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980節
此刻聽村長打趣,他理直氣壯道:“我拿我自己掙的錢養雞養鴨,關他們什么事!他們想吃,自己養去唄!” 徐茵聽李大爺說要養雞鴨,讓他等等,別急著養。 “我哥過幾天要來桃李村,可能會找村長談個合作項目,養雞鴨的事不如先放一放?” “啥合作項目?”村長和李大爺異口同聲。 徐茵笑瞇瞇地說:“暫時保密?!?/br> “嘿!你這孩子還跟我們保密……行,那我們等著,誠毅這孩子現在可不得了,我在電視上都見過他好幾次,他一個大忙人,真有時間過來?” “嗯,他說要過來一趟?!?/br> 具體哪天過來,堂哥還沒敲定,徐茵沒敢打包票。 不過他說要過來,應該不會食言。 徐誠毅確實在為桃李村之行騰時間。 要在百忙之中抽出三五天,不是個容易事。 原本就排得滿滿的行程,這下更緊了,上下午加晚上,幾乎沒有一刻是空閑的。 但收到了堂妹讓小陶寄來的手工茶葉,所有的疲勞一掃空。 他沒想到堂妹還懂采茶、炒茶,想必是小時候跟著爺爺回老家學會的。 小陶在電話里說:這罐茶葉是唯一由茵茵親手炒制的,一共才一兩,其他幾包袋裝的是方哥幾個輪著炒的。 徐誠毅第一反應是meimei會不會累倒? 他沒炒過茶,但小時候聽爺爺講過,說炒茶很累的,雙手要不間斷地在鍋里翻炒茶葉。 直到聽小陶說茵茵沒有逞強,累了就休息,這樣也等于是在鍛煉身體,氣色比剛到桃李村時好多了,他才放下心。 徐誠毅平時喝的最多的是咖啡,不過陪客戶洽談時,偶爾也會喝茶。茶好不好,一聞二品,茶香是無法掩蓋的。同理,茶香也無法造假。 他低頭聞了聞堂妹親手炒的這包古法手工夏茶,清香撲鼻。 沒想到老家那幾叢老茶樹,這么多年沒修剪,炒出來的茶居然這么香?! 他舍不得喝,但不影響顯擺。 拿起私人手機,對著這罐茶葉拍了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還給獨芽茶片拍了張特寫,發給遠在國外的爹媽: [茵茵親手炒的茶,送我的。] 發完把私人手機放到一邊,專心忙起工作。 等再度拿起手機時,發現他爹幾個小時前連續給他發過幾條語音。 前面幾條全是罵他的,說他不愛護meimei,竟然讓她炒茶,這多累人??!本來身體就不好,別把小身板累壞了。 唯獨最后一條只有三四秒的語音說的是—— “我和你媽月底的航班回國?!?/br> 徐誠毅:“……” 看他把人刺激的…… 長年不愿意回國、怕觸景傷情的人被一罐茶葉給誘回來了。 第1381章 病弱女配提前養老(14) 徐茵還不知道常年旅居國外的大伯即將回國,她這幾天總算把徐家祖屋的前后左右摸熟了。 東邊只有一戶人家,就是搬走了的徐江家。 徐江家的院子比老徐家還要大,不過主屋也就三間,邊上鑲蓋了兩間用作廚房和茅舍。 十多年沒住人,原就老舊的房子黑逡逡破兮兮的,總感覺來陣大風就會被刮倒。 徐江家的院子是真大,尤其是東邊那一片,足有好幾畝。 徐茵尋思要是能把徐江家的宅基地買下來,建一座森林療養屋倒是挺不錯的,環境優美,視野開闊。 在后山修一座步棧道,可以一直通往山頂,漫步林間享受充沛的負氧離子。而且挺契合系統發布的任務主題——休閑養生養老嘛。 就是不曉得他家愿不愿意賣。 憑兩家多年的矛盾,就算愿意賣恐怕也不愿意賣給老徐家吧。 西邊的鄰居就多了,一溜過去好幾座院子,不過也都空著沒住人,院子里的雜草都冒老高了。 桃李村最不缺的就是山地,茶園、菜園、山腳沿著溪流、河道開墾的農田、菜地,哪兒都能種?既然搬去山腳了,誰還愿意回老屋種菜?于是就這么荒著。 徐茵一路溜達過去,心里冒出很多如何把這些地利用起來的設想。 不過一切設想都要等堂哥來了以后、與村長洽談是否順利再說,否則都是空談。 溜達到李爺爺家的老屋門前走不動了,和小陶一起在李家院子的大門檻上坐下來,李家門前的樟樹長得老高了,坐在樹蔭下很涼快。 望著下方層層疊疊的梯田,一邊欣賞茶園風光,一邊喝水吃點心補充能量。 小陶直呼好美:“我家也是農村的,離山雖然近,但山上種的全是毛竹,夏天涼快是涼快,但看不到這樣開闊的景色?!?/br> 徐茵笑著道:“竹山???也挺不錯,一年四季都有筍挖?!?/br> 她想起某一世生活的家庭開門就是竹山,刨筍、養雞、種藥材、編竹編品……被塵封的經歷,從記憶深處挖出來,居然還歷歷在目。 轉念又想到她家小瑾同志,這一世不知能不能相遇,能的話又不知會以怎樣的身份,莫名有點小期待。 歇夠了,折返回家。 再往西也是一座座頹敗的老屋、荒廢的院子,這就是桃李村祖輩們生活的區域,大致了解就行了。 之后又花了小半天,繞著徐家老屋后頭的山壁溜達了一圈。