的親家陳老丈人兩個人,原本兩人是出來打酒喝的,想著這幾日在家里吃的沒什么滋味,就來碼頭碰碰運氣,沒想到林春燕竟還真的來了。 兩個人大喜過望,又看見那棚子也搭起來了,那里面圍得嚴嚴實實,干脆就坐下來吃。 陳老丈人過壽的時候也想請林春燕過去幫忙炒幾個菜,可惜那幾天大雪紛飛,倒是沒成了事,讓他可惜了很久。 秦老丈人和林春燕寒暄幾句,就說起來她那次給鏢局的人做的鍋子,“還說我家那喜宴辦的就讓別人夠羨慕的了,后來聽說他們那鏢局里的人竟然吃的是鍋子,真是讓人好生羨慕?!?/br> 陳老丈人嘆氣,“得了吧,最起碼你們兩個都能請到燕娘,我連人都沒請到家里呢?!?/br> 兩個人玩笑了幾句,各自要了面條,又讓林桃紅拿油紙包一些魚丸蟹棒,說要帶回家給自家的小孩吃。 一些閑漢了看見林春燕來,就笑著過來打了招呼,又常去送外賣的的那幾家說了林春燕出來的事情。 不多會兒,幾個閑漢就提著食盒過來,棚子里立刻就忙碌起來,熱氣騰騰的煙火氣一出,越發讓人想進來坐坐。 不出兩天,鎮上好些個人都知道林春燕的攤子重新開張了,還多了一棚子,就是在里面吃也不覺得冷。 趙官人的兩個兒子聽說了,吵著就要出去吃,他們兩個穿著厚厚的衣裳也不怕冷。 不過他們娘卻不同意,讓他們好生在家里呆著,“要是想吃的話,讓那閑漢來給送上兩碗,不也和外面的一樣,還暖和的很?!?/br> 兩個人耷拉著腦袋,覺得他們娘一點也不明白,在家里吃和在外面吃,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們娘一見這樣立刻就插起了腰,“如此就算了,還是在家里吃自個廚房做的東西?!?/br> 兩個孩子一聽,立刻就變了臉色,忙去和他們娘說了些好話。趙官人在一旁搖搖頭,覺得這兩個孩子實在是不會看臉色,他娘子能同意讓他們叫了閑漢來買攤子上吃的東西,已經是上次在秦老丈人家改觀之后的妥協,要是以往想都別想。 他琢磨著如今天冷,也該好好的進補一下,就要了一碗羊rou面。 這羊rou面是用羊骨熬成的湯,里面的羊rou不知道燉了多久,軟爛無比,一點羊膻味也沒有,在大冷天的吃上一碗熱乎乎,直覺得渾身都暖和起來。 王小郎君也被拘在家里好些天沒出門了,上次下大雪的時候書院就放了假,說是好幾個先生都感染了風寒,怕是得到明年開了春才能上課。 何況如今胡小郎君不在,他自個覺得去書院里讀書也沒意思,就想讓王老太太給他請個私塾先生回家來教。 這天不知怎么的,王小郎君十分想吃香煎豆腐。那香煎豆腐非得在攤子上吃才過癮,熱乎乎的煎出來,撒上蔥花,香菜并一些調料,看著就香得很。 入口的時候有些微微燙,外皮也是焦焦的,可吃到嘴里又是嫩滑無比的豆腐,如何讓人不想吃。 后頭又有了那煎豆干,和煎豆腐是不一樣的口感,要更加有嚼勁一些,這也是好吃的很。 王小郎君越想,越覺得饞的慌,恨不得現在就吃上,干脆起身找了個披風就要出門。 他身邊的小廝攔不住,只能去告訴了王老太太。 王老太太指著王小郎君笑罵了一句,“你這猴兒越來越像胡家那小子了,也不知你們兩個是不是被誰給偷換了過來,把我們家的兒郎給帶走了,把那小饞鬼給丟下了?!?/br> 屋里的一眾女眷在那里咯咯笑個不停,只周晚娘笑意不達眼底,唇角的笑意也很快就散了。 她來這王家也有兩個月了,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一次比一次不好。倒是不知道該怎么辦,難不成真的要隨了那上面人的愿,嫁去他們家做妾。 這么想著,只聽王老太太身邊的清姐兒已經上去,撒了半天的嬌,吵著也要出門看看。 “祖母,沒這樣的道理,只那些個小郎君小相公想出門吃東西就出門,我們這些小娘子出個門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如何就去不得?” 她說這話的時候又脆又甜,如珠落玉盤一樣,好聽的很。 王老太太最是疼清姐兒,聽了這話也不惱,想了一下就說,“咱們清姐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從前我在京城的時候,也時常出門逛。你們既然要去,那就多穿一些,把那狐貍毛的披風拿出來,再拿上幾個小爐子,只回頭別病了又怪到我這老東西的頭上就好?!?/br> 一聽這話,屋里的幾個人都是大喜過望,清姐上去趕緊拉著王老太太的手撒嬌幾句,“哪里就老了,我看祖母還年輕的很,就是跟著我們出去一道玩也是可行的?!?/br> 王老太太被哄得很高興,見連周晚娘也露出了幾分興趣,只擺手讓他們趕緊下去收拾。 等幾個小娘子興沖沖的回去,王老太太才輕輕的搖搖頭,同身邊的婆子說了幾句話,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一樣,也讓人去買些東西回來吃。 “咱們今天也換個口味,剛才聽清姐兒的話,倒是讓我想起了從前出去逛的時候,見了賣餛飩的,賣湯圓的,賣糖水飲子的,非要讓身邊的丫鬟婆子去給我買了來?!?/br> 這說的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她身邊的這婆子是后來才提上來的,倒是不知道這些陳年舊事,不過她是知道這王老太太的,出身十分顯貴,就是把他們整個王家的人賣了,怕是都不及王老太太的一副頭面。 偏就這樣的人,最后嫁給了王老太爺,過了半輩子還被趕回了這王家老宅,讓誰聽了不唏噓一陣。 人這一輩子的運道啊,不到最后,誰又能說得準。 見周晚娘要出去,霽明在一旁有些著急,只說,“小娘子還是別去了,在外頭那地方怎么能吃飯,別回頭染了風風寒?!?。 “染了風寒倒是好呢?!?/br> 周晚娘小聲的說了這句話,就不再言語,只讓霽明急的干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