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座山攔腰一劈,但又沒完全劈開,留了一半,這半邊山,形成了一面近乎垂直的崖壁。 雨水充沛時,會有潺潺泉水順著崖壁淌下來,仿佛山神在流汗。 這些泉水落到底部匯成小溪,順著各家屋邊的溝渠,淙淙流往山下,一路滋潤著茶園、菜園,最終匯入大溪流和河道、流向更遠的江海湖泊…… 村民們喝的水也是這些山泉水,不過他們是在一處山縫的開口處接的,沒有經過地表,更為干凈。 以前喝水要提著水桶去挑,徐爺爺發達以后,出錢請自來水公司在山縫開口處焊上了自來水管,把山泉水接入了各家各戶。 徐爺爺發達后,回饋鄉鄰們的不光這件事,他還幫村里修了通往鎮上、縣城的公路,公路兩旁遮陰的行道樹,選的是當地比較有名的芒果樹。每家分到三五十株,到了水果成熟季,多少也能賣點錢。 徐爺爺二十多年前就讓村里通上了網絡、給村委安了電話、裝了電腦,后來還給村委活動室裝了電影幕墻,讓村民們足不出戶也能看到時下流行的電影。別看桃李村地理位置偏僻,但對高科技、對現代化生活丁點不陌生。 所以桃李村的村民都很感激徐爺爺,對徐茵的照顧大部分也是源于對老爺子的感恩。 從后山去山頂,有一條石板鋪出來的路,也是徐爺爺當年出錢請石匠鋪的。 只是年久失修,而且自從村民們搬去山腳生活以后,很少再走這條路,去后山砍柴、撿菌子什么的都是從西山腳那條土石山道爬上去的。 因此好多路段都被歪倒的樹枝、橫七豎八的樹藤擋住了,徐茵以走一步歇一歇的腳程,也走了沒一會兒就沒法繼續通行了。 小陶身體靈活,借著樹枝藤蔓的力,從旁邊繞過去,往上走了一小段,返回來匯報:“上面也有很多躺倒的藤蔓、樹枝,而且石板路好多都碎了?!?/br> 徐茵讓她記下來,回頭請人把路收拾出來,再找工匠來修一修。 “收拾路哪用請人啊,我找方哥他們來幫忙,一上午就能收拾出來?!毙√哲S躍欲試。 她感覺來了桃李村以后,還沒她什么用武之地。 徐小姐太自覺了,到點吃飯、到點休息,出門遛彎也從不逞強,累了就拉著她一塊兒坐下來休息,喝喝水吃點宋阿姨做的糕點給身體補給。 這讓她不免產生一種自己也是來度假的錯覺。 山上空氣好、風景好,早上被鳥鳴聲喚醒,晚上枕著入睡,睡眠質量提升了不少。 吃的也都是健康食品,村民們自己種的菜、家養的雞鴨和雞鴨蛋、山里采的菌菇、挖的筍……徐小姐胃口小,村民們送來的菜很多都進了他們幾個的肚子。 拿著比原來多一倍的薪水,卻享受著退休后都未必能達到的愜意生活,讓小陶心里很不踏實,不找點事干總覺得對不起徐總開給她的工資。 不僅她,方哥四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他們倆倆一組,可徐小姐不喜他們跟進跟出,只說有事的時候叫得應就行。 他們閑著沒事,已經輪流炒了好幾撥茶出來了。 徐小姐午睡的時候,他們就在天井里乘涼、喝茶,把安保部大本營的兄弟們羨慕得不行。 小陶的提議,得到了方哥四人的一致贊同,當天傍晚在太陽西斜后就拿著鐮刀、掃把輪流去清理游步道了。 見他們這么積極,徐茵也就沒額外雇人來干活。 正巧她也有點饞本地盛名的姜母鴨了,當天晚上就讓宋阿姨宰了那只村長提來的嫩鴨,給大家加了個菜。 第1382章 病弱女配提前養老(15) 初夏的傍晚,山上涼風習習。 徐茵喜歡坐在大平臺的石凳上,看晚霞中的茶園,和清晨的感覺迥然不同。 小陶最近迷上了攝影,咬咬牙花了一個月工資買了一部新手機,像素比普通相機還要高。 收到新手機后,每天早起拍日出、傍晚拍夕陽,還拍方哥他們熱火朝天炒茶的場景,晚上沒事干剪輯成vlog,放到網上。 她以前就喜歡看這一類視頻,如今她自己也開了個賬號,放些喜歡的照片、視頻上去。不過她很仔細,沒透露具體地點,也沒讓她自己或其他人上鏡,錄進去的聲音也都做了處理。 入境最多的是自然風光,有日出日落、藍天白云;有停在樹梢唱歌的鳥雀;有后山壁上潺潺淌落的溪流;有村長送來的十二歲老鴨;乃至清晨沾著露水的菜葉以及菜葉上慢慢爬行的蝸?!?/br> 其次是手——有宋阿姨烹飪時入鏡的手、有方哥幾人炒茶時入鏡的手、有李大爺遞給她一把菜時蒼老的手…… 隨著關注她的粉絲越來越多,小陶的拍攝水平也呈直線進步。 徐茵看過她拍的vlog,確實挺好,小姑娘有這方面的潛力。遂叮囑她好好拍,回頭等“休閑養生養老園”開起來以后,可以用作宣傳。 她已經把小陶列為養老園宣傳部的得力干將了。 小陶不知道養老園計劃,但徐茵的肯定,讓她得到了更大的鼓舞,每天跟著徐茵出去溜達時,都不忘帶上她的新手機,累積更多的素材。 就像此刻,夕陽晚景,她陪徐茵在大平臺乘涼,手機就沒放下來過,一直在拍拍拍。